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19日,辽宁省法学会通知其所属劳动法学研究会,该研究会推荐的由沈阳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崔丽牵头申请的“新用工形态劳动关系判定标准与规范调整研究”,被批准为辽宁省法学会2021年度科研立项课题。

8月26日,辽宁省法学会劳动法学研究会接到辽宁省法学会《关于2021年度课题立项有关工作的通知(辽会 〔2021〕40号)》后,会长崔龙珠、秘书长王恩洲十分重视,主要做了三项工作。

一是立即下发通知。通知要求各有关单位与专家对辽宁省法学会要“高看一眼”,对辽宁省法学会2021年度课题立项工作要高度重视,有关单位与专家要积极申报;通知根据当前我国劳动法学形势,提出了5项课题指南;通知重申凡是通过劳动法学研究会推荐的申请,不论省法学会能否立项,均为劳动法学研究会本年度的立项课题。二是责成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席赵文祥,对申报省法学会本年度课题立项工作“全程跟进”,自始至终,一抓到底。10月15日上午,2021年度辽宁省法学会课题立项评审会在省法学会召开,其他研究会都没有领导带队,只有劳动法学研究会派一名常务副会长“带队”参会。三是在广泛发动的基础上,与一些申请课题的专家进行个别研究,包括题目设计、内容论证、创新点提炼等。

新用工形态或新就业形式是指在互联网新经济中,依托于互联网、具有“平台性”特征,工作时间、地点、内容、雇佣期限等更加弹性化,往往没有传统稳定捆绑式雇佣关系的新用工形态或新就业形式。就业主体包括网约车司机、外卖员、快递员、电商客服等。目前,我国新用工形态中的就业规模已达8千多万人,正在向上亿人“挺近”。其中约2/3为35 岁以下的青年人。

新用工形态对我国现行劳动法规构成挑战:一是劳动关系难认定,二是社会保障缺规定。科学研究、法规完善迫在眉睫。

新用工形态的劳动关系问题,是世界级难题。据报道,目前法国3/4的快递员在30岁以下,“他们的生活相当贫困”,由于“只有31%的人从未因工作而出现健康问题,70%的人还受到交通和停车的困扰”而被称为“危险职业”。他们是那些面临风险最大且受到保障最少的群体,其根源主要是社保制度上“存有漏洞”。如何对他们进行社会保障,是2020年9月提出的法国2022年社会保障预算法案辩论的核心。

沈阳师范大学法学院崔丽副教授牵头申请的“新用工形态劳动关系的特征与法规政策调整研究”,意在为破解这一世界级难题一试。崔丽是吉林大学法学博士(师从著名法学家张文显教授),现为中国社会法学研究会理事,在《东方法学》、《学习与探索》等CSSCI来源期刊以及北大中文核心等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其中论文曾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或摘编;在法律出版社出版专著1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司法部一般项目、中国法学会自选项目、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青年学者研究项目等项目多项。

劳动合同法的理论实践与创新(破解新用工形态劳动关系世界级难题)(1)

劳动合同法的理论实践与创新(破解新用工形态劳动关系世界级难题)(2)

劳动合同法的理论实践与创新(破解新用工形态劳动关系世界级难题)(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