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清楚地告诉了我们,在远古时期的地球上生存必须要了解的知识。这本作为上古三玄之一的奇书详细的记录了什么地方有危险,什么地方有资源,什么地方有食物,什么地方有药材,简直就是一本非常详细的《古代地球生存指南》。它是何人所著?其中的内容到底是真实的?还是根据上古先民所生活的环境撰写出来的一本真假参半的原创小说?
很多人认为《山海经》是一本荒诞不经的古代魔幻小说,也有人说它是一部描述古代山川地理、民族文化、中外风景、奇珍异兽的百科全书。但我认为,《山海经》更可能是一本为人类准备的《古代地球生存指南》。
1、作者
山海经的作者是谁这个问题一直颇有争议,目前比较主流的有几种说法,因为是先秦古籍,所以有人说它是古代楚国或者巴蜀人所著,也有人说是大禹在治水之后,命伯益探寻并记录天下时所著。
但这两种说法都只是传说,《山海经》分为《山经》、《海经》、《大荒经》 共18卷,全书共记录了40个国家,500多座山,300多条河流,100多个历史人物,400多种神怪生物。按照书中所记录的内容,作者横跨南北,纵横东西,路途何止千万里,以当时的交通条件,以及古代人类的寿命所限,一个人穷其一生也无法走完这么多地方。
那么,《山海经》其实不是一个人或者在一个时代内写完的,而是很多人世世代代来增加书中的内容,这样就完全有可能写出来。但你别忘了,山海经大荒西经中记载着: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肠,化为神,处栗广之野,横道而处。这句话的意思是,女娲用自己的肠子化为十个神人守在道路的中央。
古有女娲造人的传说,那么她用自己的肠子变成十个神仙这种操作也就不足为奇。但是!《山海经》的作者居然看到了这一幕,难道这个作者比女娲大神更早出现在地球上吗?如此说来,这个作者是否为人类,或者说是否为普通人类就值得怀疑!
还有书描述的创世神兽,毕方、天吴、烛阴、竖亥等神兽占据四方,他们掌控白天黑夜、春夏秋冬、水火风月的运行规律,这个作者难道出现的时间比创世神兽还要更早一些吗?
也许你觉得这些都是作者臆想出来的神话故事,那么书中记载的:西南隅,有人如炭。这句话,又如何解释?这句话的意思是在西南方向,有人黑得像炭一样。描述的是中国西南方向的非洲人。作者是如何跨过红海、苏伊士运河、曼德海峡最终到达8000公里之外的非洲的呢?这足以证明,《山海经》的作者并非普通人类。
而山海经中记载了伏羲、女娲、黄帝这些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占据了重要地位的神,那么这位作者到底是谁呢?确实还有一个在人类神话传说中比上面这三位更早出现在地球上,他就是盘古大神,而《山海经》中恰恰没有记录任何有关于盘古大神的信息。这难道是巧合吗?
传闻中盘古大神开天辟地创造世界,是最早出现的神仙,那么由他来记录女娲造人、神兽掌控四方这些内容就显得顺理成章。而且在上古时期,也许再也没有人比他更了解这个世界了。当然,这只是推测,但接下来我们要说的山海经中所记录的事情,让我更加坚信这个推测的真实性。
2、“里”
首先,我们来说一下山海经中出现极为频繁的一个字,“里”,例如,山海经中所说又西四百里,说的是又往西边走四百里,那么这个“里”到底是多长距离呢?
关于“里”这个单位,最早的记录是战国鲁人谷粱赤所著的《谷粱传》,他在书中记载,古者三百步为里。也就是说在比战国时期还要更早的远古时期,那个时候的人们所说的一里等于三百步。
在古代文献中记载,一足为跬kui,两足成步。也就是说迈2次脚,才是一步,我们按照一个成年人迈脚2次的距离,那么一步大约为1.3-1.5米之间。三百步为里,那么我们就计算出,山海经中的里,长度大约是390—450米。
在山海经西山经中末尾所记载的,右西经之山,凡七十七山,一万七千五百一十七里。翻译过来就是:以上就是往西边所有关于山的记录,共有七十七座山,一共走了一万七千五百一十七里。按照上面我们所说的390—450米为一里,换算成如今的距离,大约就是6831.5—7882.7公里。
而在西山经中的第一句就说明了作者的起点,西山经华山之首,曰钱来之山,其上多松,其下多洗石。这句话直接点出作者从华山出发。那么我们来看一下地图。从华山出发往西6831.5—7882.7公里这之间有什么值得作者关注的呢?
从地图上可以轻易看出,埃及的金字塔就坐落于这个区间!也许你就说了,金字塔在这里又不能说明什么,山海经中难道有关于金字塔的记载吗?
当然有!山海经《中山经》明确记载着,方其下而锐其上,而中穿之加金。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这个物体下面是方形,而上面是尖锐的,中间为空心,里面有金子做的饰品。这就证实了作者确实抵达了埃及并看到了金字塔。
在山海经《中山经》中记载:大凡天下名山五千三百七十,居地,大凡六万四千五十六里。这句话说的是,天下所有有名字的山,一共有五千三百七十座,从居住的地方开始动身,大约走了六万四千五百六十里。
按照之前的数据换算后得出,山海经的作者一共走了2.5万—2.9万公里。在上古时期,真的有人可以进行如此远距离的旅行吗?
如果这是真的,那么在古代的交通条件下,作者需要多久才能走完呢?而在这遥远的路途中不乏高山险岭,凶兽出没,作者还需要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记录并整理出《山海经》这样的旷世奇作。
山海经中描述的逐鹿之战可能给出了让我们出乎意料的答案。
3、史前战争
山海经大荒北经中详细的记载了蚩尤与黄帝之间的战争,其中所描述的蚩尤请来了风伯与雨师助战,而皇帝命令长着翅膀而且有着龙的身体的应龙迎战。
在这场战争中还出现了所到之处寸草不生的天女,可以追着太阳跑的夸父,没了脑袋却依然活蹦乱跳的刑天,神力无穷撞倒不周山的共工,使用五彩神石补天的女娲。
这场战争规模宏大,各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层出不穷。这真的是远古人类之间的战争吗?也许这是一场高科技战争!
现在以我们的科技来说,人工降雨其实很容易做到,那么山海经中的风伯雨师就是为了改变战场,从而形成更加有利于己方作战条件的人工降雨。
还有飞行速度极快,并且以水作为动力来源的夸父飞行器。没有脑袋却可以四处征战的刑天机械军团,一颗导弹就炸倒不周山的科技大佬共工。核战争之后恢复地球生态,重造臭氧层的女娲......似乎以科技的角度来看这场战争,一切都那么合理。
那么你又要说了,山海经中并无任何高科技的记载,这种说法不足为信。
那么我们来看山海经中关于龙的记载:《海外东经》中记载着,东方句芒,鸟身人面,乘两龙。这句话的意思是:东方有一个人面鸟身的人叫句芒,乘坐着两个龙。
而山海经《大荒西经》中记载着,西南海之外,赤水之南,流沙之西,有人珥两青蛇,乘两龙,名曰 夏后开,开上三嫔于天,得《九辩》与《九歌》以下。
这段话解释起来就比较复杂,他大概说的是,大海的西南方向,赤水的南边,流沙的西边,有人带着一对青色蛇形的饰品,乘坐两条龙,他的名字叫夏后开。他三次乘龙上天去天帝那里去做客,在天帝赏赐他《九辩》和《九歌》之后才下来。
在山海经《大荒北经》中还有一处关于龙的记载:北海之渚中,有神,人面鸟身,珥两青蛇,践两赤蛇,名曰禺强。这句话说的是,北海的岛中有一位神,长着人一样的脸,鸟一样的身子,以两条青蛇为耳饰,乘坐两条红色的龙,名字叫禺强。
大家发现没有,在山海经所记录的时代,东方、西方、北方都有龙的出现,而且是作为他人的坐骑出现的。这说明什么?
说明龙在那个时代只是给身份比较高的人出行的时候乘坐的一种交通工具,而且这种交通工具可以飞行。而在山海经中记录了无数奇异种族,唯独这种叫做龙的交通工具没有做出介绍。
这就说明,龙这种交通工具并不是生物,只是一种工具而已。在山海经所记录的时代就已经有可以飞行的交通工具了。在如此强大的科技背景下,发动一场高科技战争并非不可能。
那么作者乘坐高科技交通工具四处考察,写出《山海经》也就合情合理了。
作者为什么要写如此详细的《古代地球生存指南》呢?
4、神话
这是我推测出的一个与我们知道的神话故事大相径庭的又一个神话故事:
在远古时期,地球环境极度恶劣,就如同现在的火星一样,并不适合生命居住,直到有一天,一个名为盘古的种族驾驶飞船降临地球,经过评估,地球可以被改造成适合生命居住的星球。于是他们首先对地球大气进行改造,把空气中适合生命生存的气体与不适合生命生存的气体分离,最终造成我们所熟知的“清者上升为天,浊者下降成地”,而后他们对大地进行改造,于是地面出现河流、山川、大海以及平原。整个改造工程持续一万八千年,最终才形成了适合生命繁衍生息的地球。
古籍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故天去地九万里,后乃有三皇。意思是天地之间的距离达到了九万里,然后才出现了三皇,这里的三皇指的是伏羲、神农、皇帝。
在地球上出现了各式各样的生命之后,盘古发现并不是所有的生命适合这个被改造出来的生存环境。但繁衍速度极快的人类是在新环境中生存率最高的一个生命种族。而当时的人类文明才刚起步,形成系统的文字较少,但盘古依然很看好这个新生种族,使用他们的文字编写了这部作为地球生存指南的《山海经》,让他们更好的了解地球,提高生存几率。
期间盘古教导地球上的生命使用他们的科技,但这些科技被他们用于战争,所以,盘古在离去或者种族灭亡的时候,为了让地球上的生命延续下去,收回了武器,或者更大的可能是毁灭了除人类以外的其他高等智慧生命。这才让人类繁衍至今。
感谢大家观看本期武溜七魔幻之旅,如果您喜欢我,请点赞关注以及留言评论,我将带给您更多精彩内容,我们下期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