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6月1日,既是国际儿童节,也意味着我国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已正式施行一周年。该保护法以立法的形式规定了未成年人进入网络游戏需要实名认证,且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不得在每日22时至次日8时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新规实施一周年,防沉迷政策落实得如何?

“实名认证”不“实”问题频现

北京青年报记者体验测试了《王者荣耀》《原神》《我的世界》等热门游戏发现,这些游戏都要求用户在注册时进行实名认证,不过,这些机制较难保证用户的真实身份与录入的身份信息一致。记者在注册《王者荣耀》账号时发现,由于记者的微信已经过实名认证,因此可以直接生成与微信绑定的账号,无需再次录入姓名和身份证号。也就是说,如果未成年人使用家长的手机,在缺乏监管的情况下,几乎可以畅通无阻地以家长的身份注册账号、进入游戏。

记者在测试米哈游出品的《原神》和网易出品的《我的世界》时则被要求输入真实姓名和身份证号。不过,未成年人仍有可能利用家长的身份信息进行注册。根据伽马数据《中国游戏产业未成年人保护进展报告》,42.8%的未成年人直接向家长索要过身份证。“实名认证”不“实”,有可能引发诸多问题。

记者注意到,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持续有家长向游戏公司反映,由于孩子用自己的手机玩游戏并进行充值,并要求游戏公司退款,严重者数额高达数万元。

“小孩拿着我的手机玩,不知道怎么回事,从4月20日到5月9日陆陆续续一共扣了我8012元,而5月5日一天就扣了5832元。”一名投诉者向米哈游反映道。有投诉者表示,家里13岁的孩子偷拿家长的手机玩游戏,还偷看了支付密码,一天内多次充值了近2000元。

不少投诉者表示,自己家中经济条件并不好,而孩子充值一次就花掉上百、甚至上千元,给家庭带来巨大负担。

人脸识别、家长协同监管 游戏公司升级防沉迷举措

这类案例频频出现,人们为这些家庭感到痛心的同时,也反思着“实名认证不实”的问题。随着家长以及部分政协委员、人大代表的呼吁,腾讯、网易等大型公司正在探索更多措施以解决这类问题,巩固防沉迷成效,其中一个重要举措就是人脸识别。腾讯表示,腾讯已升级金融级人脸识别全天巡航;针对体量大的头部游戏,还采取人脸识别方案——对55岁以上的实名用户,在夜间游戏每次登录都需要人脸识别。同时打击租卖账号的黑灰产业,腾讯表示,目前已向超过20家账号交易平台和多个电商平台起诉或发函,要求停止相关服务。除了腾讯之外,网易也在部分游戏中启用了人脸识别验证功能。

然而,防范未成年人沉迷是一方面,保护未成年人信息又是另一方面。2021年4月,《信息安全技术 人脸识别数据安全要求》国家标准提出:“原则上不应使用人脸识别方式对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进行身份识别。”

此外,从此前的案例中不难看出,家长的监管同样是防沉迷落实的关键。《未成年人保护法》就提到,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应提高网络素质,加强对未成年人使用网络行为的引导和监督等。

腾讯和网易也对此作出了相应举措。近日,网易搭建“网易家长关爱平台”,帮助家长了解孩子的游戏情况和消费信息,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游戏行为。腾讯未成年人保护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腾讯未成年人家长服务平台免费为有需要的家庭提供网络、家庭教育辅导服务,目前已为逾3600万家长传递教育建议。

防沉迷延伸至直播领域

不仅是网络游戏,需要防范未成年人沉迷的还有网络直播。据北京互联网法院披露,2018年9月法院成立以来,受理的76件未成年人网络纠纷案件中,20件为游戏充值案件,22件为直播打赏案件。

我国防沉迷政策已向该领域延伸。今年5月7日,国家网信办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规范网络直播打赏 加强未成年人保护的意见》,指出禁止未成年人参与直播打赏、加强高峰时段管理等。

目前,抖音已升级预防未成年人直播消费的巡航和拦截机制。如系统检测到消费账号疑似未成年人,将立即对账号弹窗并要求实名认证。若用户拒绝认证或认证为未成年人,消费将被系统拦截,帐号禁止在抖音充值。抖音直播相关负责人表示:“该机制早在2020年5月已上线,通过持续迭代升级,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目前,系统日均拦截疑似未成年用户消费帐号超过12万个。”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表示,建立体系化、常态化的未成年人防沉迷治理体系,需要全社会各个层面共同努力来改变现状。“网络平台需要从技术上进一步完善,比如平台的实名制认证,不仅要在注册的时候认证,也要考虑在使用的时候进行身份验证,以防止青少年借成年人注册信息绕过监管。”

实习记者 辜晓晓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温婧

未成年人防沉迷网游规定(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一周年)(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