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具有极好的健身、养生效果现已为大众所公认,全球练习太极拳者已超亿人。那么怎样才能练好太极拳?练习太极进阶分为几个阶段?本人练习太极拳十余载,受益良多,结合自己的练拳经验谈谈个人浅见,今天先谈谈初学太极拳应该注意什么?

练太极拳必须要知道这些常识(从零开始学太极拳应注意些啥)(1)

太极拳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全民健身运动。

一、关于拳种和师傅的选择问题。太极拳的门派套路极多,如拳种有陈氏、杨氏、吴氏、武氏、孙式、和氏等等,套路有二十四式、三十二式、八十五式、一百零八式等等,不一而足,但不论是那种拳架套路,都是历代先贤们呕心沥血、千锤百炼才创出来的,只要练习方法合适,坚持不懈,都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当然,你可以仔细观察,根据自己的审美和兴趣选择自己最喜爱的拳种。由上述可知拳种的选择其实并不是特别重要,俗语说:“选拳种不如选师傅。”关键是要选到真正有功夫、有武德的好师傅,看师傅功夫怎么样,一则可以观察行拳时是否立身中正,身体歪歪扭扭、耸肩哈腰的动作多的功夫一般不咋地,二则看身体是否松沉,有功夫的师傅行拳动作舒展,但身体松沉且灵活,三则看呼吸,功夫好的师傅行拳手脚动作轻盈,呼吸均匀,一趟拳打下来绝不会气喘吁吁。当然,也可以和师傅推推手,亲身体会一下太极劲。

练太极拳必须要知道这些常识(从零开始学太极拳应注意些啥)(2)

选拳种不如选个好师傅。

二、择一从之,切勿贪多。

太极拳不同于普通的外家拳,一般外家拳练的是力量、速度和抗击打能力,而太极拳是一门哲理拳,其进退步法暗含金木水火土五行之妙,运劲的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又合八卦之理,其核心拳理如“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都需要长时间的练习揣摩,才能逐步领悟。因此需要在一套拳甚至是一个单式动作上反复琢磨,方有所进,学太多套路反而进步不易。另外,太极拳虽然门派众多招式各异,但核心的拳理都是一样的,万变不离其宗,都离不开王宗岳所著《太极拳论》中核心要义,从一套拳不断深入即可探求之。当然功夫练到一定程度后,也可以参考一下其他拳法,亦当有所启发和收益,但作为初学者却不宜学太多套路,以免贪多嚼不烂。

三、根据自己身体状态,选择合适的拳架。

各家太极拳根据行拳的方式不同,大多分为低架(亦称大架)、中架、高架(亦称小架),练习者必须根据自己的年龄和身体状态选择合适拳架,低架对腰胯力量和身体柔韧性要求较高,初学者掌握不好容易伤到膝盖,不建议超过四十岁或腰部受过伤的人去练习,但低架舒展大方,动作优美,适合参加比赛,也容易出功夫,年轻人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选择。高架的动作幅度较小,最求内化于心,气与意合,意与神合,是较高级的练法,但由于动作幅度小,观察模仿难度大,初学者也不易掌握其精髓。中架动作开合适度,学习难度适中,也不容易伤到膝盖,所以初学者从此入手较适宜。

练太极拳必须要知道这些常识(从零开始学太极拳应注意些啥)(3)

中架太极拳最适合初学者。

四、习拳需坚持不懈,不可轻易间断。

常言道:“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太极拳招式少的有的只有二十四式,但多的有一百多式,初学者必须首先将每个单式练熟,然后再将之逐步连贯起来,在自己脑海里定型否则一离开师傅你很快就会忘得七七八八,这就需要每天反复练习。另外太极拳看似简单的招式每一招都蕴含极深刻的拳理,比如说云手这个动作,既有手上的动作,又有步法的变化,还有腰胯的开合,呼吸的协调等等,要掌握绝非一朝一夕可为,必须不断练习琢磨,方有所悟,古人云:拳练万遍,其理自现。”就是这个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