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女孩要经历多少看不见的坎坷,才能跌跌撞撞地长大成人。”

——《82年生的金智英》

《82年生的金智英》是亚洲10年来罕见的现象级畅销书,凭口口相传在韩国销量突破100万册。

这本书描述了一个普通女性的成长故事,但这个女性身上又有着千千万万名女性的身影,2019年10月23日同名电影在韩国上映。

82年生的金智英独自带娃(她是女儿是妻子是妈妈)(1)

电影一上映便引发女性朋友们的深度共鸣,尤其是全职妈妈们,会多多少少在影片中看见自己的身影。你会看到一个被忽视的、恐惧的、阳光的女孩从女儿、姐姐、女学生跌跌撞撞成为女员工,成为妻子、儿媳和妈妈。

金智英是在韩国非常普通的女性名称,她代表的不是一个女孩,而是一个庞大的女性群体,是被重男轻女思想忽视的女孩儿们。她有一个姐姐,一个弟弟,从小家里就更加偏爱男孩,把好的东西都留给弟弟,为了一根钢笔她缠了弟弟十年也未能得到。她的父亲甚至在她结婚生子后都不知道她喜欢吃的是什么。

对于女性而言,成为妈妈是巨大的人生转变,金智英也是如此。她像很多女性一样,在成为妈妈之后,花了很长的时间,很大的力气,才在生活的繁杂与琐碎之间找到了自己和生活的平衡。

82年生的金智英独自带娃(她是女儿是妻子是妈妈)(2)

她仿佛生活在一堵墙里,怎么都找不到出口。直到生了一场病,她才真正的走出内心冲突,而不是活在他人的期许以及轻视之下。

身为女性,金智英和其他女孩儿们一样,在工作上被差别对待,虽然工作能力不错,仍旧无法获得和男性一样的晋升机会。在成为妻子后,面对催生压力,她生下了女儿雅英。从此她退出职场,一年365天以孩子为中心。

82年生的金智英独自带娃(她是女儿是妻子是妈妈)(3)

过年要回婆家拜年,到了婆家之后就开始干各种家务,直到婆姐一家来了,婆婆继续使唤她做这做那,而其他人围在一起说说笑笑,吃吃喝喝。智英在婆婆家的功能,就是不停的干活,老公想要帮忙,还被婆婆说我这个儿媳妇,真是有个好丈夫啊。

这些场景都是再常见不过的画面,搬到荧幕前却又格外的扎心。

就是从这里开始,她变了,也是病了。她变成了妈妈,对婆婆说了一番话:

“亲家母,在节日里看到女儿很开心是吧,我也想看自己的女儿,既然你女儿来了,也该让我的女儿走了,还得照顾大姑子一家再走人,我家智英该多伤心啊,我也心疼我女儿。”

82年生的金智英独自带娃(她是女儿是妻子是妈妈)(4)

与其说这是发病,不如说这是疗愈的开始,她借妈妈的口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老公看到了她的表现,赶紧把她带走了,事后她对此一无所知。老公害怕刺激到她,也没告诉她真相,他交代妈妈和姐姐,不要给智英打电话说这个事。身为丈夫,他在默默的守护着智英,给她爱和温暖。

老公去问了医生,医生说要当面问诊才行。于智英而言,她只是知道自己经常太阳一落下就心里空落落的,也不觉有什么问题。即便后来她去了医院,还是怕浪费钱而却步。

82年生的金智英独自带娃(她是女儿是妻子是妈妈)(5)

她还经常站在窗前发呆,脑子里随时闪回一些过去的画面。这些画面都是她小时候的经历,比如一次她从补习班放学回家的路上被大男生尾随的事情。她害怕极了,还好碰到了一个好心的阿姨,帮她远离危险。而父亲见到她后只会责怪她裙子穿的太短,说不懂得避开就是她的责任。

有时她还会变身成了因难产而死的学姐对丈夫说话。

她说:

最近智英会很痛苦的,虽然断了奶,身体些许轻松了,可她却心急如焚。

细心品味这些话,正是她内心深处的声响,是学姐心疼她,还是她在心疼学姐,已无法分清,但这句话借由学姐的口说出来,分量十足,也会更加被人听进心里去。女人的苦,也只有女人能懂,智英的这些表达虽然情绪温和,可每句都让人听着落泪,她在替每一个平凡的妈妈发声。

她会在哄女儿的时候睡着,刚忙完事情将要坐下来歇歇,凳子还没暖热,就被女儿的哭声打断。成为妈妈后,她失去了自己,却又极其渴望回到自己。

82年生的金智英独自带娃(她是女儿是妻子是妈妈)(6)

于是她想重回职场,我想对于她来讲,重回职场,也是想让自己获得喘息,毕竟做妈妈可远比上班工作要累的多。

然而上班之路何其艰辛,先是丈夫不同意,再是找不到人帮忙看管小孩,而即便她终于有希望回归职场,也是以老公要请育儿假为代价的。

哪知婆婆知道此事,是百般不同意,还向智英的妈妈告状,说出了智英生病的事。她只好放弃职场梦,却又不甘心。

妈妈听到女儿生病的事,慌张的不得了,她连夜跑去看智英,对她说会帮她看小孩,要她做她想做的事情。看到这里让人鼻子一酸,我想这世上唯一愿意为你放弃一切去成全你的,也就是你的母亲。

82年生的金智英独自带娃(她是女儿是妻子是妈妈)(7)

智英听了妈妈的话,又变成了外婆。

她叫着妈妈的名字说:

美淑啊,想当年你正值青春年华,却为了照料哥哥们,在清溪川踩缝纫机,脸变得消瘦,每当你工资拿回来,妈都心如刀割。你手被缝纫机弄成那样回来,妈别提多心痛了,当时都没有好好抱抱你,也没能说句感谢,美淑啊,对不起。智英她就算辛苦,也会自己看着办的,你把她培养得很坚强,对吧。

82年生的金智英独自带娃(她是女儿是妻子是妈妈)(8)

母亲饱含热泪的抱着她,喊着我的女儿啊,你为什么变成了这个样子?

智英的话,是在替三代女性表达,她体会到了外婆对妈妈的心疼,也体会到了自己对妈妈的心疼,还有妈妈对自己的心疼。这个时候,三代女性成为了一个人物。女儿的辛苦,妈妈懂得,妈妈的辛苦,女儿也感同身受。

智英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当然离不开她的原生家庭,她从小就对妈妈有很多的心疼,奶奶和爸爸重男轻女,奶奶希望妈妈多生几个儿子。

智英的爸爸是公务员,妈妈是家庭主妇,她从小为了供哥哥上学,放弃学业去赚钱,成为母亲之后又为了孩子放弃了自己的做教师的梦想,这件事一直记在智英的心里,我想她也会对母亲感到不甘,正如她十分渴望回到职场一样。

82年生的金智英独自带娃(她是女儿是妻子是妈妈)(9)

一如既往,智英把和妈妈之间的对话也都忘记了。

她带着不甘的心和老公说不去上班了,老公就说那还是先休息一下,等孩子长大后再说,因此俩人闹了矛盾,老公告诉智英她生病了,还放了平日里智英变成他人说话的视频,她当时感觉很恐怖,从此开始接受精神治疗。

智英对医生说:

我总觉得越过这面墙壁,应该能找到出口,可依然还是碰壁,就算找到其他出路,也依然碰壁,是不是打从一开始就没有出口,也会因此愤懑不已,可后来我又明白,其实这一切都是我的错,别人应该也找到了自己的出口,我不过是自己没能力。

82年生的金智英独自带娃(她是女儿是妻子是妈妈)(10)

这段话,我想也是很多产后妈妈们的感悟。

生完孩子之后,全年无休无止,妈妈成为了一种再也无法推脱的责任。可是,她不知道,这一切并不是她的错,有千千万万的妈妈们,和她一样在寻找出口。每个成为妈妈的人,也都和她一样,需要经过许多的挣扎,才能找到这出口,没有谁轻而易举就做到了。

82年生的金智英独自带娃(她是女儿是妻子是妈妈)(11)

金智英是如何找到出口,找回自己的呢?我认为离不开以下几点:

1、生病,就是寻找出口的开始

整部剧,是金智英的成长史。她从生病的那一刻就已经在痊愈当中了,生病也是一种保护,她可以借她人之口,表达自己的心声,也就是从生病开始,她才开始真正的被他人看见,被自己看见。

生病还解决了她关于回归职场的内心冲突,她如果回到职场,就失去了陪伴孩子的时间,她会因此对孩子内疚,况且,她的收入根本无法支撑孩子上学以及一家的开支问题。不回归职场,她又有着很多不甘,她很想打破整日围着孩子转的循环当中。

这种内心挣扎,让她找不到平衡,就像许多妈妈,上班了觉得自己没做好妈妈,在家做全职妈妈又会有很多委屈和怨愤。

生病之后,这一切都不是问题了,她的目标就成了治病。透过生病,她接受了现在的状态,找到了暂时的平衡。

82年生的金智英独自带娃(她是女儿是妻子是妈妈)(12)

2、她开始正视自己,接受专业治疗

许多妈妈在生完孩子之后,都会回忆起自己小时候的重要经历,这些回忆也是在帮助她梳理和整合与原生家庭的关系。她们会从回忆中看到自己,整个过程也是一种自我疗愈。

做妈妈,本就是人生当中的一次飞跃式的成长。

其次,她开始接受专业治疗。

她坐到了医生的面前,说很害怕,医生告诉她患者们在接受治疗时最困难的就是坐到她们面前的这个过程,她能坐在这里,坐在医生面前就是治疗会成功的迹象。

医生说的很对,她能坐到医生面前开始接受治疗,就预示着治疗会成功,在我看来,接受治疗就是她真正意义上开始正视自己,重视自己了。

在坐到医生面前的那一刻,智英不是谁的妻子,也不是谁的妈妈和女儿,她就是自己。人,总是需要花些时间去回看自己,去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也需要被人听见和看见。在医生面前,她是重要而珍贵的存在。

82年生的金智英独自带娃(她是女儿是妻子是妈妈)(13)

3、她找到了抒发情绪的出口

智英说:大夫,我觉得这么活着也不算是坏事,作为某人的妈妈,某人的妻子偶尔也会感觉到某种幸福,可是有时会感觉被困在墙里,挣扎着想出去,以为有出口,却又是一堵墙……也许都是我的错,因为我没这个能力,只能自作自受……


医生:这不是智英的错。


智英:为什么只有我一团糟呢?


医生:以前生气的时候或者郁闷的时候是怎么做的呢?

她想到了写作。

看似简单的对话,却让智英有机会深入的打开自己的内心,从而表达自己。她不只是可以向医生表达,还写起了文章,记录金智英的故事,实现了自己的作家梦。

82年生的金智英独自带娃(她是女儿是妻子是妈妈)(14)

全职妈妈,会有许多心事,她的劳累不只是在身体上,还有心累。对着孩子,这些心事也不能表达,找一个成人安静的诉说,似乎也很奢侈。其实,每一个全职妈妈,都需要一个聆听者,而于智英而言,最好的表达的方式就是和专业人士对话以及写作了。

表达也是释放的一个过程,表达中会自动进行信息整理和加工。和心理医生表达,你会获得全然的回应和关注。写成作品来发表,也会被读者们看见,找到共鸣。再找到这个出口后,智英就再也不必活得憋闷和否定自己了。

82年生的金智英独自带娃(她是女儿是妻子是妈妈)(15)

4、拒绝接收负面情绪,面对攻击她开始站出来维护自己

全职妈妈的辛苦,总是不被人看见,仿佛你当妈干什么都是应该的,做妈妈是十分清闲的活,是享福,是好命,是被人养着。

当智英带着孩子坐在路边的长椅上喝咖啡时,路人嘲讽她好命,她沉默了,却憋了一肚子的苦水和眼泪。

再一次,智英带着女儿去买饮料,女儿哭闹着,不料饮料被打翻了一地。

82年生的金智英独自带娃(她是女儿是妻子是妈妈)(16)

旁边的客人又是一阵嘲讽和嫌弃,说她是妈虫(用来贬低无法管教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的幼童的妈妈或无收入的妈妈)。

她终于不再隐忍,回怼了对方。

她说:你认识我吗?我为什么就是妈虫了……我经历过什么,遇到过什么样的人,心里是怎么想的,你知道吗?为什么要花费力气来伤害别人?

她再也不用借她人之口发声了,因为她有了表达自己的勇气。

许多时候,一个人抑郁,正是因为她不断不断的吸收来自外界的攻击,却无力还击,甚至连她自己都认同别人的话,并攻击自己。

我们无法避免来自外界的攻击,也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来,但当你有了维护自己的勇气,就可以免受伤害了。这个过程就如同,对方射来了一支箭,你可以抓住这根箭,并把它还给箭的主人,而不是往自己身上再狠狠的扎一下。

82年生的金智英独自带娃(她是女儿是妻子是妈妈)(17)

5、家庭和社会支持系统的强大

金智英是幸运的,她的社会支持系统也对她病情的康复起了很大帮助。

之前欣赏她的前领导邀请她回归职场,知道她找不到保姆时,还问她是否可以考虑兼职,工作不工作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份支持,就是女性与女性之间的相互看见和扶持。

她有一个爱她的丈夫,在知道她生病之后,老公一直担心她,观察她的病情,为她找医生。她有一个一直以来都会维护她的妈妈,在知道她生病后,妈妈第一时间站出来指责爸爸不心疼女儿只会疼儿子,她愿意成为女儿的后盾,支持女儿去做想做的事。得知她生病后,弟弟还把心爱的钢笔给了她,爸爸还给她买了滋补的东西。

这个时候的智英,被满满的爱包围着。

82年生的金智英独自带娃(她是女儿是妻子是妈妈)(18)

我想这些支持系统会让她看见,她不真的生活在墙里。即便是全职妈妈,她的人生过成什么样,还是有的选择。

这本书的作者赵南柱说:

因为身为女性而受到各种限制与差别待遇,


导致没有办法获得与付出相匹配的成就,


甚至认为那是因为自己无能而深感自责的女性,


希望她们在阅读本书之后,可以获得一丝安慰。

希望看完这部影片的你,能从中找到一丝安慰,愿你像智英一样,最后也能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作者:小朋,二级心理咨询师,用简单的文字,书写普通人的心灵世界。愿你好好生活,好好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