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广东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新闻发布会——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专场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广东省“一核一带一区”建设自2018年以来,珠三角核心区发展能级不断提升,沿海经济带产业支撑不断强化,北部生态发展区生态屏障进一步巩固,并对对全省区域协调发展带来了新的变化,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广东区域一体化发展?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广东区域一体化发展(广东如何构建高质量区域发展格局)

广东区域一体化发展

6月13日,广东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新闻发布会——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专场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广东省“一核一带一区”建设自2018年以来,珠三角核心区发展能级不断提升,沿海经济带产业支撑不断强化,北部生态发展区生态屏障进一步巩固,并对对全省区域协调发展带来了新的变化。

随着“一核一带一区”深入建设,广东不仅区域发展差距有效缩小,而且实现“市市通高铁”,各地通达性更强,构建起内外高效联通的综合立体交通运输网络。

“一核一带一区”是什么?

总体思路是:坚持系统思维和整体观念,根据各区域基础条件、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将全省划分为珠三角核心区、沿海经济带、北部生态发展区3个功能区。

广东省区域发展差距有效缩小,实现“市市通高铁”

高质量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发展格局,对推动广东省加快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具有重大意义。

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省大湾区办常务副主任朱伟介绍,自2018年建设“一核一带一区”以来,珠三角核心区发展能级不断提升,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不断增强。“双区”“两个合作区”建设向纵深推进,利好叠加、释放“乘数效应”;广州、深圳核心引擎功能更加强劲,佛山、东莞两个城市以万亿级的体量迈入新发展阶段,珠海市一跃成为内地唯一与港澳同时陆路相连的城市、正在成长为广东省又一重要引擎,珠三角各市依托广深港、广珠澳两个廊道的传导效应,汇聚起强大的发展势能、改革动能。沿海经济带产业支撑不断强化,东西两翼新增长极加快形成。推动重大产业项目向沿海经济带东西两翼布局建设。广东海洋生产总值连续27年居全国首位,海洋经济竞争力核心地位持续巩固。筑牢北部生态屏障,北部生态发展区绿色发展优势凸显。北部生态发展区生态屏障进一步巩固,对内拓展“桥头堡”的优势凸显,贯通城乡、联接工农、链接湾区的绿色生态经济体系、产业协作体系逐步发力,“农业 ”“旅游 ”等生态产业蓬勃发展,对接大湾区的“大农场”“后花园”“康养地”正在加快形成。

“在强化各区域主体功能的同时,我们更加注重‘核’‘带’‘区’协同联动发展,全省区域发展平衡性协调性进一步提升。”朱伟表示, “一核一带一区”建设,更重要的是对全省区域协调发展带来了新的变化。广东省区域发展差距有效缩小,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全面改善,实现“市市通高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大幅提升,历史性地实现本科院校、高职院校、技师学院、高水平医院21个地级以上市全覆盖。全省一盘棋的统筹机制不断完善。建立广州与湛江、深圳与汕头“核 副中心”深度协作机制,深入推进省内对口帮扶,实施一揽子支持老区苏区、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扶持政策,对重点老区苏区补助标准提高至每县每年5000万元。广佛全域同城化、广清一体化建设步伐加快,深汕特别合作区、广清经济特别合作区等一批重大区域合作平台加快建设。

朱伟强调,在发挥“一核一带一区”功能定位方面,可以归纳为“各尽所能”“各展所长”和“各得其所”三个关键词。如“一核”定位为引领全省发展的核心区和主引擎,重点率先实现高质量发展,发挥好辐射带动作用;“一带”定位为新时代全省发展的主战场,重点打造沿海经济带东西两翼新增长极;“一区”定位为全省重要的生态屏障,重点以提供生态产品为首要任务。从实际效果来看,目前“核”“带”“区”这三个功能区在各自赛道上发展顺利,差异化发展态势日渐明显。

省财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陈国煌介绍,为了支撑“一核一带一区”建设,广东省实行差异化的财政支持政策,统筹推动构建区域发展格局。据统计,2016-2021年,“一带一区”人均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从6789元提高到9044元,年均增长5.9%,缩小了与珠三角核心区的差距。

广东已建成出省通道30条

交通路网的互联互通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五年来,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构建起内外高效联通的综合立体交通运输网络,为高质量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发展格局提供了有力的交通支撑。

省交通运输厅二级巡视员黄凌介绍,2015年,广东实现“县县通高速”,2017年,粤东、粤西、粤北地区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第一次超过珠三角,2020年,广东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1万公里,这也是全国第一个迈入1万公里的省份。截至2021年底,广东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经突破1.1万公里,已经连续八年位居全国第一。

目前,粤东、粤西、粤北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超6000公里,相比十年前约2200公里和五年前约4200公里,获得了跨越式发展。珠三角核心区往粤东、往粤西、往粤北目前至少已建成2条以上大通道,局部大通道如沈海高速开阳段、阳茂段已从双向四车道扩建成双向八车道,茂湛段扩建工程正有序推进。出省通道建设方面,目前广东已建成出省通道30条,往广西、湖南、江西、福建均有5条以上的高速公路通道,加强了与邻省的联系,有力支持了沿海经济带、北部生态发展区的发展。珠江口东西两岸的连通方面,目前已建成珠江黄埔大桥、南沙大桥、虎门大桥、港珠澳大桥等4座跨江公路通道,有效缓解了十年前过江通道稀缺、紧张的局面。

随着去年赣深高铁通车,广东省实现“市市通高铁”的目标。目前,全省铁路运营里程达5278公里,其中高铁运营里程达2367公里,居全国前列。铁路建设主要从以下两方面着力:一方面加强城际轨道建设,在加快打造“轨道上的大湾区”,强化珠三角核心区的核心引擎功能的同时,深入推进粤东城际铁路建设,提升汕潮揭城市融合发展水平;另一方面加快高铁建设,目前正推进广湛、广汕、汕汕、深江等高铁建设,不断提升沿海经济带东西两翼发展能级。此外,广东省省内河航道通航里程已经达到1.2万公里,居全国第二。交通运输服务也实现了3个“100%”:全国交通一卡通实现全省城市公交、地铁100%覆盖,乡镇和建制村通客车率达100%,珠三角地区公交电动化率达到100%。

“核”“带”“区”产业发展打好特色牌、协作牌

工业园区是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从工业园的角度看,“一核一带一区”的产业布局又有着怎样的新成效?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吴红介绍,目前,全省以发展工业为主的高新区、经开区、省产业园、综合保税区等省级以上工业园区共161个,2021年实现规上工业产值超6万亿元,约占全省的四成;其中“一核”园区71个、“一带”东西两翼园区50个,“一区”园区40个。

园区如何实现差异化?吴红解释,“一核”的园区专注发展先进制造业、提升创新能力,“一带”的园区发展沿海大产业、构建世界级沿海产业带,“一区”的园区合理控制开发规模、发展绿色低碳特色产业,持续推动“核”“带”“区”打好特色牌、协作牌,初步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产业布局。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申卉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杨耀烨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赵小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