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以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事关广大农民根本福祉,事关农民群众健康,事关美丽中国建设,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建设扎实推进?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建设扎实推进(美化农村人居环境)

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建设扎实推进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以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事关广大农民根本福祉,事关农民群众健康,事关美丽中国建设。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人民群众对清新洁净美好家园的殷切期盼,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乡村振兴的“首场硬战”,是增强农民幸福感的客观需要,是充分发挥村民群众主体作用的重要抓手,是美丽乡村建设的现实需要。

提升硬件环境,从一处美到处处美。美丽中国,先美农村。近年来随着游美丽乡村、赏田园风韵、品味大自然、体验慢生活已成为公众出游新时尚,如果没有一个整体全貌清爽卫生的乡村环境,不从根本上改变垃圾到处有,污水随处流,美丽乡村就会大打折扣,更会影响乡村旅游的发展,影响农民致富的速度。广西钦州金桔村通过系列基础设施建设,拓宽路沟、建设村标、修缮村史馆、建设褚遂良典谏文化墩,让文化资源“活”起来,极大地改善了金桔村的人居环境,为发展农村旅游业奠定了坚实基础。完善农村硬件设施,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由示范点到示范村的点线面集中整治,让“脏”的问题明显减少,“乱”的现象有效管控,美的景色才会春暖花开、靓丽无边。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让农业发展方式和农民生活方式绿起来,让农村生态美起来、农村环境靓起来,让环境整治由一处美到全域美,由一时美到时时美转变。

干群同心,被动参与变主动共建。建设富美宜居乡村,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环境整治过程让村民参与、成效让村民检验、结果让村民受益,广大村民才会更有获得感,大家才会自发地参与美丽乡村建设。陕西安康五爱村面对群众参与性不高、主动性不强的难点,创新采用“包绿到户”的举措,村里为公共区域卫生和绿化设置了公益岗位,由村民分片负责;门前绿化由每户承包,根据实际需求由村里调拨资金购买绿植。包绿到户”以来,五爱村村民自发爱绿护绿,乡村绿化无人管理的状况已成为“过去时”。只有通过农村环境“洗脸”打造宜居乡村、农民素质“洗礼”打造美德乡村、农业产业“洗牌”打造生态乡村,实现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丽生活的“三美融合”,才能让广大农民养成美的德行、得到美的享受、过上美的生活,绘就多姿多彩的美丽乡村和气象万千的魅力中国。

因势利导,变美丽环境为“美丽经济”。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乡村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让亿万农民生活得更加美好,而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关乎农村居民的根本福祉,促进农村社会文明和谐,增强农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指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不是简单的头痛医头、脚痛治脚的单个问题,而是一项系统性、整体性的工作,对乡村产业发展、乡村旅游都大有益处。环境美了,游客来了,就实现了把美丽环境变成可持续发展的‘美丽经济’,绿水青山真正变成了金山银山。每一个乡村都有植根于它自身特色的美丽,一街一巷、一路一桥、一草一木,以及每一个村民身上自然散发的气质。安徽黄山宏村四周青山绿树,粉墙黛瓦的徽派民居构成一幅错落有致的中国山水画卷,如今年旅游收入过亿;阳春三月,江西婺源庆源古村吸引无数外地游客踏春赏花,置身万亩油菜梯田。各地要善于因势利导,找准定位,才能帮助乡村从激烈的同质化竞争中脱颖而出。

积极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擦亮打响乡村人居环境的“金字招牌”,助力美丽乡村可持续发展。让乡村成为生态宜居的魅力家园,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既是时代的呼唤,也是人民的期盼。

稿源:荆楚网

作者:熊柯(武汉江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