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冬季心脑血管病易发(心脑血管疾病高发)(1)

第四医院门诊挂号患者激增。

眼下,气候多变,冷热不定,是高血压、心脏病、脑血栓、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的季节。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部分医院门急诊就诊患者每天达200多人,较之前增加了近10%,60岁以上老人是高发人群。

早晚温差大容易犯病

今年72岁的赵大爷,以前就有高血压和短暂性脑出血发作,平时不注意降压,也不注意劳逸结合,血压一直控制得不好。

近几天,赵大爷的症状突然加重,被送到市第四医院抢救。

医生发现,赵大爷血压波动大,并出现大面积脑梗塞。医生称,赵大爷病情加重,一方面与平时血压控制不好有关,再就是与忽冷忽热的气温有关,血压波动大,导致了脑梗塞。

记者了解到,近期像赵大爷一样,受天气影响突然发病的大有人在。

在市第四医院神经内科三病区,记者看到患者很多。正在打吊瓶的郑阿姨说,她是刚入院的,最近几天头部不舒服,有时候半夜起来吐,到医院一检查,才知患上了腔隙性脑梗塞。

“我这脑袋,每年秋天的时候都得犯次病,有时候吃点药就挺过去了,这次实在坚持不住了,只好来住院了,打了几天针,好多了。”郑阿姨说。

心脑血管病患者增多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近期各大医院收治的心脑血管病患者明显增多,市第四医院仅心内科,门诊接诊的心绞痛、心肌梗塞、冠心病的患者,每天都在百人左右。

其中,多数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

龙南医院和油田总医院心内科患者,每天的接诊量也比前些天有所上升。

在龙南医院记者看到,今年75岁的李大爷正在打着点滴。李大爷的女儿说,父亲一直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多年,最近几天天气忽冷忽热,父亲不慎感冒,引起血压升高,诱发心绞痛,在家突然晕倒,在医生的抢救下,已转危为安。

医生介绍,心脑血管疾病每年有两个发病高峰期,即每年的10月至第二年的1月,每年的3月至4月。

这两个高峰期是由于季节转换、冷空气活动频繁造成的。

医生说,进行秋季,昼夜温差较大,冷热交替,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小血管的痉挛和收缩,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脏负荷增大,从而诱发冠状动脉痉挛,引起心绞痛发作。

严重者,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诱发血栓形成,致使血管严重狭窄或闭塞而导致急性心肌梗塞,甚至猝死。

饮食要清淡、多喝水

据市第四医院神经内科三病区医生介绍,秋季,除了老人心脑血管疾病明显增加外,年轻人也不要大意。

一些年轻人群由于生活无规律、工作压力大、饮食结构不合理、烟酒过度等原因,也可能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心脑血管病人,要注意调整好饮食和生活习惯,进补应遵循清淡、易消化的原则,多饮水、多吃水果和蔬菜。

节制烟酒,低盐饮食,多吃些大蒜、洋葱、芹菜等食物,这对预防心脏病发作和中风有益。

另外,还要注意休息和保持情绪稳定,精神和体力不要过度疲劳和紧张。

进行运动锻炼时,要坚持适度的原则,千万不可逞一时之能。

除了注意饮食起居外,提醒患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三高”人群,要坚持药物治疗,不可擅自停药。

医生提醒,当气温骤降时,老年人要尽量减少出门次数,外出要戴上帽子,减少头部血管受到冷空气的刺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