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末年,能够与秦国一较高下的大概只有楚国。楚地千里,乃是南方大国,也曾问鼎中原,逐鹿天下,曾以一国之力逼迫中原诸侯共同南下征讨。然而晚期楚国有良将,有贤臣,有兵甲,却无明君,乃至举国上下,竟然在秦军的逼近之下节节败退,直至灭亡。但百足之虫,虽死不僵,楚国依旧成了大秦最具威胁的势力。

为什么说亡秦必楚呢(楚虽三户亡秦必楚)(1)

甚至还传出了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预言,而事实也证明。咸阳城下,楚霸王项羽烽火一炬,终结了大秦的统治。那么楚虽三户,分别是哪三户,又有着怎样的说法和态度呢?

楚国灭亡,君王之过

楚国的灭亡,很大程度是当时君王的影响,战国末年,大部分诸侯国都已经走向了衰败,甚至无兵、无将可用。最典型的便是韩、魏两国,因为两国直面秦国,加上地域狭隘,长期的多线作战,最终拖垮了国家,根本无力抵抗秦国。

为什么说亡秦必楚呢(楚虽三户亡秦必楚)(2)

再有就是东方大国齐国,齐国虽然国力不输秦国、楚国。但长期保持中立态度,采取中庸之法,很少主动出击,在秦国远交近攻政策下,也是屡次背叛东方合纵联盟。而且战国末期,齐国几乎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将领。但楚国不同,在战国晚期,楚国的实力依旧强劲。首先在领土之上便是其他诸侯国无法比及的,雄踞南方,地域广阔,资源丰富,都为楚国提供了称霸的先决条件。其次文臣武将,人才济济,春申君、项燕、屈原等臣子,足以保证楚国的稳定发展。

为什么说亡秦必楚呢(楚虽三户亡秦必楚)(3)

然而楚国的君王却一代不如一代。楚怀王、楚顷王、楚考烈王,三代君王竟然没有一个能够撑起楚国的,楚怀王时期逼死屈原,楚顷王之时更是丢失都城,被逼迁都。到了楚考烈王之时,政策朝令夕改,国家混乱,虽有良将,却无明君。最终也是被秦国灭亡。

为什么说亡秦必楚呢(楚虽三户亡秦必楚)(4)

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楚国灭亡之后,是诸侯国之中反抗力量最强大的。楚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虽然国灭,但大部分的遗民并未投降秦国。加上楚国本就和中原地区的文化习俗有着差异,一时间很难融入中原地区。彼此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也是必然的。秦国一统天下之后,曾迁徙六国之贵族前往咸阳,加以管辖,但即便如此,一些具有反抗精神的贵族,依旧在各地组织力量对抗秦朝。例如汉初三杰的张良,便是一个矢志不渝的反秦志士。其实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说法,乃是楚之贵族南公所言,那么三户到底在指什么呢?

为什么说亡秦必楚呢(楚虽三户亡秦必楚)(5)

三户之说法

其实对于楚国三户的说法有很多种。首先就是指楚国立国大三姓,景、昭。楚国和其他诸侯各国不同,其起源较为复杂,甚至最初建国的时候,根本算不上是一个国家。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一个部落。楚国爵位乃是子爵,是爵位最低等的,地位低下,诸侯会盟周天子,楚国君王连落座的机会都没有。

为什么说亡秦必楚呢(楚虽三户亡秦必楚)(6)

甚至说在建国初期,国家想要祭祀,缺乏牛羊,都需要去其他国家偷盗,可见楚国之贫弱。楚国王族乃是芈姓,本支乃是熊氏,其后还有分支分别为昭、屈、景三氏,共同构成了楚国的贵族统治集团。因此所谓的楚虽三户,并不是特指几户人家,而是楚国的实际统治者。意思就是楚国虽灭,但是传承依旧在,依旧是反抗秦朝的主力。

为什么说亡秦必楚呢(楚虽三户亡秦必楚)(7)

其次关于三户的说法,还有楚国根本之意。楚国立国于三户城,历代先祖的祭祀之地也在三户。因此三户有着楚国根本之意,只要楚国的根基还在,楚国便不会灭亡,也不会被彻底消灭。表明了楚国人民坚定的抗击之心,令人敬佩。

为什么说亡秦必楚呢(楚虽三户亡秦必楚)(8)

最后三户也代指的是楚国人民的反抗之心。在诸侯国之中,楚国在于秦国的作战之中伤亡最大的。秦国对楚国两次大规模用兵,一次是李信率军二十万,一次是王翦率军六十万。虽然李信之战秦国兵败,但王翦入楚地,可谓是将楚国打得支离破碎,死伤无数。楚军被打得丢盔弃甲,最终楚王不得不选择迁都得以保存。因此楚国人民对秦国的恨,可谓是根深蒂固,双方乃是不共戴天之仇。楚国一直以来都是秦国的头号强敌,双方之间矛盾深重,因此反抗的人也最多。

为什么说亡秦必楚呢(楚虽三户亡秦必楚)(9)

项羽灭秦

其实严格意义上项羽并非楚国之人。项氏一族乃是姬姓,源自诸侯项国,国灭之后,项氏一族时代在楚国为将。秦末时期,项羽以及其叔父拥立了楚怀王之孙熊心为王,将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预言贯彻了下来。领导了秦末时期的反秦政权。项羽此人心高气傲,作战能力强,多次击败秦军,将自身发展为了同一时期最强大的势力,领导天下诸侯,歼灭暴秦。

为什么说亡秦必楚呢(楚虽三户亡秦必楚)(10)

但项羽从未将熊心放在心上,随着项羽实力的不断强大,无需借助楚王名号。一方面安排熊心居所,一方面派人将其杀死。对于楚虽三户的说法也置之不理。其实自始至终的预言都是为了反抗秦朝而找的理由罢了。古人一直都认为要师出有名才可以,秦末暴政,百姓苦不堪言。起义之人打出正统名号,必然能够得到更多百姓的支持,师出有名。不然到头来即便夺取了政权,也会被视为反贼。

为什么说亡秦必楚呢(楚虽三户亡秦必楚)(11)

总结: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今日看来,这些所谓的预言,其实都是无稽之谈,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这些预言,正是百姓对暴政的不满和反抗。以人为本,这是儒家人本思想的内涵,如果一个政权抛弃了百姓,而故步自封,必然是无法长久的。政权的垮塌也不过在一瞬之间而已。反抗精神的存在,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根基。一旦缺失,如同没有思想的行尸走肉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