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搞定 小学英语语法(陆玉仙如何设计指向思维能力提升的小学英语整本书泛读教学中的问题链)(1)

■ 摘要:《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了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教师问题链的设计密切相关。本文阐述了在整本书泛读教学中问题链设计的原则、方法和实施过程,旨在帮助学生实现语用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同步增长,达成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 关键词:整本书泛读教学;问题链;思维能力

一本搞定 小学英语语法(陆玉仙如何设计指向思维能力提升的小学英语整本书泛读教学中的问题链)(2)

引用:陆玉仙. 2022.指向思维能力提升的小学英语整本书泛读教学中的问题链设计——以《丽声妙想英文绘本》(第七级)Toad Swims for His Life!为例[J]. 英语学习, (12): 44—48

整本书泛读教学设计总原则

李婧(2019)经过课堂实践和探索发现,阅读课堂上巧用问题链有助于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程晓堂(2018)提出在具体教学中,要结合学科特点设计思维活动,发展与本学科关联性更强的思维品质。郭宝仙、章兼中(2017)强调应该从英语学科特点和英语学科中思维的内涵出发,根据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设定教学目标并开展有效教学,促进语言能力与思维品质的协同发展。

基于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安德森等(2009)提出了新的教育目标分类层级,即识记、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这六个层级所对应的认知复杂程度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是教师设计课堂教学目标的重要依据,也是设计问题链的指南针。教师要在主题意义的统领下,开展符合学情,符合英语学习活动观,由浅到深,体现关联性、整体性等特点的一系列英语学习活动。而课堂中的问题链设计须围绕本节课设计的教学目标。问题链的设计应体现以下五个方面的原则:

1 精准分析学情,定位思维训练起点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使学习发生的组织者和促进者。学情分析是教学的逻辑起点,是思维训练的生发点。问题链的设计应根据学生已有知识、认知水平、心理和思维特点。《课标》在“课程实施”部分指出,教师要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是语言学习活动的主体(教育部,2022)。

2 准确定位教学目标,合理取舍教学环节

在整本书泛读教学中,教师大多依据封面阅读、情节预测、情节解读设置一连串的问题,指导学生学习新词、表演片段、评述人物、续写故事。学生是语言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多感官参与的语言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围绕主题学习语言、获取新知、探究意义、解决问题(教育部,2022)。

小学一节课的时长为35—40分钟,教师无法做到面面俱到。因此,围绕主题取舍教学环节应是重中之重。问题链的设计应贯穿在教学主线中,关注问题的层次和梯度,在问答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最终达到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3 精心设计问题链,注重思维的逻辑性

课堂提问的逻辑性直接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向和思维层次。问题链应依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设计,自始至终贯穿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分布在各个教学环节里,帮助完成教师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目标。问题链的特点是从简单到复杂,从浅层到深入,从封闭到开放;步步深入,环环相扣。问题链和教学目标要高度契合,对于每一个问题的应答都应是学生思维的一次次外显:或理解,或梳理,或归纳,或总结,或推理。学生利用习得的语言进行有声思考,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4 密切关注两类问题,

精准掌握其比例和提问时机

两类问题是指封闭性问题和开放性问题。封闭性问题是指为了获取文章表层信息内容而设计的问题,学生只需经过浅层思考就可在文本中找到答案。相对而言,封闭性问题较为简单,主要在理解、记忆等环节使用。而开放性问题是指需要学生通过运用归纳、总结、推理等综合性手法才能作答的深层次问题。开放性问题一般体现在激活旧知识、理解记忆活动后对某一信息点进行深刻思考并发表观点等环节中。开放性问题难度较大,在课堂问题链中的占比应低于封闭性问题,适合在封闭性问题之后使用。

5 基于问题链,有序搭建“脚手架”

问答应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和学习主题之间建立关联的基础上,以解决问题为目的,通过获取与梳理、概括与整合等活动发现认知差距,学习语言知识,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在问题链的帮助下有序搭建“脚手架”,可为学生的语言学习、语言输出和思维活动提供支架。

教学案例

下面笔者以绘本Toad Swims for His Life!(《蟾蜍拼命游!》)为例,阐述在小学英语整本书泛读教学中如何通过围绕主线、环环相扣的问题链,培育和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1 文本分析

绘本Toad Swims for His Life!讲述了四只凶猛动物和小蟾蜍的游泳比赛。在前四条赛道的选手分别是大海冠军鲨鱼Shelley、湖泊冠军水蛇Sammy、丛林之王老虎Terry和大江冠军鳄鱼Carly,第五赛道是小池塘冠军小蟾蜍Tommy。四只动物都认为小蟾蜍根本不能与它们匹敌,甚至想吃掉它。小蟾蜍非常害怕,为了摆脱它们,它鼓起勇气,拼命往终点游去。然而,那四只动物都仗着自己是一方霸主,在比赛过程中相互撕咬、不停争吵,似乎忘记了比赛和小蟾蜍。只有小蟾蜍始终专心致志,拼命向终点冲刺,最后不仅保住了性命,还获得了冠军。

该绘本的主题是“以弱胜强”,故事充满悬念、趣味性强,符合五年级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要通过分析题目和学习故事内容,了解作者想表达的寓意:在比赛中,看似弱小的一方只要专注努力、拼命一搏,最终也能取得胜利。

2 学情分析

教学班学生为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某小学五年级学生,他们自一年级开始学习英语,对英语学习兴趣浓厚,泛读经验较丰富,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较强。教学的重难点在于学生能否准确、连贯地运用所学语言重述故事,思考文本的寓意,与同伴交流对文本寓意的理解。

3 教学分析

由于授课教师选定的文本语言难度较大,因此安排课前预习有助于学生突破理解难度。教学目标主要从认知、情感体验和思维能力这三方面着手设计。

认知目标设计突出思考价值,通过问题链先完成对文本的逐层理解,然后逐级上升到分析、评价层面,最后通过问题解决式的讨论,让学生以四人小组合作的方式写出故事寓意并分享各自的观点。

情感体验设计关注学生对故事角色的深度理解及能否表达自己的正向情感。

思维能力设计体现在指向教学主线的问题链和学生回答准确性的匹配以及学生对文本寓意的多种解读。活动设计的亮点应聚焦在学生深度思考后和同桌以及在小组中的交流合作活动,以实现语用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同步发展。问题链在教学中的作用如下:

(1)基于预习,通过问题链引导学生准确且深入地理解故事(学习理解);

(2)基于故事理解,通过问题链搭建“脚手架”,助力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流畅、有逻辑地简述故事(内化应用);

(3)基于故事简述,通过问题链,促使学生理解作者传达的道理,在思考、讨论、发表评论后,四人一组写出寓意并展示分享(想象创造)。

4 问题链设计

教学过程中问题链的发展和作用见图1。

一本搞定 小学英语语法(陆玉仙如何设计指向思维能力提升的小学英语整本书泛读教学中的问题链)(3)

图1. 问题链的发展和作用

(1)唤起激活

教师先用类似的动物比赛故事(如龟兔赛跑)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这是问题链的首端,目的是激活已知,快速连接新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用语言表达理解,并由学生点出教学主题。

Q1: Do you know any story about animal races?

S:A Rabbit and A Tortoise.

Q2: What happened to the rabbit?

Q3: Who won the game?

Q4: (Yes. You are right. Today we are going to learn a story about a race.) Do you know what race?

S: A swimming race.

(2)学习理解

教师用层层递进的问题链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学生作答时,教师同步在黑板上记录关键语块,使文本内容结构化。在学生读完一遍故事后,教师采用封闭性问题和开放性问题相结合的问题链帮助学生梳理内容、加深理解,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Q1: How many animals were in the race? / Who were in the race?(封闭性问题)

S: There were five animals in the race.

Q2: How many lanes were there?(封闭性问题)

S: There were five lanes.

Q3: Their names, please?(封闭性问题)

S: From the first to the fifth lane, they were Shark Shelly, Snake Sammy, Tiger Terry, Crocodile Carly and Toad Tommy.

Q4: Why were Shelley, Sammy, Terry and Carly so proud?(开放性问题)

S: Because they were the champions of the sea, the lake, the forest and the river.

Q5: How did Tommy feel?(开放性问题)

S: Tommy felt afraid.

Q6: How do you know?(开放性问题)

教师逐步推进,用三个比赛阶段把文本结构化:before the race—during the race—after the race,并把关键语块与以上的三个阶段一一对应,如wanted to eat、snapped ateach other等,为学生的简述活动搭起语言支架,做好充分铺垫(见图2)。

一本搞定 小学英语语法(陆玉仙如何设计指向思维能力提升的小学英语整本书泛读教学中的问题链)(4)

图2. 板书设计(原图)

在问题链的驱动下,课堂趣味增加了。教师让学生对比赛前的内容进行表演,突出四只动物的凶猛,设置悬念,和比赛的最终结局形成强烈对比。

Q1: What did the swimmers say to everyone? Please act it out. (封闭性问题)

该问题是简述故事前的铺垫,帮助学生深化理解,做好简述准备。

Q2: What was going on during the race?(封闭性问题)

(3)迁移运用

学生合作进行重组性简述,提高语用能力和思维能力。三组学生分别负责不同的故事内容,即动物们在游前、游中、游后的表现,通过重现比赛过程,深化理解故事,为更深层次的思考做好准备,完成从理解、内化到运用,从单一到综合的语言能力提升目标。

(4)创造输出

教师参考“阅读圈”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和四人小组内有分工的讨论后,交流对文本中不同动物的看法。最后借助投影仪,和全班同学一起交流各组的思考。学生总结出作者想要传达的教育寓意:专心致志,拼命努力,一心向终点冲刺。

(5)连接表达

教师引导学生由文本连接到自己的问题解决。学生深度思考并讨论,概括总结小蟾蜍从害怕到勇敢的积极转变,感知正能量。学生的表达异彩纷呈,实现了语用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同步增长。

Q1: Why did the toad swim there?(开放性问题)

S1: Because he had no way.

S2: Because he was already standing there.

S3: Because he had to be in the race.

S4: Because he became brave...

Q2: Who helped the toad swim so fast?(开放性问题)

教师进一步追问,让学生思考更多元的答案,让思维外显。

S1: I think it’s himself.

S2: Because he wanted to live.(live应为survive)

S3: Because he didn’t care about other animals.

最后,教师让学生联想自身,表达自己的观点。

Q3: What can you get from these animals, for example, the toad?(开放性问题)

S1: You should be calm when problems come.

S2: When we have problems, never give up.

S3: Be clever when problems come.

学生从文本出发,联想自身,解决问题。层层深入的问题链起到了关键性的思维引领作用,帮助学生实现语用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同步增长。

反思

本节课运用主线分明、层层深入的问题链,引导学生的思维层次从低阶向高阶过渡,成功开展了培育和提升思维能力的教学。问题链的运用有助于学生提取和整合文本信息,对学生进行“剥洋葱”式的思维引导。学生通过建构完整的信息链,能更好地理解文本内涵,进一步提升分析、比较,推断和评价能力,为表达个人观点做好铺垫。学生的输出即时、真实,也是思维能力的体现。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认真思考、踊跃互动,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通过整本书泛读教学实践,笔者总结此类课型的有效实施策略为:在围绕教学主线的问题链驱动下,帮助学生完整理解文本、内化语言,由学生说出文本所承载的主题意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板书内容应体现故事结构,为学生提供语言支架,让学生运用习得的语言,使思维外显,最终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使核心素养落地。

作者简介

陆玉仙,正高级教师,英语特级教师,浙江省宁波鄞州蓝青小学。

以上内容节选自《英语学习》2022年第12期“教学前沿”栏目,页码44—48,原题为《指向思维能力提升的小学英语整本书泛读教学中的问题链设计——以〈丽声妙想英文绘本〉(第七级)Toad Swims for His Life!为例》。文章版权归《英语学习》所有,欢迎分享本文到朋友圈,如需转载请回复“转载”。

参考文献

  • 程晓堂. 2018. 在英语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 (3): 1—7

  • 郭宝仙, 章兼中. 2017. 英语学科中思维能力的培养[J]. 课程·教材·教法, (2): 80—86

  • 教育部. 2022.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S].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李婧. 2019.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巧用问题链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以一节题为Cell phone safety的高中英语阅读课为例[J]. 英语学习, (1): 50—55

  • 洛林·W. 安德森, 等. 2009. 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完整版)——分类学视野下的学与教及其测评[M]. 蒋小平等, 译.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一本搞定 小学英语语法(陆玉仙如何设计指向思维能力提升的小学英语整本书泛读教学中的问题链)(5)

2022年12月刊

陈新忠 | 谈指向促学的英语课程非教材教学资源的选择和利用

钱小芳 | 英语课外学习素材的选择和使用

邵葵 | 基于“五维两翼”的初中英语听说整合教学作业设计评价

王群 蒋宇红 | 英语小说文本读后续写微剧本教学实践

《英语学习》杂志简介

  • 主管单位:教育部

  • 主办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

  • 出版单位:英语学习编辑部

  • 国内统一刊号:CN11-1254/H

  • 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2-5553

《英语学习》为教育部优秀外语期刊、免检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万方知识服务平台、龙源期刊网、维普网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2016、2018年度“期刊数字影响力100强”入选期刊,2015—2020年连续6年入选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基础教育教学类重要转载来源期刊。

《英语学习》杂志订阅方式

中国邮政订阅

邮发代号:82-523

国内统一刊号:CN11-1254/H

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2-5553

  1. 各地邮局期刊征订处

  2. 订阅拨打中国邮政官方电话11185订阅

  3. 中国邮政微商城在线订阅(包邮)http://mall.11185.cn/wx/#/bkGoodsDetails?spuId=112979&businessId=BK

外研书店官方微店(推荐)

  • 购买单期或预订全年

    https://k.ruyu.com/LEa7T7j3

淘宝、天猫、京东等各大电商均有售!

搜索“英语学习杂志”即可购买单期或订阅全年

一本搞定 小学英语语法(陆玉仙如何设计指向思维能力提升的小学英语整本书泛读教学中的问题链)(6)

《英语学习》杂志唯一投稿方式

http://yyxi.cbpt.cnki.net/

《英语学习》杂志“教学前沿”栏目诚征稿件,本栏目着重关注具有创新性的教学设计、教学难点突破方式及教学策略集锦等,呈现形式为教学课例或教学研究等。

想了解更详细的

投稿须知及投稿步骤?

!特别提示!

我刊不以任何方式收取版面费、审稿费

一本搞定 小学英语语法(陆玉仙如何设计指向思维能力提升的小学英语整本书泛读教学中的问题链)(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