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心消费助力扶贫(消费扶贫觅新机)(1)

满载喀什特色农副产品的大卡车准备出发

暖心消费助力扶贫(消费扶贫觅新机)(2)

新出炉的烤馕香气四溢

暖心消费助力扶贫(消费扶贫觅新机)(3)

优质农特产品吸引许多消费者购买

莎车巴旦姆、泽普骏枣、叶城核桃、巴楚留香瓜……好山好水好气候,赋予新疆喀什农产品优良的品质,但酒香也怕巷子深,长期以来,喀什农产品面临产能不足、运输不畅、销售无门等困境。当地有所需,上海竭尽所能。近年来,为切实激活喀什当地内生动力,上海市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以下简称:上海援疆前指)积极探索消费扶贫新模式,以市场驱动提升产业能级,打造闻名全国的优质农产品品牌

“今年,我们成立了援疆前指消费扶贫推进专班,还与10多家优质企业建立了常态化合作机制。此外,我们也注重发挥电商、网络的独特优势,通过参加上海‘五五购物节’网络直播、‘一县一品’网络直播等方式,进一步推动喀什农副产品深度融入上海大市场、全国大市场。”上海援疆前指总指挥侯继军说。在上海各方大力支持下,截至今年9月30日,上海援疆前指直接销售、帮助销售喀什地区对口四县农副产品累计达到4.65亿元。

“双线九进”站上新台阶 为喀什美味“搭好台”

2020年10月17日是第七个国家扶贫日。10月16日,在上海光大会展中心,第三届上海市对口帮扶地区特色商品展销会如期而至。上海援疆前指会同喀什地区扶贫办、农业农村局、商务局,组织12个县市、20家农产品加工企业赴沪参会,受到上海市民的热烈欢迎。

展销会上,一台扶贫现磨饮料机成了消费者注目的焦点。新疆喀什红枣豆浆、云南的咖啡豆和红糖、青海果洛的牦牛奶、贵州遵义矿泉水、西藏珠峰冰川水……上海对口帮扶地区的扶贫产品汇聚于这台机器之中。“市民只要花上3.66元,就能喝到一杯新鲜豆浆,”丝露果香负责人阿依古丽·亚森介绍,“这台智能现磨饮料机是上海科技与扶贫产品融合的最新体现,每售出一杯,相关贫困户就会获得实际增收。过去,我们常常说‘新疆农产品要走出去’,可那时谁都不知道具体应该怎么走。上海援疆干部为我们出谋划策,终于解决了难题。在上海各界的关心下,这台机器已经摆进了上海图书馆等地,为市民送去了好味道。”

说到“喀什好味道”,怎么能没有特色烤馕呢!在一旁的“馕坑”展台,上海消费者一边观摩传统打馕手艺人精心烤制的过程,一边品尝着地道的新疆烤馕,还可以欣赏维吾尔族人民精彩纷呈的文艺演出。奔放的舞姿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也让上海市民对“丝路”风情有了更深了解。“综合性体验感非常好,导购们还为我们细心讲解了每一款产品的功效和背后的扶贫故事,让我们深深感受到喀什展区的创意和诚意。我已经等不及要‘买买买’啦!”上海市民张女士说。

想要“买买买”,得先觅好货,“喀什伴手礼”闪亮登场了。伴手礼紧扣上海消费者“小而美”的需求,精挑细选喀什地区优质农副产品品牌,配合具有民族特色的独立包装进行集中整合展示,有别于红枣、核桃等土特产大包装销售的传统模式。“喀什伴手礼”一经推出,就获得市场的高度认可。

据统计,10月16日至10月20日,第三届上海市对口帮扶地区特色商品展销会喀什展区累计销售金额635.21万元,咨询洽谈企业249家,并与72家内地客商签订10.29亿元的农产品长期合作意向订单。

事实上,展销会上人头攒动的场面是上海援疆前指为喀什美味“搭好台”的一个缩影。从2018年开始,上海援疆前指创造性地开展“双线九进”项目,充分发动社会力量,将喀什特色农产品送到上海百姓的身边。所谓“双线”,即“线上销售和线下推广 宣传 销售”;所谓“九进”,即“进商圈、进社区、进菜场、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地铁、进宾馆、进银行”。2019年,“双线九进”带动喀什特色农产品在沪销售总量达13.5万吨,销售额超过11.6亿元。

今年5月27日,由上海援疆前指主办、上海援疆四县分指挥部协办的消费扶贫签约仪式在莎车县扶贫产业园举行,让“双线九进”项目站上新台阶。同时,现场还进行了上海消费扶贫农产品发车仪式,第一批上海援疆消费扶贫大礼包发车实现2000万元销售额。

据介绍,近两年来,上海不断探索消费扶贫新模式,建立长效的农特产品供应体制和销售机制,形成从种植上游到销售终端的良性产业循环,实现带物拓渠道,帮扶带产业,切实帮助贫困地区实现精准脱贫。上海援疆前指与京东、拼多多、叮咚买菜、苏宁易购、上海蔬菜集团、西郊国际等10多家优质企业建立了常态化合作机制,持续推进消费扶贫。下一步,上海援疆前指将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产销对接活动,与贫困地区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关系,鼓励贫困地区企业积极参加在上海举办的各类展会,助力贫困地区企业走向国内外市场,使贫困地区的商品与上海消费市场进行有效对接,将辛勤劳动的成果换成真金白银。

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发展 觅得消费扶贫新机遇

如何才能让“喀什牌”产品获得上海、乃至国内外市场的青睐?面对消费者对品质越来越严苛的检验,喀什地区出产的农产品必须进行创造性、高标准的深加工,喀什当地企业必须升级改造原有生产链。近期,喀什推出多款热销全国的“网红”商品,背后都有着上海科技力量的托举。一根“小小身材”的能量棒,一个被“吃干榨净”的核桃都浸透了上海援疆干部的心力和汗水。

当巴旦姆遇上黑加仑、南瓜子仁和腰果,一股浓浓疆域“旋风”随着每一次咀嚼席卷口腔。喀什充足的光照、无污染的生长环境与巨大的昼夜温差,让每一次唇齿的翕动都能感受到大自然的馈赠,辅以麦芽糖淡淡的香气,能量充盈全身,健康又营养。“小小身材”的能量棒,现在已经成为了许多健身爱好者的不二之选,但真正赋予它“灵魂”的,却是莎车人民的“新宠”——藜麦。这种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的作物,富含丰富的蛋白质与氨基酸,被古印加人民称为“粮食之母”。然而,当前藜麦全球年产量不足13万吨,与约100万吨的需求量存在着明显差距。

巨大的市场空白让上海援疆干部看到了机会。2018年11月,在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的支持下,藜麦种子被播撒在了莎车县的土壤上。经过两年的小面积测产,今年,藜麦春播扩展至疆内12个县市,春夏两季播种超万亩,总体长势良好,已陆续收获。

全力推进藜麦产业发展,上海援疆干部引入浦东企业闽龙达旗下“小蜂农业”,对藜麦进行深加工。考虑到藜麦具有高膳食纤维、低升糖指数等特性,“小蜂农业”瞄准了都市中高端消费人群的需求进行研发。在上海科技力量的帮助下,小小的藜麦能量棒,成为了撬动莎车县当地产业和消费扶贫的“硬杠杠”。

近年来,为探索喀什当地发展新的增长极,上海援疆前指依托上海的优势科技资源,通过产学研合作,全面升级喀什当地生产链。在创新的赋能下,喀什当地企业不断丰富着自己的“百宝箱”,而新的增长点也带动当地一批老百姓实现就业,获得增收。

叶城县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是新疆最大的核桃产区,被誉为“中国核桃之乡”,叶城核桃也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2012年,彭红春通过上海产业援疆来到南疆,在叶城成立了新疆美嘉食品饮料有限公司。在深耕叶城的8年里,美嘉食品在上海援疆干部的助力下不断提升科研能力。核桃油、核桃乳、核桃蛋白粉……一颗核桃在科研人员的钻研下逐渐被“吃干榨净”,而产品附加值的提升与品类的增多也让美嘉食品不断扩大自己的生产规模,每年能收购核桃约3万吨,占叶城县核桃总产量的四分之一,年销售产值4.5亿元,带动2.5万户农户脱贫增收。

如今,美嘉食品正与新疆大学、江南大学等高校合作,继续深挖核桃“隐藏的宝藏”,核桃壳制成的活性炭和活性炭软胶囊、核桃分心木加工成的保健茶正逐步向消费者走来。为进一步提升产品品质,在上海援疆干部的“牵线搭桥”下,美嘉食品与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上海市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展开合作,提高产品的标准化、体系化生产能力。“之所以重视科研和创新,是为了更好对接上海市场,把喀什最优质的农产品带给大家。现在,我们的产品在上海销量非常好,感谢上海市和上海援疆干部的大力支持!”彭红春说。

因创新而生机勃勃的喀什,也吸引了上海“老字号”的目光。2018年,在上海市和上海援疆前指的推动下,上海百年老品牌南区老大房食品有限公司在泽普县投资建设泽普县闵疆食品有限公司。以上海科技为引领,以喀什高品质农产品为原料,闵疆食品在食品口味上大胆创新,生产了一批消费者喜闻乐见的炒货休闲类零食。这些产品不仅获得了国内市场的认可,还远销俄罗斯、巴基斯坦等国。现在,南区老大房还在探索将喀什农产品与老大房糕点相结合,让糕点因更讲究的用料和沪喀两地浓浓深情而更加美味。

“商旅文”深度融合 挖掘在线新经济潜力

一台电脑、一支麦克风、一个工作席构建端口;依托网络架起桥梁,声音往返穿梭;此时此刻,无论身在沿海地区还是偏远山村,都能听见喀什的热忱——这里就是泽普县智慧呼叫功能区。长期以来,喀什地区缺少完善的物流网络,更别说规模化的呼叫中心。原先有许多本地企业担心产品卖不出去,可一旦市场需求出现,却出现物流链跟不上的窘境。

为破除桎梏,在上海援疆前指、沪疆两地经信委、喀什地委行署的支持与推动下,新疆智慧呼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应运而生,并启动了南疆首个全国性信息服务平台项目——“物流汇”全国呼叫中心。考虑到泽普县拥有明显的区位优势,能够辐射莎车、叶城两县的市场并带动就业,公司在泽普开设子公司泽普智慧呼叫,为助力泽普巩固脱贫成果、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增添新动能。如今,在呼叫中心的“穿针引线”下,喀什地区的物流网络日益成熟,越来越多的喀什产品正以越来越快的速度,与全国各地的消费者见面。

物流网络走向成熟的背后,也离不开在线新经济的崛起。2020年,新冠疫情席卷全球,传统发展模式受到严峻挑战。不过,以直播带货为代表的在线新经济横空出世,成为许多商家转危为机的“法宝”。

喀什正在积极行动着,在泽普县,直播培训班应需而生。直播带货并非主播的单打独斗,还需要客户服务、品牌宣传、产品遴选、摄影摄像等专业人员的综合配合。因此,在泽普县的直播培训班里,不仅有8位主播,还有12位专业运营人员同步参与培训。截至目前,这些主播已成功带货200余吨泽普冰糖心苹果、50万元枣夹核桃,并树立了喀什地区产品的品牌形象。“在以往的消费扶贫行动中,许多电商平台为扶贫产品开设专门的点位并推流,但这种帮助往往是短暂的。消费扶贫要真正落到实处,发挥更大功效,需要长久专业运营。”上海沪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孙超表示,开设直播培训班有助于形成消费扶贫的长效机制,在提升当地就业率的同时,进一步疏通产品的线上销售渠道。

与泽普深度挖掘直播各环节的潜力不同,巴楚县在拓展直播内容与方式的广度上持续发力,寻求创新性转型。2017年,先行先试的巴楚县就已获评“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县”,并在上海援疆前指的支持下重点推出了巴楚留香瓜、巴尔楚克羊肉、巴楚蘑菇、红枣、核桃等特色农产品。2019年,留香瓜销量达5000余吨;2020年,在直播带货的助力下,巴楚留香瓜再掀消费热潮,截至9月底已销售超过6000吨。然而,巴楚县想做的远不止“卖货”。10月18日,巴楚县与上海市直播电商联盟达成合作,未来将通过双向联通联动机制和多方合作,抓住直播电商的红利窗口,采用“直播 文旅农特产品”“短视频 文旅农特产品”等模式,从内容、表达方式等方面不断强化创新,促进上海产业帮扶从“当地所需、上海所能”向“上海所需、当地所能”方式转变。

“直播电商是促进消费的‘助推器’,也是扶贫战场上的一支‘轻骑兵’。我们的主播不再是流量明星,美食家、设计师甚至普通人都能找到自己的舞台。从交易型直播电商向内容型直播电商转型,实际上给了我们一个讲好产品故事的新机会。通过资源整合和产业链联动,西部地区的产品将真正与上海消费市场的标准、需求对接,消费也将在更深更广的层面助力脱贫攻坚。”上海财经大学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劳帼龄说。

最近,一款“网红产品”枣夹核桃风靡上海,好口感和“高颜值”吸引了不少食客,而“‘枣’想‘核’你在一起”的创意IP(知识产权)则赋予它全新概念,包装袋里暗藏的情诗“彩蛋”更让消费者爱不释手。“新疆朋友常常给我捎带一些土特产,它们的口味出众但包装有点朴素。我一直想通过自己的专长帮助这些优质产品改变品牌形象,赋予它们更多内涵与故事,使其符合当下青年的审美品味。”该产品设计师陈婷说。

据了解,为了把更多“好东西”变成“好产品”,上海援疆干部针对更广阔的国内市场,对产品分门别类做了设计和优化。引入专业团队后,喀什产品在物流运输、包装设计、品牌影响力等方面都有了长足进步。当前,上海援疆前指还尝试通过“商旅文”深度融合,将内容电商与文旅项目相结合,以电商促文旅,以文旅提销量,深化消费扶贫内涵,进一步为当地百姓带去增收。借力大型综艺节目《极限挑战宝藏行·三区三州公益季》的热播,上海援疆前指打造了“沿着明星足迹,打卡喀什网红点”精品旅游线路,通过旅游包机“引客入喀”,为喀什旅游产业提供稳定客源和广阔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