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娥冤》是我国古典戏剧的高峰之作,自诞生时起,便受到上层文人和下层百姓的追捧,至今不衰。窦娥所蒙受的不白之冤让人愤慨,窦娥的善良坚强又使人心生怜意。全剧的高潮无疑出现在窦娥含冤而死的时候,而窦娥死前所许下的三桩誓愿,件件灵验。为窦娥的沉冤昭雪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那么,究竟为何窦娥要许下这三桩誓愿呢?
1、 三桩誓愿是什么?
《窦娥冤》原名《感天动地窦娥冤》,全戏叙述了善良的女子——窦娥不惧强权,最终遭受冤枉,不幸死去。剧中的主人公——窦娥,少时丧母,七岁被父亲卖与蔡婆做童养媳,十七岁与丈夫完婚,不久丈夫又早亡。窦娥与婆母一起过着孤独而清苦的生活。外出收债的蔡婆差点为人所害,幸得张驴儿父子相救,方留得性命。张驴儿乘机要挟要娶窦娥为妻,窦娥始终不从。张又趁着蔡婆生病,在汤中加入了毒药,意图毒死蔡婆。谁知却药死了自己的父亲——张老汉,不愿意嫁给张驴儿的窦娥决心与张上官府,让官府决断。其结果竟然是判处窦娥死刑,在赴死前,窦娥向天许下了三桩誓愿,即为
"要一领净席, 等我窦娥站立, 又要丈二白练挂在旗枪上, 若是我窦娥委实冤枉, 刀过处头落, 一腔热血休半点儿沾在地下, 都飞在白练上者。"
"如今是三伏天道, 若窦娥委实冤枉, 身死之后, 天降三尺瑞雪, 遮掩了窦娥尸首。"
"我窦娥死的委实冤枉,从今之后,着这楚州亢旱三年。"
这三桩誓愿又简称为"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亢旱三年",每一桩、每一件,皆不符合事态常规与天然定理。且三桩誓愿之间是层层叠进的关系,第一桩,即是为了自证清白,"若冤枉",便"血都飞在白练上"。第二桩,则是出于对楚州肮脏大地的拒绝,官员是非不分,流氓地痞无人管辖,善良的百姓屡屡受到欺侮,这种状况使得窦娥并不愿意在死后尸体被楚州的土所掩埋,更愿意被纯洁的血覆盖。第三桩则是为了引起高层官僚的注意,封建社会,以农耕为主,久旱不雨必有妖异之事发生。三年大旱足以吸引高层注意,进一步来楚州调查,如此,窦娥便有了通过官方证明自己清白的机会。最终,这三桩誓愿不差分毫的全部实现了,遂了窦娥最终的愿,在父亲的帮助之下,窦娥终于得以沉冤昭雪。
2、 誓愿的历史先例窦娥所发的三桩誓愿在历史上并不是个例,西汉的杨雄最早在《说苑》中记载了"东汉孝妇"的故事,此后《汉书·于定国传》和干宝《搜神记》都提到了东海孝妇的故事,东海郡中有一孝妇,丈夫死后尽心侍奉婆婆,婆婆心有愧疚,多次劝女子再嫁,皆未从。婆婆死后,女子的小姑污蔑是女子毒死了婆婆,女子终被杀,此后,东海大旱三年。直至于定国为孝妇翻案后,才一切如故。
宋代洪迈的《夷坚丁志》中则记述了另一则故事,"绍兴初, 汉阳军有寡妇事姑甚谨。姑无疾而卒, 邻家诬妇置毒, 诉于官。妇不胜考掠, 服其辜。临出狱, 狱卒以石榴花一枝簪其髻。行及市曹, 顾行刑者曰:'为我取此花插坡上石缝中。'既而祝曰:'我实不杀姑,天若监之, 愿使花成树;我若有罪, 则花即日委死。'闻者皆怜之, 乃就刑。明日, 花已生新叶, 遂成树, 高三尺许, 至今每岁结实。"可见,窦娥的誓愿并非是第一次出现,远至西汉时期,便有了借异象来自证清白的先例。近至宋代,亦有借诡异之事来表明冤屈。更不用说《窦娥冤》里几次提及的苌弘化碧、望帝啼血的典故,这些故事或多或少的都表明,我国古代的人们在遭受不公平之事时,往往会期望有主持公道的人为自己做主。一直长盛不衰的"发誓"、"被雷劈"便是另外一种表现形式。
3、 发誓愿的文化缘由
赌咒发誓、祷告、诅咒是我国历来的传统,最早可追溯到周朝或以上。无论是祷告或诅咒,这一行为的前提是相信有一个明辨是非的主体存在,通晓世间万事,掌管世间法度,明了一切的冤假错案,并且不会出于任何的原因徇私舞弊。某种程度上,咒、誓是一种相当于法律的存在,其特殊性在于这种法度不受人为的控制,由天掌管。古时,多采取这种形式,最直接的证明即为占卜,占卜者以龟甲为工具,向神明祈求相关的信息,这更多的是问询某些事件。此外,汉朝董仲舒提倡"天人感应",天子成为天的直接代言人,每当国家出现重大灾祸或者是动荡,天子多下罪己诏,认为是自己做了某些错事,致使天降灾祸于国家。这种毫不怀疑的相信神的思维,在我国一直存在。
窦娥更是一个神论者,初次上场时,窦娥即怀疑自己的艰难处境是由于前世没有积累下太多的善德,才导致今生尝尽艰辛。她所能做的就是好好侍奉婆婆,为来世攒下功德。临赴刑前,窦娥回想其苌弘化碧的传说,更坚定的相信有掌管公理的神在。即便神或许一时半会的缺席,可是,冤枉终究是冤枉,事实是不能改变的。因而,窦娥在此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依旧坚持了她的信神论,希望神看见她的冤屈。替她将她的冤屈公示于众,即便官府的判文上依旧认定窦娥是有罪的。可是,天赐下的异象无疑是在为窦娥辩护,给世人一个警醒,直等到为窦娥翻案之人到来,堂堂正正的洗清冤屈。(作者:溪午不闻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