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仁玉和柜中缘(孙仁玉柜中缘这是一出精湛的好戏)(1)

孙仁玉和柜中缘(孙仁玉柜中缘这是一出精湛的好戏)(2)

秦腔《柜中缘》王天民汤涤俗↑

孙仁玉先生所写的秦腔折子戏《柜中缘》,由西安易俗社王天民等演出后,已经有三代演员排演,五十年盛演不衰,成为秦腔观众脍炙人口的剧目了。更可喜的是,该剧已由汉剧、川剧、晋剧、蒲剧、京剧等许多剧种所移植,成为像汉剧陈伯华等著名演员的拿手好戏了。值得赞誉的是,此剧亦是西安市秦腔访日友好演出团的演出剧目之一,最近由《人民日报》的演出广告栏里获知:北京京剧团赴日本访问演出的剧目中亦有《柜中缘》。此剧其所以深受广大观众喜爱,绝非偶然。除了演员的精湛表演和优美唱腔外,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剧本写得好。

孙仁玉一生写了大小一百多个剧本,其中独折小戏就有近百个。其中像《柜中缘》《三回头》《看女》《镇台念书》《白先生看病》等都深受观众欢迎。他真堪称写独幕戏曲的一位大师,在民国以来具有民主思想和写作技巧的一批秦腔剧作家中是颇具特色的。他脑海里蕴藏着许多古今动人的故事,不但能够生动形象地向听众讲述,更难得的是他能够运用编剧技巧,将近百个故事编写成戏,并寓教育于戏剧之中,通过舞台来宣传孙中山先生所倡导的民主主义思想,反对封建迷信、愚昧落后,提倡爱国家、爱民族、爱科学等进步思想。他具有比较渊博的文史哲知识,具有强烈的民主主义思想,酷爱群众喜闻乐见的戏曲艺术,通过长期的创作实践,终于使他深谙编戏三昧,获得了纯熟的艺术技巧,写出了又多又好的独折戏,为秦腔这一古老的剧种增添了丰富的剧目,他对秦腔是卓有贡献的。

孙仁玉和柜中缘(孙仁玉柜中缘这是一出精湛的好戏)(3)

《柜中缘》就是这样一出具有一定教育意义和高度艺术技巧的小戏。它的命题是:为官正直的李督堂受奸相秦桧的诬陷,满门犯抄。儿子李映南单身逃出,被一个心地善良的少女许翠莲所救。后因爱国名将岳飞的上谏,被皇帝开释,两人结为良缘。歌颂的是正直官员、爱国名将、心地善良的老百姓,鞭挞的是奸相谗臣。对这一命题,作者不是正面铺陈,是从侧面给观众交待的。观众随着剧情的发展,爱作者之所爱,憎作者之所憎。剧中许母对李映南的一段往事的追述,就清楚地称颂了李督堂的政绩。唱词是:“她父从前被诬告,按律当斩在市曹。老爷把他冤明了,立刻释放出狱牢。”但是戏里正面描写的却是翠莲和映南的柜中姻缘,饶有风趣,心灵俱美。

剧中所有的人(包括两位差役)都有着高尚的道德美,甚至没出场的岳爷爷、李父、许父,都是道德高尚的人。所以可以这样理解,作者通过这个故事是想教育人们热爱善良,憎恨奸佞。说明只有具备心灵美的人,才能真诚地相爱。

作者在仅能演出四十多分钟时间的小戏里,却能够鲜明地塑造了许翠莲、淘气、李映南、许母四个人物,而且各有鲜明的性格。翠莲天真无邪,虽娇惯而不撒泼;淘气幽默诙谐,聪敏而憨厚;映南英俊腼腆,临危焦急而畏葸;许母善良忠厚,常感清官救命的恩德。这四个人物的心灵,都是高尚的,各有其值得效法之处。因之,作者通过一出小戏高明地用剧中人物的美德,感染着观众,达到了寓教育于娱乐的初衷。

孙仁玉和柜中缘(孙仁玉柜中缘这是一出精湛的好戏)(4)

秦腔《柜中缘》肖若兰↑

孙仁玉和柜中缘(孙仁玉柜中缘这是一出精湛的好戏)(5)

秦腔《柜中缘》全巧民毛文德

翠莲一家是一个和睦的耕织家庭,她自小受着母亲和哥哥的爱怜,二八妙龄,她向往着寻找一个青年书生,但是囿于封建礼教的束缚,又不能自择佳偶,只好将希望寄托给慈母了。一个偶然的机会,使她与映南相遇,成了他的救命恩人,经过一番波折之后,终于在母亲的应许下,结成了良缘。这个乍看起来似乎是有点不近情理的情节安排,却处理得令人叹服。

出题作文,完满答卷。戏名叫《柜中缘》,写的是一段姻缘完成过程。形式是戏,就必须有个完整的故事,既要生动引人,又不流于荒诞;既要有尖锐的矛盾冲突,并冲向高潮,而又要令人信服地加以解决;当然更重要的是,在整个戏里塑造出几个具有鲜明性格的人物来。作者不愧为编剧高手,他竟在短短的四十五分钟戏里,在这些方面,运用他生花的妙笔,使得人物活灵活现,故事有头有尾,矛盾合情合理,毫无人为斧凿的痕迹,冲突达于高潮,而又合理地予以解决。自始至终,围绕着一个“缘”字,不离“柜”的左右,来展现一场美妙而动人的戏文。

孙仁玉和柜中缘(孙仁玉柜中缘这是一出精湛的好戏)(6)

娃娃戏戏画《柜中缘》↑

风清日丽,田园静穆。许母今日要到娘家为爱女翠莲去寻找如意夫婿。翠莲暗暗祝祷着让母亲给她找个青年书生,心理的话儿被淘气的哥哥听见,势必要打趣一番,同时使淘气悟出“女大不中留”“要对妹妹多操点儿心思”。母亲叮嘱她“不要在门前多卖眼”,淘气担心她“心眼开了”,留在家里实在不放心。这里就已经埋下了伏线。年方二八的翠莲,由于囿于封建礼教,成天被关在屋里,趁母亲哥哥访亲,不妨坐在门前眼宽眼宽。可巧,就在这时,李映南逃难至此求她相救,她怎么也推托不了,只好赶忙回屋,映南尾随而进。这一点既符合封建时代男女避嫌之虑,又符合见死应救的高尚心灵。但当他俩将差役哄骗而去之后,翠莲又后悔因在屋外小坐而招此麻烦。深思之后,人命关天,扶危济难,也顾不得许多了。当她催促映南快走时,差人去而复转。情急之下,只好将映南藏入柜中。差人复去,一场别有风趣的戏开始了。正当她第二次催促他快走时,哥哥回来了,偏巧要在她柜里取荷包。妈呀!这一下可要露馅了。她慌忙跑回屋里,哥哥尾随而至,再也无法可想了。她索性坐在柜上阻拦,但还是被哥哥哄吓得跳下柜子。当淘气揭开柜子取物时,他被惊呆了:柜里藏着一个青年书生!正派人怎么能钻进少女房中的柜里来呢?他很自然地想到的是,妹妹偷郎嫁汉行为不端了。矛盾的波澜又推上了一层。这里没有生编硬凑的痕迹,他萌生这种想法是合乎情理的。翠莲本来就对搭救一个少年的事,一直担心着被人误解,哥哥又出言不逊,骂她坏了门风。她遭受莫大的委屈,急于辩解,竟不能说出使哥哥明白真相的话来,所以只能导致兄妹一场吵架了。

孙仁玉和柜中缘(孙仁玉柜中缘这是一出精湛的好戏)(7)

西安大雁塔戏曲大观园《柜中缘》雕塑↑

许母回来了,先是责怪淘气,后见到被绑着的书生而气昏。待至翠莲详细说明原委,她又喜笑颜开了。作者所安排的戏剧情节,巧妙而合理,简洁而动人,前后照应,不枝不蔓。写的是一段爱情故事,却没有给一对恋人腾出一秒钟时间去谈情说爱。但是当这段围绕着柜子所促成的奇妙姻缘最后完成时,却让观众信服地感受到,这是一对双双都满意的对象。目的在情节进行中达到,不能不令人叹服作者构思的巧妙。由于矛盾冲突不是人为地编造,尽管发展到吵闹寻死的程度也不难解决。所以当淘气听到翠莲叙述事件的过程后,误会顿释,并向映南和妹妹道歉。尽管刚才骂了妹妹,打了映南,淘气相信,观众也相信,他俩是绝不会记恨的,也丝毫没有损害淘气憨厚忠实的品格。当母亲得知李映南就是恩人李督堂的儿子,有意将翠莲许配他时,淘气却高兴地表示同意,一点也不显得别扭和虚假。至于映南和翠莲更是满心欢喜了。

孙仁玉和柜中缘(孙仁玉柜中缘这是一出精湛的好戏)(8)

秦腔《柜中缘》阎旭杨东记等↑

孙仁玉和柜中缘(孙仁玉柜中缘这是一出精湛的好戏)(9)

秦腔《柜中缘》惠敏莉田平韩磊同莎等↑

孙仁玉和柜中缘(孙仁玉柜中缘这是一出精湛的好戏)(10)

秦腔《柜中缘》范莉莉张武宏陈超武

从这出小戏的风格上来分析,它是个写得极成功的小喜剧。尽管剧中有着翠莲埋怨映南的唱段和对母亲的哭诉,但是整个戏的风格是喜剧,从情节到语言,都充满诙谐幽默,处处散发着欣喜欢悦的气氛。淘气的语言的幽默诙谐自不必说,就是翠莲的语言,也充满着情趣,就连那两个公差,也诙谐动人。熟知此剧的演员和观众,自会从剧中举出事例来证明的。

当然,《柜中缘》也不是到了白璧无瑕的艺术高度。这样的作品恐怕是没有的。它既不是驰名中外的宏篇巨制,也不是具有深刻哲理的戏剧名著,它只是一个富有生活气息、健康风趣的小戏曲,使人看后赏心悦目。作品中淘气的语言里还有些粗俗的俚语,他对翠莲、映南误解的举止表情,也有发噱取闹过火之处。差役最后转来报知李督堂获释的细节,在前面没有给以令人信服的铺垫,这就给人以编造而觉不真实之感,多少影响到戏的真实性。

瑕不掩瑜。《柜中缘》堪称是一出有着艺术特色的小戏。难怪自它诞生以来,连演数十年,又通过它培养了像王天民、汤涤俗、肖若兰、樊新民、全巧民、毛文德等好些著名演员。它还不胫而走,被许多兄弟剧种的著名演员,如汉剧的陈伯华等排演演出,去愉悦更多的观众。去年《柜中缘》又远去日本,和语言不同的日本观众见面,颇受赞誉。一出小戏,显示出如此艺术魅力,不能不让评论者得出这样的结论来:这是一出精湛的好戏。(于1982年)

孙仁玉和柜中缘(孙仁玉柜中缘这是一出精湛的好戏)(11)

汉剧《柜中缘》陈伯华↑

孙仁玉和柜中缘(孙仁玉柜中缘这是一出精湛的好戏)(12)

河北梆子《柜中缘》刘玉玲等

孙仁玉和柜中缘(孙仁玉柜中缘这是一出精湛的好戏)(13)

孙仁玉先生和他编剧的《柜中缘》剧本

孙仁玉和柜中缘(孙仁玉柜中缘这是一出精湛的好戏)(14)

孙仁玉先生和他编剧的《柜中缘》剧本

文章来源/田滨著《老树红花》

原标题/赞孙仁玉《柜中缘》

编辑/刘军 审核/妍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