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各地组织了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即将走过7年的“欢乐潇湘”是其中活跃又闪耀的存在。以“欢乐潇湘”为主题的群众文化活动经过多年打磨,已成为湖南省群众文化的品牌活动。在今年的“欢乐潇湘”活动中,14市州的舞台上各有精彩。 9月5日起,红网推出2019年“欢乐潇湘”市州系列报道,带你去了解“欢乐潇湘”如何用一场场以百姓为主角、“草根”当明星的文艺活动,把公共文化服务送到群众身边。

湖南湘剧传承基地在哪里(欢乐潇湘常德重原创)(1)

常德丝弦表演《水城常德情深深》。

湖南湘剧传承基地在哪里(欢乐潇湘常德重原创)(2)

湘辉花鼓剧团传统花鼓戏《小姑贤》。

湖南湘剧传承基地在哪里(欢乐潇湘常德重原创)(3)

花鼓表演唱《我们都是保洁员》。

湖南湘剧传承基地在哪里(欢乐潇湘常德重原创)(4)

《婆婆姥姥的幸福生活》展现了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红网时刻记者 宋沛珊 长沙报道

8月19日晚,常德河街春秋广场上正举行着“欢乐潇湘”常德市百团大赛决赛,来自常德市武陵区的中老年艺术团作为当晚的首个团队闪亮登场,阿姨们身着靓丽的衣服,载歌载舞的表演形式受到评委和观众朋友们的一致好评。

现场灯光璀璨,夜晚的背景更显流光溢彩,歌声、呐喊声让舞台一片欢腾,掌声与笑声绘成一片欢乐的海洋。武陵区中老年艺术团参加表演的阿姨们骄傲地说:“我们创作了一批原创节目,讲述了我们常德的故事,传递了我们常德的正能量。”

今年是常德市举办百团大赛的第8个年头,比赛仍按照逐级晋级的方式进行,经过170场初赛、30场复赛、25场决赛,一批优秀的作品将参加2019年“欢乐潇湘”全省群众文艺汇演。8年前,历时近半年的“百团大赛”给常德人民带来一道道丰盛的地方文化大餐。8年坚持,一批新人崭露头角,古稀艺人心有慰藉;一批传统曲艺式重发光彩,让常德这个戏窝子发光发热;一批本土原创的节目,紧接地气,贴近生活,反映工作热忱,反映民生民愿。

美丽乡村 城市地标 靓丽的群众文化展示舞台

经过复赛对决后,8月6日晚7点,“欢乐潇湘”常德市群众文艺演出百团大赛决赛在白马湖文化公园准时拉开了帷幕。白马湖文化公园广场上,大气的舞台,绚丽的灯光,桃源县盘塘镇沅水之声民乐团、澧县音乐家协会、光荣社区银铃艺术团和夕阳红艺术团4支文艺团队率先登台献艺,同台竞技。

武陵区光荣路社区银龄艺术团选送了5个节目,小品《张老倌的心思》讲述了一个家庭里,老两口因为照顾孙子而发生了争执和观念转变。“我们创作这个小品也是来源生活,如今老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我们立足关心中老年人的精神需求,成立了银龄艺术团。在光荣社区试点,为他们带来文化课堂和精神食粮。”银铃艺术团负责人丁家珍介绍,“我很喜欢这个小品,以小见大。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文化表演形式来传播身边正能量,给与观众更多的欢声笑语。”

与往年不同的是,此届“欢乐潇湘”群众汇演的参赛队伍以群众团体为主,从促进文旅融合和丰富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角度出发,以旅游景点和美丽乡村广场为演出平台,组织文艺团体开展同台竞技。其中,决赛场地在市城区白马湖公园、老西门、德国风情街、常德河街及桃花源旅游管理区举行,在美景里欣赏原汁原味的演出,真正实现演艺惠民。

重原创,讲好身边的故事。此届百团大赛宣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党的十九大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开放强市产业立市最新成果等。“我们提倡原创作品,鼓励参与者立足自身爱好,以身边故事来进行艺术加工。为了将原创节目落地,我们以市文联编撰的《常德故事汇》内容作为编创节目重点题材,提倡各表演团队创作原创精品文艺节目来参赛。”常德市宣传文艺科主任科员李璞介绍。

高艺术 韵味浓 地道的常德故事让人称赞

“十年学艺云梦山,立志安邦熄狼烟……”8月28日晚,在桃花源五柳小镇里,津市大鼓曲艺协会代表团《志愿者的烦恼》《身残志坚》《一碗白米饭》等多个作品轮番登场。节目里唱出了家乡建设,反映了传统美德,选手们以诙谐风趣的唱词、如歌如泣的唱腔打板将常德鼓书这一传统文化的魅力表现得淋漓尽致。

大鼓曲艺源远流长,在澧水流域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有很多鼓书爱好者都能“得意”地唱上几句。澧水流域鼓文化分为大鼓、渔鼓、三棒鼓等,其中大鼓又分为单鼓、对鼓、合鼓、群鼓等。津市市委宣传部颜睿介绍,为了拓展鼓书的艺术表现力,吸引更多人了解鼓书,津市有35人次的鼓书艺人登上常德市“百团大赛”的舞台进行演出,鼓书艺人们创新思维,创作优秀剧目。近年来,新创各类剧目43件。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鼓盆歌《粽叶与米》《鼓艺当自强》《打包》。

艺术总是源于生活的点点滴滴。鼎城区草坪镇民间艺术联合会的参演节目花鼓表演唱《我们都是保洁员》聚焦人居环境整治,讲述了全镇各村成立爱卫协会,村民争当保洁员,建设美丽新草坪的故事。该节目是湖南省曲艺家协会会员、《常德日报》记者帅泽鹏在鼎城区草坪镇采访时,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撰写成剧本《我们都是保洁员》,国家二级导演、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常德花鼓戏国家级传承人杨建娥担纲此剧的导演。丰富的内容、动人的情节、演员们自然的语言和生动表演,赢得了现场观众阵阵喝彩。

“优秀传统文化就近身传,艺术种子根植泥土,真正让人民当起了艺术的主角。穿越时空经久不衰的传统文化,在民间普通艺人身上生生不息。‘百团大赛’里,感受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追求和精神面貌,看到了基层文化建设的根基所在、动力所在,找到了一条建设文化强市的新路子。”常德市政协原副主席、市老干网络宣传协会会长张新民在个人博客上为今年的“欢乐潇湘”常德市百团大赛喝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