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行只有一种,那就是盗窃。当你杀害一个人,你偷走一条性命,你偷走他妻子身为人妇的权利,夺走他子女的父亲。当你说谎,你偷走别人知道真相的权利。当你诈骗,你偷走公平的权利。——《追风筝的人》

追风筝的人 经典语录(追风筝的人:比真相更可怕的是)(1)

“为你千千万万遍”,每当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会被感动,也会好奇到底怎样的感情才配得起这句发自内心的话。

这句话它不仅仅是一句话,却也是代表着一种纯粹的,发自内心的爱。这种爱没有掺杂任何的欲望,也没有掺杂利益,更不用付出什么代价,它唯一所付出的大概是一个人的真心。所以当“为你千千万万遍”这句话出现的时候,似乎因它而诞生的这本《追风筝的人》,就成了为你千千万万遍的代言人。

我们可能读过很多书,看过很多故事,可你或许从来没看到过这样一部让你看完既可恨又可悲,却又不忍责备的小说。或许在这本小说里,人与人之间的爱太过忠诚,所以当真相揭开,当背叛再现,我们才会觉得,原来让我们最后悔的不是知道了真相,而是知道了真相却不懂得救赎。

发生在父子两代人身上的悲剧就像宿命的轮回,父子之间都背负着沉重的心理负担,却得不到内心的救赎,或许再没有什么能比这个更让人备受折磨。所以当《追风筝的人》这本书诞生之后,全世界的人都开始关注阿富汗人。

这个特殊的民族,这群种族差异巨大的民族背后,原来有着如此不为人知的故事。我们或许在这本书里看到的不仅仅是一对朋友间的忠诚和爱,我们看到更多的是人性的黑暗和社会带给人的枷锁。

因为这种枷锁,还有深深的民族情节,所以当这位移居美国的作家卡勒德·胡赛尼将《追风筝的人》这本书写出来的时候,阿富汗这个国家和民族的人就这样在小说里鲜活的展现在全世界的读者面前。

追风筝的人 经典语录(追风筝的人:比真相更可怕的是)(2)

一、爱是枷锁,却也是人性的考验

“为你千千万万遍”,这句话是《追风筝的人》这部小说的中心主旨,也是这本书的文眼,透过这句话,我们看到了一对兄弟之间,父与子之间,父亲与父亲之间,朋友之间深厚的爱。

小说《追风筝的人》是一部感人至深的杰作,故事起源于阿富汗。小说讲述了因两个阿富汗少年的经历引起的故事,故事围绕着风筝和友谊展开,在两小无猜的情感中,属于人性的善和恶随着年纪的增长以及成长的经历渐渐让他们的人生走向了未知的阶段。

成长是痛苦的,小说的主人公阿米尔也遇到了这样的痛苦。他的痛苦是嫉妒,是与生俱来的优越感作祟,还有着属于他个人的虚荣心在滋生着恶魔,所以这些种种的因素,让他从此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阿米尔是一个阿富汗富商的儿子,他的爸爸是一位成功的商人也是一名法官,他们家住着豪宅,家里还有仆人伺候,可以说生活本该是非常幸福。

阿米尔一度以为他是幸福的,家里的仆人阿里和他的儿子哈桑都对他们家很忠诚,所以对于哈桑这个从小和他一起长大的孩子,他肆意的去在他的面前炫耀他的的幸福,并且要求哈桑干一些坏事,甚至故意栽赃陷害哈桑。

追风筝的人 经典语录(追风筝的人:比真相更可怕的是)(3)

阿米尔眼睁睁地看着哈桑被男人侮辱,也亲手把哈桑一家人赶出了家门,但他没有想到的是,他亲手推出去的不是别人,而是他的亲弟弟。

经年后,当阿米尔和父亲遭遇了战乱,遭遇了逃命,遭遇了移民美国后,面对父亲的病逝,面对他婚后无子的经历,面对哈桑一家人惨死的事情,面对再次回到阿富汗见到父亲朋友阿辛汗之后知道的真相,他才真正勇敢的做了一回爸爸希望看到的男人,也真正知道了他所犯下的罪孽而造成这一切悲剧。

这么多年,阿米尔一直在为哈桑这份沉甸甸的爱而备受折磨。他想要这种爱是有代价的,这样他可以毫不留情的舍弃,但不论他使出多么恶劣的手段,哈桑对他的爱有增无减。

伴随着哈桑对他的爱奉献越多,他也就越发的觉得这种爱就是一种枷锁,让他没办法去舍弃,也没办法在内心毫无保留的坦诚接受。

这样毫无保留的爱就是一个枷锁,锁着的是两个人的心,折磨的却是那个做恶的人。这种感情就是对人性的考验。

追风筝的人 经典语录(追风筝的人:比真相更可怕的是)(4)

二、比真相更可怕的是人内心的自私

小说中,阿米尔是一个自私的存在,他的自私是懦弱,是可悲,是一种轮回中的宿命。

阿米尔的父亲就是一个自私的人,但他的自私是在做错事后的勇于认错,并且为这种错误,他的负罪感是终身。这一生中阿米尔的父亲唯一亏欠的就是哈桑和哈桑的父亲阿里。

在阿米尔的父亲年少轻狂时,他和阿米尔一样的骄傲,一样的自私,等级和阶级的划分让这种优越感已经超越了情感的范畴。所以阿米尔和他的父亲一样,他们想当然的犯错,想当然的把仆人不当人看,想当然的歧视这些仆人,并且看上他们仆人的东西还觉得对他们是一种荣耀,所以才发生了阿米尔父亲和哈桑母亲之间的丑闻。

这个丑闻的发生对于阿米尔的父亲是一个很重的打击,是他的无知和自私让哈桑生下来没有母亲,也是他的不公平待遇以及社会带给他的道德枷锁让他无法还哈桑一个公道。

追风筝的人 经典语录(追风筝的人:比真相更可怕的是)(5)

活在阿米尔背后的哈桑他善良,勤劳,且忠诚。他的骨子里有着一往无前的勇气,有着勇于承担错误的决心。所以他一次次的容忍阿米尔对他的挑衅和侮辱,他一直扮演者一个忠诚的仆人角色,却没想到,造成他悲剧的就是他自己。

俗话说“人善被人欺”,哈桑太过正直和善良,似乎人性中最光辉,最为人称道的美好品德在他的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也正是他的这种品德才衬托出了阿米尔的自私和无知。

阿米尔终其一生活在这种背叛哈桑的痛苦里,他备受折磨,却无人可说。他就像个伪君子做错事情不敢承担,想赎罪却没有勇气,一直到他再次回到阿富汗,从父亲朋友拉辛汉嘴里知道的关于他和哈桑是亲兄弟的真相,知道了他原来所做的一切都被人发现的真相。

其实他无法接受的不是不能接受哈桑是他的弟弟,他无法接受的是他一向信任的,崇拜的父亲,竟然和他一样背叛了友谊,做了坏事。

真相背后是恐惧,是背叛,是一种极度的痛恨,阿米尔在得知真相的时候他奔溃了,他无法接受。

人性的善恶,人性的复杂,人性中那些丑陋再谎言被识破,真相被揭开的瞬间都是那么不堪一击,原来比真相更可怕的是人的自私。

追风筝的人 经典语录(追风筝的人:比真相更可怕的是)(6)

三、绝对的爱与忠诚背后,是一种自我催眠,也是对人性的考验

阿米尔接受不了真相,但他不得不接受,因为他没得选择,因为他天性中有着人性的善良,只是他缺乏勇气和安全感。

在拉辛汉的拷问下,阿米尔觉醒了,这是对他灵魂的拷问,也是让他内心觉醒的刺激。阿米尔太需要这样的刺激来让他面对现实。

做错了终究要付出代价,人活着总要要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

阿米尔觉醒后选择了去救赎,为着哈桑对他的绝对的爱和忠诚,为着他们父子对哈桑一家的亏欠,为着他曾经对哈桑做过的丑事,为着这唯一的弟弟所能做的最后一次事情,阿米尔选择了去营救哈桑的儿子,并让这个孩子能够幸福的生活。

最终哈桑的小儿子索拉博得救了,但却遭遇了和哈桑一样的悲剧,在营救过程中所发生的誓死搏斗,在索拉博的安排上所出现的争议,这些都让阿米尔第一次觉得,他是个男人,充满勇气的男人。

这个活了四十多岁,步入中年的男人活了半生,折磨了半生,最终让自己的灵魂得到救赎。他为哈桑儿子索拉博拼命搏斗的时候多么像哈桑为他所搏斗时一样,这不由让我们想起小说中当哈桑拿着风筝,对着阿米尔说“为你千千万万遍”的时候,哈桑就这样奋不顾身。

追风筝的人 经典语录(追风筝的人:比真相更可怕的是)(7)

哈桑对阿米尔的忠诚让阿米尔倍感荣耀,却也加深了阿米尔的负罪感。把灵魂交给主人,并愿意为其生,为其死,为你千千万万遍,可见哈桑的这种爱多么深,有多么高尚。

哈桑爱的忠诚,爱的无私,爱的没有自我,这种没有自我的爱才造成了他的悲剧。哈桑的精神让人尊敬,但他的事例却让人可悲。命运造就了这样一对兄弟,却让他们走上了不同的道路。这是命运的不公,却也是人性的复杂。

《追风筝的人》读完让人觉得可悲,却也让人觉得可惜,可惜这样的爱得不到同等的对待,可恨命运弄人,可怜爱得不到最好的回应,小说中所反映的这些绝对的爱与忠诚背后,是背叛者的一种自我催眠,也是对人性的考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