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时期儒佛道三家并行吗(魏晋南北朝法儒两家正面battle)(1)

#123狂欢节#

来源|喜马拉雅APP 谢涛听世界的精品课程《听谢涛·三国》


中国历史朝代更迭的速度,是日本的几倍。大概是因为中国式的集权体制,与日本天皇被架空的制度天生的区别。一旦一个人拥有很大的权利,就容易被全天下觊觎。谁不想成为权利顶峰的那个呢?

魏晋时期儒佛道三家并行吗(魏晋南北朝法儒两家正面battle)(2)

魏晋南北朝,听起来好像过了好几个朝代,但是以时间为依据的话,也不过369年。如果你没有什么概念的话,我举个例子,宋朝这么弱的朝代,还历319年。且不说这与魏并立的还有蜀、吴,晋还有西东之分,可见这一时期政权更迭的频繁。

寒族非儒士的胜利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曹操虽生逢乱世,可也是这乱世给了他机会。往往在这种时代,出身名门的人难以成功。比如再往前倒到秦末乱世,项羽——楚国名将项燕之孙,就悲壮地败给了街道居委会治保主任出身的刘邦。

曹操也好不到哪去,他爹曹嵩是一个宦官的养子。宦官无后,随便过继了一个,好在自己争气被封了侯,连带着养子也沾了光。这就是曹操的出身,细究起来可能还不如正经农民出身的刘邦。

魏晋时期儒佛道三家并行吗(魏晋南北朝法儒两家正面battle)(3)

陈寅恪先生曾有论断:魏亡晋兴是豪族儒士对寒族非儒士的胜利。

儒家社会对官吏的选拔标准,是以道德为基础的。相应的有汉代的察举制度,举孝廉为官。所以著名的二十四孝故事,几乎都出于这个时期。但是这种选拔制度有很大的弊端,毕竟是人为评价,很容易有徇私作秀的存在。

曹操的用人标准,则是才。在社会上推行“唯才是举”,只要有才能,即使缺少封建道德品质、出身下层的人,也能受到重用提拔。他多次下达“求贤令”,力图打破门阀的垄断。

魏晋时期儒佛道三家并行吗(魏晋南北朝法儒两家正面battle)(4)

曹操还主张厉行节俭,依法治国。这也是与儒家治国相对的。他重法尚术,严刑峻法。史载曹操的妻子因为衣着锦绣触犯法条而被治罪。此外,曹操“割发代首”的故事也广为流传。为了法度严明,自己惊马踏了良田,也得削发以为罪。

曹操于官渡之战击败袁绍,标志着寒族非儒士的胜利。袁绍出身东汉名门,号称“四世三公”。这种豪族是曹操难以企及的。但是,这场战役曹操以少胜多,奠定了日后的胜局。从此他挟天子令诸侯,权倾天下。至曹丕最终称帝,魏的选拔制度仍然举贤任能。

魏总体来说是行法治的,这点上与蜀是相似的。因为刘备虽然自称刘邦的子孙,到底也只是个编草鞋的破落户,他其实只是寒族。而蜀汉的治国之方,是以诸葛亮的构想为基础的。孔明兄,那可是家传的法家。

魏晋时期儒佛道三家并行吗(魏晋南北朝法儒两家正面battle)(5)

站在历史的全局来看,法家统治中国的结果都很惨烈。商鞅车裂,秦朝二世而亡,魏蜀难以为继……所以,在中国,儒士的胜利是特定社会环境决定的必然。

隐忍的司马氏

其实中国历史上一直是尊曹魏为正统的,所以司马氏代魏,就已经标志着西晋是正统王室了。再等到平定蜀吴,整体上完成了统一。直到南宋偏安,才开始尊蜀汉为正统。想想看,处境一致的宋高宗,确实得以血统来证明自己。

司马氏,出身颍川,那可是个名士云集的地方。先祖是夏官祝融,世代居于河内,这是豪族儒士的典型家族。而司马懿本人,则是个隐忍残暴的人。他在曹操之下,装的温和恭顺,实际上却是卧薪尝胆,伺机而动。到他最终架空魏室,就意味着儒士虽然经过了暂时的蛰伏,却又一次赢得了胜利。

魏晋时期儒佛道三家并行吗(魏晋南北朝法儒两家正面battle)(6)

司马氏虽隐忍于曹操之下,但是整体势力却较曹氏为大。首先司马懿有八个兄弟,还有九个儿子。这小二十个人,就占了朝廷半壁江山了。加上一直被曹操打压的豪门势力投靠,司马氏权倾朝野也不是什么难事。

司马懿也不是个草包,他奇策善谋、辅政平乱,力克诸葛亮北伐,最终奠定了西晋的大业。

魏晋时期儒佛道三家并行吗(魏晋南北朝法儒两家正面battle)(7)

这点曹操早就看出来了。他说“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告诫曹丕不可重用他。但是曹丕自认雄才大略,却总是被父亲压着,才名也没有弟弟曹植那么大,可能太想出名了,所以没听他爹的话。这才给了司马懿机会。

不过以司马懿之智慧坚韧,估计就算再熬十几年,也是能的。

西晋抛弃了曹魏的选拔制度,仍旧以“德”为标准,实行“九品中正制”。这样一来,内部腐败的豪族统治阶级渐渐暴露出弊端,最终被颠覆了统治。

是德高望重还是严刑峻法,其实才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最重要的事情。


关于主播:

谢涛听世界,喜马拉雅最优秀历史主播之一,用让历史复活的演绎方式,给你讲最好的三国正史。像一部幽默有趣,精彩绝伦的历史剧,全景式展现历史细节,立体剖析,说故事,谈人物,聊文化,让那些猜忌的帝王、勇猛的武将、潇洒的文人、悲苦的民众,都在他的声音里复活。

魏晋时期儒佛道三家并行吗(魏晋南北朝法儒两家正面battle)(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