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人忧天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民间传说之一,在《山海经》、《淮南子》、《路史》、《列子》、《史记》等史料中均有记载。《列子·天瑞》中对其基本内容叙述为:杞国有个人担心天塌下来,吃不好饭,睡不着觉,有个智者从天体构成对他进行了开导,终释疑惑。

居安思危不现实的句子(杞人忧天与居安思危的)(1)

居安思危也有历史典故,讲的是春秋时期,有一次宋、齐、晋、卫等十二国联合出兵攻打郑国。郑国国君慌了,急忙向十二国中最大的晋国求和,得到了晋国的同意,其余十一国也就停止了进攻。郑国为了表示感谢,给晋国送去了大批礼物,其中有:著名乐师三人、配齐甲兵的成套兵车共一百辆、歌女十六人,还有许多钟磬之类的乐器。 晋国的国君晋悼公见了这么多的礼物,非常高兴,将八个歌女分赠给他的功臣魏绛,说:“ 你这几年为我出谋划策,事情办得都很顺利,我们好比奏乐一样的和谐合拍,真是太好了。现在让咱俩一同来享受吧!” 可是,魏绛谢绝了晋悼公的分赠,并且劝告晋悼公说:“ 咱们国家的事情之所以办得顺利,首先应归功于您的才能,其次是靠同僚们齐心协力,我个人有什么贡献可言呢?但愿您在享受安乐的同时,能想到国家还有许多事情要办。 《书经》上有句话说得好:‘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现谨以此话规劝主公!” 魏绛这番远见卓识而又语重心长的话,使晋悼公听了很受感动,高兴地接受了魏绛的意见,从此对他更加敬重。

居安思危不现实的句子(杞人忧天与居安思危的)(2)

那么问题来了,当我们在居安思危的时候会不会已经杞人忧天了呢?其实,现实的生活中这种不可避免的矛盾问题还有很多,这些问题看似矛盾,很难处理。其实不然,事物本是矛盾,却又不是矛盾,全在于阐述者主观的意识和事物本身客观存在的特性。当阐述者以一个整体事物作为单位对象时,由于要考虑整体事物中所有单体的特性,这其中必定就存在矛盾,所以使得此事物表现出矛盾的特性,而当阐述者以某个事物为唯一的中心时,与此事物有冲突的其他事物,不予考虑,那么此事物自然就不再矛盾。事物本身的客观存在,已构成矛盾体,比如一山有二虎;但是他们之间又相互制约,不会出现一方思想极端发展的现象,而是趋于平衡的发展。

居安思危不现实的句子(杞人忧天与居安思危的)(3)

小编所阐述的观点与老子认为的道很相似:事物本身的内部不是单一的、静止的,而是相对复杂和变化的。事物本身即是阴阳的统一体,相互对立的事物会互相制约、转化,趋于平衡。

每当有思想分歧,意见不一,发生冲突时,不必盲目的把你的思想灌输给你的对立体,而达到统一。单体考虑事物的方向和事物本身折射给单体的信息都是不一的,存在自有存在的道理,发生自有发生的道理。人何必为刻意表达一个观点达到思想统一而痛苦不堪。天地无人推而自行,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为之也,何劳人为乎?

话说,小编是红尘之中~~~,额!!!一个塑料生产企业,如果有需要请关注我们的jxsu20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