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经典《左传》中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

春秋时期,卫国的国君卫庄公有一个儿子,名叫州吁(吁,音同“须”),深得卫庄公的宠爱。

州吁自小十分喜欢军器和打仗,并且仗势欺人。卫庄公对此却不加以制止,这使得州吁越来越骄横跋扈。

大夫石碏(碏,音同“雀”)见此情景,向卫庄公进谏道:“如果是真正喜欢自己孩子的人,就会用正道去教育他,防止他走上邪路,而不是一味地宠爱和纵容。再这样下去,会酿成大祸的。”

左传的多行不义(左传人之初性本不善)(1)

然而,卫庄公并没有把石碏的话听进去,依然我行我素。

公元前735年,卫庄公去世。州吁同父异母的兄弟——公子完——继位,史称“卫恒公”。

卫恒公继位后,见州吁骄横奢侈,便免去了他的职务,贬为庶人。州吁就逃亡到了其他国家。

左传的多行不义(左传人之初性本不善)(2)

公元719年,州吁联合其他逃亡的人,袭击并杀害了卫恒公,自立为君。

由于州吁弑君篡位,再加上十分好战,造成百姓流离失所,因此很不得民心。

同年九月,石碏联合陈国君主,杀死州吁,并重新拥立了卫恒公的弟弟公子晋继位。

就这样,州吁在君主的位子上还没坐上一年,便一命呜呼了。

左传的多行不义(左传人之初性本不善)(3)

据《左传》记载,大夫石碏在向卫庄公进谏的时候说过:“一个深得宠溺的孩子必然会骄横跋扈,如果有一天这个骄横跋扈的孩子地位下降了,则必然会心生怨恨,然后就会成为祸害。”

可惜,卫庄公把这些话当作了耳旁风。从这个层面上来说,是卫庄公对州吁的宠溺,造成了卫国后来的动乱,也直接导致了自己最疼爱的儿子不得善终。

《左传》中记载的这个故事,距今已有2700多年。尽管这么多年过去了,但这种由于溺爱而导致不良后果的案例,在今天依然时有发生。

左传的多行不义(左传人之初性本不善)(4)

最常见的,就是有些孩子以自我为中心,认为全世界都应该围着他们转,一旦惹得他们不高兴,便会哭闹、撒泼。更严重的,甚至会对同学、老师、父母施以拳脚。

诚然,父母或是爷爷奶奶之所以溺爱孩子,其出发点都是对孩子的爱。只是这“爱”如果不加以克制,反倒会断送了孩子的一生。

《三字经》里面说“人之初,性本善”。

可实际上,人在初生之时,根本就没有所谓的善恶之分,而是一张白纸。但越是一张白纸,越不能任由孩子在自己的这张人生画纸上乱画。

左传的多行不义(左传人之初性本不善)(5)

如今,人类已然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但本质上仍然是一种动物。是动物,便会有欲望,有欲望而不加以控制,就会变成恶。举两个简单的例子:

往小了说,孩子在小的时候都有吃甜食的欲望,但如果没有父母的控制,这种欲望只会对孩子的身体造成伤害;

往大了说,孩子如果想要某样东西但求而不得时,就会偷拿父母的钱或者抢夺其他人的东西,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只会变得越来越无法无天,然后一步一步走向深渊。

左传的多行不义(左传人之初性本不善)(6)

作为父母,最重要的责任就是引导孩子建立健康的三观,避免孩子成为欲望的奴隶。要做到这一点,父母就必须要克制自己对孩子的爱,不能一味地纵容。

俗话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为什么即便是年纪小到刚进幼儿园的孩子,也有懂礼貌和不守规矩之分?是因为早在进入学校之前,那些懂礼貌的孩子的父母,已经教会了他们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一个人到底是成龙还是成虫,父母的教育其实比选名师、读名校要重要得多。总而言之,父母越是爱孩子,越要克制自己对孩子的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