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伴随着华为mate50新品发布会的召开,让人们好奇已久的“向上捅破天”通讯技术,也正式掀开了神秘面纱!不出意料,该技术正是业内人士推测的卫星通信技术。事实上近几个月关于卫星通信的技术概念,可谓是在全球市场上突然爆火。不仅华为早早的为该技术进行了推广预热。

华为参与了北斗建设吗(华为成功捅破天)(1)

而且在华为推出该技术后仅一天,新发布的iPhone 14系列也宣布支持卫星通信功能,甚至有爆料称,苹果团队为此还赶在发布会之前紧急完成了该功能的硬件测试。除此之外,谷歌也突然跳出来宣布,下一代的Android 14版本也将支持手机卫星通信功能。一时间,卫星通信这个相对冷门的技术概念,仿佛成为了全球智能手机赛道,下一个决胜点!那么问题来了:

科技巨头们纷纷押注的卫星通信,究竟是什么技术?

对于现如今极为完善的通迅产业来说,卫星通信技术又有什么价值?

最重要的是,现如今华为凭借着首发卫星通信技术,能否让自己成功翻身重回巅峰呢?

华为参与了北斗建设吗(华为成功捅破天)(2)

漏洞百出的移动通讯

如果问现如今人类最无法割舍的通讯工具是什么,那么手机肯定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名。作为当前最主流的通讯方式,手机无疑让诗中的“天涯若比邻”成为了现实。而手机之所以强大,本质上依赖的则是背后移动通讯系统。

这个系统主要由基站、天线以及基于固定宽带接入的Wi-Fi共同组成,互相之间利用微波信号来连接全球范围内的手机通讯。虽然经过人类多年的建设,该系统已经成功覆盖了地球上绝大部分的陆地,完全可以满足常规通讯需求。但是对于像戈壁沙漠、深山老林这样的无人区来说,这张看似完善的通讯网显然就不够用了!

华为参与了北斗建设吗(华为成功捅破天)(3)

毕竟无论是基站、天线还是固定宽带都不是大白菜。其昂贵的设施价格和建造成本就决定了,它们更适合城市、乡镇这种人口密集的地方。如果将其建设在偏远的无人区,无论是利用率还是回报率都会极低。而且无人区往往还意味着环境更为恶劣,那么通信设施的建设和维护,还将面临着工程和技术上的难题。

即使在中国,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完全由国家进行主导,可以不计成本的进行投入,但仍旧无法保证每一寸国土都有移动微波通信信号。相比之下广袤的非洲、混乱的中东其信号覆盖率更不用多说。甚至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这样的发达国家,由于将通信基础设施交由企业私营,最终导致很多人口密度低的地区,信号覆盖也很不理想。

华为参与了北斗建设吗(华为成功捅破天)(4)

欧洲通信基站少

而这还仅仅是在陆地范围内的限制,要知道我们的地球上还有面积占比高达71%的浩瀚海洋。在那里常规移动通讯系统的覆盖率也许连百分之一都不到。可以说在如今高度信息化的时代,网络信号覆盖率的问题已经成为困扰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头号难题。那既然有了问题,自然就要解决,而卫星通信就是用来补足当前移动通讯系统漏洞的重要一环!

华为参与了北斗建设吗(华为成功捅破天)(5)

卫星通信 冷饭热炒

其实所谓的卫星通信技术,本质仍旧是一种利用微波信号进行连接的通讯模式。只不过与地面的移动通迅系统不同,卫星通信的基站是将微波信号的中继站也就是基站,从建在地面改为发射到太空中去。而那个漂浮在太空中的基站,就是人造卫星。那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

对此我们可以将信号基站想象成一个手电筒,如果利用这个手电筒去照射地球仪,理论上来说手电筒与地球仪的距离越远,那么被照亮的范围也越大。而微波信号的传递与光类似,同理基站距离地表的高度越高,信号的辐射范围也越大。

华为参与了北斗建设吗(华为成功捅破天)(6)

而如果直接将卫星作为基站,将其发射到太空中,那么卫星通信的覆盖区域和通信距离自然会比地面基站高出许多。甚至理论上来说,只需要将三颗同类型卫星进行适当配置,就可以顺利搭建出一张,能覆盖除两极附近地区以外的全球通信网络。因此相比于地面基站而言,卫星基站才是远距离通信的最佳选择。

然而需要正视的是,任何技术都不可能完美,卫星通信自然也是如此。首先由于发射卫星的成本过于高昂同时还存在失败的风险,所以卫星通信系统的搭建往往会比地面通讯系统困难数倍。

华为参与了北斗建设吗(华为成功捅破天)(7)

而且由于微波的传输还会因为距离的增加而衰减,因此卫星通信的传输时延也更大,甚至连2G网络的网速都达不到。即便是能勉强上网,其上网速度对于现如今用惯了4G、5G网络的消费者而言,足以令其崩溃。除此之外,像日凌星食等天体现象,位置不同造成的经纬度差异、卫星老化等一系列因素,都会影响卫星通信的稳定性。

因此虽然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就有科技公司将目光放在卫星通信市场上,但最终大多都折戟沉沙黯然离场。例如摩托罗拉的铱星计划,前后耗资30多亿美金,发射了数十颗卫星试图打造出一个完整的卫星通信网络。结果最后因为入不敷出,直接以2亿的打包价卖给了美国军方。

华为参与了北斗建设吗(华为成功捅破天)(8)

但即使如此,仍然有众多企业纷纷砸钱开展卫星通信业务。不过因为有了摩托罗拉的前车之鉴,这些后来者们也学聪明了。不再企图将这一技术完全平民化,开始将项目重心完全放在了对该技术要求更高的特殊市场领域,例如矿产勘探勘察、远洋出海、灾害救援等。

而与之相对应的,卫星通信技术的使用成本也更高。往往一部卫星电话手持机的价格,就需要数千乃至上万元。至于便携式的卫星通信接收设备,更是从几万到几十万不等。

华为参与了北斗建设吗(华为成功捅破天)(9)

同时除了硬件购买之外,卫星通信软件的运营资费也不低。拨打电话的话费大约每分钟几元至几十元不等,如果想利用其上网就更贵了,平均一兆流量就要十多块,相当于现如今5G流量价格的数千倍。

也正是因为如此高昂的使用成本,最终使得卫星通信技术逐渐脱离了普通人的生活,成为了一种听起来就很遥远的高端技术。不过伴随着现如今,华为与我们北斗系统的共同发力,卫星通信技术终于又初步回归了普通人的视野!

华为参与了北斗建设吗(华为成功捅破天)(10)

北斗送助攻 华为捅破天

9月6日在华为Mate50新品发布会上,华为现任常务董事余承东表示:

“过去70年,卫星通信主要集中在专业领域,普通消费者很难享受到卫星通信的服务,我们此次带来全球首款支持北斗卫星消息的大众智能手机,开启大众卫星通信新时代。”

华为参与了北斗建设吗(华为成功捅破天)(11)

余承东

虽然这句话听起来好像极为轻松,但其背后的过程是极为艰难的。因为仅从技术上来看,智能手机想要搭载卫星通信技术是极为困难的。因为智能手机不同于傻大笨粗的卫星电话。其轻薄的体积就决定了,如果想实现与卫星直接通信,在硬件的集成度上难度会极高。不仅需要解决通讯高功耗的问题,还要考虑卫星移动速度、收发信息功率,多普勒效应导致的微波信号频率和相位变化量等诸多因素。

华为参与了北斗建设吗(华为成功捅破天)(12)

因此近几年来,虽然有许多手机厂商都在打卫星通信的主意,但是却一直难以出现突破性的进展。像苹果更是传了好几年,新机型可能会支持卫星通信。结果直到新推出的iPhone 14系列,才正式将此功能落地。那么华为为何能突然成为卫星通信技术的领头羊呢?

事实上,对华为崛起历程稍微有过了解的朋友应该清楚,现如今这个全球知名的手机厂商,最初正是靠通信设备起家的。甚至直到现在,在全球通讯行业中,华为的技术水平依然处于王者地位,并且很难被撼动。所以在众多的手机厂家之中,华为在通讯技术方面的实力处于绝对优势的。因此华为能够率先在民用手机上,实现卫星通信其实是理所当然的结果。

华为参与了北斗建设吗(华为成功捅破天)(13)

事实上早在今年上半年,华为就已经获得了“卫星通信的方法和装置”专利授权。这说明,当时华为对于Mate50搭载卫星通信技术,就已经胸有成竹。当然华为仅仅依靠自己,就想搭建起卫星通信网络也不现实。

毕竟在这条崭新的通讯链中,华为扮演的只是用户终端的角色。那么更重要的卫星基站又是由谁来提供的呢?答案就是我们的北斗系统!

华为参与了北斗建设吗(华为成功捅破天)(14)

也许在大家的印象中,北斗系统的唯一作用就是用来导航。但事实上,早在北斗系统建设之初就已经搭载了用于通讯的短报文模块,可以为用户机与用户机或者用户机与地面中心站之间提供简单的通信服务。之后为了将该功能彻底普及开来,中国兵器工业集团还联合中国移动、中国电子以及多个国产手机厂商,完成了国内首颗手机北斗短报文通信射频基带一体化芯片的研制。

而现如今华为卫星通信技术的推出,正是与北斗系统强强联合的结果。

华为参与了北斗建设吗(华为成功捅破天)(15)

天地互联大计 卫星通信争先

根据余承东在发布会上的介绍,目前华为所搭载的卫星通信功能,不仅能够让用户在没有信号或者通信手段失灵的情况下,依旧可以使用手机向北斗卫星发送短信。同时它还具有无视地面的网络限制,一键生成轨迹和发送位置的功能。

虽然这些功能听起来和我们普通人的生活,关系不大。但事实上它的定位就相当于汽车的安全气囊,也许大部分人一辈子都用不到一次,但是用一次往往就有可能救自己一命。而这也并非是危言耸听,大家有兴趣可以随手在网上搜一下驴友失联的关键词,类似的事件可以说是比比皆是。

华为参与了北斗建设吗(华为成功捅破天)(16)

除此之外,还有海洋作业、矿产勘测、灾难救援等,其实都急需一款能够平民化的卫星通信技术。而华为的出现则正好补足了这一市场缺口,这也是为何现如今谷歌、苹果等科技巨头都纷纷涌入这一赛道的真正原因。虽然这项技术不像芯片那样,可以成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但是它的出现却可以最大程度的拓宽,自家产品的通讯适用范围,进而打开一个更为广阔的市场。

最重要的是,现如今北斗系统已经宣布,其短报文技术将对所有的手机厂商开放。这意味着未来,该技术很有可能成为国产手机的一大特色亮点。毕竟北斗系统作为全球导航系统中,唯一具有短报文功能的存在,其信号覆盖率和稳定性是任何卫星星座都无法比拟的。因此就算苹果、谷歌等海外巨头同样装载了相似的卫星通信功能,但是在最终表现上仍然是未知数!

当然需要正视的是,现如今华为与北斗的卫星通信,仍然只是天地互联的初期阶段,未来我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不过现如今我们已经领先西方成功迈出了第一步,相信未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会真正搭建起一座沟通天地的桥梁,成为新一代通迅技术的领头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