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哪些文章从教材中删了(鲁迅的文章陆续移出教材)(1)

鲁迅,我国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鲁迅在文学创作、文学史研究等多个领域贡献卓著,对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发展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他在小说、散文、杂文、木刻、现代诗、旧体诗、名著翻译、古籍校勘和现代学术等多个领域都有巨大贡献。

毛主席评价鲁迅说:"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的民族英雄。"

郭沫若:"鲁迅是革命的思想家,是划时代的文艺作家,是实事求是的历史学家,是以身作则的教育家,是渴望人类解放的国际主义者。

胡适:"鲁迅是个自由主义者,绝不会为外力所屈服,鲁迅是我们的人。"

鲁迅的哪些文章从教材中删了(鲁迅的文章陆续移出教材)(2)

鲁迅是几代人难以磨灭的精神偶像,莫言就曾在纪念鲁迅先生的讲座上说:"和鲁迅相比,我还是一个孩子!"

那么,作为文学标杆和图腾式人物,鲁迅先生的文章真的正在退出语文教材吗?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鲁迅先生的《风筝》被换成史铁生的文章《秋天的怀念》。

《风筝》是鲁迅于1925年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文章通过回忆自己幼年时代对小兄弟喜爱风筝的一次精神虐杀,深刻揭露了封建的伦理道德和教育思想对儿童心灵的束缚和摧残,表现了作者严于解剖自己的自我批评精神,和同封建势力战斗到底的决心。此文以白描写景、写人,叙事与感叹、议论相结合,渗透着一种深沉的理性精神。

鲁迅的哪些文章从教材中删了(鲁迅的文章陆续移出教材)(3)

针对为什么删掉《风筝》一文,有教师称,《风筝》这样的文章要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里去理解,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确实不太好掌握。该教师表示,以往的写作融合在"写作与综合性学习"中,新教材有了单独的写作板块,每个单元明晰了写作的主题。

作家赵瑜也提出了他自己的看法。赵瑜认为,初中的孩子,大部分还停留在语言的基础训练以及修辞训练上,接触的内容不宜过于深刻,重在接地气,有常识,且有趣味。

人教社编辑表示,旧版语文教材偏重人文,而新版更注重叙事,"调整鲁迅的文章,去掉《风筝》,因为《风筝》多数文字对于初一学生来说,在理解上还存在一定难度,并没有特别的指向。

当然,不是说鲁迅的文章都不适合孩子读,名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很受学生欢迎。

目前,初中语文部编版教材中,依旧有鲁迅先生的7篇文章,高中语文统编版中有5篇文章(具体篇目见下方),所占比例仍是国内作家最多的,鲁迅先生在教材中的地位依然"不可撼动",根本不存在退出义务教育教材一说。

初中教材

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七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阿长与《山海经》

八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藤野先生

八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社戏

九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故乡

九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九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孔乙己

高中教材

必修上册 第六单元 拿来主义

必修下册 第六单元 祝福

选择性必修中册 第二单元 记念刘和珍君

选择性必修中册 第二单元 为了忘却的纪念

选择性必修下册 第二单元 阿Q正传

网友们也纷纷表态

鲁迅的哪些文章从教材中删了(鲁迅的文章陆续移出教材)(4)

图片来源网络

网络上也经常会有一些鲁迅先生的表情包,就是鲁迅到底说没说过一些话~

鲁迅的哪些文章从教材中删了(鲁迅的文章陆续移出教材)(5)

其实,鲁迅先生真的说过这些话~

我实在没有说过这样一句话。

——《致台静农》

我说过这样的话。

——《至增田涉》

的确是我说的。

——《复孙伏园》

他说的是真话。

——《谁的矛盾》

我的话已经说完,去年说的,今年还适用,恐怕明年也还适用,但我诚恳地希望不至于用到十年二十年后。

——《而已集》

你是个好人。

——《解放了的堂·吉诃德》

还是拉倒罢。

——《致杨霁云》

鲁迅精神成为一个时代的标志,在当下仍然具有深刻的意义。如果您也喜欢鲁迅先生,就多读一读先生的文章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