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范江怀
化险为夷必有“秘诀”
——海军部队一组成功处置意外险情案例带给我们的有益启示
图①:南海舰队航空兵组织飞行人员海上跳伞训练;
图②:海军某潜艇支队在损管训练中心组织鱼雷发射管脱险训练;
图③:海军某潜艇支队官兵在进行损害管制训练。高伟宏、周演成、于 林摄
《华盛顿邮报》去年做过一项统计,美军在此前3年,非战斗死亡人数是185人,战斗死亡人数是44人。也就是说,在事故中的死亡人数是战场上死亡人数的4.2倍。另外一家美国媒体也做了一项统计,在过去7年时间,美军各军种飞行地勤人员因各种安全事故造成了1000多人次的受伤,而在各战场上由敌人造成的伤害只有82人。这些统计数据说明一个现实:平时的事故远远高于实战的伤害。
近年来,我军实战化训练深入推进,部队官兵在训练和执勤中遇到的意外和险情几率大大增多。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实战化训练的强度越高、越接近实战,安全风险就越大。以前我们常说,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如今,我军机械化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训练和执勤几乎没有不动武器装备的。在能打仗、打胜仗的要求下,我们当然不能走“危不施训,险不练兵”的老路。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的发生,最好的办法当然是预防,把一切防止事故发生的工作做实做细做周全。
历史的经验也告诉我们,“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当意外险情来临时,也必须要有第二手准备。这个第二手准备,就是在扎实抓好日常训练基础之上,多开展救生脱险训练和准备。
本文采写的这组海军部队成功处置意外险情的案例,虽然有些离我们有点久远,但这些历史的经验会给我们带来很多有益的启示。
南海舰队某潜艇支队副参谋长易辉——
让“肌肉记忆”具有情感
在大洋深处潜航巡逻的潜艇最怕啥?一怕“掉深”,二怕“进水”,三怕“着火”。
2014年某月,正在大洋深处潜航的372艇,不幸遭遇海水密度突变造成的“水下断崖”,浮力骤减的潜艇急速掉向海底。如果不在潜艇“掉”至极限深度前采取断然有效的措施,便会艇毁人亡。
时任372艇艇长的易辉,清楚地记得那惊心动魄的一幕:在深海巨大的压力下,急速下降的艇体发出了“嘎嘎”的响声,那是艇体钢壳正在被挤压变形;主电机舱的一根管道,因压力过大而破损,海水喷涌而入……
面对突发险情,372潜艇官兵处变不惊、果断应对,成功从“掉深”中脱险,操纵潜艇顺利上浮,创造了我国乃至世界潜艇史上的奇迹。
创造奇迹的经验是什么?排除罕见险情的秘诀在哪里?
逃过终身难忘的一劫,现任某潜艇支队副参谋长的易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深有感触地说:化险为夷的本领,源于平时练就的过硬技能。
易辉说,要想“绝地求生”,离不开平时严格细致刻苦的训练。在那种紧急危险的状况下,全艇官兵极短时间内执行了数十个不同的口令,在能见度几乎为零的水雾环境中,关闭了近百个阀门和开关,操作数十种仪器,精准无误地完成500多个动作。
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不经过千百次的训练,是不可能做到的——那天在艇上的全是从军10年以上的士官骨干。
什么叫过硬技能?易辉解释说,就是平时训练时把每一个课目、每一个步骤、每一个动作都练到极致,把“熟练”练成“下意识”,做到丝毫不差、分秒不差,最终变成自己的“肌肉记忆”。但这还不够,还要把每个人的“单独肌肉记忆”练成步调一致的“集体肌肉记忆”。驾驭潜艇如同在“刀尖上跳集体舞”,不允许一个战位不协调、一个动作跟不上,全艇官兵必须全力做到“同舟共济一条心、协同配合如一人”。
让易辉感动的不仅仅是全艇官兵练就了共同的“肌肉记忆”,更重要的这种“肌肉记忆”是有温度有情感的。在危险面前,很多人会本能地选择自我逃生,但奋战在战位上的潜艇艇员们,下意识去做的却是另外一种选择。
372潜艇急速下降时,在巨大的海水压力下,主机舱一根管道突然破裂,海水呈喷射状飞溅涌入。正在值更的电工区队长陈祖军、轮机兵朱召伟和电工班长毛雪刚瞬间就反应了过来,条件反射般地关停了主电机和部分设备,并在第一时间进行封舱处理。
正是这3名视死如归的战士,做出果敢决绝的动作,才为潜艇快速浮起争取了时间、创造了条件。事后,372艇共有5人荣立二等功,其中的3个二等功便授予这3名勇士。
一个团结的集体有了过硬的本领,再加上有了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把生的希望让给战友的崇高境界,才创造了世界潜艇史上的脱险奇迹。
南海舰队某航空旅大队长王国辉——
有准备才有定力
“当意外出现时,我希望这是一个梦,自己赶紧醒一醒。”谈到10多年前那次跳伞时,南海舰队某飞行大队长王国辉回忆说,没有谁愿意碰到险情和意外。
那是一个夏日,天气非常好,他和他的教练驾驶着某型教练机在大海上空飞行。在做一个下降转弯的动作时,王国辉推拉杆发现推不动了,教练在后舱也推不动——拉杆失灵!飞机瞬间就进入了螺旋状态,急速往下掉……
“跳伞!”得到了跳伞命令后,后舱的教练先跳,前舱的王国辉后跳。巨大的弹射力量瞬间就把王国辉弹出了20多米,使得他进入短暂失忆状态。
跳伞对王国辉来说不是第一次,但遭遇险情被动在海上跳伞则是第一次。拉掉座椅、打开降落伞、掏出救生筏……看似简单的动作,丝毫不能出任何差错,否则后果将会不堪设想。
“好在一个多月前,我们刚刚进行了一次海上跳伞训练,所有的跳伞动作我都是一气呵成。”王国辉庆幸地说。
在海上漂了4个多小时后,王国辉和他的教练被直升机救了起来。后来王国辉才知道,他俩是海军首例海上跳伞成功获救的。
由于跳伞时巨大的弹射力量,造成了王国辉胸椎压缩性骨折。经过两年的康复和恢复性训练后,王国辉驾机重上蓝天。
谁能想到,7年之后,王国辉驾机再次遇到了意外险情。
那天在蓝天上,王国辉驾驶着改装后的新型战机刚做了一个特技动作,战机的一台发动机就发出了警报,险情又一次降临在王国辉的身上。在地面的指挥下,王国辉沉着冷静,驾驶单发战机顺利着陆。
飞行了1600多个小时、曾5次荣立三等功的王国辉,在总结自己成功处置险情经验时说,成功处置险情的重要前提是平时严格刻苦的训练。“没有经历跳伞的训练,很难有遇险时的镇静自如。空中发动机停车也一样,平时我们在地面上对单发着陆的模拟训练就要求很严,指挥员经常是一对一地盯着我们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练,谁不过关就不能上天飞。”
私下里,战友也对王国辉开玩笑说:“你真是一个倒霉蛋!空中遇险,有的飞行员恐怕一辈子也碰不到一次,你居然碰上了好几次。”
面对战友的玩笑,王国辉只是一笑了之。他对记者说,千万不能有“迷信思想”和侥幸心理。既然选择了战斗机飞行员这个高风险的战位,就得有随时应对各种险情的思想和心理准备。有了心理准备,遇险才能不慌张;有了平时扎实训练的准备,处理险情时才能应对有方。
海军某海上防险救生支队机动救捞中队长魏新松——
源于热爱的撕肉求生
对潜水员而言,海上救捞充满了风险和挑战。
从事潜水工作近20年的魏新松队长,给人的第一个印象是,黝黑的脸庞几乎没有表情,很难察觉到他的喜怒哀乐。他参加过饱和潜水试验,最深潜水深度是120米,还参加多次海上打捞救生工作。这或许就是经历过多次生死劫难的人固有的淡定。
在深海打捞救生,可不是在浅海潜水游玩,水压相当于10余倍大气压,风险不言自明。下到深海,面临的是一片漆黑和寂静,不仅要克服海水带来的身体压力,还要克服黑暗带来的巨大心理压力。
曾经4次荣立三等功的魏新松,没有给记者看他的奖章,而是给记者看他的留下深深伤痕的左手中指,讲起了一次刻骨铭心的深海打捞。“那是一次撕肉求生的经历。”他说。
多年前,魏新松奉命前往某海域执行打捞任务。他穿着近100公斤重的潜水装具,潜到80多米的深度,对打捞物品进行了摸排捆绑。一切水下工作完成后,魏新松慢慢上浮。
魏新松说,上浮的速度不能太快,得一段一段来,让身体适应压力的变化。到达40米深度时,一个意外情况发生了,黑暗中,魏新松的左手中指被钢缆缠住了。穿着笨重潜水装具的他,怎么也解不脱。在水下多呆一分钟,就多一分危险。情急之中,魏新松一咬牙,用尽全身力量拽开了中指,钢缆生生地撕掉了他中指的一块肉。十指连心,忍着钻心的剧疼,魏新松重新开始缓慢上浮。
摆脱了钢缆的羁绊,忍着疼痛的魏新松又遭遇险情:也许是挣脱钢索的动作太大,氧气管缠住了,气供不上来。魏新松立即启动了随身携带的应急氧气瓶。上浮到了离水面30米时,在船上做保障工作的队领导,派遣了另外一名潜水员下来协助。在战友的接应下,魏新松浮出了水面。
此时,应急氧气瓶的氧气只剩下10秒钟的供氧时间。换句话说,再晚10秒钟,魏新松将直面死神。
谈起这次脱险的经历,魏新松说,最想感谢的还是他们救捞中队这个集体。深海潜水是一个高风险的工作,闯险境的是个人,但没有集体做坚强的后盾,任务也是难以顺利完成的。
除了谈到平时训练对打捞工作的重要性外,魏新松还谈到了一个与众不同的脱险“秘诀”,这就是对潜水打捞工作的热爱。
这句看似平淡无奇的“秘诀”,记者一个晚上也没有想明白其中的道理。第二天,记者又专门找到魏新松切磋这条“秘诀”。
魏新松给记者解释说,只有对潜水打捞工作怀有发自内心的热爱,在平时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训练中。我们总说,爱情的力量是无穷的,热爱一项工作也是如此。只有干一行、爱一行,才能迸发出无穷的力量,遇到不测时才能豁得出去扛得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