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计假道伐虢  【原文】,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三十六计第八计暗度陈仓的例子?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三十六计第八计暗度陈仓的例子(三十六计第二十四计假道伐虢)

三十六计第八计暗度陈仓的例子

第二十四计假道伐虢

  【原文】

  两大之间,敌胁以从,我假以势。困,有言不信。

  【注释】

  两大之间,敌胁以从,我假以势:假,借。全句的意思为:处于己方与敌方两个大国之间的弱小国家,敌方若胁迫小国屈从于他时,己方则要借机去援救,造成一种有利的军事态势。

  困,有言不信:语出《易经·困》卦。全句的意思为:

  他方处在困乏境地,难道不相信强者的话吗?此计运用此卦理,是说处在两个大国中的小国,面临着受人胁迫的境地时,己方去救援他,他方在困境中能不相信吗?

  【译文】

  处于敌我两个大国之间的弱小国家,当敌方强迫它屈服时,己方应立刻派兵去援助,这会取得弱小国家的信任的,乘机扩大己方的势力。

  【战例】

  之一

  春秋时期,晋国想吞并邻近的小国:虞和虢。这两个小国之间关系密切。晋国若攻打虞国,虢国会派兵救援;晋国若攻打虢国,虞国也会派兵相助。大臣荀息向晋献公献上一计。他说,要想攻占这两个小国,先要对他们进行离间,使他们互不支援对方。虞国的国君贪得无厌,我们可以施些恩惠。他建议晋献公拿出心爱的两件宝贝,屈产良马和垂棘之璧,送给虞公。晋献公非常不情愿拱手让人,荀息说:“大王请放心,只是让他暂时保管而已,等消灭虞国,两件宝贝不就又回到你的手中了吗?”献公依计而行。虞公得到良马和美璧,十分高兴。晋国有意在晋、虢两国边境制造事端,找到了伐虢的借口。晋国要求虞国借道去攻打虢国,虞公得到了晋国的好处,只好答应。虞国大臣宫子奇再三劝说虞公,借道行军的事不能答应,并说:虞、虢两国,唇齿相依,如果虢国被灭,唇亡齿寒,虞国也就十分危险了。虞公回答说:

  交一个弱朋友去跟一个实力很强的朋友翻脸,不值得。晋国大军通过虞国道路,去攻打虢国,很快就赢得胜利。班师回国经过虞国道路时,把掠夺的财物分了很多送给虞公。虞公更是十分欢喜。晋军大将里克,这时假装生病,声称自己已不能带兵回国,暂且把军队驻扎在虞国京城附近。虞公在不顾众大臣的反对下,答应了下来。几天之后,晋献公率领大军前去,虞公开城相迎。晋献公约虞公城外打猎。不一会儿,只见京城中浓烟滚滚,虞公赶到城下时,京城已被晋军里应外合占领了。就这样,晋国在损失很小的情况下消灭了虞国。

  之二

  东周初期,各诸侯国都乘机扩大势力。楚文王时期,楚国势力日益强大,汉江以东小国,纷纷向楚国称臣进贡。当时有个小国叫蔡国,仗着和楚国有联姻关系,认为是自己的靠山,就不买楚国的账,楚文王怀恨在心,一直在寻找消灭蔡国的机会。

  蔡国和另一小国息国关系很好,蔡侯、息侯都是娶的陈国女人,经常来往。但是,有一次息侯的夫人经过蔡国,蔡侯没有以上宾之礼款待,气得息侯夫人回国后,破口大骂蔡侯屈辱自己,息侯得知此事后,他对蔡侯有一肚子火。

  楚文王听到这个消息,暗自高兴,认为消灭蔡国的时机已到。他派人与息侯联系,除掉共同的仇人。息侯想借楚文王之手除掉仇人,便向楚文王献上一计:让楚国佯装攻打息国,他就向蔡侯求救,蔡侯肯定会派兵救息国。这样,楚、息两国联兵,蔡国必败。楚文王一听,认为此计可行,就发兵佯装攻打息国。蔡侯得到息国救援的请求,马上带兵救援息国。可是蔡侯率领部队刚到息国城下,息侯竟紧闭城门,蔡侯急欲退兵,楚军已借道息国,把蔡侯给包围起来,经过激烈的交战后,蔡侯兵败被俘。

  蔡侯被俘之后,痛恨息侯,对楚文王说:息侯的夫人息妫是绝世佳人。他这么一说,楚文王心动不已。楚文王打败蔡国之后,以巡视为名率兵到了息国都城。

  息侯亲自迎接,设盛宴为楚王庆功。楚文王在宴席上,趁着酒兴说:“我帮你打败了蔡国,你怎么不让夫人敬我一杯酒呀?”息侯心中自然很不高兴,但是又害怕楚文王,只好让夫人息妫出来向楚文王敬酒。楚文王一见息妫,果然是绝世佳人,便决定要据为己有。第二天,他举行答谢宴会,早已在宴会的四周埋下伏兵,席间将息侯绑架,轻而易举地占领息国。

  息侯没有料到,他主动借道给楚国,让楚国消灭蔡国,给自己报了私仇,却没有想到楚国对自己已暗下毒手,并且不失一兵一卒就取得了胜利。

  【前人之语】

  假地用兵之举,非巧言可诳,必其势不受—方之胁从,则将受双方之夹击。如此境况之际,敌必迫之以威,我则诳之以不害,利其幸存之心,速得全势,彼将不能自阵,故不战而灭之矣。如晋侯假道于虞以伐虢,晋灭虢,虢公丑奔京师,师还,袭虞灭之。

  【译文】

  假道用兵的行动,并不是靠花言巧语所能蒙骗取得的。必须是这个国家正处于这样的情况:如果他不是受到来自一方的威逼,就会遭到双方的夹击。在这种情况下,敌人必定会用武力来威逼他,而己方以不侵犯他的利益进行利诱,利用他存在侥幸的心理,立即把力量渗透进去并控制整个局面。这样,他必定不能保住自己的阵地,所以不须要经过激烈地战斗,就可以把他消灭了。例如:春秋时期的晋献公向虞国借道伐虢国。晋国将虢国消灭了,虢国的君王姬丑逃到了东周的京城洛邑,晋国部队在班师回朝途中,还是从原路返回,所以,乘机袭击虞国,并把他给消灭了。

  【赏析】

  在敌我夹缝中的小国,当一方想用武力胁迫他时,而另一方常以某种援助方式来骗取他的信任,乘他没有猜忌时,迅速把力量渗透进去,控制他的势力,这就不需要与对方大战一场,便可以将对方控制。有的时候用某种援助方式给对方,对方不定会接受,所以,要善于利用某种条件或者制造某种条件来达到目的。

  此计的关键之处就是在于“假道”,能够找到“假道”的借口,就可以隐藏“假道”的真实企图,在对方没有防备的情况下,突然出击,便可以取胜。

关注我,持续更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