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考专业志愿填报似乎已经走到历史最好的时期。长期盘桓在高考制度专业填报的门槛,正在发生一场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从早期北京大学喊出百分百满足专业志愿到现在很多大学纷纷对外承诺,专业志愿填报零调剂,依附于专业志愿填报的专业级差的坚冰慢慢消融了。那么,这个零调剂的“零”到底包含什么信息?会给大学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带来什么影响?似乎这是一个非常宽泛的问题。

高考调剂志愿是什么意思啊(高考志愿填报零调剂的)(1)

高考调剂志愿是什么意思啊(高考志愿填报零调剂的)(2)

高考调剂志愿是什么意思啊(高考志愿填报零调剂的)(3)

我没有调查过,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中,有多少人就读的专业是考大学时被调剂的,我也没有查阅到相关文献,大学中专业不适应的学生到底有多少人。但我的确认识很多人,他们在高考填报志愿时,被调剂到了一个他们没有填报的专业,稀里糊涂四年,大学就毕业了。曾经,有一位家长撕心裂肺的告诉我,孩子是理科生,却被调剂日语专业,往后怎么办啊。当然,我不是说某个专业不好,每个大学每个专业都有其长处,但考生一旦被调剂到一个陌生的专业,我不知道他们的内心当时是不是出于奔溃状态。

我多次说过,大学的专业是明码标价的,所以才有专业级差。一分之差,就有可能会被调剂到其他专业。尤其是考生填报大学强势专业或热门专业,例如财经类。这些专业的录取分数线往往很高。在专业志愿选择上,大学设置专业极差相对是合理的,为了合理调配考生报考的不平衡性。从三年前开始,一些大学和地区正在取消专业极差,今年,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同时宣称取消专业极差。我查阅了今年一些重点大学的招生章程,发现很多大学都取消了专业级差。

这些年,大学招生口径一直在调整,基本模式是按大类招生,适度缓解了考生入学后对专业不适应的问题。按大类招生成为主流招生方式,这是一种过渡,大学志愿填报将实行专业优先的原则。

从2017年开始,零调剂和百分百满足专业志愿成为大学专业志愿填报改革的一个方向性话语。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续实行专业零调剂,也就是说,如果报满志愿,可以百分之百地满足考生的专业志愿。从往年统计看,能够基本满足大多数考生的前三志愿。如果不重复报满6个专业志愿,不存在调剂的问题。

北京理工大学2019年继续实行“你的高考专业志愿你做主”,即被学校提档的全国各省份普通一批理科考生,如果填满专业志愿且不重复,体检符合国家要求,提档后均不退档、不调剂,满足其所填报的专业志愿之一。被提档的普通一批北京理科考生,体检符合国家要求,不退档、不调剂,且满足第一专业志愿;其中全市前1200名的考生满足包含徐特立英才班在内的第一专业志愿,其他被提档考生满足不含徐特立英才班的第一专业志愿。

北京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重点大学针对考生专业志愿填报,给出了零调剂的优惠政策。尤其是北京科技大学,从2016年就开始实施零调剂,步子迈得比较大,考生被录取后,转专业零门槛。记得2017年我在北科大时,问过零门槛转专业的问题,说基础学科类的专业并没有受到冷遇。

毋庸置疑,零调剂和百分百满足专业志愿背后是新高考制度,促使大学专业志愿填报发生深层次的变革,不管是浙江模式还是上海模式,专业类主导的志愿填报模式是大势所趋。可以说,零调剂的咏叹调的确有人情味。广东省并设置一个不愿调剂的专业,保证考生不会被调剂到不愿去的专业。

有个矛盾也是显然易见的,大学实施的专业类招生模式也好,大学书院制也好,在极力淡化高考志愿填报的专业色彩,高考志愿填报却在强化专业。

零调剂的“零”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零”。如果大学在招生时都能实现零调剂,零门槛转专业,高考志愿就无需设置按专业类填报,录取后统一大二选择专业即可。大学必须有专业之间的壁垒。这似乎是一个两难的选择。

同时,零调剂的“零”是建立在高考考生对大学专业有一定认知的基础上,也就是说,考生在选择时,对所填报的专业了解,这个零是有价值的。如果考生对大学的专业基本没有什么认知,即使这6个专业都是考生自己选择的 ,意义不大。被录取后,同样会存在专业不适应的问题。

高考选拔考试,功利性极强,这就能理解为什么财经类一直居于热门专业榜首的地位了。我认为最大的隐忧,在于大学一些所谓冷门专业或基础学科类专业,这些专业需要专门人才,需要理论性的人才。专业如何保证优质生源,如何保证未来社会这方面人才供给,这是一个持续性的问题。我也会持续性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