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枪手原著故事(神枪手原创故事)(1)

抗战时期,广东东江纵队曾生队伍里有一位连长名叫田小马,此人武艺超群,能征善战,尤其枪法,百发百中,弹无虚发。作战之余,田小马喜欢和枪法好的战士切磋比试枪法,又四处造访神枪高手,与人比高低,从未输过。于是田小马觉得自己的枪法应属天下第一,无敌手,便给自己加了个封号,称“神枪手”。封号在东江纵队传开后,有一位八路军战士告诉田小马:“在北京二十九军里有一名副团长名叫郑功,是一位射枪高手,成名时年仅二十五岁,曾经被世人尊为神枪手。他看清了蒋介石不真心抗日的丑恶嘴脸,他也看破这个世道,辞去副团长职务,埋名改姓已隐居深山老林里五年,不问世道。”田小马听了,立即派一名八路军战士,多方查询,费尽周折,终于找到了神枪手郑功。神枪手郑功已是发须皆白,一身农民装的打扮,但仍神采奕奕。田小马执意要与神枪手郑功比枪法,言称若神枪手输了,便放弃神枪手的尊号,若自己输了,本人从此不在拿枪。神枪手郑功叹口气说道:“年轻人,不要意气用事”。拒绝与田小马比枪法。然而田小马绝不善罢甘休,多次找到神枪手要求比枪法,神枪手见躲不过,便说:“好吧,选个日子吧。”

田小马于是选了今天,一个有风的日子。因为自己常年征战沙场,经常在刮风下雨等恶劣条件下打小日本。这也是许多著名神枪手输给他的原因之一,一般人很少选择恶劣天气练枪法。

起风了,风吹得演武场上的旗帜扑啦啦地响。演武场中央,田小马神情严肃地凝视前方。前方三十丈外,立着两个靶子。从这里看去,靶心只有铜钱般大小。看到骤然的风,田小马的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这正是他正在等待的一场风,也是在他预料中的一场风,因为,他要在风中与神枪手比枪法。

一通战鼓擂响后,比赛开始。比赛规则是两人各发十枪,打中靶心多者为胜,田小马先开枪。第一枪,两人各中靶心。第二枪,又各中靶心。......前九枪,两人枪无虚发,打中了各自的靶心。最后一枪,田小马看了看神情自若的神枪手,他想,果然遇到高人了,看来今天要打成平手。不行,今日若打成平手,就择日再比,一定要分出胜负高低。这个世上绝不能有两个神枪手!想到这里,他拉开了枪拴,就要开枪的一瞬间,风陡然大了起来,一粒粗沙子被风吹起来,直奔连长田小马左眼,强烈的刺痛下,田小马不由得眨了一下眼,同时枪响了,子弹飞出去。只这一眨眼,子弹发生微小的偏斜,子弹打在靶心边缘。若是在战场上,这一偏差不过是射中敌人的脑门偏左一点,或是心窝偏右一点。但现在,在这样高水平的比武中,这微小的偏差意味着什么,田小马心里非常清楚。

他懊悔地叹了口气,用力把手枪扔在地下。神枪手郑功看了田小马一眼,没有说话。他像先前一样信心十足地拿着手枪,叭一声子弹飞出去,竟也未中靶心,而且刚好打在靶心边缘。田小马觉得受了羞辱,愤愤地对神枪手说:“我输了就是输了,你不必让着我,我以后不拿枪就是。”神枪手郑功轻轻地摇摇头,从地上拾起田小马的手枪,说:“你错了,我根本没有让着你,不信?”|神枪手指了指枪靶,你好好看一看,我们是打了个平手。田小马扭头看枪靶,两个枪靶都是九枪命中靶心,一枪在靶心外,看起来的确是平手。忽然间,田小马如同发现什么似的,脸色大变,他转过头来看神枪手郑功,神枪手郑功早已走出百步之外。田小马望着神枪手郑功的背影,双手抱拳,深深作了一揖。

神枪手郑功靶上的枪眼,每一发都与田小马所打的枪眼同在一个位置上,包括那偏离的第十只枪眼。

作者简历:

张子保,黄河.淮河浪子等十几个笔名,河南省正阳县人,毕业于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闻学系,资深媒体人,著名揭黑记者,多家刊物编委与顾问和评论家,曾就读于北京鲁迅文学院作家班。他在多年的新闻工作中,共发表文学、新闻纪实作品1300多篇,其中代表作《日子深处有阳光》、《阿婆的爱心》等荣获全国一.二.三.等奖!散文,小说多次被《小小说选刊》等杂志转摘和被收于各种选集选本。目前博主任五家媒体社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