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报首席记者 高瞻展 记者 王苗苗 实习生 李光文 记者唐韬/图

“爸爸,您能每隔两天给我打一次电话吗?”“爸爸妈妈,我想你们了”“爸爸妈妈,你们啥时候回来啊”“爸爸妈妈,记得给我回信哦”这是日前由河南商报推出的“留守儿童千里寄相思”系列报道中,与河南福兴儿童基金会共同举办的“万名留守儿童书信团圆梦”活动收集到的,一些留守儿童写给其父母的信。

5月25日,河南商报记者、河南省福兴儿童公益基金会负责人以及数十名爱心人士带着书籍、粽子、故事盒子等丰富礼品来到留守儿童集中的许昌市鄢陵县河岗学校,更捎带来千千万万河南商报读者对孩子们的祝福。

留守儿童永远都是父母的痛(泪奔留守儿童心声)(1)

【进展】已收集2000封留守儿童信件,正陆续寄出

留守儿童永远都是父母的痛(泪奔留守儿童心声)(2)

“到中秋节结束,我们会逐步完成万名河南留守儿童与父母的书信团圆梦,一封封饱含深情的信件将由我们免费为孩子们寄出。”据河南省福兴儿童公益基金会理事长袁学忠告诉河南商报记者,截止目前,活动组已经搜集了来自多个学校留守儿童发来的2000余封信件,部分家长已收到孩子的信件,并给孩子写了回信。同时根据孩子们的意愿,信件可自由参加公益征文比赛,比赛设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对获奖孩子将在中秋节之前进行表彰和奖励。

据了解,已有许昌市鄢陵县河岗学校、濮阳市范县实验学校、信阳市固始县黄冈学校、漯河市舞阳县绰陈小学、焦作市武陟县兴国实验学校、洛阳市嵩县库区乡育才实验小学等10余所学校2000余名留守儿童参与到活动中来,六一儿童节到来之前902个故事盒子(能听故事的MP3)、价值近7万余元的书包、文具、体育用品、书籍等爱心礼物也将被发放给这些孩子们。

【远方礼物】书籍、粽子、故事盒子,寄托着满满的祝福

留守儿童永远都是父母的痛(泪奔留守儿童心声)(3)

5月25日上午,河南商报记者和爱心人士带来的各类文具、儿童读物、故事盒子以及由思念食品捐赠的粽子礼盒被分发给了鄢陵县河岗学校的留守儿童们。拿到爱心人士捐赠的故事盒子,该校五年级留守儿童琪琪(化名)迫不及待的打开包装,装上电池戴上耳机开始试听。中午,在鄢陵河岗学校食堂二楼,孩子们剥开清香的粽叶,品尝起来。

“马上就是端午节了,端午节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六二班学生兵兵(化名)边吃粽子边说,他和同学们排练的舞蹈、相声、小品、三句半等节目,也是寄托了对国家的爱、对亲人的相思。

“万名留守儿童和外出打工父母书信往来的活动形式,可以很好的弥补孩子们情感的缺失。作为立足河南的国民品牌,思念食品有责任也有义务出一份力。”思念食品总裁助理王亚飞说,关爱留守儿童也一直是思念公益的核心,思念公益团队要做的,不仅是照顾孩子们生活、教育,更需要用真情、真心去补位亲情、陪伴的缺失。

他表示,这些年来,通过设立“快乐广播站”、“带着山里孩子去看海”、“开展自我保护课堂”等形式,思念食品的“留守公益”遍及四川、河南、贵州等省市的多个乡村学校。“未来,也希望有更多机会与河南商报公益报道栏目合作将公益活动从更多维角度展开,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价值观与完整人格,健康成长。”

【六一愿望1】:想爸爸妈妈陪自己过儿童节

“爸爸妈妈,你们总以为我十分想去杭州,不想回家,其实不是的,只要有你们在,无论哪儿都是家,可如果亲人不在,再好的地方也不是家。”鄢陵河岗学校6年级学生雨雨(化名)在写给爸爸妈妈的信中说。

雨雨的爸爸妈妈在女儿7岁时去杭州打工,为了多赚点钱,过年时也不回家,只在每年寒暑假接孩子去杭州团聚,但即便住在一起,真正相处的时间也并不多。“妈妈在制衣厂上班,每天早上七点多走,晚上10点多才回来。爸爸是个出租车司机,上班的时候我们还没睡醒,下班的时候我们早就睡了。”

当被问及儿童节心愿时,雨雨干脆的说,“我没啥别的愿望,只希望爸妈能来陪我。”

【六一愿望2】六一儿童节能和父母有团聚,到大城市游乐场玩

六一儿童节前,河岗学校六一班学生苏苏(化名)在外打工的爸爸、妈妈问他,有没有想要的礼物,苏苏想了想,还是拒绝了:“爸爸妈妈在外打工很辛苦,压力也很大,我不缺吃不却穿,其他的就不想要了。”

但苏苏心里一直有个遗憾,那就是没能让让父母陪伴着去游乐场玩儿,苏苏的父母早年在重庆打工,一次暑假去跟爸爸妈妈团聚时,苏苏爸爸曾说要带孩子去游乐场玩儿,后来因为工作太忙,一直没去成,这成了苏苏的一个遗憾。

后来苏苏父母去到甘肃打工,苏苏父亲开大车,常年往返河南和甘肃之间运货,每次爸爸回河南送货,都要回家看看苏苏。“爸爸大概三四个月回来一次,虽然相比于其他的小伙伴只能一年或者几年才能见爸爸妈妈一次,我已经幸福多了,我想爸爸妈妈,也想去游乐园,但看到爸爸忙忙碌碌,总开不了口。”苏苏说,在电视上看到别的小朋友被父母抱着一起骑旋转木马,他也可想体验这种感觉。

【爱心汇聚】提供免费团圆饭、精神食粮,关爱留守儿童邀您一起来参与

当河南商报发出“接留守儿童来郑州,和父母一起过儿童节”的倡议后,不断有爱心人士参与进来,久久免单相关负责人则表示愿意为留守儿童和家长提供免费一顿团圆饭。“我们也认识很多孩子不在身边的候鸟父母,他们对子女的想念和留守在家的孩子们心情一样,你们这个促团圆活动特别好,也很有必要。”。

“看了河南商报关于留守儿童的系列报道,我们也很感动,想在报道中提到的留守儿童集中的乡村学校建立小候鸟图书角,不知道你们能不能帮,牵个线?”郑州肯德基公司公共事务部相关负责人联系河南商报记者说,去年11月启动的“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肯德基中国小候鸟专项基金”,致力于对农村留守儿童和城市流动儿童提供阅读、艺术、体育等多种形式的关爱,半年多来,小候鸟基金已在全国建成了一千余个小候鸟图书角,小候鸟基金会定期提供的优质儿童书籍和有声书资源,借助多媒体为孩子们带来心灵慰藉、提供精神食粮。

六一儿童节,河南商报将组织多名留守儿童来郑州与父母团圆,如果您想出把力,向这些留守儿童献出关爱,请与我们联系,河南商报记者电话:13937162869、137836351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