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团之一 历史上真实的大刀王五

京师武林名侠。本名王正谊,字子斌,人称“小五子”。

祖籍河北沧州,回族。

因他拜李凤岗为师,排行第五,人称“小五子”;又因他刀法纯熟,德义高尚,故人人尊称他为“大刀王五”。王正谊一生行侠仗义,曾支持维新,靖赴国难,成为人人称颂的一代豪侠。位列民间广泛流传的晚清十大高手谱中,与燕子李三、霍元甲、黄飞鸿等著名武师齐名。

王五出生贫寒,三岁时父亲又因疾去世。他只得与母亲相依为命,很小便开始干各类杂活,后来又拜肖和成为师,为习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义父姓王。

长跪李门双刀李凤岗。沧州当时最有名的武师当属双刀李凤岗。为了修习更高的武艺,王五便想拜他为师,却多次吃了闭门羹,他就长跪李门前以示诚心,李凤岗为其精神打动,便收其为徒。王五不负师父重望,几年下来功夫已不在师父之下。为了把他锻炼成更加全面的人才,李把他推荐给自己的师兄刘仕龙,一起押镖,行走江湖。经过几年的锻炼,王五告别了师父,同治十年,他先到天津,后又到北京,经人介绍到了一家镖局当了镖师。

谜团之二 王五与霍元甲等人的情谊

霍元甲为王五收尸,义感天地。

1900年,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在北方兴起。王五率众积极参加,与义和团众并肩作战,杀洋人,攻打教堂。10月25日,清兵将顺源镖局团团围住。终因寡不敌众,八国联军枪杀于前门,死时56岁。

大刀王五被杀后,头被挂在城门上,家人无法给王五入殓。天津的霍元甲听说后,只身赶来,夜里将王五的头取下、埋葬。当天晚上,霍元甲就住在现在王五故居南房西侧的一间房子里。

霍元甲大刀王五是一个时代的吗(揭秘历史上真实的大刀王五)(1)

谜团之三 王五与谭嗣同的关系:志同道合

1.武术师父。

2.王五担负起了谭嗣同的衣食住行和保安工作。

3 变法失败后,谭嗣同为表白自己变法决心,醒悟大众,甘愿受捕。王五得知后心急如焚,多方打探消息,买通狱吏,还广泛联络武林志士,密谋救谭,却被谭嗣同坚决拒绝了。

4.9月27日,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刚毅监斩于宣武门外菜市口,王五得知后悲痛欲绝。为了继承谭嗣同的遗志和复仇,王五多次组织人员进行暗杀活动,终未果,使王五反抗清廷的决心自此更加强烈。

霍元甲大刀王五是一个时代的吗(揭秘历史上真实的大刀王五)(2)

谜团之四 当时真实的就义情节

在影片中,就义的情结是这样展现的,那么在当时,真实的情况是怎样的?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这是谭嗣同所赋的《狱中题壁》诗。所谓两昆仑者,一指康有为,另一指大刀王五。

在文学作品中王五积极协助莫逆知交谭嗣同维新变法,变法失败后更是参与“义和团”运动,在同八国联军的战斗中英勇牺牲。

6月11日是一个不寻常的日子,一百多年前,大清光绪皇帝在这一天颁布《定国是诏》。已有二百多年历史的满清王朝,尽管风雨飘摇,但它还是希望通过这一次变革,革除痼疾,富国强兵,让一个古老的帝国焕发青春,重新崛起,于是“咸与维新”。但是,仅仅一百零三天,形势骤变,本来支持改革的慈禧太后突然变脸,囚禁光绪,捕杀维新党人。于是,戊戌豪杰或仓皇出逃,或慷慨赴死。变法领袖康有为、梁启超流亡国外,谭嗣同、杨锐、林旭、刘光第、杨深秀、康广仁六君子被斩于北京菜市口。其他人或被永远监禁,或被流放新疆,戊戌变法宣告失败。

本来,谭嗣同是有机会从容逃走的。

1.那天,谭嗣同亲自把梁启超送到日本使馆。当梁启超要他和自己一起出走日本的时候,谭嗣同说:“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

2.梁启超避居日本使馆之,日本使馆方面又提出要为谭嗣同提供“保护”,但谭嗣同回答:“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之所以不昌者也;有之,请自嗣同始!”谭嗣同被捕后,在狱中写下了这样的诗句:“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3.9月28日,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就义。临终时,谭嗣同大喊:“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从这首诗里,我们感受到了谭嗣同当时的慷慨与从容。那这首诗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狱中题壁》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谜团之五谭嗣同当时做了哪三件事

谭嗣同当时做了哪三件事?

第一是将自己所有的文稿、书信等物整理好后,交给当时避住在日夲驻华使馆的梁启超,请梁保管和处理。

第二件事是与他的武功老师又是至交的大刀王五诀別,把隨身佩带的“凤矩”宝剑赠送给王五,并希望王五能继承他的改良事业。

第三件事是在自己的居住地给自己写了一封信,信的內容是以他父亲的身分而写,信中都是责骂自己的话,什么大逆不道,什么不忠不孝,什么变法改良是逆天行事……并最后表示要与他脫离父子关系。他这样做的目的,是想让他的父亲免受牵连。果然,后来就由于有了这封信,他的父亲仅被撤职了事,家属也未受连累。

待信写好不久,清兵即来到他的住所将他逮捕,时为一八九八年九月二十五日。仅隔三天,即到了九月二十八日,他就血洒菜巿口,年仅三十三岁。

谜团之六 历史上王五真的去劫囚车了吗?

原路:宣武门到菜市口。

新路:三里河、崇文门、菜市口。

九月二十八日,“六君子”被押赴菜市口刑场问斩,王五获讯后,誓劫法场。他约了一帮弟兄,埋伏在囚车经过的宣武门。不料,监斩官军机大臣刚毅,临时改变行车路线,从崇文门,经三里河,过虎坊桥,已经直接抵达菜市口刑场,并且令官兵沿途把守各路口,不准行人通过。等王五等人冲到菜市口,“六君子”已慷慨捐躯。

1.王五悲愤至极,会同浏阳会馆老长班刘凤池、罗升、胡理臣,冒险将谭嗣同的遗体扛回会馆,购棺殡殓。

2.十一月一日,谭嗣同的灵柩运到湖南,安葬于他的故乡浏阳南乡牛石岭下。一路上,王五始终不离灵柩左右。

3.谭嗣同死时,北京没有他的亲人,他的亲人都在湖南。而朋友们则是死的死,跑的跑,也没有什么人了。这时,总算还有一人挺身而出,亲自为谭嗣同收尸埋葬。这人就是大刀王五。

4。第二年,王五又与谭嗣同的家人一起,把谭嗣同的骨骸运回湖南浏阳老家,造墓于城外的一处石山下面。

至于大刀王五其人,他今后的遭遇如何,最终结局怎样,则众说纷纭,难以统一。曾有人将他的事迹写成长篇小说,可见他的一生也不平淡。但笔者只记得一种传说:在谭嗣同死后第三年,大刀王五离开中国前往南洋,不知所终。

像我们所熟悉的《十月围城》,《黄飞鸿》等影片中都刻画了晚清时期的不同武林高手,这一时期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江湖传奇人物纷纷涌现,是时势造英雄吗?

霍元甲大刀王五是一个时代的吗(揭秘历史上真实的大刀王五)(3)

谜团之七 王五死亡之谜

王五之死,有几个说法:

1.英雄救人。一说他为营救被八国联军强奸的妇女而被害;

2.义和团。一说他参加了义和团,被八国联军杀害。狄平子著《平等阁笔记》载:“适联军入京,五见西兵之无礼日甚,辄与其徒数十人,日以杀此辈为事。十一月某日,有石某之宅为西兵围困,五经其地,愤与之斗,手杀数十人,继以中弹过多,遂被执。西人以为义和团之余党也,枪杀之,弃其尸,而不知为五也。”狄平子与王五属同时代人,这个说法应是可信的。

3。德兵杀害。退叟《记大刀王五》一文载:“土匪又设计与教友报告德国兵营,声言王五是义和拳头,曾杀害洋人教友多人。德兵营派兵数十名往捕王五,行在打磨厂遇,枪弹交击,王五遂遇害,时年五十余。”

4.下南洋。今昔追思大刀王五,无不钦佩:江湖真豪杰,爱国大英雄。

霍元甲大刀王五是一个时代的吗(揭秘历史上真实的大刀王五)(4)

如果你喜欢狗狗,请关注公众号“爱狗控”

微信添加朋友搜索:gou8013(长按复制),让你的狗狗伴你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