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一世,总会遇到各色各样的人物,有人素不相识,可以慷慨解囊;有人为了一己之私,却不择手段。俗话说,人心隔肚皮,知人知面不知心。为人处世、以诚为本,可是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谁又能对非亲非故之人绝对放心?
北宋才子苏轼就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当时他担任风翔签判,闲暇时光经常游山玩水,有一次他路过玉女洞,发现其中的泉水甘甜清冽,于是就带回一些与大家分享。
后来才子念念不忘山洞里的泉水,于是就派士卒去打水,并嘱咐其不可偷奸耍滑,可是接下来却发生了意想不到的事情。下面分享的是苏轼写诗感慨人心不古,苏辙却不以为然,旁敲侧击地劝勉兄长。
调水符 苏轼
欺谩久成俗,关市有契繻。
谁知南山下,取水亦置符。
古人辨淄渑,皎若鹤与凫。
吾今既谢此,但视符有无。
常恐汲水人,智出符之余。
多防竟无及,弃置为长吁。
大家都知道苏门三学士,苏洵非常有学问,给儿子起名时很有讲究,不仅都与车有关,而且名字也寓意深刻、颇有乾坤。“轼”,是车上前排的扶手,既是全车最显眼处,也是最容易惹出祸端之处。“辙”,是车轮压出的痕迹,有功不赏、有难不担。
父亲深知这二人的脾气秉性,苏轼性格刚烈,每遇不平之事,不吐不快。于是苏洵便为其取字“子瞻”,希望他做事可以瞻前顾后,三思而行。苏辙沉静内敛,父亲希冀其善处祸福之门,于是为其取字“子由”,告诫他可以适当地动辄由他、洒脱不羁。
再回到苏轼取水之事,其实他并不放心手下人,所以他还与寺僧破竹为契,并与对方各藏其一,作为往来凭据,戏称为调水符。但即使如此防范,士卒依然先将玉女洞的泉水喝掉一些,再补充一些普通的饮水。
诗人发现之后感怀不已,于是赋诗抒怀。诗的前四句感叹人心难测、欺谩成俗,集市上竟然出现了各种凭证,更难以预料在终南山下取水也需要用符。契繻,指用丝帛制作的信符。
接下来的四句讲述自己取水之事,先生说古代人明察秋毫,淄水和渑水分辨得泾渭分明,鹤与凫的区别也查看得非常清楚。所以诗人也受到启迪,用调水符判断手下人是否掺假。
可是诗人还是始料不及,最后四句就感叹,即使是“调水符”也未必能防止欺瞒。作者委婉地表述,以浅语抒写深意,揭示了人世间缺乏真诚,从而平添了很多烦恼。
和子瞻调水符 苏辙
多防出多欲,欲少防自简。
君看山中人,老死竟谁谩。
渴饮吾井泉,饥食甑中饭。
何用费卒徒,取水负瓢罐。
置符未免欺,反覆虑多变。
授君无忧符,阶下泉可嚥。
苏撤得知调水符之事,也颇有感慨,于是写诗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作者开宗明义,毫不客气地告诉兄长:与其处心积虑地提防别人,不如减少自己的欲望,生活精简朴素。
诗人以山林里的僧人和隐者为例,他们即使到老都没有欺谩行为。他们渴了就喝井泉之水,饿了就吃釜甑上的蒸饭,取水负瓢罐,根本不用浪费士卒的劳动力,却悠闲又长寿。
苏辙嘲笑兄长居然想出调水符的方法,完全是自寻烦恼。最后他又诙谐地说,我送你一个“无忧符”,只要你心无牵挂,减少欲望,阶下的泉水也会感觉甘甜爽口。
苏辙没有让父亲看错,他果然沉静恬淡,不像兄长那样,喜欢张扬和享受,后来其仕途的成就也高过苏轼。他深知勤俭持家、骄奢误国,也懂得五味虽然爽口,但也令人增添更多的欲望。正所谓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只有始终坚持恬静和淡泊,才会宠辱不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