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食语(食话三周年了从1.0到2.0)(1)

今日食语(食话三周年了从1.0到2.0)(2)

浙江省科技馆4楼,

一个看起来很普通的周六下午,

一场名为【回归】的主题分享大会,

一家叫“食话”的创新平台在这里开始出发。

不知不觉三周年了,

正如一直在持续关注食话的

第一代志愿者代表“老徐”说的,

“好快呀!感觉已走过了好长好长的路。”

在这样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食话的创始人Cindy想说的也是太多太多……

以下内容口述:Cindy 采访整理:Wuzi

为什么出发?

“生命的长度有限,

通过传播有价值的思想,

去探索和拓展生命的深度与宽度。”

在创办食话之前,有几个很重要的背景。

第一个,我曾经是个策展人。我对TED非常有兴趣,对其“传播有价值的思想”的理念非常认同,为此还和朋友一起策展了首届TED×西湖分享大会。

第二个,我是一个海归,在英国两年的留学经历,给我的影响还是挺深的,回到国内,就会发现在很多方面,国内和国外确实有一些落差,就会想到要怎样去做一些事情,可以介入这个时代,去启发和改变一些现象级的问题。

第三个,在我的人生里,曾经历了三次重要的死别,这些生死的故事让我明白,生命是有长度的,无论你多么衣食无忧,医疗多么先进,也无法改变这种结局,我希望自己能够在这样有限的生命里,去拓宽生命的深度与宽度。

第四个,认识了一群重要的人。因为对日本这个邻国非常有兴趣,我在朋友的组织倡议下,开始学习日语,在这个日语班里,我认识了后来促成我创立食话的几个重要朋友,应该说,没有他们,也没有我与食话的开始。他们是:王卫忠、童启华、毛永晖、Nico、张剑秋

当时食话分享大会的雏形其实已基本形成,只是缺少一个能全力以赴去实践的人,而我恰好出现了。我是个热爱美食和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的人,也一直在探索有意义有创新的事情。食话分享大会恰好满足了我的需求,我期待通过这样的讲述与展示,让各种各样人与食物的故事,丰富大家的人生体验,拓宽眼界的同时,启发对生命、社会、环境等多元议题的思考。

开始思考

球抛出去了,却没有回来。”

三年过去了,食话已经举办了20场分享大会,邀请了国内外124组讲者,并通过线下和线上的传播,向数百万级的受众分享有价值的思想,普及人与食物的关系的各种知识。

今日食语(食话三周年了从1.0到2.0)(3)

今日食语(食话三周年了从1.0到2.0)(4)

但我始终还是有一些小遗憾的:

一个就是可能因为前期节奏太快,准备不足,分享大会现场的仪式感,虽然获得大多数人的认同与喜爱,但其实还没有达到我们心目中的完美状态;

还有就是我们团队在编辑思想,媒介运营上的能力有待提升;

我们开始思考:围绕人与食物关系的多元话题,虽然吸引了来自不同领域的年龄在25-50岁之间的,受过高等教育,有好奇心有学习力的观众,可是,这样的受众画像,也令我们在锁定共性需求上遇到挑战。我们越来越意识到泛话题,所对应的不精准。我们不再满足于,让来到现场的观众只是听了故事,获得一些启发,我们还期待跟他们有更多互动。于是,缩小“切口”就成为必然,否则,相当于我们把球抛出去了,却没有回来。

我们觉得需要做一些转变了。

从“以食启智”到“以食育人”

“我们发起中国食育倡导者行动,

联结更多的社会力量,

倡导中国食育的健康发展,

并最终推动中国食育立法。

2017年11月,食话在食育未来国际研讨会上,正式向全球发起了“中国食育倡导者行动”,这也是食话面向公众,正式宣布升级走向食话2.0的开始。

今日食语(食话三周年了从1.0到2.0)(5)

升级的背后,首先是我们团队自身的思考整体的能力提升,正如我前面提到的,我们不再满足于只提供泛食育的公众传播,而尝试面向更精准的目标人群去定位,他们和他们的家庭正是这个时代的中间力量。

其次,过去的三年中,我们的很多粉丝也升级成为父母,对食话分享大会的内容聚焦“食育”,呼声很高。我们在2018年3月也做了第一期的尝试【好好长大】,邀请来自医学、心理学、母乳喂养、食品安全等领域的讲者分享了食物与儿童成长的观点和故事。

今日食语(食话三周年了从1.0到2.0)(6)

2018年,食话分享大会将同步聚焦到“食育”方向,与以往相同的是,我们还是会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各个领域的讲者,与以往不同的是,我们将为中国家庭、中国家长和孩子打造“食育”语境下的FOODTALK。

最后,我们也遇到了很好的同行者与支持者,也可以说是共创者。

从2017年4月的第16场食话分享大会【发酵乌托邦】开始,来自浙江工商大学的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饶平凡教授和他的科研团队,就成为了食话食育坚定的共创者之一。饶老师团队和我们一起,从基础食物教养和食品科学知识普及入手,结合食品业界、学界非常熟悉的感官评价,首创运用到食育教学设计中,形成独特的感官食育课程体系,并于2017年9月在杭州的公立小学正式开课,迄今已经上了一个多学期,得到了学校和家长的一致认可。

接下来,食话食育的课程体系也将进入更多的学校,除了公立小学,还会有多家私立小学、国际学校加入,也将会有专家公开课等更多的线下课程形式呈现给孩子和家长。

今日食语(食话三周年了从1.0到2.0)(7)

而中国食育倡导者行动的一系列设想与内容,更是得到了食话的良师益友张春江老师的系统性指导与支持,在食话发展的一些重要节点,有着数十年的品牌战略咨询经验的张老师,也总能用他的经验与智慧,为我们提出全面中肯的建议与具有前瞻性的意见。

除了学校,2018年,我们也将联合中国食育倡导者行动的共创伙伴之一老板电器,介入家庭饮食场景,这将是一套趣味性、具有交互体验的家庭食育解决方案

感谢名单

“我来自苏州,

但我在杭州收获了很多很多,

要感谢的也太多太多”

我是苏州人,但我在杭州收获了很多,收获了食话这样一个有价值有意义的事业,收获了一个美满幸福的家庭,收获了一群努力可爱的创业小伙伴,收获了无数给予我支持与帮助的朋友。特别是我十多年的老友袁野,与我并肩作战了三年。另外,陆明王燕老师,以及徐明、狄坷帆等,都对我们的食育事业提供了悉心指导和大力支持。

我感谢这个城市,我也十分愿意以我的行动,回馈这个城市。食话,正是从杭州出发,未来我们也希望她成为杭州一张独特的“名片”,体现这座城市对食物、对生活方式,对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都有着一种怎样的态度。

这份感谢名单实在很长。

中国食育倡导者行动共创伙伴之一老板电器

124组食话分享大会的讲者

近200位食话分享大会的志愿者

20场食话分享大会的场地提供方;

(排名不分先后)

浙江省科技馆/九五剧场/木马剧场(现丰马剧场)

杭州良渚艺术文化中心

杭州西溪天堂艺术中心/杭州黄龙万科中心

上海新天地/虹桥天地

中国丝绸博物馆/杭州艺苑·艺海楼

……

所有在食话战斗过的小伙伴(含实习生)

所有支持与关注食话的

媒体平台&创新平台

新华社/中新网/中新社浙江分社

浙江少儿频道/FM104.5女主播电台

网易浙江/行周末/杭州潮人

钱江晚报少年学堂/艺城/

吃喝玩乐在杭州/文艺连萌/闹Now

杭州发布/舌尖上的杭州/杭州亲子圈/

甘其食/里面/意杭州/海归中心/

九三学社/领英杭州/ladyfirst/

中国三明治/行周末/文艺连萌/活动行

唯他可可/好侍食品/膳佳家居/糖秋千/Wedea

江南驿青年旅舍/浮生会/王牌先生

朵颐家居/九阳/we学园/西戏/斜杆青年

……

他们眼中的食话

@饶平凡教授

(食话分享大会讲者之一、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

衣食住行中,对于人类生物学和社会学上影响最大的是食,人类觉得最熟悉而科学上了解最少的也是食。

食话的小伙伴们以食话为平台,让有趣的人,从有趣的角度,尽情谈论与食有关的有趣话题,为中国之仅有,世界之罕见。在多角度,多层次,多学科谈食三年收获满满之时,小伙伴们果断地切入食育,推出中国食育倡导者行动,体现了食话人对于人类与食物问题的深刻洞察力,和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中国方案的决心。食话不再只是高见纷呈的论坛,而会成为人类与食物最有见地的意见领袖与最接地气的实践者

@张春江老师

(食话发展的见证人、品牌咨询专家)

温和的表达,细腻的观察,节制的批评,亲切的连接……三年来,食话构建了城市文化生活的精神地标,更超越了美食类媒体的窠臼,已然肩负起“中国食育倡导者”的历史使命。中国食育体系的开拓和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社会工程。食育是什么?食育做什么?食育怎么做?需要广泛的社会关注,需要跨学科跨行业跨领域的协同。

食话不仅埋头探索食育课程的开发,不仅展开对学校、家庭、社会以及专业行业之间协调运行的探索,同时也推出“中国食育倡导者行动”,让先行者有同伴,让同行者有舞台。食育倡导者,是一种新的社会角色。这种角色的自我意识、行为规范、社会功能,都还远没有获得必要的社会认识和理解。这正是“中国食育倡导者行动”所要解决的问题,也正是“中国食育倡导者行动”建立价值和意义的必要性所在。

期待食话以“中国食育倡导者行动”为开端,为中国食育的倡导,持续不断地设置出有意思的议程;为中国食育体系的建设,集结更多的资源、催生更高的效率,写下华彩的食话篇章。

@老徐

(食话分享大会第一代志愿者)

食话三周年了!好快呀,感觉已走过了好长好长的路⋯⋯

从当初一个一个寻找那些用心种植食材、用心制作食品的讲者,到现在聚焦食物教育,这中间,食话团队殚精竭力,努力向社会奉献自己的向善和向上,作为第一代志愿者,深知其不易,更钦佩其坚

这个小小的平台,一定会走向更大的空间,推动人与食物的关系健康平衡发展,展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期待无数精彩的可能。

@Nico

(食话第一个员工、食话分享大会内容策划)

2018年下半年,我们会有三场线下分享大会,分别为中国儿童、中国家长和中国家庭打造,围绕关键词——厨房展开,分别是厨房很有趣、厨房育儿学、厨房有学问。接下来,食话分享大会将不断以食为线索,为中国家庭打造高质量的食育talk,也期待食话真正成为中国食育的先行者与倡导者,得到越来越多家庭的反馈和共同的助力。

今日食语(食话三周年了从1.0到2.0)(8)

最后,感谢糖秋千送来的三周年蛋糕,

像Domino一样好吃

今日食语(食话三周年了从1.0到2.0)(9)

以及,食话的全体小伙伴们。2018一定会更好。

(Hand drawing by Lu)

从1.0到2.0

这是一家办公室随时出现美食的公司

位于杭州最有故事创意园区

你可以不定期和

美食大拿、科普红人、教育专家零距离交流

今日食语(食话三周年了从1.0到2.0)(10)

我们需要你 | 在最好的年纪,做有意义的事情!

新媒体编辑、社群运营

品牌策划平面设计

快到碗里来!

今日食语(食话三周年了从1.0到2.0)(11)

今日食语(食话三周年了从1.0到2.0)(12)

请投递简历至邮箱

2987436240@qq.com

如果您也关心孩子们的饮食健康,

关注中国的食育发展状况

我们邀请您一起加入【中国食育倡导者行动】

“现在就行动起来,而不是把问题留给未来”。

(扫描二维码,获得申请表格)

欢迎扫码关注食小花

加入知食分子FAMILY

欢迎关注食话

与中国食育倡导者同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