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点 近日,一则关于“北大毕业生万字长文控诉父母”的新闻成了热点。主人公王猛在信中历数了父母对他的种种“伤害”,认为自己在生活中的痛苦主要是由于父母的控制欲太强,且对自己情感淡漠造成。新闻一出,不少网友从“原生家庭”角度出发,同情和支持王猛与父母决裂的决定。但也有不少网友认为,固然父母有各种问题,但不能把所有问题归结于家庭。为此,外滩君特意邀请了教育专家史金霞老师、留学机构创始人严红、心理咨询师王亚飞、资深教育媒体人卢玲和90后在美留学生郭奉岐,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自己的想法。虽角度各异,侧重不同,但基本都同意:传统的逾越边界的育儿方法,既伤了孩子的独立和自由,也伤了彼此本该温暖有爱的关系。

汇编丨张瑶 编辑丨黄晔

近日,一篇名为《北大毕业美国留学生万字长文数落父母 12年春节不归决裂拉黑父母6年》的报道在网络上流传。标题中的标签格外吸人眼球,整篇文章又一次引起了大家对“家庭教育”“原生家庭”“亲子关系”的讨论。

故事的主人公王猛(化名)是一名80后,曾为四川一地级市高考理科状元,后被北大录取入读知名的生物专业,本科毕业后前往美国排名前50的大学深造学习心理学专业。而这两个专业之间的转变正好包含了他自己辛酸的过往。

大学毕业后,王猛做了和专业非常相关的生物工程科学实验的工作,后因为自己动手能力弱、交流出问题等原因离开,之后的几份工作也都不顺利。他也意识到自己并不适合读生物专业,于是,他决定转换专业,申请赴美读心理学研究生。王猛认为自己性格上具有“内向、敏感、不善交际”的弱点,所以他也期望自己能在心理学学习中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

在看完新闻报道后,外滩君又找来了王猛的万字原文。从此文中可以看出,王猛将自己性格上的弱点归咎于父母的控制、不理解、不支持。

北大博士14年不见自己的父母(12年不见6年无音信)(1)

王猛出生在一个高知家庭,在一个上级直属的事业单位中成长,父母都是体制内的普通人,但是文化程度在同龄人里较高,是50年代的大学生。

王猛在长文中控诉了父母的诸多“罪行”。最令外滩君揪心的是,王猛的父母的言语在反复冲击着他的心灵。

王猛小学时经常收到欺凌,母亲给出的反应是,“去给老师讲,而且要哭着讲。”王猛一次在外参加奥数考试回来后,发现携带的文件夹不见了,找回后发现被人涂坏并涂抹,回到家后,母亲并没有安慰他,反而用嘲讽的语气说,“这下你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了吧。”

而对王猛影响最大的一件事是,自己在获得北大录取后,父母强迫他进行一次毕业旅行。这次的旅行团由单位的几家人组成。到了目的地后,导游安排住宿,当着全团二三十个人的面提出“这位北大的状元和两位小姑娘一起住,如何?”王猛当时不知所措,父母也没有搭话。

回到房间后,王猛问父母为什么这么说?父母不耐烦,母亲歇斯底里地大骂他。第二天,父亲教育他,“你马上要出去读书了,别人乱说话这类事会很常见的。”

北大博士14年不见自己的父母(12年不见6年无音信)(2)

在个人择校、穿着等问题上,王猛认为自己受到了父母的强烈控制。

王猛称,在大院学校上高中时,他向父母反映自己调座位后身边环境变得糟糕,父亲开始打骂,“你凭什么要学校优待你?凭成绩好?哼。”高二时,再向父母反映学校的处境,提出想跟校方谈谈时,父亲依然没有支持,反而告诫他,“你必须学会跟任何人相处。”

王猛虽然总是受到父母的冷言冷语,但是在外遇到挫折时,他还是会向父母求助,只是父母的回应又再次把他推向远处。

王猛上小学一年级时不会剥鸡蛋,遭到同学嘲笑,后来传到家里亲戚耳里,又一次遭到亲戚的取笑。直到王猛读大学时,这种嘲笑的声音依然在耳边。2005年王猛即将从北大毕业,这一年他回家过年,在家做模型,他的二姨嘲笑他,“原来你只有玩模型时,动手能力才不那么差。”面对这一次次的取笑,父母并没有予以保护。

根据红星新闻的报道,自2005年后,王猛就再没有回过家度过春节。最近十年,王猛仅回过一次家,还是因为更换过期身份证不得不回家,他在家中停留时间不超过十分钟。直到记者发稿前,王猛的父母也不知道他身在何处,做着什么样的工作。

将这份家庭关系推到破碎边缘的,正是王猛在美国的“醒悟”。在美国读书第二年,王猛总是不由自主想起沮丧的事情,注意力难以集中,他找到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和咨询师讲了约6个小时。咨询师给他的反馈是,“你几乎有了创伤性应激障碍的所有症状”。之后,他将这份诊断报告发给了父母,父母却不以为然。

2012年,因为一系列事件的推波助澜以及父母的执迷不悟,王猛下定决心和父母决裂,与父母彻底“告别”。他给父母发了一封长长的决裂信,然后删掉了父母所有的联系方式。

北大博士14年不见自己的父母(12年不见6年无音信)(3)

家庭关系走到这一步,父母是否知道原因?王猛的母亲在接受采访时说,“搞不懂他是啥原因。”关于孩子在文中的控诉,他们到如今都不能理解孩子所说的“控制”。

母亲认为,“要说掌控,他17岁以后就不在我们身边,现在34岁了,人生一半都在外边,如果前半程我们在掌控他,可问题出在后面啊,照这样说,反而是控制不够。”

根据报道,王猛现在在一所高校做起了心理学相关的项目研究,“主要是一些心理基础学科,比如一些孩子的记忆、情感、知识的唤醒,让他们能够分析问题,解决自身遇到的一些问题。”

报道发出后,网友的评论也呈现两极观点。有些网友很有共鸣,理解并鼓励支持王猛,同时又一次掀起关于“原生家庭”的讨论;也有些网友批评王猛不知父母恩,认为他把责任推给父母,是不成熟和不理智的表现。

近年来,90后与00后与父母反抗的事件经常见诸报端。但是王猛如今已过而立之年,对这三十年来的遭遇至今无法释怀。这对当下的家庭教育具有一定的警示作用。

对此,外滩君邀请了教育专家、留学机构创始人、心理咨询师、资深教育媒体人和90后在美留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想法。在评论中,他们都共同谈到了,中国家庭普遍存在家庭成员边界模糊的问题,也就是父母承担了子女该做的事,没有尊重个体的独立和自由。除此之外,他们也提到了和谐亲子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信任和沟通等。

北大博士14年不见自己的父母(12年不见6年无音信)(4)

的确,可能许多人关注这件事,还是被“北大毕业”、“美国留学”这两个被特别拈出来的标签所触动了罢。事实上,这种家庭模式,绝不仅仅出现在“学霸”身上。

无视孩子作为独立个体的自由意志,动不动“我这都是为了你好!”、“你根本不知道你想要的是什么!”、“不听老人言,总有一天你会后悔的!”表面上看起来是担心孩子吃亏出错,其实是以“爱的名义”行控制之实。

所谓亲子关系,就是终生捆绑。把孩子当成自己的资产,把教养孩子当成一种投资,“养儿防老”、“光耀门楣”、“我们耗尽心血都是为了你!”这样的养育看起来劳苦功高,实则专制蛮横,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权利。

所谓“父母皆祸害”,就是这个意思。是的,这种家庭模式,我们实在是太熟悉了。这样的话,我们谁不是从小听到大的呢?从出生开始,小到衣食冷暖,大到报考学校、参加工作、结婚生子,有多少人不是在诸如此类的“关照”中挣扎又沉溺,沉溺又挣扎呢。

想当年,胡适、鲁迅都曾经很认真地谈论过“今天,我们如何做父母”这个问题。这个问题,仍然迫切地摆在面前。如果所有长大成人的孩子,一旦做了父母,就像鲁迅所形容的那样,“人一阔,脸就变”,一仍旧例,继续祸害自己的孩子,“放牛娃”陷入死循环的人生悲剧,将永远无法终止。

所以,不要把这个事件当作一个新闻吧,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这样的事情,无日无之,它不同程度地就在你我身边上演着。把它当作一个镜像吧,从中照见我们自己,照见我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让曾经如我之孩子,不再受难再如我,我们也就对得起自己所受的苦难,也就对得起自己身为父母师长的使命,也就对得起那按照神意借由我们而来到这世上的独一无二的孩子。

北大博士14年不见自己的父母(12年不见6年无音信)(5)

昨天,《北大毕业美国留学生万字长文数落父母 12年春节不归决裂拉黑父母6年》文章一面世,北大毕业、美国留学生、12年春节不归、拉黑父母6年,这些标签,不想引人注目都是不可能的了,其中不乏谴责父母或者声讨儿子的声音。谴责也好,声讨也罢,重要的是,为人父母,为人子女,我们从中看到了多少自己的影子。

从事留学升学指导和后期跟踪服务多年,我看过很多诸如此类以爱的名义行使控制之实,令到孩子的心灵和行为失控的案例。孩子因为小时候被管得太多,对于成人,对于规则,有一种下意识的抵抗,随着年龄的增长,能力的增强,开始构建以自己为核心的逻辑体系,这个逻辑一旦与外界的社会规则不一致的时候,于是发生冲突。

不管因为知识吸收能力不错,获得怎样的文凭,心理的成熟度依然没有随之获得提升,不仅如此,更会因为某一方面的成功,或者因为不成功,更是捍卫自己的价值主张,很难被影响。

年龄长到了20岁、30岁、40岁,心里年龄还在十多岁,甚至六、七岁。人步入了社会,心还在原生态家庭中。学历标签越高,社会中越无奈,对原生态家庭的怨念就有多深,于是出现“12年春节不归、拉黑父母”的怪相也就不足为奇了。

北大博士14年不见自己的父母(12年不见6年无音信)(6)

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镜子,每个孩子的身上都不可避免地带着来自家庭的烙印。

王同学这篇长达15000字对原生家庭的控诉,把中国式亲子关系中的问题体现的淋漓尽致。

对待孩子严厉粗暴,不关注孩子情感需求

王猛在文中多次提到,从小母亲对外界所有伤害他的人和事反应冷淡,无动于衷,父亲甚至会反过来责骂他,从不顾及他的感受。从心理学上讲,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最最需要的是来自父母的无条件的爱和支持,否则会造成安全感的缺失,成为“情感上的孤儿”。

家庭成员之间缺乏合理的边界线

从小到大,王猛的父母从未停止过对他的“控制”:从穿衣服,到选择学校,甚至到上大学后,他的父母一直在不停的“越界”,最终导致了王猛的彻底决裂。家庭成员之间即使再亲密无间,也需要设立合理的边界线,父母要尊重孩子作为个体的独立和选择权。

缺乏家庭教育的基本常识

文末,王猛的父母依旧没有意识到自己教育方式出了问题,反而认为是儿子性格软弱,抗挫能力差,总是对过去的事情放不下。所幸的是,越来越多的中国父母开始重视亲子关系,努力学习教育学和心理学,和孩子共同成长。

北大博士14年不见自己的父母(12年不见6年无音信)(7)

在这个事件中,我除了看到一对不太智慧的父母外,也看到了一个内心敏感,遇事找借口,有妄想症,长不大的孩子。

没错,中国式父母喜欢一手包办,他们认为给孩子的安排,是最好的安排。他们表达关爱的方式常常让孩子不舒服,不会真正关注孩子的内心感受,大多数时候他们自己也是这样野蛮生长起来的。

来看作者控诉父母的点滴行为,这对父母绝对是“温柔型”的,见过太多农村家长和城市底层的父母比他的父母有过之而无不及,可他们的孩子并没有和作者一样有心理障碍。

文中有些明显是作者内心问题,比如作者被亲戚嘲笑不会剥鸡蛋,就迁怒于家长没有出头保护自己,他一边怨恨父母过度掌控,却一边又过度依赖父母,这并身就很矛盾。如果说17岁的孩子尚可被原谅,那34岁还未形成独立的人格,还抱有这样的思想就很成问题了。

很多人喜欢用原生家庭说事儿,用“黑父母”来解释所有失败的行为。你可以拿原生家庭来找原因,用来与自己和解,帮助自己修正和完善,但请不要把所有的错误都归咎于原生家庭的不完美。

我们今天看他父母的做法有些不妥,但他父母那一代在当年是意识不到的。必须得承认,父母的经验和思维也是一辈辈迭代出来的,40后50后父母多数是简单粗暴的方式,轮到60后70后当父母就好了很多,到今天80后90后的父母就很懂得尊重孩子的感受。

这里要提醒家长们,典型的中国家庭有个边界的问题,就是父母与子女的边界模糊不清,父母承担了子女该做的事,将自己代入子女的角色,并以自己的做法来要求子女。我常会打比喻,如果你是一只母鸡,你试图控制孩子的时候,就是在限制他成为一只老鹰。你应该放手并制造空间感,这个空间感有个名字叫“信任”。

北大博士14年不见自己的父母(12年不见6年无音信)(8)

我非常不喜欢“一个巴掌拍不响”这句话,偏颇,无厘头,无逻辑,但是它在某些情况下的确挺有道理的——比如在留学生与家庭决裂这种案例里。没有哪一方是无辜的,双方各自都应该为此承担责任。

王猛是个典型的偏激狭隘的孩子,在整个事件过程中无数个选择支中,他每次都选择了最极端,最情绪化的那个。王猛的父母是典型的中国父母,以自我为中心,常常将所谓“主观的善意”强加于子女身上——善意的动机并不常常能给人带来益处。这类父母不理解也不尝试去理解子女的想法与内心冲突,而是以自己的行事逻辑来做出判断,并以此来作为判断的标准。

这绝不是我第一次听说类似的事,比这更严重,更疯狂的例子完全可以信手拈来。但无论是怎么样的案例,其实最开始的那件事情可能真的很小很小,小到一句话,一个眼神就可以将其融化得无影无踪。

但是如之前所说的那样,正是因为双方都未能尝试解决矛盾,没有用合适的方法进行沟通——这里说的是“合适”的沟通,合格的家长必然知道怎样才能与孩子好好沟通,晚上找过去说“孩子,有时间吗,妈妈有些事想跟你谈谈”这种尬聊绝对不是合格的沟通方式。

总之,说一千道一万道,还是沟通问题。沟通,沟通,沟通。以上,共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