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嘉兴日报-嘉兴在线】

当生命即将走向尽头,你希望如何度过最后的时光?是用尽一切手段无谓地挣扎,还是了无牵挂地安然告别?

尽管听上去有些残酷,但是死亡的确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话题。曾经,我们对死亡讳莫如深,如今,相关意识开始觉醒,我们是时候理智、客观地正视这一件“人生大事”了。

10月8日是“世界安宁疗护日”。安宁疗护,是指不以治愈疾病为目的,不主张以有创的治疗手段刻意延长生命,而是通过镇痛、控制各种症状,减轻身体、精神、心理的痛苦,帮助终末期病人获得更好的生存治疗,舒适、安详、有尊严地逝去。

安宁疗护效果评价表(让生命优雅谢幕)(1)

嘉兴是全国第二批安宁疗护试点城市之一。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位于嘉兴市第二医院南湖分院西部院区的嘉兴市安宁舒缓疗护中心,感受安宁疗护下,生命如何优雅谢幕。

安宁疗护效果评价表(让生命优雅谢幕)(2)

安宁疗护效果评价表(让生命优雅谢幕)(3)

带着尊严谢幕

安宁疗护效果评价表(让生命优雅谢幕)(4)

“爸爸在生命的最后一周,每天都能喝上一杯黑咖啡,仿佛又回到了健康的时候。有一天,他要求洗澡,然后又刮了胡子,整个人看着精神抖擞,第二天,在我和妈妈的陪伴下,爸爸安详地走了……”回忆起爸爸的逝去,女儿杨女士依然觉得欣慰,在被胃癌折磨得生不如死之后,爸爸在安宁疗护病房里重新获得了体面和尊严。

杨爸爸是一位企业家,年轻时敢拼敢闯,创下一番家业,最疲倦的时候,一杯黑咖啡总能让他振作精神。然而,当女儿长大成家,杨爸爸可以功成身退的时候,却查出了胃癌,且是晚期。他们到外省找了最好的医生,做了手术,做了化疗,但病情仍然无法控制。一次次送进ICU,一根根管子插进他的身体,他拉住医生的手说:“好难受,我想把管子拔掉。”

又一次从ICU出来后,杨女士安排爸爸住进了嘉兴市第二医院南湖分院西部院区的安宁舒缓疗护中心。那时候,杨爸爸已经持续一周无法正常进食。“我是个人,我想吃东西,我想喝咖啡。”他绝望地对医生说。

疾病已经药石无医,但痛苦可以缓解。医生为杨爸爸实施营养支持,为他放置胃肠减压管,实现了他进食、喝咖啡的心愿。

“最后一次见到他时,他笑容满面地喝着咖啡,还给我也泡了一杯……”南湖区中心医院院长费发明原是嘉兴市第二医院的肝胆外科医生,杨爸爸是他在安宁舒缓疗护中心的首批患者之一。“医生做久了,我们面对最大的问题可能不是病人如何活下去,而是如何离开。”多年前,他有一位胰腺癌晚期患者,确诊后陷入焦虑,每天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总说“一闭上眼睛就看到自己躺在铁板上烧”。3个月后,这位患者离开了人世。“当时如果有安宁疗护的话,我想他不会那样痛苦地离去。”费发明说。

据了解,我国于2017年印发《关于安宁疗护中心的基本标准和管理规范(试行)的通知》《关于印发安宁疗护实践指南(试行)的通知》,明确了安宁疗护中心的准入标准、服务管理和操作规范,促进机构规范化建设。作为全国第二批安宁疗护试点城市之一,嘉兴市安宁舒缓疗护中心于2021年7月正式授牌运作,启动全周期生命关怀安宁疗护工作。截至目前,共收治舒缓患者518例,其中217例患者纳入了安宁疗护管理。中心基于国家标准,构建了症状控制、舒适照护、心理支持和人文关怀四个维度的多元化安宁疗护服务体系。

“我们把人文关怀视为核心价值,终末期疾病是冰冷的,只有在一个富有人文理念的安宁疗护团队的照护下,患者和家属才会感受到生命照顾生命的温度。”费发明说。

凭借智慧强大

安宁疗护效果评价表(让生命优雅谢幕)(5)

不用长线短线地连接各种监护设备,只要躺在智能病床上,就能无感监测心率、血压等各种生命体征;生命体征数据实时传输到护士工作台,如有异常会发出警报,提醒医护人员及时干预;输液可以智能监控,输液结束能自动关闭和报警……在嘉兴市安宁舒缓疗护中心,除了温度,还有满满的科技感。

嘉兴市安宁舒缓疗护中心也是嘉兴市智慧疗护示范基地。面对以晚期肿瘤患者为主体的患者群,高强度的护理工作和随时需要专家支援的医疗保障,是建设安宁疗护中心的一大难点。

“依托5G 智慧紧密型城市医联体方案,我们将‘智慧’融进了安宁疗护中心建设之中。”嘉兴市第二医院院长陈刚告诉记者,中心严格按照国家安宁疗护病区建设标准建设,同时配置了智能护理作业中央监护系统、智能床旁交互暖屏系统、智能医护腕表系统、智能体感监测系统、智慧病床系统、智能药柜系统及智慧培训平板。

“自去年投入使用以来,智慧病房在减轻护士工作量、执行优质护理服务方面获得显著成效,真正做到了‘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病人’。”陈刚表示,同时,基于全面共享互通的HIS系统,嘉兴二院专家可以随时看到中心患者的实时数据,及时给出诊疗指导。

安宁疗护效果评价表(让生命优雅谢幕)(6)

“智慧”,不仅让医疗更有保障,也让爱心无所不能。居老先生因为肺癌晚期入住安宁舒缓疗护中心,在1个多月的治疗后,他的疼痛感、睡眠质量和精神状态都有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精神渐佳的他提出了一个心愿:患病以来一直没有出门,如今想再看看自己奋斗了一生的城市。然而,他的身体状况并不支持他外出,为此,中心医护人员和志愿者想到了直播。

那天,志愿者跑遍了嘉兴市区,美丽的南湖、整洁的中山路等一一通过直播镜头,展现在床旁的智慧显示屏上。居老先生看着嘉兴的变化,露出了满足的微笑:“我看到了,变化真大,真好!”

暖心、智慧、规范、可复制——嘉兴市安宁舒缓疗护中心正在成为全市安宁疗护的范本。陈刚介绍,正式启用一年多来,中心积累了智慧、暖心、规范服务的多个安宁疗护案例,这些特色服务案例又可不断培训输出传递安宁疗护理念和技术,多机构间共同进步,惠及更多百姓。“我们正在用心地探索,希望为嘉兴地区终末期患者探索出本土化安宁疗护照护模式,形成安宁疗护的可及性、可操作性、可推广性,为国家安宁疗护试点建设作出有益尝试和积极贡献。”

期待全社会关注

安宁疗护效果评价表(让生命优雅谢幕)(7)

“走之前,我想把眼角膜捐献给有需要的人。”“我想再回老家转一转!”……10月5日上午,安宁疗护志愿者、嘉兴市愿式关爱公益服务中心负责人蒋文新穿梭在一间间安宁疗护病房,一一记录下患者的心愿。

蒋文新从事公益事业已有10多年,5年前踏足安宁疗护领域,也是受到母亲离世的启发。5年前,蒋文新的母亲因病进入生命倒计时,住院期间,她选择用画画来缓解病痛。蒋文新则用镜头记录下母亲认真画画的情景,并将母亲的画作收集起来办了画展。“妈妈走得没有遗憾,我们跟她的告别是温暖的。”她欣慰地说。

自那以后,蒋文新便将目光投向了安宁疗护领域,她带着志愿者前往北京参加专业安宁疗护培训,随后为有需要的家庭开展上门安宁疗护服务。“当死亡真正来临时,大部分患者及家属毫无准备,不知所措。我们的医疗志愿者上门为患者进行对症护理,缓解其痛楚,专业心理咨询师为患者及家属开展心理疏导……不仅帮助患者,也帮助家属度过这一特殊时期。”蒋文新说。

今年60岁的高志娟也是一名安宁疗护志愿者。她通过专业培训,熟练掌握了一套安宁疗护的芳香疗法,每当有患者因为病痛无法入睡时,她就会及时赶来。音乐响起,精油的芳香传来,高志娟的双手温柔地抚触患者身体,往往不到半小时就能让患者安然入睡。“对他们来说,睡个好觉也是一件奢侈的事,我尽力而为。”高志娟说。

志愿力量是安宁疗护医护力量的有力补充,但相比其他领域,安宁疗护志愿者明显较少。“很多人依然谈‘死’色变,有很多和我一起参加安宁疗护培训的志愿者都中途退出了。”高志娟说。

“我们期待更多人加入安宁疗护志愿者队伍。”蒋文新告诉记者,“我们志愿者的任务,就是协助医护人员,让患者在生命终末期享受到无微不至的关怀,病而少痛,舒适而有尊严地离世,让亲属悲而不伤,尽心且安然地和患者告别。”

近年来,社会对安宁疗护的认知度在不断提升,但依然不够。“解决了安宁疗护机构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才能真正实现安宁疗护的意义。”陈刚认为,生命的质量,不仅包括生的质量,也包括死的质量。在全社会实现优生优逝、善始善终,是一个文明城市应有的态度。人生的最后一道考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

安宁疗护效果评价表(让生命优雅谢幕)(8)

(图片由嘉兴市第二医院提供)

本文来自【嘉兴日报-嘉兴在线】,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