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会这样吗?

早上要穿自己选的衣服,不然哭着不起床。

去超市购物,他得买一个喜欢的玩具,否则会紧紧地抓着玩具不放。

如果他打碎了自己最喜欢的玩具,就吵着非要马上买个一模一样的,否则就会哭个没完。

如何正确地给孩子立规矩(从小给孩子立规矩必须坚持的三个原则)(1)

孩子哭闹不能惯

这些都是父母没有从小和孩子建立规则造成的。如果不受规则约束,孩子们就会为所欲为。不要寄希望于“孩子长大了自然会知道规则”。他们小的时候不守规矩,长大了就约束不住自己了。在一本家教书上写道:“有规矩的自由叫活泼,没有规矩的自由叫放肆。”所以一定要在孩子还小,能纠正自己行为的时候,就给孩子制定规则,让孩子从小就建立起规则意识。

可能有人会觉得给孩子定规矩,处处约束孩子的行为,让孩子采取一个一个的观点,会扼杀孩子的天性,让孩子变得迟钝胆小?其实制定这些规则并不是为了束缚孩子的天性,而是为了让他们更有教养,更有礼貌。只要制定的规则合理,不太苛刻,对孩子的性格是不会有什么不良的影响。

小李是我的高中同学。毕业后,他去了父亲的集团工作。我曾经听他说过,有一次他在和一个客户喝茶,在给客户倒茶的时候,不小心倒得太满了,茶溢出来了。他马上对顾客说:“不好意思,这杯我喝了。”然后又给客户倒了一杯。“满杯酒半杯茶”,倒茶太满是对客人的不尊重。这个细节深刻体现了小李的稳重和教养。顾客对小李这一举动感到惊讶和好奇。小李作为家族集团的接班人,没有一点纨绔子弟的气派,待人接物彬彬有礼,很有教养。原来小李的爸爸从小就给他定了很多规矩。在父亲的严格教育下,小李从小就是个懂规矩、生活低调、有出息的孩子。尽管他的父亲事业有成,但他从不张扬,待人做事懂得见好就收,对前辈或客户都是恭敬谦卑,说话点到为止。

几十年的人生教训让我们明白,这个社会充满了规则,没有规则意识只会处处碰壁,最终被排挤。规则就像我们手中的方向盘一样。虽然限制了车轮,但能保证车辆始终平稳地向正确的方向行驶。作为一个有远见的家长,在关爱孩子的同时,我们也要教育孩子懂得规则,无论在什么环境下,都要学会遵守规则。

如何正确地给孩子立规矩(从小给孩子立规矩必须坚持的三个原则)(2)

从小给孩子立规矩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表示,趁孩子小还可以纠正,要给孩子立规矩。制定规则的最佳时间是在6岁之前。比如一日三餐,一定要告诉孩子,大人不动筷子就不能先吃。不要因为孩子饿了就让他先吃。一两个小时的饥饿不会伤害你的孩子。更何况,饥饿是世界上最基本的痛苦。只有让一个孩子经历饥饿的痛苦,他才能和别人感同身受。守规矩,并非限制孩子的自由。

所以给孩子立规矩,一定要坚持三个原则。

第一,有些事,不能惯

比如,当孩子一哭闹,一耍赖,你妥协了,那规则也就没有意义了,甚至会助长孩子一次次地挑战你的底线。

第二,有些事情必须由孩子自己来做

如果你什么都管,孩子自然就完全没有自理能力了。在任何年龄,都有孩子能做的事情。让他去做,让他变得更自信,更独立。

第三,有些责任必须由孩子自己承担

如果孩子犯了错,你不能帮助孩子逃避。你应该要求孩子为自己的错误言行承担后果,让他有面对错误的诚实和勇气。

如何正确地给孩子立规矩(从小给孩子立规矩必须坚持的三个原则)(3)

多让孩子独立完成事情

我们有责任为我们的孩子制定规则,让他们成长为一个独立的成年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