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研究中心举行广东外经贸蓝皮书《广东对外经济贸易研究报告》(2021—2022)发布会本年度“广东外经贸蓝皮书”主要探讨全球产业链重构对广东外经贸、特别是进口及其港口物流、出口市场的影响;探讨汽车业贸易和自由试验区新兴产业发展态势在专题研究部分,还特别研究了数字经济与贸易,或者数字技术应用于服务贸易、文化外贸,数字技术对利用外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广东外贸进出口最新情况?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广东外贸进出口最新情况(连续36年稳居全国第一外贸大省)

广东外贸进出口最新情况

日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研究中心举行广东外经贸蓝皮书《广东对外经济贸易研究报告》(2021—2022)发布会。本年度“广东外经贸蓝皮书”主要探讨全球产业链重构对广东外经贸、特别是进口及其港口物流、出口市场的影响;探讨汽车业贸易和自由试验区新兴产业发展态势。在专题研究部分,还特别研究了数字经济与贸易,或者数字技术应用于服务贸易、文化外贸,数字技术对利用外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

分析

广东稳定外贸规模,外贸结构继续优化升级

该蓝皮书主编、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研究中心主任陈万灵教授表示,本书共有总报告1篇、分报告7篇、专题报告5篇。其中,总报告主要分析复杂的国际经贸形势下,2021年广东外贸发展的特征,特别是广东外经贸的“惊喜”成绩,并综合多方面因素对广东2022年外贸发展进行预判。

总的来讲,虽然疫情对广东外贸造成一定影响,但广东各级政府注入了政策动力,广东外经贸经受住了疫情和世界经贸下滑形势的考验,在上年微幅下跌基础上实现大幅度反弹,显示了广东外经贸较强韧性。《广东外经贸形势分析报告》中指出,面临外需不足、生产和物流受到阻碍等多重因素的不利影响下,广东稳住了外贸基本盘,实现了外经贸恢复和稳定发展。作为外贸大省,广东2021年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

从规模上看,2021年,广东外贸进出口首次突破8万亿元,达到8.27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6.7%,增速由上年的下降转变为增长,上涨了17.6个百分点。其中,出口5.05万亿元,增长16.2%,比上年提高了16.0个百分点;进口3.22万亿元,增长17.4%,比上年提高20.0个百分点。广东在稳定外贸规模的同时,外贸结构继续优化升级,不仅总量上有了突破,质量方面也逐步提升。

从出口商品看,2021年,广东机电产品出口34939.2亿元,同比增长17.4%,占全省出口总值的69.1%,其中: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出口3356.0亿元,上年同期增长18.7%;集成电路出口1901.2亿元,增长21.2%,占出口总值的3.7%。从进口商品看,广东进口机电产品21419.7亿元,同比增长13.2%,占全省进口总值的66.6%。

从贸易方式看,2021年,广东一般贸易进出口43231.7亿元,同比增长19.1%,在外贸总额中比重为52.3%,比上年提高了1.1个百分点,连续六年占据广东贸易方式的主导地位。其中,出口27101.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4%,增速比2020年提高了13.0个百分点;进口16130.4亿元,增长20.4%,增速比2020年提高了19.9个百分点。

此外,2021年外贸新业态的发展也迅速起来。其中,跨境电商和市场采购的规模均突破3000亿元,进一步为广东外贸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趋势

民营企业成贸易发展主力军 贸易伙伴多元且均衡发展

2021年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20周年。纵览这20年,广东外贸表现突出。

根据广东海关统计,广东的进出口总额从2001年的1.46万亿元提升至2021年的8.27万亿元,每年平均增长9.1%。值得一提的是,广东已经连续36年稳居全国第一外贸大省,在全国的对外贸易中地位稳定。

2022年6月13日,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广东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新闻发布会——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专场。

广东的对外贸易不仅在总量上有了突破,在质量方面也逐步提升。首先,广东外贸新业态层出不穷,外贸发展新动能不断得到激发。在广东“十四五”规划里,建设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以及推广跨境电商应用并向贸易数字化全面转型是广东的经济发展重点。跨境电商的发展能够充分发挥广东作为数字经济和互联网大省的优势,同时面对疫情的发生,线上经济、非接触经济得到快速发展,进一步推动跨境电商走向新潮流。

其次,广东区域贸易格局更加协调。2021年广东珠三角9市进出口总额达78934.2亿元,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95.5%;粤东、粤西和粤北合计进出口3746.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2.9%、40.8%和8.6%。最后,广东出口产品技术含量与附加值正在不断地升高。

据研究中心专家们分析,广东对外贸易发展主要呈现以下几个基本特征:民营企业成为贸易发展的主力军,贸易伙伴多元且均衡发展,外贸新业态发展加快。

今年前7月广州增城引进民企项目96个,平均投资规模超20亿。

从贸易主体的角度来看,民营企业继续占据第一大主体的地位,在2021年广东进出口总值中占比56.4%,比2020年提高了1.3个百分点,这是继2019年以来民营企业进出口比重第三年超过一半。可以看到,民营企业在全省的份额中有所提高,说明民营企业的发展势头相对稳定向好,其第一大经营主体地位也相对牢固。

从贸易伙伴的角度来看,2021年广东的前五大贸易伙伴分别是东盟、中国香港、美国、欧盟以及中国台湾,与之进出口总额分别为12413.2元、11658.5亿元、9723.7亿元、9233.0亿元、6352.3亿元,该排名与2020年保持一致。此外,广东还着力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合作,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 广东对沿线国家的进出口总额从2013年的1.11万亿元提高至2020年的1.76万亿元。

预测

今年广东外贸走势有不确定性 对外直接投资继续增长

蓝皮书指出,2022年世界经济有望保持恢复性增长,但仍然存在不稳定、不确定、不平衡的特点。基于跨周期调节的基数效应、汇率变动效应和进出口商品价格效应的共同影响,研究中心专家预判,2022年广东外贸走势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可能继续保持低速增长,而且季度和月度增速的波动性较大。

7月22日,“稳外贸 拓市场 助力民营企业国际化”专题交流活动在广州举办。

原因方面,疫情给广东外贸带来不确定性,主要体现在供给、需求和供应链三个方面,包括生产供给不足、物流及供应链受到阻碍、就业和需求恢复乏力。同时,世界各经济体经济走势出现明显分化。一些国家先行摆脱疫情的影响,恢复到常态的经济增长通道;一些国家继续受疫情困扰,或经济一蹶不起而长期处在低迷阶段。这些因素对广东外贸的影响会是结构性,既有机遇,也有挑战。此外,发达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的影响,比如各国收紧货币政策,导致人民币贬值,有利于出口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在广东利用外资发展方面,从2017-2021年广东实际利用外资的情况来看,每年的实际利用外资额均在逐步增长。随着中国“稳外资”、对外开放等政策的不断调整和改善,服务业利用外资的空间仍然很大,预计2022年广东利用外资将继续增长,并且增速会在 7%左右。

在广东对外投资发展方面,近年来广东对外投资结构不断优化,投资领域也在逐渐扩大,预计2022年广东对外直接投资将继续呈现增长的态势。

建议

推动“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

针对广东外贸的发展现状,专家们也“对症下药”,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重视人才培养。跨境电商、市场采购等数字化贸易逆势增长,数字经济为诸如跨境电商等新业态的产生创造了有利条件。而要想实现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就必须重视对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保证数字化领域人才的质量和素质。一方面,要适当提高人员准入门槛,从源头上筛选出一批真材实料的技能型人才;另一方面,鼓励企业和人才在不同领域坚持创新发展,在政策、技术、资金等核心要素方面尽量满足企业和人才的发展所需。

中新国际知识产权创新服务中心战略伙伴集体签约仪式,中新广州知识城将打造数字经济等产业的国际知识产权服务体系。

促进市场多元化,实现均衡发展。虽然广东外贸市场有多元化的趋向,但在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方面还显得较为集中。为实现均衡发展,广东应着力改善投资环境,制定外资流入优惠政策,大力吸引各国外资企业入粤投资;鼓励技术力量强、经济实力雄厚的企业到境外发展,推进技术合作的开展。

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培育外贸增长新动能。为提高外贸的质量以及形成对外贸易的竞争优势,广东应着力转变外贸发展方式,追求效益高、消耗低、污染少以及技术含量高的贸易方式,为此应加快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产业的发展; 发挥数字经济在推动深化改革、引领经济发展、促进全面开放方面的积极作用;增加绿色低碳产品、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等的出口,提高出口产品的附加值。

加快落实“引进来”与“走出去”共同发展战略,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在“走出去”方面, 努力突破关键技术、优势领域,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充分利用粤港澳大湾区、自贸区建设等政策红利,扩大投资区域,实行多元化投资。在“引进来”方面,优化外资营商环境,吸引外资企业进入省内投资;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合作,在技术、管理、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方面促进与各国的交流。

采写:南都记者 孙小鹏 通讯员 何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