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近日揭晓。其中,四位教育界工作者入选,他们分别是中国著名病毒学专家、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原院校长、研究员顾方舟,澳门濠江中学两任校长杜岚、尤端阳,厦门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潘维廉。

他们有着怎样的感动故事?教育小微讲给你听↓↓↓

顾方舟 :一丸济世德

(这4位教育界工作者当选)(1)

△顾方舟 护佑中国儿童的糖丸爷爷

中国著名病毒学专家,我国脊髓灰质炎疫苗研发生产的拓荒者,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原院校长、研究员。2019年1月逝世。1957年,31岁的病毒学家顾方舟临危受命研制脊髓灰质炎疫苗。

为加快进度,他举家搬到云南大山深处的科研所,在疫苗问世后,顾方舟和同事们除了在动物身上试验,还自己以身试药,为尽快确定安全性,顾方舟还偷偷隐瞒家里人,喂自己的孩子疫苗。

1965年,脊髓灰质炎疫苗向全国推广以来,“脊灰”的年平均发病率从1949年的十万分之4.06,下降到1993年的十万分之0.046,使数十万儿童免于致残。2000年,世卫组织宣布中国为无脊灰状态。

颁奖辞:

舍己幼,为人之幼,这不是残酷,是医者大仁。为一大事来,成一大事去。功业凝成糖丸一粒,是治病灵丹,更是拳拳赤子心。你就是一座方舟,载着新中国的孩子,渡过病毒的劫难。

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顾方舟

杜岚、尤端阳:薪火传无尽

(这4位教育界工作者当选)(2)

△杜岚

(这4位教育界工作者当选)(3)

△尤端阳

1949年10月1日,杜岚在濠江中学升起了澳门第一面五星红旗。此后,每年校庆和十一国庆日濠江中学都要举行隆重的升国旗仪式。

澳门回归祖国当天,已经87岁高龄的杜岚,放下拐杖亲自升起国旗,把对国家的爱传递给澳门濠江中学的孩子们。濠江中学后任校长尤端阳继承了杜岚的教育理念,在澳门回归后的20年里,每逢周一都举行升旗仪式,让爱国情怀融入到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中。

颁奖辞:

濠江上升起游子的梦。离乱中的骨气、志气,归来后的元气,锐气,你们为它养成了浩然之气。阳光下最有意义的工作,五星红旗下不灭的薪火。飘扬吧,这面旗留下澳门最美的记忆。

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杜岚 尤端阳

潘维廉:相知无远近

(这4位教育界工作者当选)(4)

△潘维廉 30多年中国情缘的美籍教授

潘维廉1988年起在厦门大学管理学院任教,4年后,他申请永居资格,成为福建省第一个拿到“中国绿卡”的老外。

在中国工作生活31年,他了解并热爱中国,见证了中国经济发展变化,先后帮助厦门、泉州等地获得国际花园城市金奖,他还荣获中国国家外国专家局颁发的中国“友谊奖”、“厦门市荣誉市民”等称号。

2019年,潘维廉出版新书《我不见外——老潘的中国来信》,以一个外国人的独特视角,记录和展现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和伟大变革。高度赞赏他的“不见外”,为他“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见证者,热情地为厦门、为福建代言”而点赞。

颁奖辞:

打开心扉,拥抱过就有了默契。放下偏见,太平洋就不算距离。家乡的信中写下你的中国,字里行间读得出你的深情。遥远来、永久住、深刻爱,我们都喜欢你这种不见外。

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潘维廉

(这4位教育界工作者当选)(5)

2019年感动中国人物

获奖名单

樊锦诗:坚守大漠的敦煌学者

四川森林消防员:在木里森林大火中牺牲的救火英雄

顾方舟:护佑中国儿童的糖丸爷爷

朱丽华: 热心公益的盲人

张富清:深藏功名的老战士

杜岚 尤端阳:接力守护国旗70年的两任澳门校长

伍淑清 :为香港发声的爱国人士

黄文秀:牺牲在扶贫一线的基层干部

潘维廉:30多年中国情缘的美籍教授

中国女排:中华崛起拼搏的时代强音

历届感动中国人物

(教育相关)

这些年,都有哪些教育界工作者入选“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在平凡的岗位上带给我们感动和鼓舞?随教育小微一起回顾

2018年感动中国人物

钟扬

扎根大地的人民科学家

颁奖辞:超越海拔六千米,抵达植物生长的最高极限,跋涉十六年,把论文写满高原。倒下的时候,双肩包里藏着你的初心、誓言和未了的心愿。你热爱的藏波罗花,不求雕梁画栋,只绽放在高山砾石之间。

2018年感动中国人物

张玉滚

担起乡村未来的80后教师

颁奖辞:扁担窄窄,挑起山乡的未来;板凳宽宽,稳住孩子们的心。前一秒劈柴生火,下一秒执鞭上课。艰难斑驳了岁月,风霜刻深了皱纹,有人看到你的沧桑,更多人看到你年轻的心。

2017年感动中国人物

黄大年

“地壳一号”的研制者

颁奖辞:作别康河的水草,归来做祖国的栋梁。天妒英才,你就在这七年中争分夺秒,透支自己,也要让人生发光。地质宫五楼的灯,源自前辈的薪传,永不熄灭。

2017年感动中国人物

卢永根

深扎在泥土的护花春泥

颁奖辞:种得桃李满天下,心唯大我育青禾。是春风,是春蚕,更化作护花的春泥。热爱祖国,你要把自己燃烧。稻谷有根,深扎在泥土;你也有根,扎根在人们心里。

2017年感动中国人物

卢丽安

跨越海峡两岸的教育使者

颁奖辞:台湾的女儿,有大气概。祖国为大,乡愁不改;把握现在,开创未来。分离再久,改不了我们的血脉;海峡再深,挡不住人民追求福祉的路。

2016年感动中国人物

支月英

扎根乡村36年的最美教师

颁奖辞:你跋涉了许多路,总是围绕着大山;吃了很多苦,但给孩子们的都是甜。坚守才有希望,这是你的信念。三十六年,绚烂了两代人的童年,花白了你的麻花辫。

2016年感动中国人物

郭小平

创建国内唯一一所艾滋病患儿学校

颁奖辞:瘦弱的孩子需要关爱,这间病房改成的教室,是温暖的避难所。你用十二年艰辛,呵护孩子,也融化人心,郭校长,你是风雨中张开羽翼的强者。

2016年感动中国人物

潘建伟

在世界最前排和宇宙对话

颁奖辞:嗅每一片落叶的味道,对世界保持着孩童般的好奇。只是和科学纠缠,保持与名利的距离。站在世界的最前排,和宇宙对话,以先贤的名义,做前无古人的事业。

2015年感动中国人物

莫振高

鞠躬尽瘁的“化缘校长”

颁奖辞:千万里,他们从天南地北回来为你送行。你走了,你没有离开。教书、家访、化缘,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你是不灭的蜡烛,是不倒的脊梁。那一夜,孩子们熄灭了校园所有的灯,而你在天上却熠熠闪亮。

2015年感动中国人物

官 东

拯救“东方之星”落水乘客的大学生

颁奖辞:来不及思量,就一跃而入。冰冷,漆黑,缺氧,那是长江之下,最牵动人心的地方。“别紧张,有我在”,轻声的安抚,稳住倾覆的船舱。摘下生命软管,那肩膀上剩下的只有担当。人们夸你帅,不仅仅指的是面庞。

2014年感动中国人物

朱敏才 孙丽娜

守望着贵州山区教育的老人

颁奖辞:你们走过半个地球,最后在小山村驻足,你们要开一扇窗,让孩子发现新的世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夕阳最美,晚照情浓。信念比生命还重要的一代,请接受我们的敬礼。

2013年感动中国人物

格桑德吉

悬崖边上的护梦人

颁奖辞:不想让乡亲的梦,跌落于悬崖。门巴的女儿执意要回到家乡,坚守在雪山、河流之间。她用一颗心,脉动一群人的心,用一点光,点亮山间更多的灯火。

2013年感动中国人物

刘盛兰

高龄老人拾荒助学子

颁奖辞:残年风烛,发出微弱的光,苍老的手,在人间写下大爱。病弱的身躯,高贵的心灵,他在九旬的高龄俯视生命。一叠叠汇款,是寄给我们的问卷,所有人都应该思考答案。

2012年感动中国人物

何 玥

主动捐献器官的小学生

颁奖辞:正是花样年华,你却悄然离开。你捐出自己,如同花朵从枝头散落,留得满地清香。命运如此残酷,你却像天使一样飞翔。你来过,你不曾离开,你用平凡生命最后的闪光,把人间照亮。

2012年感动中国人物

高淑珍

守护“炕头课堂”14载

颁奖辞:粗糙的手,支起课桌;宽厚的背,挡住风雨。有了爱,小院里的孩子一天天茁壮起来。你的心和泥土一样质朴。你洒下辛苦的种子,善良会生长成参天大树。

2012年感动中国人物

张丽莉

最美女教师

颁奖辞:别哭,孩子,那是你们人生最美的一课。你们的老师,她失去了双腿,却给自己插上了翅膀;她大你们不多,却让我们学会了许多。都说人生没有彩排,可即便再面对那一刻,这也是她不变的选择。

2011年感动中国人物

胡忠 谢晓君

守藏区12年支教

颁奖辞:他们带上年幼的孩子,是为了更多的孩子。他们放下苍老的父母,是为了成为最好的父母。不是绝情,是极致的深情;不是冲动,是不悔的抉择。他们是高原上怒放的并蒂雪莲。

2011年感动中国人物

阿里木

烤羊肉串的阿里木8年资助上百名贫困生

颁奖辞:快乐的巴郎,在烟火缭绕的街市上,大声放歌。苦难没有冷了他的热心,声誉不能改变他的信念。一个人最朴素的恻隐,在人群中激荡起向善的涟漪。

2009年感动中国人物

李灵

为留守儿童办学的女大学生

颁奖辞:一切从零开始,从乡村开始,从识字和算术开始。别人离开的时候,她留下来;别人收获的时候,她还在耕作。她挑着孩子沉甸甸的梦想,她在春天播下希望的种子,她是八零后。

2008年感动中国人物

李桂林 陆建芬

悬崖小学的支教夫妻

颁奖辞:在最崎岖的山路上点燃知识的火把,在最寂寞的悬崖边拉起孩子们求学的小手,19年的清贫、坚守和操劳,沉淀为精神的沃土,让希望发芽。

2007年感动中国人物

钟期荣 胡鸿烈

树仁立德

颁奖辞:狮子山下的愚公,香江边上的夫子。贤者伉俪,本可锦衣玉食,却偏偏散尽家产,一生奔波。为了学生,甘为骆驼。与人有益,牛马也做。我们相信教育能改变社会,而他们为教育做出楷模。

2006年感动中国人物

季羡林

最难时也不丢掉良知

颁奖辞: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曾经的红衣少年,如今的白发先生,留德十年寒窗苦,牛棚杂忆密辛多。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

2005年感动中国人物

丛 飞

把时间献给孩子

颁奖辞:从看到失学儿童的第一眼到被死神眷顾之前,他把所有的时间都给了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没有丝毫保留,甚至不惜向生命借贷,他曾经用舞台构筑课堂,用歌声点亮希望。今天他的歌喉也许不如往昔嘹亮,却赢得了最饱含敬意的喝彩。

2005年感动中国人物

洪战辉

带着妹妹上大学

颁奖辞:当他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就对另一个更弱小的孩子担起了责任,就要撑起困境中的家庭,就要学会友善、勇敢和坚强,生活让他过早地开始收获,他由此从男孩开始变成了苦难打不倒的男子汉,在贫困中求学,在艰辛中自强,今天他看起来依然文弱,但是在精神上,他从来是强者。

2004年感动中国人物

徐本禹

大山深处孤身支教

颁奖辞:如果眼泪是一种财富,徐本禹就是一个富有的人,在过去的一年里,他让我们泪流满面。从繁华的城市,他走进大山深处,用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稚嫩的肩膀,扛住了倾颓的教室,扛住了贫穷和孤独,扛起了本来不属于他的责任。也许一个人的力量还不能让孩子眼睛铺满阳光,爱,被期待着。徐本禹点亮了火把,刺痛了我们的眼睛。

2002年感动中国人物

刘姝威

“打破蓝田神话”的中央财大研究员

颁奖辞:她用自己的大智大勇向一个虚假的神话提出质疑,面对一个强大的集团,面对一张深不可测的网,面对死亡的威胁,她以自己个人的力量坚持着这场强弱悬殊的战争,坚守着正义和良心的壁垒。正是这种中国知识分子的风骨,完美地证明了中国还有一双揉不进沙子的眼睛,推动了中国股市早日走上正轨,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来源 | 据央视网、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