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流转,又逢立春。

一年前的今天,国家体育场“鸟巢”内欢歌笑语,以“一片雪花”拉开帷幕,世界进入“北京冬奥时间”,京西大地也在春光灿烂中绽放绚丽光芒。作为“北京冬奥大本营”和滑雪大跳台比赛场馆所在地,从北京冬奥组委入驻首钢园区,到冬奥圣火在永定河畔点亮,从三个“百日会战”的挥汗如雨,到冬奥景观大道灯光璀璨,从谷爱凌、苏翊鸣大跳台完美飞跃,到北京冬奥公园里一张张笑脸,石景山区见证了北京冬奥会筹办、举办历程中一个个精彩的时刻,也让这座“双奥之区”“双金福地”惊艳世界!

石景山未来5年规划 石景山区打造一起向未来(1)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成功举办不仅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恢弘史诗中镌刻下了深深一笔,也为北京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注入了新动能,更成为推动石景山区由传统重工业区到绿色高端之城的华丽转身的内在动力。

北京冬奥虽然已经成为一段难忘的记忆,北京冬奥精神永驻。2022年以来,石景山区深刻领会和把握冬奥筹办举办六个方面重要成果,深刻领会和把握“四个坚持”重要经验,深刻领会和把握北京冬奥精神内涵,深刻领会和把握管好用好北京冬奥遗产的重要要求,把冬奥带给石景山区的宝贵历史机遇和强大发展势能,转化为牢牢抓住“两大机遇”、深入实施“两大战略”、加快推进“三区建设”的实际成效,奋力谱写首都西大门建设新篇章。

石景山未来5年规划 石景山区打造一起向未来(2)

“双金福地”迎来持续蝶变

2023年元旦,“冰雪汇”的开启让首钢滑雪大跳台成为大众冰雪乐园。这是首钢滑雪大跳台在北京冬奥会后举办的首个冰雪活动,让冬奥遗产持续得到利用。

石景山未来5年规划 石景山区打造一起向未来(3)

随着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成功举办,中国选手谷爱凌和苏翊鸣接连在首钢滑雪大跳台的比赛中取得了金牌,使滑雪大跳台和它所在的首钢园成为备受关注的网红打卡地。北京冬奥会后,首钢园区全面向社会开放。如何利用冬奥遗产,带动新首钢全面复兴成为做好“后冬奥”这篇大文章的关键一步。

石景山未来5年规划 石景山区打造一起向未来(4)

北京冬奥会后,石景山区以做好首钢园冬奥遗产和工业遗存的保护传承利用,加快产业转型,打造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为主攻方向,对首钢园冬奥遗产、工业遗存再利用进行了深入布局。

石景山未来5年规划 石景山区打造一起向未来(5)

积极发展“体育 ”产业,目前首钢园已获得了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区、北京市体育示范基地等多项荣誉称号。聚焦“科技 ”产业,首钢园区开展了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行区、首钢园自动驾驶服务示范区、中关村(首钢)人工智能创新应用产业园、北京市游戏创新体验区等多项创新尝试,全国首个科幻产业集聚区在首钢园正式挂牌。

石景山未来5年规划 石景山区打造一起向未来(6)

以互动娱乐、数字传媒为重点,首钢园形成了包括三高炉工业文化体验中心、全民畅读艺术书店、瞭仓沉浸式数字艺术馆等一批文化创意产业消费场景,汇聚一批潮流文化体验项目。引领城市消费活力提升、区域消费氛围营造的标杆任务,园区内香格里拉酒店、首钢秀池酒店、首钢工舍酒店相继投入运营;以六工汇为代表的新零售、新娱乐、新办公融合的商业综合体已建成;西十冬奥广场、北七筒、制氧创新中心办公楼等办公空间和服贸会展馆已投入使用。

石景山未来5年规划 石景山区打造一起向未来(7)

未来,以“构建以科技服务业为主导,泛体育产业为特色,高端现代服务业为配套支撑,数字创意、科幻产业、文化创意、智能制造、现代金融为辐射应用场景的“3 N”高精尖产业发展体系”的产业定位为依据,重点聚力,力求园区产业发展“特而美,专而精”。同时,以首钢滑雪大跳台、科幻广场、冬训中心、六工汇、西十冬奥广场、制氧中心、服贸会片区、2号高炉、4号高炉南区及东南区商业重点项目为抓手,将园区产业整体升级落到实处,加快建设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

冬奥契机带动产业跃迁

作为北京曾经的老工业基地,北京冬奥会的举办将石景山区推向了产业转型发展的最前沿。近年来,全区紧抓京西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获批机遇,着力发展现代金融、科技服务、数字创意、新一代信息技术、商务服务“1 3 1”高精尖产业体系,二三产业占比实现了7:3到2:8成功逆转,四次获得国务院“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城市”表彰,实现了产业的华丽转身。

石景山未来5年规划 石景山区打造一起向未来(8)

“后冬奥”时期,石景山区正乘势而上,通过推进产业能级不断提升、持续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为经济增长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石景山未来5年规划 石景山区打造一起向未来(9)

2022年,石景山区现代金融业核心地位不断凸显,占高精尖产业收入近一半,60余家现代金融机构落户于此。科技服务业做精做强,培育科技企业创业服务机构30余家,在孵企业1400余家。数字创意产业优势持续显现,北京电竞产业协会落地,9家企业11款游戏版号获批、占全市五分之一,集聚途游在线、麟游互动等收入亿元以上游戏企业22家。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速推进,基本实现区内5G网络连续覆盖,落地航天科工智能院。商务服务业支撑功能有效提升,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首钢园成功举办,六工汇、环宇荟开业,“一核三圈多点”国际消费空间布局初步形成。石景山区坚持政策引领、聚集资源、优化布局、加强融合,大力发展区域冰雪产业,带动体育产业整体发展,目前,全区体育行业备案企业212家,其中规模以上体育企业10家,成为经济增长新的发力点。

石景山未来5年规划 石景山区打造一起向未来(10)

未来,石景山区将依托科技创新助推产业转型,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落实五年行动计划,推动高精尖产业实现收入2765亿元。用好长安金轴载体资源,推动银河商务区、京西商务中心提质增效。加快北京银行保险产业园开发建设,推进中电科智能科技园二期项目,打造国家级金融产业示范区。服务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推进XR终端等核心技术攻关,建设光场成像等共性技术平台和知识产权等公共服务平台,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互联网3.0产业集群。全面深入中关村石景山园管理体制的改革,打造工业互联网产业园、虚拟现实产业园、科幻产业集聚区等特色园区,推动中关村石景山园实现收入4100亿元以上。

“双奥之区”独特魅力更加彰显

2022年7月12日,首届北京城市更新论坛在北京石景山区首钢园区举办。论坛上,石景山区首钢老工业区(北区)更新、模式口街区保护更新入选北京城市更新“最佳实践”项目,石景山区古城南路东、西小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冬奥社区城市更新项目,八角新乐园——八角街道腾退空间再利用项目入选北京城市更新“优秀案例”。一项项荣誉是对石景山区借助冬奥契机,推动城市更新的最佳褒奖。

石景山未来5年规划 石景山区打造一起向未来(11)

地处北京西部的模式口,是历史悠久的京西古村落,拥有两处国家级文保单位和30余处古民居、古院落。近年来,针对街区面临的环境问题,石景山区对这一区域启动了更新改造,探索、实践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更新、活化、利用,先后改造了多项惠民市政设施、升级了多处市民文化休闲空间、打造了多个京西特色文化小微展馆、营造了多组商业文化体验院落、形成了古韵新生沿街网红商业模式,已引入书店、咖啡、酒吧、餐饮、精品民宿、文化体验等多元业态,吸引消费,提升商业氛围。

石景山未来5年规划 石景山区打造一起向未来(12)

2023年伊始,坐落于模式口的法海寺壁画艺术馆正式开馆,4K高清显示屏,原比例还原壁画真迹,观众能在艺术馆内获得沉浸式的观展体验,让拥有500年历史的明代壁画以全新方式呈现在世人面前。

石景山未来5年规划 石景山区打造一起向未来(13)

“老街”人气爆棚的同时,石景山区的一座座老旧小区也在褪去旧容颜。近年来,石景山区积极探索城市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水平治理,打造老旧小区改造的“石景山样本”。2022年,全区累计实现新确认启动综合整治小区28个、192.5万平方米,新开工24个小区、177.3万平方米,新完工11个小区、57.8万平方米。

石景山未来5年规划 石景山区打造一起向未来(14)

一年来,石景山区在中心城区率先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稳步推进特钢、巴威-北锅等5个街区规划,实施十大领域77项城市更新项目,深入研究探索“京西八大厂”更新改造路径,有序推进多个棚改项目。全面加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工苹果园综合交通枢纽主体工程,有序推进地铁1号线福寿岭站、人民渠西延、调色板花园等重点工程,城市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

石景山未来5年规划 石景山区打造一起向未来(15)

未来,石景山区将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进一步展示“双奥之区”良好形象,焕发老工业基地独特魅力。

北京冬奥精神开启城市之美

2022年12月31日,位于广宁街道冬奥社区的“冰雪乐园”再度开放,在这座面向居民免费开放的冰雪场地上,冬奥社区和周边居民尽情享受着冰雪运动带来的快乐。时过一年,冬奥“红利”依然在这里持续释放。

石景山未来5年规划 石景山区打造一起向未来(16)

广宁街道高井路社区是被北京冬奥组委授牌为“冬奥社区”,也是北京市唯一的“冬奥社区”。以北京冬奥会为契机,为辖区发展建设开启了加速键,打造了冬奥文化广场、滨河慢行步道、综合文化活动中心等一批亮点工程。随着这些设施的陆续亮相,街区环境整体风貌得到大力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也跟着发生了改变。

石景山未来5年规划 石景山区打造一起向未来(17)

社区所在的广宁街道以“冬奥让社区更美好”为工作主线,持续弘扬北京冬奥精神,提出打造共建共享“十美广宁”目标,让冬奥遗产惠及地区居民。充分利用冬奥社区建设成果,发扬冬奥社区核心内涵,加强社区机制建设,搭建多元主体全过程参与平台,持续推进冬奥文化融入社区生活、北京冬奥精神融入社区治理,真正将奥运遗产留在广宁的城市记忆中。

石景山未来5年规划 石景山区打造一起向未来(18)

冬奥社区综合文化中心作为北京冬奥会留给居民的“冬奥遗产”,在“后冬奥时代”再一次华丽转身,成为了广宁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在这里,街道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着力建设居民群众心有所系、情有所寄的精神家园。居民服务综合体,多功能厅、排练室、图书馆、亲子活动室、文创交流室等多个功能分区,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供了有力的场地支撑。一层的排练室和多功能厅,更是广宁艺枫合唱团、舞蹈队等多支业余文艺团队的训练、排练场地。

石景山未来5年规划 石景山区打造一起向未来(19)

不仅在冬奥社区,北京冬奥精神正在石景山区各个街道社区全面开花,不断汇聚成为推动城市发展的精神之源。借助礼让斑马线这一冬奥成果,石景山区把创城融入后冬奥文章,传承北京冬奥精神,弘扬“礼让有序”的文明风尚。通过着力打造文明路口,引导市民群众文明出行。深化志愿服务,全区利用在职党员“双报到”机制,每月开展一次全区性文明创建志愿活动,与居民一起参与环境治理、垃圾分类、卫生大扫除等文明创建志愿服务活动。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推动日”,做到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城市和社区面貌焕然一新。高标准推进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全区127个社区获评“达标社区”,创城综合考核成绩排名全市第一。深化社区服务改革,石景山“老街坊”品牌不断被擦亮,45个社区成为“品质社区”,百姓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增强。

石景山未来5年规划 石景山区打造一起向未来(20)

“后冬奥”既是新起点又是新机遇。在北京冬奥会的赛场上,中国体育代表团运动员奋力拼搏,为祖国赢得荣誉,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石景山区将以北京冬奥精神为激励,谋划做好“后冬奥”发展这篇大文章,坚持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主动融入首都发展新格局,深入实施城市更新和产业转型发展战略,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三区建设”,打造“一起向未来”的城市复兴新地标,不断彰显首都西大门的独特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