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镇磁家务村地处房山区西北部,两面山峰绵延,中间一条大石河缓缓流淌。这是个偏僻的位置,但是风水不错。清前期八大铁帽子王之一的承泽裕亲王硕塞一支九代十三王几乎全部葬在此处。然而时过境迁,这处布局严整的清朝王爷家族墓仅存下一架石牌坊。2017年,磁家务村搬迁,整个家族墓地进行了考古发掘,又清理出地宫数座。本文照片拍摄于2015年冬,还可见当时的面貌。

历史上真实的王爷陵墓(北京近年发掘的最大规模王爷坟)(1)

八大铁帽子王之和硕庄亲王世系

庄亲王一支始于清太宗皇太极五子硕塞,然而硕塞生前的封号是承泽亲王。其实这种两字亲王封号在清初很常见,到顺治后期才陆续得到调整,至硕塞长子博果铎嗣位时,改封号为庄,仍为亲王爵。硕塞生于后金天聪二年(1628),薨于顺治十一年(1654),寿命仅27岁。事实上,较之清初其他七家铁帽子王,庄王一支实力最弱。其一,硕塞的出身不好,他是庶出子,而且在其出生不久,其生母侧妃叶赫那拉氏就被皇太极赐给大臣为妻了。其二,硕塞并无可以标榜的战功,尽管硕塞稍长后就一直和多铎等叔叔辈的人南征北战,但其毕竟只是个从将,战功无从谈起。尚且不谈礼烈亲王代善、睿忠亲王多尔衮。即便是和其哥哥肃武亲王豪格相比,他也逊色很多。甚至爵位不及他的两位铁帽子郡王,也是颇有战功。再察其生平,顺治元年(1644)封多罗承泽郡王,顺治六年(1549)因功晋封亲王,七年又降郡王,八年复升亲王,至顺治十一年(1654)薨,可谓是命途多舛。

历史上真实的王爷陵墓(北京近年发掘的最大规模王爷坟)(2)

位于河北镇磁家务村的庄亲王家族墓

虽然清朝王爷多达二百多位,有权势的王爷家族不少,但他们死后不一定都葬在一起,如礼亲王家族、睿亲王家族等。另外一些集中埋葬并大规模保留遗迹的,已经很少,大概只有房山区顺承郡王家族墓和昌平区白羊城的庆亲王家族墓,还算遗存丰富。与上述两支相当,庄亲王同属满清12大铁帽子王之一,然而其家族墓遗存至今的只有第一代庄亲王博果铎一位。

历史上真实的王爷陵墓(北京近年发掘的最大规模王爷坟)(3)

早年间,庄亲王家族墓布局严整,均倚靠在馒头山居中的五座山头前,具体可以划分为前陵(葬硕塞)、后陵(葬博果铎)、西陵(葬允禄)、小西衙门(葬弘普、永瑺、绵课)、小新陵(葬绵护、绵哗、奕仁)、松树圈(葬奕镈、载功)、姑娘坟(不明)、大立峪(葬载勋)八处园寝。庄王家族13位王爷(含一位追封王、两位遭削爵王),仅有末代庄王溥绪未葬此处。

历史上真实的王爷陵墓(北京近年发掘的最大规模王爷坟)(4)

1927年,庄亲王溥绪到此卖掉了磁家务的一部分古树。至1928年,东北第一军司令于学忠率部盗掘了庄亲王众坟地,并夺走了很多石料。柴厂村的刘振山随后再一次盗掘了这些墓葬。解放后,由于磁家务一带毗邻矿区,在此先后修建铁路、家属区,并逐渐扩大了村庄规模。庄亲王家族墓慢慢消失了。笔者于去年11月中旬冒雪走访了磁家务村庄亲王墓旧址,仍然只发现时为“后陵”的庄靖亲王博果铎墓石牌坊,目前该石牌坊位于北京市一商局一零三仓库院内,位于村北紧邻铁轨北侧的位置。(摘自笔者文章《三访清代王爷坟04·走访庄靖亲王博果铎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