今年3月4号举行的冬残奥会让人们看见,那些肢体残疾的人,凭借顽强的精神与蓬勃的生命力站在国际运动场上,向世人展示他们的梦想。这些运动健儿用意志力与深耕多年的专业水平,赢得掌声与喝彩。

残奥会的运动健儿们,向人们证明肢体残疾不是他们通向更好人的障碍,然而在云南昭通,一位失去双臂却兢兢业业教书育人18年的老师,至今仍无法转正,官方给出的回复是,他是一个残疾人,不符合国家招收教师条件的管理规定,既然无法转正,这位残疾老师江声发为何在这个岗位上坚持十八年之久?

身残志坚的老师

1996年,云南昭通的一位名叫江声发的电工,在村里维修电网时,因操作不当不幸被高压电击中,等他再醒过来,发现两条手臂犹如焦炭一般失去知觉。

找代课老师需要什么条件(乡村无臂老师江声发)(1)

医生建议他做截肢手术,江声发不肯,那年他才22岁,如果失去双臂,意味着往后的人生道路将以残疾人的身份一直活下去。

医生表示不截肢也可以,但后续的康复治疗、修复手臂神经等各种手术需要支出的费用无法估计,且恢复率只有30%,生在务农家庭的他,只能选择前者,做截肢手术。

出院的江声发在床上躺上一个多月,其间他想过自杀,望着年过半百的母亲,他又于心不忍。他再也无法回到过去的生活,曾经想出去看看的梦想,随着失去双臂的那刻起,希望也一同失去。

此后数年间,江声发一直努力适应残疾人的身份,尽量让自己在生活上独立,无论他如何努力,终究还是有很多难以适应的地方。

找代课老师需要什么条件(乡村无臂老师江声发)(2)

上厕所、吃饭、洗衣服、做农活等各种之前信手拈来的事,此刻犹如登天一般艰难,父母看见儿子失去双臂后的样子,也只能偷偷抹眼泪。

挫折没有使他倒下,反而令其愈挫愈勇,慢慢地,他适应失去双臂的生活,努力融入到了正常人的角色中去,力所能及地为家里做起家务,渐渐接受了残疾人这个身份。

2003年时,村里唯一一名教师退休,教育局安排新老师来这个学校接任之前的工作,由于大山里太过贫穷,工资待遇低下,很多老师在待了几个星期,便递交辞呈离开这里。

眼见无人教书,威信县教育局要求取缔这个大山里的学校,让当地学生到邻近的学校读书,可最近的小学在镇里,距离现在的学校有10公里山路之远。

找代课老师需要什么条件(乡村无臂老师江声发)(3)

那时的交通并不像现在这么发达,10公里山路意味着要走上半天的路程,这对于当地的小学生来说,几乎是掐断他们读书的希望。

村民们不同意上级取缔学校的要求,他们觉得,既然没有老师愿意来这里给孩子们上课,那可以从村里找一个人当代课老师。虽然村里年轻力壮的青年人都出去打工,但读过高中的江声发可以担任这个老师的职位。

听到村民让自己当老师的消息,江声发很诧异,他觉得自己失去双臂,已经无法拿起粉笔站在讲台上,但同时又很向往有一个稳定的工作,可以为家庭减少部分负担。

而且,他不想让村里的孩子没有书读,成为文盲。就这样,江声发成为一名乡村老师,站在三尺讲台上,一干就是18年。

找代课老师需要什么条件(乡村无臂老师江声发)(4)

刚教书时,江声发用之前将锅铲绑在残肢上的经验如法炮制,将一根铝合金管子紧紧绑在他10厘米的残肢上,铝合金的顶端,是一根用来在黑板上写字的粉笔。

做代课老师时,江声发因为没有编制,每个月只能领到几百元的薪水,这个收入无法承担起一家人的生活费用。

当地村民为感激江老师的所作所为,经常会往他家里送一些吃的喝的,以表达自己的心意,虽然日子清苦,但江声发靠着顽强的毅力坚持了下来。

谈及为何做了这么久的代课老师,江声发说是那些学生让他找到活下去的意义,如果不是他们,可能这辈子都会庸庸碌碌一直到死,自从做了代课老师后,身上的责任与使命感,让这位江老师有了面对生活的自信和勇气,如果身体允许,他会在老师的岗位上一直做到退休。

找代课老师需要什么条件(乡村无臂老师江声发)(5)

由于残障原因,江声发要花费很长时间才能批改完学生们的作业,他每天都是第一个到学校,也是最后一个离开学校。

当遇到问题学生时,他会积极家访,为家长和学生做心理疏导,课堂上,他用残肢写下铿锵有力的正楷粉笔字,除了是一名乡村教师外,江声发用毅力向学生们证明,只要努力,没有什么事情是做不到的。

他就像是学生们学习道路上的榜样,用自己的亲身经历鼓舞着每个学生,但江声发也有自己的痛苦,就是从教多年,一直都无法转正的烦恼。

无法转正的痛苦

2021年,已经从教十八年的江声发渴望转正的事情还是没有眉目,官方回应是“政策限制”的原因无法为其转正,但考虑到江声发对乡村教育事业的奉献精神,可以一直聘请他,并会尊重他的意愿,不主动清退。

找代课老师需要什么条件(乡村无臂老师江声发)(6)

江声发难以接受这个说法,在他心里,肢体残疾并不是他成为一名老师的障碍,他用行动证明自己的认真与负责,敬业和爱岗,当老师的18年中,大山走出很多大学生,乡村的文盲率也降低很多,于公于私,他都认为自己是一个合格的老师。

当地教育局表示理解江老师的感受,但政策的明文条例摆在那里,他们也很为难,《云南省申请教师资格人员体检规则》中规定,“两下肢不等长超过5厘米,双臂或双腿不能正常运用”等,均为体检不合格。

这条规则表明,让江老师执教担任代课老师,已经是违反体检条例,如果真的一板一眼执行,可能江老师连当代课老师的资格都没有。地方政府对他残疾老师的身份已经是礼遇有加,做到了宽厚相待。可这种宽厚在普通人看来,似乎有点不近人情,让人颇感悲凉。

找代课老师需要什么条件(乡村无臂老师江声发)(7)

当地教育局还表示,另外江老师今年已经47岁,远远超过政策所规定的35岁以下入编的年龄限制,属于年龄超标人员。

身体与年龄的因素,关闭江声发通向正式老师的大门,官方对于他的教学能力很认可,可对于他要求转正的回复是“规矩就是规矩”。

回首江老师从教的十八年,他在西南边陲的大山里一直从事着艰苦的教师工作,工资从起初的几百元,涨到如今的1500元,虽有增幅,但这份工资比起正式教师来说,还是相差一大截,更何况他没有任何补贴,更别谈什么五险一金的生活保障。

找代课老师需要什么条件(乡村无臂老师江声发)(8)

江老师通过自己的毅力练就一手漂亮的粉笔字,值得唏嘘的是,他用的不是手,而是仅剩10厘米的残肢,平时课堂上,除残疾的手臂外,他的教学模式和正常老师无疑,无论是备课、教学、批改作业以及家访等,他都可以出色完成,这些学生们和教育局的领导也能够看得见。

有些不想上学的学生,江老师会根据情况进行耐心劝导,然后再将学生带回学校,因贫困上不起学的,他会拿出自己的一部分收入补贴学生,还会为他们申请贫困生补助。

世间有很多受苦受难的人,最宝贵的是那些自己遭受不公,却仍未忘记帮助他人的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江声发虽然贫穷,但仍未忘记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他人,这是一种值得钦佩的精神。

找代课老师需要什么条件(乡村无臂老师江声发)(9)

他也凭借着这些贡献,先后被评为昭通好人、云南最美教师、云南好人、中国好人等各项殊荣,但荣誉加身的同时,他的转正梦,却始终无法实现。

再多的荣誉,也不如实际的补助来得更贴切,荣誉是对他能力的认可,他不会借着这些名望去敛财,他想要的是一个稳定的收入和退休之后的保障,残疾的身体并没有成为他面对生活的障碍,却成为面对规则时的约束,这一切,是否有些讽刺?

孟子曾说“目之于色,有同美焉”,意为大家对美好事物的感受都是一样的,课堂上,江老师除残缺的双臂外,各项素质都符合为人师表的要求。

他用行动告诉每一个人,老师最重要的是内在的品质和兢兢业业的态度以及认真负责的学识,缺失的双臂,没有阻碍他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民教师。

找代课老师需要什么条件(乡村无臂老师江声发)(10)

法律一直要求人们要尊重残疾人,为此开设聋哑学习,在人行道上设立盲道,在公共厕所设置残疾人专用位置等各项贴近残疾人生活的公益设施。

生活中,我们很少看见残疾人,难道是中国的残疾人比较少吗?真相却恰恰相反,2010年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的残障人群总数高达8502万,时至今日,这个数字估计已接近1亿,相当于一个小国家的整体人口数量。

像江老师这样的人还有很多,他们有的生活水平还比不上江老师,出于自尊心,出于社会缺少包容性,这些人很少出门。

世界卫生组织关于残障人统计的数据表明,残障人口占全世界人口的15%左右,如果统计无误,人们在上街时,所见到的一百个人中,至少有十五个人应该是残障人士。

找代课老师需要什么条件(乡村无臂老师江声发)(11)

那些有勇气走上街头的残疾人,极容易招致路人异样的眼光,于这些人来说,命运为他们带去不公的待遇,生活却还要在他们的伤口上撒盐。

对于江老师来说,他要求转正的愿望,不仅是一个官方认可的正式身份,还是一份公正对待的渴望,一个本就属于他的职业荣誉和教师尊严。

随着江老师的事迹进入公众视线,当地教育局表示“无法给予江老师转正待遇他们也很痛心,但白纸黑字的规则他们不能违背,会尽所能的为江老师申请残疾人补助、困难家庭补助,以及各种符合条件的补助”。

他们说这些话时,忽略了江声发的感受,他要的从来都不是补助,而是一份可以自食其力不受恩惠的工作,而教育局的做法,就像是对他的施舍一般,这让他的自尊心很受伤。

找代课老师需要什么条件(乡村无臂老师江声发)(12)

苦其心志的梦想

从教十八年,不是每一位老师都可以做到的事情,更何况是条件艰苦的大山深处,可能当地教育局认为,让江老师从事代课老师,已经是法外开恩。

找代课老师需要什么条件(乡村无臂老师江声发)(13)

毕竟江声发除做老师外,只能是一个待在家中的“残障人士”,自身无法改变的客观原因,成为他人否定江老师付出与贡献的理由。

47岁的年龄与残障的身体成了江老师无法转正的理由,这个事实未必太过残忍,人们常说,“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为自由开路者,不可使其困顿于荆棘”。

在教师岗位上,江老师用自己的努力为大山深处的孩子们点上教育的明灯,让他们去往外面的世界追逐自由的理想,他要的不是可怜,是自食其力的尊重。

美国曾有一部根据真实教师故事改编的电影叫《我是第一名》,这位科恩老师和江老师一样,也是一名残障人士,科恩患的是一种先天性妥瑞氏症,是一种无法控制的神经痉挛症状,发病时会发出奇怪的声音和扭动脖子的怪异动作,类似于人们所说的多动症严重版。

找代课老师需要什么条件(乡村无臂老师江声发)(14)

小时候的科恩,因病痛的折磨时常遭受同学们的嘲笑,父亲也觉得他是在“哗众取宠”,只有母亲相信他,是母亲的鼓励让他在生活中艰难前行。

长大后,科恩想当一名老师,但因身患妥瑞氏症,被学校拒之门外。终于有一次,科恩在无数次被拒绝后,凭着自己的努力与认真打动一位面试官,但面试官表示只是试用,如果发现任何不合适,会随时开除他,科恩兴奋地接受这个条件。

上课之前,科恩为每个同学进行准备自己制作的饼干,对于学生们的提问,他一直耐心回答,有时学生们会嘲笑他的多动症,骂他怪胎,他从不生气,而是幽默地告诉孩子们,多动症的原因,是小时候不听话被女巫亲了一下导致的,他从来不和学生们说什么是对或错,而是保护他们表达的权利,告诉他们永远不要否定别人,而是多听听别人的心声。

找代课老师需要什么条件(乡村无臂老师江声发)(15)

通过努力,科恩很快和孩子们打成一片,虽然课堂上仍会有病症发作的时候,但学生眼里流露的不是异样的目光与厌恶的神情,而是感动与心疼。

学校的领导看得见科恩在这份工作上的努力,正式录用了他,往后的相处中,学生们接受了这个怪怪的老师。

科恩和江声发一样,都是残障人员成为老师的故事,相比之下,口齿清晰的江老师要比科恩的教学更为出色一些,也许将来有一天,江老师的转正梦想会实现,社会对残障人士也会多些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