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用户超12亿人,排全球第三,可谓是一款家喻户晓的app,细看微信群聊功能,它并不支持管理员撤回成员消息的功能,这背后的原因可能是什么呢?今天就来和大家盘一盘这背后的逻辑~,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微信群聊不能使用?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微信群聊不能使用(什么微信群聊居然不能这样操作)

微信群聊不能使用

“微信用户超12亿人,排全球第三,可谓是一款家喻户晓的app,细看微信群聊功能,它并不支持管理员撤回成员消息的功能,这背后的原因可能是什么呢?今天就来和大家盘一盘这背后的逻辑~

吴欢(化名)最近很郁闷,自己创建的微信群,近期有人在群里发一些垃圾广告信息,这时候还不能像QQ群一样撤回他发的信息,只能把其踢出群聊,但信息记录还在,影响很不好,最后被微信后台检测到违规信息封号了,申诉也不起作用……

看到这里,很多小伙伴应该是感同身受吧?对呀,既然QQ都能实现的群聊撤回功能,微信肯定可以实现呀,那它为什么不推出这个功能呢?别急,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先来看看微信和QQ的差异点。

微信

1、微信的产品定位是熟人社交。基于这一产品定位,所以我们微信中的好友几乎都是我们自己所认识的人或者有过交集的人,而微信群聊则是在熟人社交的基础上所产生的功能,所以群聊里面的大部分人可能都是相互认识的,就算大家想打广告,也会碍于面子等因素,所以比较难出现这种垃圾信息行为。

2、微信自身是强实名制的。基于强实名制这一点,只要有人发布了垃圾广告信息,群聊内的用户可以对其进行举报,能较容易的对发布不良信息的人进行追责,换言之,微信的强实名制可以较好的对网民产生责任约束。

3、微信的进群门槛较高。微信目前不能通过搜索群号加群,只能通过二维码分享或者好友邀请入群,这一种进群方式很大程度上也保证了群聊的熟人社交性质,这种进群的方式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垃圾广告用户进群的难度,群成员的来源受到了控制。

QQ

1、QQ的产品定位是陌生人社交。陌生人相较于熟人本身就是一个更大的集合,所以QQ群里面的成员既有自己认识的也有自己完全不认识的,俗话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QQ的这一产品特点本身就需要更加严格的管理,才能尽可能维护群聊的稳定。

2、QQ自身是弱实名制的。只要QQ的用户不使用红包、银行卡等功能,那么QQ的使用完全不需要进行实名认证,非实名制就有可能导致不法分子可以很随意的发布不良言论,比如QQ经常出现盗号现象,被盗号的QQ就会在各种群聊发布含有木马病毒的垃圾广告,所以QQ需要赋予管理员更加特殊的权利去维系群聊的稳定。

3、QQ的进群门槛相对较低。QQ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好友邀请、搜索QQ群号进群,相比于微信进群的方式,我们可以很明显的发现QQ多了一种“搜索QQ群号”进群的方式,两者的这个差异与产品自身的定位息息相关,而且通过搜索QQ群号的方式导致入群成员的来源不可控。

用户体验

分析完了微信与QQ的差异点,那我们再从撤回成员消息这一功能的用户体验出发进行分析:首先撤回成员消息这一功能是十分影响用户体验的,讲个场景,假若因为你的发言与管理员的理念不相符合,管理员就撤回你的言论,这个时候你心里是不是有一种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的感觉?其次,没有撤回功能,我们可以很清楚的去看聊天的前后文,保证了聊天的顺畅和完整,不会因为撤回消息而造成信息丢失进而产生歧义或者断章取义。

从上述的分析中我们不难发现,微信自身通过各种方式一定程度上控制了群聊用户的来源,外加强实名制的风控,保证了群聊内的言论相对于QQ来说是可控的,同时为了保证用户的聊天体验,种种因素考虑下来,所以没有给群聊管理员赋予撤回消息的功能。尽管功能并没有上线,但个人理解微信群聊撤回成员消息这一需求肯定是有的,只是不那么紧急,也许它正躺在产品经理的需求池里面吧~

而在流量红利殆尽的当下,挖掘老用户更多的价值成为了所有公司的共识,于是私域流量(私域流量指的是我们不用付费,可以任意时间、任意频次,直接触达到用户的渠道,比如:自媒体、用户群、微信号等)的概念开始大行其道。在私域流量异常火爆的今天,微信群也渐渐变成了一个营销工具,群里面的成员性质其实和QQ群大差不差了,并不完全是当初的熟人社交,那我们也不妨大胆猜测下,微信是不是在不久的将来也会推出管理员撤销成员消息的功能?

作者:产品修炼日志 公众号:产品修炼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