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士尼乐园之行(游迪士尼乐园游记)(1)

文/石志新

第一次全家去外地旅游过年,我们就把上海作为首选地,实际上,我已去过两次上海,这次完全是陪他们娘俩。

大年初五那天,我们是从苏州乘普列去上海的,行驶了一个多小时,下午两点多钟就到了。

刚下上海火车站就下起了小雨,说是雨,实则是雪花成了雨点。从火车站北站广场乘公交直奔提前在网上定的连锁酒店。

按照计划,大年初七一大早,我们就乘地铁,中途换成了11号线才赶到了迪士尼乐园。据说,11号线是专为迪士尼乐园建的,下来地铁就直接进入了迪士尼乐园。进园后,我特意看了看手机,时间是上午9点12分。大约步行了十几分钟,就到了安检门口,原以为我们去的够早的,谁知,比我们早去的人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根据园区工作人员的指挥,我们也跟着排在了后面。

排了近一个小时才进去。因为前一天女儿网上购票时就得到通知,说不能带任何饮料及食物,所以过安检时,还算比较顺利,工作人员搜了随身携带的几个小包,没有翻出什么就放行了。

因为我们三口都是第一次来迪士尼乐园,出于好奇,我们三人先是轮换着照相,背景选取的是华特·迪士尼雕塑、写着“上海迪士尼乐园”几个字的城门楼和乐园的标志性建筑城堡。

接下来就开始寻找游玩项目,全乐园共有20几个游览项目,一天的时间即便不吃饭,一刻时间也不能耽误,也不能全部游览完。

当天进园游览的游客估计有十几万人,园区的热门项目,排队竟等两三个小时,最少的也得排队等个把小时。幸亏有女儿用手机导航,不断地寻找筛选,这样既节约了时间,又能游览到最想玩的项目。

我们选定的第一个项目就是“雷鸣山漂流”,女儿事先在网上查到,这个项目是全园四个重点项目之一,如果天气不好,这个项目还不开,好在我们去的那天还赶上开了。

从这个项目的入口开始排队,排了近两个小时。排队中途的时候,我扭头一看,后边是一对外国母女,我原本以为是他们是俄罗斯人,便问那名年轻女孩,“你们是俄罗斯的吗?”“我们是美国的。”女孩用生硬的汉语回答。我又问,“在你们国家的景区也是这么拥挤吗?”女孩楞了一下,用不解的眼神望着我“听不懂”。

站在我前边的女儿,似乎听到了我们的对话,她问我刚才问她什么,我向女儿重复了一遍,女儿和我换了一下位置,用英语和美国女孩对起话来。待她俩嘀哩咕噜说了一阵子,我问女儿美国女孩说的啥,女儿告诉我说,这名美国女孩今年24岁,在上海一所学校做教师,旁边的是她妈妈,在美国景区也是这样排队。

女儿大学毕业八九年了,这还是第一次听她说英语,也是第一次和美国女孩面对面交流,看到她俩开心交流的样子,我和妻子互相对视了一下,心里感到很欣慰。只见她俩交流完后,女儿还加了美国女孩的微信号。

排了近两个小时的队,终于体验漂流了,每个圆形漂流筏只能做五六个人,我们做的那个筏子,有一对母女是山东滨州人,小女孩12岁,上小学5年级,女孩的母亲看上去40岁左右。

原来是山东老乡,体验完了漂流后,我们就相互认识了,她们母女二人见女儿流利地用手机导航,而她们又不会,便决定跟随我们一起游览。

因为不让带饮料及食物,园里饭菜饮料又超级贵,我们只买了一点面包临时充饥,滨州那对母女从口袋里带进一点面包,她们本来就带进来的不多,还分给我们一点,原来,进门口过安检的时候,工作人员只检查随身带的包,并没有搜身。

从早上九点进园到晚上9点对离开,整整12个小时,包括最后看烟火也算一个项目的话,我们共游览了10个项目。这10各项目,既有惊险刺激的“雷鸣山漂流”,也有美轮美奂的情景剧“冰雪奇缘”,还有用现代8D特技效果展现的“加勒比海盗—沉船宝藏之战”情景,让我们进入了一个神秘莫测的加勒比海盗的世界,虚幻的电影角色与梦幻的场景真实的融为一体,惊险刺激,令人惊叹。

滨州那对母女是在返回的地铁上和我们分别的,因为有女儿导航,她们母女节约了好多时间,还最大限度游览了感兴趣的项目,看得出她们母女很是感激,临别时,哪位母亲表示十分感谢,并加了妻子的微信。

上海迪士乐园是亚洲三个之一(另外两个,一个在日本,一个在香港),2016年6月才建成开放,虽然整整一天未出园,累了,也困了,但总的感觉是:值。

此次上海之旅,真可谓不虚此行。 (2019、2、14)

壹点号 石志新(笔名一泓清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