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少数人口稀少、交通不便以及部分少数民族地区,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实行火葬,人死之后要进行火化已经成为国民的共识。

火化后的骨灰可以存在多少年(人体火化后的骨灰为什么那么少)(1)

尽管我国推行火葬已经三四十年,但还是有很多人难以接受,认为人死后被烧成灰是对死者的大不敬,是挫骨扬灰。

而另一部分人不仅接受火葬,甚至愿意接受新型生态殡葬方式,比如树葬、海葬等,直接将骨灰埋在树底下被大树吸收,或者将骨灰抛撒至大海中,随海洋漂流而去。

那么人体火化后的骨灰究竟是什么成分?为什么火葬场给家属的骨灰那么少?多年以后这些骨灰又会变成什么?下面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些相关的话题。

火化后的骨灰可以存在多少年(人体火化后的骨灰为什么那么少)(2)

1、骨灰的成分是什么?

俗话说死者为大,人死之后要让其走得风风光光,即便是要火化,也要打扮得体面一些。入殓师就是专门为逝者服务的专业人士,他们为逝者净身、按摩,化妆面部,穿戴寿衣等,让逝者尽可能焕发生前的精神面貌,这是对逝者的尊重,也是对逝者家属的安慰。

入殓师完成工作后,逝者遗体将被推送至告别室,工作人员已经布置好了灵堂,供逝者的亲朋好友吊唁、告别。

告别仪式结束后,火化师就要对遗体进行火化了。相信很多读者听说过有关火化的传闻,比如火化师会对遗体进行破坏操作等。

火化后的骨灰可以存在多少年(人体火化后的骨灰为什么那么少)(3)

其实这是在过去火化技术不够先进的年代,火化师不得已而做的一些操作,比如划破遗体腹部,防止其在炉内高温的炙烤下发生“爆炸”。

但在今天的大部分火葬场,都已经采用绿色火化技术,火化炉密闭性非常好,不需要担心遗体在炉内“炸开”,也就不用火化师划开遗体的腹部了,火化过程中也不需要对遗体进行翻动,从火化完成后出炉的完整尸骨就可以知道这一点。

火化炉内的最高温度为900℃~1100℃,这温度连金银都可以融化,那么遗体的软组织会全部被焚烧氧化,甚至连一些细小的骨骼都会被烧成灰。

火化后的骨灰可以存在多少年(人体火化后的骨灰为什么那么少)(4)

不过大部分骨骼都不会被烧成灰,而是被烧成渣,变得非常易碎,用手都可以将其捏断,骨灰中已经没有任何人体的软组织成分。那么骨灰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呢?

科学家通过对骨灰的成分进行分析后发现,人焚烧后骨骼化成的会,在人体骨灰X射线粉晶衍射中显示,和磷灰石很相近,主要成分包括了钙、磷、氧和碳以及其他一些微量元素,这些可都是制作肥料的原材料。

当然了,不同的人火化后的骨灰成分会略有不同,这跟它们的基因、饮食、年龄以及其他一些因素有关。比如喜欢吃素的人的骨灰中,含有较高的锶元素,而喜欢吃海鲜的人的骨灰中,重金属的成分较多。

火化后的骨灰可以存在多少年(人体火化后的骨灰为什么那么少)(5)

除了人体骨骼中本身含有的成分外,骨灰中还会混合一些身外之物焚烧过后剩下的物质,比如一些逝者携带的金属类陪葬品,火化过程中混进去的其他杂质等。不过大部分不能焚烧的陪葬品都会在火化之前,被工作人员取下来并退还给了家属。

另外,骨灰的形状与人们在影视剧中看到的不同,刚出炉的骨灰并非粉末状,而是大块的骨渣。因为粉末状的骨灰会被火化炉的高温气流带走,真烧成灰的会,估计什么都剩不下了。

大部分家属都会将大块的骨渣直接装进骨灰盒,如果想要粉末状骨灰的话,还需要火化师对骨渣进行粉碎碾磨。

火化后的骨灰可以存在多少年(人体火化后的骨灰为什么那么少)(6)

那么新的问题出现了:那么大一个人,火化之后出炉的骨灰怎么就这么点,用一个小小的骨灰盒就能装下?

2、骨灰为什么这么少?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惑,骨灰盒那么小,怎么可能装下所有的骨灰,是不是火葬场只给家属一部分骨灰?其实不是的,遗体火化后出炉的骨灰本来就不多。

人体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氧,约占65%,其次是18%的碳元素、10%的氢元素以及3%的氮元素,这四大元素已经占了人体总量的96%以上,而剩下的3%多一点则是钾、钠、钙、镁、氯、硫以及其他一些微量元素。

火化后的骨灰可以存在多少年(人体火化后的骨灰为什么那么少)(7)

在上千摄氏度的火化炉内,人体内的水分和有机物全部都会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一些气体随着热气流被排出火化炉外,能够剩下的就只有以无机盐为主的骨骼,主要成分也都是一些无机盐。

一般男性骨骼的重量为8千克,女性则轻一些,为5~6千克,经过高温焚烧后的骨骼重量会更轻。而且有些骨骼上的细枝末节,会在高温炙烤下变成灰,并被火化炉的排气系统排出去。

研究表明,成年男性遗体焚烧后的骨灰平均重量约为2.7千克,成年女性的平均骨灰重量则为2.4千克。那么一个骨灰盒完全能将这些骨灰全部带走,根本不会出现火化师扣留骨灰的情况。

火化后的骨灰可以存在多少年(人体火化后的骨灰为什么那么少)(8)

3、多年以后骨灰会变成什么?

火化完成后,火化师会将骨灰交给逝者家属,接下来就要进行安葬了。

大部分城市地区的骨灰会被安葬在规划好的公共墓地,也有将骨灰寄存在殡仪馆的骨灰架上的。但不管哪种方式,都需要付出租金,这也是很多人反对火葬的原因之一。

近些年还有一些新型的殡葬方式出现,比如树葬、海葬等。而不同的安葬方式,多年以后的骨灰会发生不同的变化。

火化后的骨灰可以存在多少年(人体火化后的骨灰为什么那么少)(9)

墓葬后的骨灰不会有变化:

墓葬就是人们熟知的将骨灰安葬在公共墓地,树立一个墓碑的安葬方式。逝者的骨灰被存放在骨灰盒内,而骨灰盒又安葬在大理石结构的墓葬里。

在这种殡葬方式下,骨灰无论过多少年,都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因为骨灰的主要成分是钙磷酸盐,它不溶于水,也不会轻易被氧化。骨灰在墓葬里的骨灰盒内,几乎不会受到外界的干扰,因此经年累月也不会发生变化。

火化后的骨灰可以存在多少年(人体火化后的骨灰为什么那么少)(10)

同样的,寄存在殡仪馆的骨灰与墓葬的情况差不多,殡仪馆的骨灰架也是个相对密闭的空间,再加上工作人员的妥善管理,骨灰多年后也不会被破坏。

但如果逝者家属没有为墓葬或者寄存骨灰续费,那么合同到期后,殡仪馆有权对骨灰进行处置。他们通常会把欠费的骨灰集中存放,多年后任然联系不上家属,那么很可能会将骨灰作深埋处理。

火化后的骨灰可以存在多少年(人体火化后的骨灰为什么那么少)(11)

树葬后的骨灰会被植被吸收

除了墓葬,现在很多人会选择生态葬,比如树葬、花葬等,就是将逝者的骨灰埋在树根地下,并且不树立墓碑。逝者亲属只需要祭拜骨灰上的树或者花即可。

而且,生态葬使用的骨灰盒是易于腐化分解的材质,在树底下埋葬多年之后,骨灰盒就会腐烂,里面的骨灰也会与土壤融为一体。

前面我们已经介绍,骨灰的主要成分是钙磷酸盐,这是制作肥料的原材料,非常有利于植物吸收。也就是说,多年以后,树葬或者花葬的骨灰,会被安葬之处的植被吸收,以树的方式重焕生机。

火化后的骨灰可以存在多少年(人体火化后的骨灰为什么那么少)(12)

海葬的骨灰盒会融入大海

海葬冲破了传统的“入土为安”的殡葬观念,不仅不立墓碑,连骨灰都不留存,撒入大海,一了百了。海葬秉承的是从自然中来,到自然中去的殡葬观念,有利于节约土地,移风易俗。

海葬后的骨灰,在被撒入大海的那一刻,就相当于回归自然了,这跟将一把土撒如大海没什么区别,经不起一丝波浪,从此消失在汪洋大海之中。

火化后的骨灰可以存在多少年(人体火化后的骨灰为什么那么少)(13)

如果非要说海葬多年以后骨灰的去向,恐怕也是为海中植物提供了养分,再被海中动物吃掉,骨灰进入到大自然的循环中去了。

所以说,骨灰多年以后会变成什么与采用哪种殡葬方式有关:妥善保管的骨灰无论经历多长时间,也不会有太大变化;而将骨灰埋葬地下,或者撒入大海等,直接与大自然接触的话,骨灰最终会进入自然循环当中。

火化后的骨灰可以存在多少年(人体火化后的骨灰为什么那么少)(14)

4、结束语

尘归尘,土归土!人死后进行火化其实就是加快了人体回归自然的速度,骨灰的主要成分都是一些无机盐,是上好的肥料。

至于骨灰多年后会变成什么,就看你如何处置骨灰了,墓葬、树葬和海葬后的骨灰,结局是不同的。

那么你将来希望自己的骨灰被如何处置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