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y哥的数码Buy家日记

无意中成功摇到号,那就将错就错入手了。前文部分开箱 外观简评,后面是拆机 加装第二块NVMe固态硬盘,最后是简单的性能测试部分,希望对大家的选购有所帮助(๑•̀ㅂ•́)و✧内容很长,建议收藏后阅读[灵光一闪]

2月18号早晨10点抢了整整20分钟,就是没法付定金[酷拽],习惯了狗东的耍猴套路,正要作罢时,竟然刷出了付款页面[爱慕],那就没啥说的了,蹲到25号付尾款、收货、开箱、晒评测一条龙走起吧[得意]

锐龙对比i9(原来你是这样的ROG魔霸新锐)(1)

本来去年夏天就入了个冰锐2,结果遭遇了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二手封条事件,好在当时拍了开箱视频全程记录,最终退货完事(当时的开箱视频在此,感兴趣的可以回顾一下:《开箱即翻车:华硕冰锐2笔记本电脑开箱视频变退货证据全纪录》)

不过这次运气还算不错,毕竟是全国首发的第一批产品(25号0点付尾款、下午4点钟就送来了),所以理论上不存在二手翻新的情况,开箱视频也拍了,不过懒得剪辑,回头闲下来再发吧。咱们继续看图说话:

第一部分:ROG魔霸新锐2021版拆箱 外观简评

锐龙对比i9(原来你是这样的ROG魔霸新锐)(2)

外层自然是京东的硬纸箱,双重保护毕竟安心点

锐龙对比i9(原来你是这样的ROG魔霸新锐)(3)

型号叫G513Q

锐龙对比i9(原来你是这样的ROG魔霸新锐)(4)

由于是拍完开箱视频之后的照片,所以直接进系统激活之后的桌面了

锐龙对比i9(原来你是这样的ROG魔霸新锐)(5)

机身看起来没有15.6寸本子“硕大臃肿”的感觉,估计和超薄边框的显示器有关吧。

锐龙对比i9(原来你是这样的ROG魔霸新锐)(6)

上次买冰锐2时还在纠结A壳的ROG标是个“睁眼瞎”

锐龙对比i9(原来你是这样的ROG魔霸新锐)(7)

这次魔霸新锐的一大改进:大眼珠子也带灯了[泪奔][谢谢]

锐龙对比i9(原来你是这样的ROG魔霸新锐)(8)

之前两次抢购而不得的幻15在A壳上做了很多镂空格设计,在魔霸新锐上则是用密密麻麻的ROG字母来代替,不晓得密恐玩家是否能接受?

锐龙对比i9(原来你是这样的ROG魔霸新锐)(9)

这里有很多风道预留气孔,因此屏幕和C面机身的间隙很大(如下图)

锐龙对比i9(原来你是这样的ROG魔霸新锐)(10)

然后D壳外圈也带AURA的RGB同步灯条了,前代机友应该非常羡慕吧?

锐龙对比i9(原来你是这样的ROG魔霸新锐)(11)

屏幕和机身连接处的条形镂空设计,让显示器有些悬浮效果,其实也是为了增大空气流通空间之用。屏幕上左右三边框还是非常薄的,貌似也没了摄像头的配置(话说现在很少有人用电脑开视频会议了吧?办公的话请掏出你的MBP或者Dell╮(╯▽╰)╭)

锐龙对比i9(原来你是这样的ROG魔霸新锐)(12)

核心配置的两大亮点:Ryzen9 5900HX(出厂超频版8核锐龙APU)、Ampere架构新一代RTX3060 6GB GDDR6显示卡(130W满血规格)。8899的价格买个RTX3060的显卡虽说不是最佳性价比的选择,但对比2020款同价位魔霸新锐的i7-10870H RTX2060可就强太多了。

锐龙对比i9(原来你是这样的ROG魔霸新锐)(13)

键盘布局应该和前代区别不太大吧?去年秋天到实体店看过一次老款魔霸新锐,印象不太深了。左上角这个红色区域... ... 曾经是影响我入手的... ...一个bug设计[泪奔]总觉得太突兀了,不知道大家对此是否喜欢?

锐龙对比i9(原来你是这样的ROG魔霸新锐)(14)

转轴设计之前在联想的某个型号上好像见到过,C壳阶梯处密密麻麻的全是风道气孔

锐龙对比i9(原来你是这样的ROG魔霸新锐)(15)

说到屏幕,这也是非常纠结的一点~ 按理说RTX3060的游戏性能,配这个240Hz的1080p屏幕没啥毛病,但Tony哥日常工作对2K屏确实非常刚需,所以后面依然还是预定了13999的那台ROG幻15,希望过两天也能顺利中标[谢谢]

锐龙对比i9(原来你是这样的ROG魔霸新锐)(16)

ROG STRIX的小鹰信仰标记

锐龙对比i9(原来你是这样的ROG魔霸新锐)(17)

最大开合角度也就这样了,180°开合角刚需用户关注一下。

锐龙对比i9(原来你是这样的ROG魔霸新锐)(18)

这个电源按键上的红色指示灯... ...非常有毒,还不如配个白色灯的好,不知道能不能调色?

锐龙对比i9(原来你是这样的ROG魔霸新锐)(19)

触控板面积非常大,操作手感不错(疑似玻璃材质)应急情况下没带外接鼠标也能顶一顶。

锐龙对比i9(原来你是这样的ROG魔霸新锐)(20)

机身大部分材质都是塑料的,不过烤漆效果看起来有点金属质感罢了,这也是魔霸新锐频遭“廉价化”诟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有一说一,钱在这摆着了,上金属壳还要贵1~2000,何必呢╮(╯▽╰)╭

锐龙对比i9(原来你是这样的ROG魔霸新锐)(21)

红色ROG,这块设计看惯了还好吧,挺年轻的(不太适合我这种奔四油腻大叔)

锐龙对比i9(原来你是这样的ROG魔霸新锐)(22)

灯带不错,和键盘可以Aura神光同步。

锐龙对比i9(原来你是这样的ROG魔霸新锐)(23)

D壳的机械感很到位,密布的风道孔洞看起来也没那么违和,反倒有些赛博朋克有没有?

锐龙对比i9(原来你是这样的ROG魔霸新锐)(24)

机身主要接口都在屁股上,左右侧出风口中间是USB、Type-C、LAN、HDMI、电源接口。

锐龙对比i9(原来你是这样的ROG魔霸新锐)(25)

然后是机身左侧的两个USB 3.5mm音频复合接口(机身右侧没I/O插槽的)

锐龙对比i9(原来你是这样的ROG魔霸新锐)(26)

红色防滑胶贴上书:Back on TOP

锐龙对比i9(原来你是这样的ROG魔霸新锐)(27)

另一侧脚贴上书:FOR THOSE WHO DARE(Back on TOP)?

锐龙对比i9(原来你是这样的ROG魔霸新锐)(28)

中间的防滑贴上书:REPUBLIC OF GAMERS(ROG)

锐龙对比i9(原来你是这样的ROG魔霸新锐)(29)

然后这里的“18-15-07 06/06”是啥意思呢?

锐龙对比i9(原来你是这样的ROG魔霸新锐)(30)

锐龙对比i9(原来你是这样的ROG魔霸新锐)(31)

虽说是15.6的机身,不过单手托举还算能接受,换我之前那台神船TX6-CU5DA就太难了[泪奔]

锐龙对比i9(原来你是这样的ROG魔霸新锐)(32)

屏幕非常薄,哦对了~ 是一块夏普面板,素质还可以(上次用夏普屏还是2016年买的Alienware 13R2的3200x1800)

锐龙对比i9(原来你是这样的ROG魔霸新锐)(33)

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到整个A壳显示器模块都很薄。

锐龙对比i9(原来你是这样的ROG魔霸新锐)(34)

屁股特写,不知道是不是还有喇叭单元在这里?

锐龙对比i9(原来你是这样的ROG魔霸新锐)(35)

C面的纹理图案也是由ROG字母组成的。

锐龙对比i9(原来你是这样的ROG魔霸新锐)(36)

机身厚度其实还好,在15.6寸的产品里来说算轻量级选手。相信如果不是有暴力熊液态金属压制的话,8核Ryzen9加上130W的RTX3060想在这么个厚度的机身里满血运行,恐怕压力更大。

锐龙对比i9(原来你是这样的ROG魔霸新锐)(37)

A面下边框挺厚的,估计是把屏幕供电总成啥的都塞到底下了,这也是近期很多游戏本(以及超轻薄本)都常用的设计方向。

锐龙对比i9(原来你是这样的ROG魔霸新锐)(38)

另外3边框就非常薄了,且宽度相同,强迫症好评~

锐龙对比i9(原来你是这样的ROG魔霸新锐)(39)

显示器分辨率1920x1080,刷新率240Hz(电池状态下60Hz、亦可手动调整)。

锐龙对比i9(原来你是这样的ROG魔霸新锐)(40)

形似巨大板砖的电源

锐龙对比i9(原来你是这样的ROG魔霸新锐)(41)

20V、12A(240W)规格的大号电源,毕竟光RTX3060的显卡就130W了

锐龙对比i9(原来你是这样的ROG魔霸新锐)(42)

电源线接头用的是类似台式机的大D口

锐龙对比i9(原来你是这样的ROG魔霸新锐)(43)

看惯了机身一角的红色点缀,倒也适应了

锐龙对比i9(原来你是这样的ROG魔霸新锐)(44)

就颜值方面,ROG魔霸新锐2021版还是可以给到8.5分以上的。

第二部分:拆机 装第二块NVMe固态硬盘

这台电脑标配两根三星的8GB DDR4-3200内存(合计16GB双通道),因此内存暂时就不折腾32GB了,意义不大。不过硬盘只有一条同为海力士的512GB SSD,容量肯定是不够用的(一个废渣4就要砍掉我100多个GB),所以把TX6-CU5DA(发文时已经廉价甩卖给读者群的条友了)上的老雷克沙NM610 500GB拆过来装上去。开箱拆机一波流,早拆早轻松(不然忍不了肯定要去买1TB的PM9A1,好在近期缺货哈哈哈[捂脸])

锐龙对比i9(原来你是这样的ROG魔霸新锐)(45)

老神舟上拆下来的NB610 500GB也算是四处飘漂泊了,去年618入手之后,从B450M TUF到X570 TUF再到B460M TUF再到TX6,最后竟然落户到ROG身上,也算你的造化了。

锐龙对比i9(原来你是这样的ROG魔霸新锐)(46)

这个乔斯伯的金属散热片啊,大概率是没法用了... ...魔霸新锐太薄了,必然是塞不下的[衰]

锐龙对比i9(原来你是这样的ROG魔霸新锐)(47)

拆螺丝部分不多赘述,拆本小能手WINHUNT再次登场。

锐龙对比i9(原来你是这样的ROG魔霸新锐)(48)

看到这张图,真 · ROG玩家肯定要吐槽不是红色PCB了╮(╯▽╰)╭

锐龙对比i9(原来你是这样的ROG魔霸新锐)(49)

特别注意一下,D壳和主板有两条RGB灯条连线,如果蛮力的话可能直接扯断了。

锐龙对比i9(原来你是这样的ROG魔霸新锐)(50)

D壳内部一览,貌似喷了一层隔热防磁屏蔽涂层。

锐龙对比i9(原来你是这样的ROG魔霸新锐)(51)

散热系统咋样呢?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我就不评论啥了,好坏能咋地?温度和噪音自有答案。中间两个银色长方贴纸下是两根8GB DDR4-3200三星内存。

锐龙对比i9(原来你是这样的ROG魔霸新锐)(52)

硬盘在这里,排排坐的两个NVMe插槽,照理说这主板是可以支持PCIE4.0的,因此换个HOF或者PM9A1或者PM980Pro都可以,建议挑个温度低的,不然这个位置散热也是老大难问题。

锐龙对比i9(原来你是这样的ROG魔霸新锐)(53)

原厂的海力士512GB NVMe固态,速度貌似还行(稍后有评测)。

锐龙对比i9(原来你是这样的ROG魔霸新锐)(54)

三星的8GB DDR4-3200内存,这套配置上16GB基本够用了,我也不太可能考虑升级它了。反正拆都拆了,装硬盘之前先把机器内部给大家看看吧~

锐龙对比i9(原来你是这样的ROG魔霸新锐)(55)

这里是D壳的RGB灯条模块特写

锐龙对比i9(原来你是这样的ROG魔霸新锐)(56)

排线很细,虽说有一定柔韧度,不过拆机的时候还是注意点比较好,坏了就不好修复了。

锐龙对比i9(原来你是这样的ROG魔霸新锐)(57)

料板很新,2021年1月出厂。

锐龙对比i9(原来你是这样的ROG魔霸新锐)(58)

散热系统这是6根热管吗?布局倒是还挺密集的,CPU和GPU都是液态金属硅脂,因此强烈不建议大家自己拆散热器折腾。由于液态金属的物理特性,这台机器日后只需要清理散热风扇和散热鳍片即可,硅脂一辈子不换都可以(不漏的前提下)

锐龙对比i9(原来你是这样的ROG魔霸新锐)(59)

风扇叶片炒鸡薄啊,和联想那个有得一拼了。

锐龙对比i9(原来你是这样的ROG魔霸新锐)(60)

其他乱七八糟的接线和供电元件一览,咱也看不懂,供大家参考吧。

锐龙对比i9(原来你是这样的ROG魔霸新锐)(61)

喇叭特写,PS:这台电脑的音箱效果真的不错,和我老婆那台MBP有得一拼(虽然打不过)但对比市面上绝大多数笔记本电脑的外放效果,应该会强不少,感兴趣的话可以去门店试听一下~应该不会失望的。

锐龙对比i9(原来你是这样的ROG魔霸新锐)(62)

电池特写

锐龙对比i9(原来你是这样的ROG魔霸新锐)(63)

另一侧喇叭特写。

锐龙对比i9(原来你是这样的ROG魔霸新锐)(64)

主I/O区特写

锐龙对比i9(原来你是这样的ROG魔霸新锐)(65)

右侧出风口鳍片特写

锐龙对比i9(原来你是这样的ROG魔霸新锐)(66)

左侧散热鳍片特写

锐龙对比i9(原来你是这样的ROG魔霸新锐)(67)

这里为啥插了6根天线?

锐龙对比i9(原来你是这样的ROG魔霸新锐)(68)

显然,在神舟里可用的乔斯伯散热片不得不脱下来了[流泪]

锐龙对比i9(原来你是这样的ROG魔霸新锐)(69)

搞定,希望不会太热~

合上盖子,装好螺丝开机~ 接下来咱们就该跑个分了吧?

第三部分:跑个分环节

这台电脑的利用率注定不会很高,一般就是放床边早起睁开眼、晚上睡觉前打开盖子看一眼工作更新的用途,游戏啥的这台机器恐怕很难有机会用上,但看在是新品首发的面子上,给Ryzen9 5900HX和RTX3060跑跑分吧,相信不少条友都蛮关注这两个产品的性能体现的:

锐龙对比i9(原来你是这样的ROG魔霸新锐)(70)

新版鲁大师硬件参数一览

锐龙对比i9(原来你是这样的ROG魔霸新锐)(71)

新版鲁大师跑分参考

锐龙对比i9(原来你是这样的ROG魔霸新锐)(72)

旧版鲁大师跑分参考(总分包含Ryzen9 5900HX核显iGPU得分)

锐龙对比i9(原来你是这样的ROG魔霸新锐)(73)

CPU-Z参数一览

锐龙对比i9(原来你是这样的ROG魔霸新锐)(74)

不晓得8核的全核频率能跑到多少?单核4.6GHz是有的~

锐龙对比i9(原来你是这样的ROG魔霸新锐)(75)

处理器自带的核显GPU-Z一览,512组SP单元应对个LOL、和平精英啥的应该没问题吧?

锐龙对比i9(原来你是这样的ROG魔霸新锐)(76)

RTX3060 6GB GDDR6的GPU-Z一览,3840sp数量挺可观的,但实际上据说也就是RTX2070的水平?稍后看跑分的吧。

锐龙对比i9(原来你是这样的ROG魔霸新锐)(77)

130W的满血功率对这块入门级Ampere显卡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本来就是当前全系“最弱”一员,移动版频率再碰到功耗墙的话就更亏了。不知道其他95~120W的产品表现如何

锐龙对比i9(原来你是这样的ROG魔霸新锐)(78)

锐龙对比i9(原来你是这样的ROG魔霸新锐)(79)

回到主板这块,芯片组不晓得是啥,不过起码是带PCIE4.0的,日后换个7000/5000Mbps读写的高速硬盘美滋滋~

锐龙对比i9(原来你是这样的ROG魔霸新锐)(80)

笔记本的条子CL确实不会太好看了

锐龙对比i9(原来你是这样的ROG魔霸新锐)(81)

CPU-Z跑分甚是可怕,单核613.9、全核5942,基本上打平了我i7-10700KF全核超频到5.1~5.2GHz的水平,但要知道,这可是个45W TDP的移动版锐龙处理器啊[晕]

锐龙对比i9(原来你是这样的ROG魔霸新锐)(82)

CineBench R20跑分也很强悍,单核550cb、全核4970cb, 比10700KF强太多了... ...

锐龙对比i9(原来你是这样的ROG魔霸新锐)(83)

国际象棋得分31397,很强就完了~

锐龙对比i9(原来你是这样的ROG魔霸新锐)(84)

硬盘测试特意选在装完所有日常工作、游戏软件之后进行(可见空间写入50%左右),读写速度3606MB/s、2972MB/s,速度表现还是非常不多的,海力士还是蛮可以的嘛[得意]

然后就是关于RTX3060显卡的测试部分了:

锐龙对比i9(原来你是这样的ROG魔霸新锐)(85)

Fire Strike得分19660,显卡得分21127,物理分25660,显卡峰值功耗132.8W、峰值温度86.6°C,Hotspot温度90.8°C,CPU温度90~92°C;

锐龙对比i9(原来你是这样的ROG魔霸新锐)(86)

Fire Strike Extreme得分10108,显卡得分10326,物理分25479,显卡峰值功耗129.1W、峰值温度82.7°C,Hotspot温度87.1°C,CPU温度90~92°C;

锐龙对比i9(原来你是这样的ROG魔霸新锐)(87)

Fire Strike Ultra得分5394,显卡得分5211,物理分25192,显卡峰值功耗130W、峰值温度82.7°C,Hotspot温度87.1°C,CPU温度90~92°C;

锐龙对比i9(原来你是这样的ROG魔霸新锐)(88)

Time Spy得分8749,显卡得分8711,CPU分8975,显卡峰值功耗132W、峰值温度86.5°C,Hotspot温度90.8°C,CPU温度90~92°C;

锐龙对比i9(原来你是这样的ROG魔霸新锐)(89)

Time Spy Extreme得分4203,显卡得分4167,CPU分4423,显卡峰值功耗132.8W、峰值温度86.5°C,Hotspot温度90.8°C,CPU温度90~92°C;

锐龙对比i9(原来你是这样的ROG魔霸新锐)(90)

Port Royal得分5065,显卡峰值功耗131.2W、峰值温度83.2°C,Hotspot温度86.9°C,CPU温度90~92°C;

锐龙对比i9(原来你是这样的ROG魔霸新锐)(91)

最后是20轮Time Spy稳定性循环压力测试,通过率为98.6%,显卡峰值功耗132W、峰值温度86.5°C,Hotspot温度90.8°C,CPU温度90~92°C。

锐龙对比i9(原来你是这样的ROG魔霸新锐)(92)

结合一张RTX20、30系主流移动版GPU的跑分参考(注意得分部分我这台机器的要明显高一些)

3DMark测完,ROG魔霸新锐2021版RTX3060显卡(130W)的性能指标大概也就有数了——强过上代RTX2070Super、接近RTX3070 Max-Q版、弱于RTX3070标准版。考虑到价格因素(毕竟还有很多i7-10870H RTX2060的ROG在售),性价比方面还是很到位了的。

另外,在3DMark测试中,CPU和GPU的峰值温度基本都在90°C区间,相信BIOS散热策略给出的温度墙就在这里了。对应的,风扇噪音显然不算“温柔”,即便是6热管4风口双风扇,这么小的空间里快速除热的唯一方法——依然还是高速风扇了[笑哭] 噪音肯定有,不过戴耳机、开音箱的话还可以忽略不计了。

下面是随便跑几个游戏的情况:

锐龙对比i9(原来你是这样的ROG魔霸新锐)(93)

废渣4无脑开满1080p的所有特效

锐龙对比i9(原来你是这样的ROG魔霸新锐)(94)

竟然只有区区82fps?!

锐龙对比i9(原来你是这样的ROG魔霸新锐)(95)

回到桌面看看GPU-Z监控,囧~ 显卡功率缩到65.5W了?为啥不给我出力跑?

锐龙对比i9(原来你是这样的ROG魔霸新锐)(96)

LOL开1080p全特效

锐龙对比i9(原来你是这样的ROG魔霸新锐)(97)

实战fps在95~210fps之间,同样的,GPU划水情况严重,反正它绝对游戏不值得跑全力就是了(╯‵□′)╯︵┻━┻

锐龙对比i9(原来你是这样的ROG魔霸新锐)(98)

然后是PUBG,这次总该跑满GPU功率了吧?1080p分辨率、所有特效全部超高。

锐龙对比i9(原来你是这样的ROG魔霸新锐)(99)

出生地:114fps、GPU 64°C

锐龙对比i9(原来你是这样的ROG魔霸新锐)(100)

摩托车:117fps、GPU 65°C

锐龙对比i9(原来你是这样的ROG魔霸新锐)(101)

驾车:102fps、GPU 65°C

锐龙对比i9(原来你是这样的ROG魔霸新锐)(102)

燃烧瓶:91fps、GPU 66°C

锐龙对比i9(原来你是这样的ROG魔霸新锐)(103)

红点:114fps、GPU 65°C

锐龙对比i9(原来你是这样的ROG魔霸新锐)(104)

8倍镜:101fps、GPU 65°C

锐龙对比i9(原来你是这样的ROG魔霸新锐)(105)

腰射:109fps、GPU 65°C

不知道是不是我这个MSI小飞机的版本不够新、还不能很好的识别出新Ryzen9 5900HX和RTX3060,反正GPU的频率全程只有1.06~1.2GHz划水,似乎没有跑全力?毕竟GPU温度只有65°C,如果跑满130W的功率,温度不可能只有这么低来着。或者说游戏里CPU抢了些功耗?回头多玩玩再试试看,大家也可以参考下其他同款机友的测试再说。

总结:颜值到位、配置均衡

首发预售价延续了魔霸新锐系列8999的特色,加上晒单100E卡实际到手相当于8899块钱,130W的满血RTX3060移动版GPU应对这块240Hz的1080p显示器还是绰绰有余的(当然肯定不能全特效跑满240fps哈~那太难了)。对比前代升级了A壳大眼灯、底座RGB灯圈,新Ryzen9 5900HX的性能也相当给力~ 这价格的ROG香就完了。

锐龙对比i9(原来你是这样的ROG魔霸新锐)(106)

当然,缺点也不是没有,首先就是全力输出的风扇噪音依然感人,再就是开机的引擎轰鸣声有点吓人(我已经在BIOS里关掉了),最后就是... ...不太好抢,第二轮已经涨到9499了,不晓得刚需玩家们能不能顺利入手。

锐龙对比i9(原来你是这样的ROG魔霸新锐)(107)

人无完人、机无完机,自己喜欢的就是最好的~ 以上就是本期开箱的全部内容,淘数码读者粉丝团期待您的关注,别忘了车站每日三班车牌更新哦!感谢阅读本文,咱们下期节目再见!ヾ(•ω•`)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