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金庸是武侠作家中的写情圣手,笔下爱情故事感人至深。这其中,萧峰与阿朱的故事无疑最为悲情,不仅给书中人物留下永难弥补的失落和痛苦,也给读者带去难以释怀的遗憾。

萧峰爱的是阿朱还是阿紫(萧峰阿朱的五段情话)(1)

97版《天龙八部》

也许,当金庸把自己塑造的最完美英雄,置入《天龙八部》这本“无人不冤,有情皆孽”的武侠巨著时,萧峰自杀就不可避免,而阿朱之死正是导致这一悲剧的最大原因。

今天,朱楼君整理了萧峰和阿朱的五段“情话”,带各位朋友回顾他们深挚的爱情。

第一段情话

阿朱道:“乔大爷,你好!”她向乔峰凝视片刻,突然之间,纵身扑入他的怀中,哭道:“乔大爷,我……我在这里已等了你五日五夜,我只怕你不能来。你……你果然来了,谢谢老天爷保佑,你终于安好无恙。”

她这几句话说得断断续续,但话中充满了喜悦安慰之情,乔峰一听便知她对自己不胜关怀,心中一动,问道:“你怎地在这里等了我五日五夜?我……你怎知我会到这里来?” (《悄立雁门绝壁无遗字》)

萧峰爱的是阿朱还是阿紫(萧峰阿朱的五段情话)(2)

萧峰阿朱塞上之约

萧峰在天台山止观寺向智光和尚问明自己身世后,和阿朱下山。智光和尚保守了带头大哥是谁的秘密,服毒自尽,这让处处碰壁的萧峰突然生出抛开世事羁绊,到塞外打猎放牧的感慨。

这是阿朱必须表白的时刻,否则萧峰可能就一走了之了。

“你驰马打猎,我便放牛放羊”,这是两人内心的向往,也催生了全书目录中最打动人心的词句之一“塞上牛羊空许约”。

第三段情话

萧峰哈哈大笑,说道:“是了!从今而后,萧某不再是孤孤单单、给人轻蔑鄙视的胡虏贱种,这世上至少有一个人……有一个人……”一时不知如何说才是。

阿朱接囗道:“有一个人敬重你、钦佩你、感激你,愿意永永远远、生生世世、陪在你身边,和你一同抵受患难屈辱、艰险困苦。”说得诚挚无比。

萧峰纵声长笑,四周山谷鸣响,他想到阿朱说“一同抵受患难屈辱、艰险困苦”,她明知前途满是荆棘,却也甘受无悔,心中感激,虽满脸笑容,脸边却滚下了两行泪水。(《千里茫茫若梦》)

萧峰爱的是阿朱还是阿紫(萧峰阿朱的五段情话)(3)

阿朱愿意为萧峰放弃过往的一切

萧峰从哈哈大笑,到纵声长笑,再到脸边滚下两行泪水。阿朱的深情带给他强烈的情绪变化。

阿朱甘愿为他放弃江南水乡的生活,放弃大宋子民的身份,只为陪伴他,和他一起抵受患难屈辱、艰险困苦。如此深情,萧峰怎能不动容?读者怎能不被打动?

可惜,悲剧中的爱情最终被撕毁,萧峰的一生轨迹也由此改变。笑容里的英雄泪,唤起无数叹息。

第四段情话

阿朱点了点头,低声道:“不错,我不该请你过一年再去大理找他报仇。你孤身深入虎穴,万万不可。”

萧峰哈哈一笑,拿起饭碗来空喝一口,他惯于大碗大碗的喝酒,此刻碗中空无所有,但这么作个模样,也是好的,说道:“若是我萧峰一人,大理段家这龙潭虎穴那也闯了,生死危难,浑不放在心上。但现下有了小阿朱,我要照料陪伴你一辈子,萧峰的性命,那就贵重得很啦。”(《塞上牛羊空许约》)

萧峰爱的是阿朱还是阿紫(萧峰阿朱的五段情话)(4)

最美好的塞外时光

受康敏欺骗,两人认定镇南王段正淳就是“大恶人”。

在萧峰找段正淳复仇的前两个时辰,阿朱已知自己是段的女儿,她正在面对亲生父亲是爱侣仇人的悲惨境遇,带着对大理段氏六脉神剑的畏惧,做好了牺牲自己的准备。

她曾劝萧峰晚一年报仇,但根本立不住脚。于是,她能够预知,和萧峰相处的最后时刻就要到来了。

萧峰却沉浸在爱的暖意中,对未来充满了畅想。在他眼里,自己的性命已变得无比贵重,只因为要照料爱人一辈子。

爱情改变一个人,撕裂一个人的力量,何其之大!

第五段情话

阿朱脸上露出笑容,见萧峰终于明白了自己的深意,不自禁的欢喜。她明知自己性命已到尽头,虽不盼望情郎知道自己隐藏在心底的用意,但他终于知道了……

萧峰道:“你完全是为了我,阿朱,你说是不是?”阿朱低声道:“是的。”萧峰大声道:“为什么?为什么?”阿朱道:“大理段家有六脉神剑,你打死了他们镇南王,他们岂肯干休?大哥,那易筋经上的字,咱们又不识得……”

萧峰恍然大悟,不由得热泪盈眶,泪水跟着便直洒了下来。(《塞上牛羊空许约》)

萧峰爱的是阿朱还是阿紫(萧峰阿朱的五段情话)(5)

误杀阿朱后,萧峰止不住英雄泪

这是最后的诀别,萧峰重伤阿朱,大错已经铸成,无可挽回。两三百字之后,阿朱便气绝身亡。

阿朱无意义的牺牲,对六脉神剑不合理的恐惧,其实都是服务于后续的情节安排。

这一段情话,看上去会让人觉得扭曲,很不自然。但因为前文对两人爱情的刻画实在打动人心,此刻将其毁灭,这段文字传达出的悲剧气息,完全攫住了读者的心。

从萧峰的角度来看,他应该会觉得阿朱不理解自己,以萧峰的英武,哪有害怕仇家绝学的道理?其实从少林寺大战,萧峰观看段誉的六脉神剑时想到阿朱的“深情厚恩”,可以发现,他一直在说服自己接受阿朱代父而死的原因。

或者,这是金庸强加在萧峰身上的想法。其实,萧峰在雁门关自尽,归根到底也是金庸的强加,如果阿朱不死,“塞上牛羊”的约定哪里会破灭呢?

(注:图片来自于网络)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