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BBC推出了一部LGBT题材剧《酷儿们》;今年六月份,BBC重启了一部1988年的先锋作品《喋喋人生》。

独角戏最难演的电影(这部为女性发声的独角戏)(1)

前者展现了过去100年中,英国历史里同志的生活和遭遇,后者探讨了关于死亡、疾病、孤立等命题。一名演员,一台摄像机,15到40分钟的时间讲述一个故事。有人称,全世界只有英国演员,敢完全只靠独白撑起一部剧。

如今,国产剧也有了。

独角戏最难演的电影(这部为女性发声的独角戏)(2)

昨天,腾讯视频上线了国内首部女性独白剧《听见她说》。该剧由赵薇担任发起人、监制,白百何、郝蕾、齐溪、王智、奚美娟、杨紫、咏梅、杨幂分别出演其中的单元故事。

《听见她说》这部剧脱胎于BBC两年前制作的独白剧《她说:女性人生瞬间》,原作涉及黑人民权运动、职场性侵、婚内强奸、性解放运动、司法错误判决等更为尖锐的故事,所谓“来自普通女性的不凡故事”。

而《听见她说》没有选择宏大命题,而是在日常的生活场域中攫取个体情感,由个体视角传递具有广泛性的女性生存痛点。比如第一集由齐溪主演的《魔镜》,聚焦的是“容貌焦虑”这个主题。

独角戏最难演的电影(这部为女性发声的独角戏)(3)

在仿妆、滤镜充斥社交媒体的年代,“容貌焦虑”想必很容易引起大众的共鸣。“没有丑女人,只有懒女人”的广告词一面发射着“你本可以”的积极信号,一面教你如何戴上一层层符合审美标准的面具。

火箭少女的队长Yamy前一秒在歌曲里唱着rap词“这是关于美丑的评判,路人都想来当裁判,不是模具和印章,怎么会笑得一样”,后一秒遭受来自上司的容貌攻击后,还要承受着“老板说的对啊,也是为她好”的网友评论。

都说大众的审美庸俗且单一,但大众是谁?

《魔镜》里的齐溪给了答案,“我质疑的是‘一定’,最为包容、广阔的美,变得狭窄、单调,纵容这种变化的不是别人,就是我。”

独角戏最难演的电影(这部为女性发声的独角戏)(4)

剧中为齐溪设立了一个微观情境,她在镜子前、卧室、浴池等场景中,从精致的妆容到苍白的面孔,从接受朋友圈对自拍夸赞时的得意,到回忆起同学聚会时眼睫毛不知何时掉落的恐慌,最后由“容貌焦虑”产生的自卑过渡到平和的自我接受。

剧中最让我动容的一幕,是齐溪讲到自己拿了全区短跑比赛冠军时的低头浅笑。卸掉厚重妆容之后,回归自然的美令人震撼。

独角戏最难演的电影(这部为女性发声的独角戏)(5)

齐溪在《魔镜》里的一大半时间都是正脸直对镜头,一个表情不准确或者一句台词飘忽就能让观众瞬间出戏。情绪要给足,不然就没共鸣了,也不能太过,就假了。齐溪能留住观众30分钟,可见表演功力不浅。

独白剧中,要么把镜头当作倾诉对象,让演员直接与观看者产生交流,要么假定演员对面有另外一个诉说对象,镜头以第三人称视角参与其中。

《魔镜》中,齐溪是直接与镜头对话的,她不断进行内心剖析,将追求美的隐秘心理进行直白地传达,让观众产生一种镜头里的“她”就是“我”,从而自我对话的错觉。

独角戏最难演的电影(这部为女性发声的独角戏)(6)

这也是独白剧难操作的地方。观众作为直接对话者,产生不了共鸣就会看不下去,而且表演者大量的台词信息以及态度表达,很容易造成说教式的乏味效果。

因此,独白剧不但对表演者是极大的考验,对编剧来说更是一项艰难的任务。比如《魔镜》中,类似“镜子是无辜的,我是对自己失望”的表达出现了不止一次,信息接收重复,直接给观感打了折扣。

独角戏最难演的电影(这部为女性发声的独角戏)(7)

“独白剧”虽以“独白”填充整部剧,但也是“剧”,是剧就要有故事。短短30分钟,只有一个演员,表演空间也是限定的,把一个故事讲述得有起有伏、生动曲折,非常不易。

就像前文提到的,《魔镜》将人物弧光展现得很清晰,让这位迷失于世俗审美里的女生,经过一系列心痛回忆与自我审判,蜕变成了内心笃定、接纳自己的女生。

然而这个蜕变,在观众那里是不具备说服力的。人物有两个关键性转折,一个是整形医生告诉她“你挺好看的,不需要整容”,一个是对活泼无畏的年少自己的怀念。

而两个转折点,都不足以扭转前面有几分病态的审美观。或许是故事太短,观众还没来得及接受,或者是缺少外在人物或场景的冲击,这个原本值得欣慰的人物成长,更像是某种强行价值正确的呼唤,是观众听了千百次的鸡汤。如果让人物病态、悲剧到底呢?说不定更有讽刺性。

说白了,《听见她说》不敢犀利,更不敢尖锐。

独角戏最难演的电影(这部为女性发声的独角戏)(8)

独白剧的创作空间其实并不狭窄,《她说:女性人生瞬间》中,就以蒙太奇式的剪辑手法呈现人物情绪的转变,用单一视角的台词进行信息屏蔽,产生反转、揭秘等戏剧效果,最终将故事推向高潮。

《顺从》一集中,女主角遭受导演性侵,随即给带她来导演房间的助理打电话,得知助理置身事外的态度后,剧作情绪基调开始高涨。镜头不停转换角度,女主不停转变着语气,分饰帮凶助理、施暴者导演,最后,她隔着玻璃怒吼,而观众却接收不到任何声音,将女主推向彻底绝望的境地。

独角戏最难演的电影(这部为女性发声的独角戏)(9)

《她说:女性人生瞬间》第一集《顺从》

但无论如何,《听见她说》不是一种创作的取巧,而是以一种迎难而上的态度,对容貌焦虑、大龄单身、全职主妇、家庭暴力、中年危机、物化女性等现实困境进行铺陈,以求发出的真实声音,是艺术价值大于商业价值的创作。

这部剧既然聚集了齐溪、郝蕾、咏梅等有口皆碑的演员,观众对它的期待当然不止于一部浮于表面的话题之作。

我们是需要这样的作品的。今年BBC重启了1988年的独白剧《喋喋人生》,创作了《新喋喋人生》,而赵薇从《她说:女性人生瞬间》中,产生了创作《听见她说》的构想。

这些都可以说明,“某些人”的内心独白、“某些人”的生存困境是相通的,艺术的真实性可以穿透时间、地理的隔膜,让不同的议题产生同样的情感冲击。

独角戏最难演的电影(这部为女性发声的独角戏)(10)

随着大众对于精品短剧、话题热剧的需求渐渐增多,剧作对观众产生的情感穿透力越来越小,人们要的是在短时间内接收到爆炸性信息,靠日常情感抚慰人心的厚积薄发式作品越来越难以吸引观众。

观众将情感都投射进了以《向往的生活》为代表的慢综艺,和以《心动的信号》为代表的情感观察类综艺。或许比起剧,这样的综艺更能凭借沉浸感满足观众的情感需求。

而独白剧,恰恰是在此时出现的最具有沉浸感的剧作类型。它可以将创作者的内心独白毫无保留地展现出来,试图放大生活中随处可见但是被大众媒体忽略掉的真实声音,引起观众的重视与反思。

《听见她说》刚播了一集,期待它的独白能有回声。

【文/申兑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