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新十条”发布后,除了广州,越来越多的城市加入放开的大部队当中。

从封控到放开,有一个现象短期内无法避免,那就是感染人数一下子比以前多不少。

这下好了,“封控派”犹如捅了马蜂窝,高声质问:以前封得好好的,为什么现在要放开?这不是害人吗?

以前封得好好的?

确实,因为封控,新冠病毒被控制在一个相对小的范围内,不会大面积地传染。

但是,“封控”是把双刃剑,在扼制病毒传播的同时,也会引发严重的次生灾害。

二零二零年三月十二,泉州欣佳酒店发生楼体坍塌事故,事故导致二十九人遇难。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欣佳酒店被作为集中医学观察点,用以对来自重点疫区或有相关旅居史的人员,进行集中医学观察。

二零二二年九月十八日二时四十分左右,车牌号为贵A75868的车辆驶至黔南州三都至荔波高速32公里处发生侧翻,坠入路旁深沟。

这场事故导致二十七人遇难。

该车系抗疫转运征用车辆,从贵阳市云岩区接送涉疫隔离人员前往黔南州荔波县隔离酒店进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从十全十美走向一生一世(世上没有十全十美)(1)

二零二二年十一月四日,呼和浩特一位女子因焦虑症坠楼身亡。

二零二二年十一月十四日,郑州一名四个月的婴儿因隔离未能及时就医,不幸于十五日凌晨夭折。

……

这都是媒体公开报道的灾难,未曾报道的,或许更多。

对于“封控”,大家都很熟悉。

某个小区只要有一位居民感染了,哪怕其他的居民与此人毫无往来,哪怕其个的居民个个身强体壮,那也对不起,整个小区都得封起来,禁止任何人外出。

于是,成人不能上班,孩子不能上学。

如果一两天也就罢了,通常得十四天。

这个代价实在太昂贵了。

在新冠病毒毒性极高的时候,付出昂贵的代价还可以理解。

而今,新冠病毒的毒性已经大幅降低,为何还要刻舟求剑采用老办法?

放开之后,有些感染者怨声载道:说放就放了,家里连退烧药都没有,生病就只能硬扛吗?

这怪谁呢?就算没有疫情,普通人家里不该备些常用的退烧药、消炎药、止咳药吗?

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自己对自己都不负责,还指望谁呢?

新冠病毒演变至今,已生出大量新毒株,彻底消灭它们根本不可能,与它们共存是必然的。

难道因为病毒长期存在,就得封一辈子?

我国有六亿人,月收入在一千元以下。我国有九亿人,月收入在两千元以下。三年疫情,不定时的封控,早已让他们山穷水尽了。

为民生考虑,放开,也是必然的。

况且,放开之后,正面迎战病毒即可,不会再引发可怕的次生灾害。

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应对病毒也是如此。

与封控相比,放开的代价要小得多。

放开已是大势所趋,那就用平常心去应对病毒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