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哥老马一家买卖

甘肃四川两界相连

文/苗林

瓢泼大雨下来了。说也幸运,四点多钟到达郎木寺的时候雨停了。

郎木寺既是乡镇的地名,也是寺庙的名字,还是四川、甘肃两省交界的地方。甘肃的郎木寺坐落于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境内,四川的郎木寺坐落于若尔盖县境内。镇子里还有一座清真寺,也坐落于四川若尔盖县境内。镇子因寺庙而得名,寺庙也因为分属于两个省份声名远播。甘肃的郎木寺坐落于山坡上,四川的郎木寺坐落于坡底。发源于镇子里的白龙江说是两省两县两镇的分界线。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掰开了揉碎了又和在了一起,哪里能分得清楚呀!

甘肃旅行陷阱多(甘南陇南游记七)(1)

从规模和人气上看,坐落于甘肃境内的郎木寺更吸引人。庞大的寺庙群依山而建,登高而回望,群山环抱,风景如画。

老张对殿堂颇感兴趣,尤其是对大殿内陈列的金玉宝藏,每一件都要仔细的端详。有几处殿堂,游人是要脱掉鞋子才能进到里面去的。老张不厌其烦,逢殿必进。大饱了眼福:“里面陈列的东西太好了,哪一件都是价值连城。”

郎木寺还有一处对外展示天葬仪式的天葬台。梅姐在手机视频当中看到过天葬,来到这里,她很想近距离的观看。王导只得十分遗憾的告诉她:“虽说是人生无常,天葬也不是每天都有的。”

甘肃旅行陷阱多(甘南陇南游记七)(2)

六点多钟回到了郎木寺酒店。酒店的外表与其他宾馆饭店没有什么区别,方方正正的。酒店内部的格局却大不相同。酒店是天井式楼房,天井被罩上了一层玻璃,酒店内亮堂得很。内部装修多有藏民族风格,五彩斑斓的。老姜被安排在六楼,也就是酒店的最高层。一天下来有些累也有些渴。酒店也想得周到,天井旁边的四个角都安放有茶几和椅子。凭栏往下看,每一层都看得清清楚楚,好不惬意。取出茶杯,用白龙江的水沏了一杯古树老茶,顿时香气四溢。梅姐招呼陶老师一起来喝茶。陶老师说:“今天有点累了。也有点高反,喝了茶担心晚上睡不着觉。我在房间里面歇一会儿,去吃饭的时候喊我一声。”

甘肃旅行陷阱多(甘南陇南游记七)(3)

郎木寺所处的海拔已经达到了三千五百米。烧水开得快,凉得也快。正好饱饮解渴。

晚饭后老姜还要探一探两省两县两镇的分界点在什么地方。过了一个流淌着白龙江水的桥再折返回来,梅姐看到前面马路左边一家“清真老马餐厅烤吧”,一下子又勾起了她吃烤羊肉串的馋虫,抬腿就要过去,又看到马路右边一家“小马哥羊肉烤吧”,略一犹豫,还是进了那家“清真老马烤吧”。心想:“吃就吃正宗地道的老店味道。”老马店的老板笑眯眯的说:“吃哪家都一样,对面那家是我女婿用我儿子的名字开的。味道也差不了哪里去。”

甘肃旅行陷阱多(甘南陇南游记七)(4)

老姜问:“这甘肃和四川两省的交界地在什么地方?可有明显的界碑?”

老马说:“顺着这条路往前走,到路口往左一拐。脚下是方正的水泥砖铺的路。再一直往前走,看到脚下的路坑坑洼洼了,那里就进入四川了。”

把甘肃和四川分得明明白白,又有如此倾向性的描述,老马一定是甘肃人。

“我是甘肃的。你们不要看四川的经济发达程度要比甘肃好,但是在郎木寺这个镇上,甘肃的经济条件要比四川的好。”

甘肃旅行陷阱多(甘南陇南游记七)(5)

就按照老马说的往前走。道路宽阔处也不过十几米的样子,两边布满了商店。果然,走不多远,前面的路疙疙瘩瘩的了。比较明显的标志就是有了一家“四川省农村信用社”。而疙疙瘩瘩的路也不像老马所说,是因为四川的经济条件差,路修的不好。老姜说:“就是有了这一段几十米长的疙疙瘩瘩的路,让甘肃人津津乐道,才使得两省交界处多了些许旅游的趣味。”在那条路的分界线上,一股清渠从房屋中间流淌而过。清渠应该也是两省的分界线啊。老姜站在两省分界处,看着对面的四川农村信用社,拍了一张照片作为留念。右侧是蜀秀宾馆,左侧是娇代小吃店。

甘肃旅行陷阱多(甘南陇南游记七)(6)

走不多远,路照样的平坦。四川的郎木寺就在眼前。不远处就是清真寺。

天气暗淡了下来。老姜还是有点遗憾的:“这么远来了,没有能够看到白龙江的发源地。”

6.29

壹点号 畅叙幽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