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世纪80年代前,我军并没有现代化的狙击作战体系,同样在狙击装备我们也是空白。在1979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我军缺乏反狙击作战经验,吃到了很多的苦头。我们也从越军手中缴获了苏联的SVD德拉贡诺夫狙击枪,发现是一款非常优秀的狙击步枪,为我国国产狙击步枪的研发提供了很大的借鉴意义。

79式狙击(应前线急需而研发的79式狙击枪)(1)

SVD狙击枪是苏联为了替换莫辛纳甘狙击枪的产品,SVD狙击枪是一款半自动狙击步枪,该枪是由苏联枪械设计师德拉贡诺夫设计的,该枪于1967年正式装备苏联军队,由于当时我国已经和苏联交恶,自然我们没有获得SVD狙击枪的生产授权,而在越南战争期间苏联向越南提供了不少SVD狙击枪,经过了近10年战争的磨练,越南培养出大量有实战经验的狙击手,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我军回撤的过程中,越南狙击手的冷枪战术给我们造成了不小的伤亡,这也让我们意识到了狙击作战和反狙击的重要性,随即我国也决定开发专业的狙击装备。

79式狙击(应前线急需而研发的79式狙击枪)(2)

我国的军工部门经过讨论决定立即仿制缴获的SVD狙击枪,仅仅耗时半年我国就成功的逆向仿制出了SVD狙击枪,同年将该枪命名为了79式狙击枪,该枪采用了短行程活塞的自动方式,闭锁结构上和AK47非常相似,同样都是回转闭锁,采用的是10发弹匣供弹,79式狙击枪全长1220mm、枪重3.8千克,整体尺寸较为紧凑,重量也较轻,对于射手的负担较小。79式狙击枪采用一个4倍的光学瞄具,79式狙击枪的瞄具也是仿制的苏联PSO-1型光学瞄具,但是也受制于我国光学技术的限制,该型瞄具和原版有不小的差距,而且我国79式狙击枪的瞄具导轨做工也比较粗糙,对于瞄具的卡槽的损耗很大,而且当时我军的狙击枪在使用完后,学要枪镜分离,更是导致瞄具的寿命下降。

79式狙击(应前线急需而研发的79式狙击枪)(3)

79式狙击枪采用的是53式7.62×54mm步机弹,当时我国也有部分机枪采用这种弹药,而且还有完整的生产线,79式狙击枪在仿制过程中直接采用了53式步机弹,这也给79式狙击枪留下了一个伏笔。在1981年,我国紧急给在对越一线的部队配发了79式狙击枪,当时我军对越一线部队一个步兵连要配备一到两支79式狙击枪,同时使用该枪的射手要经过筛选,优先考虑部队中的优秀射手,但是初上战场的79式狙击枪却掉了链子,我军很多战士反应该枪精度太差,散步大,狙击镜的稳定性差等。

79式狙击(应前线急需而研发的79式狙击枪)(4)

79式狙击枪精度差的原因就是该枪没有使用适合的狙击弹,原版的SVD使用的是7N1型7.62×54mm狙击弹,该弹是专业的狙击弹,其精度更加出色,而SVD的枪管膛线缠距也调整成了更适合7N1型狙击弹的240mm,而79式狙击枪的膛线缠距直接照抄了SVD,使用了普通的53式步机弹会导致精度出现下降,但是经过训练后,我军狙击手普遍也能熟练掌握好弹道,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没有狙击弹的问题。

79式狙击(应前线急需而研发的79式狙击枪)(5)

我国的传奇狙击手向小平,在对越作战期间就使用了一支79式狙击枪。1988年,向小平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击杀、击伤了31名敌军,而且仅开了31枪,可以称得上是百发百中。向小平的战绩都是在其7号哨位上取得的,这31次狙击距离大多都在1000米左右,由此可见向小平的狙击技术是多么出众。虽然向小平的30人的狙杀记录和历史上的著名狙击手相比并不显眼,但是向小平的狙击难度是相当高的。首先越南地区多是丛林地区,视线条件并不好,而且当时我军和越南属于对峙状态,敌人的人员数量和密度都很低,相对应的机会也就更少。

79式狙击(应前线急需而研发的79式狙击枪)(6)

1985年,我国又推出了85式狙击步枪,该枪针对79式狙击枪的缺陷进行了一定的改进,但是很多缺陷问题仍未解决。79式狙击枪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在现代狙击作战的道路上开始了探索,85式狙击步枪在我军装备了很长时间,直到目前为止,仍有不少部队还在装备着这款狙击枪,而我国也在现代狙击作战方面快速发展,逐步缩短了世界顶尖水平的差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