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哈尔滨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高德胜,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高校意识形态整改?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高校意识形态整改
作者:哈尔滨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高德胜
“学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可不是一个象牙之塔,也不是一个桃花源。”高等院校是人才培育的重要基地,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直接关系“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大学生是高校的主体力量和活力之源,处于思想文化交流与交锋的前沿,也处于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最前线。高校学生意识形态问题处理得好,就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持续注入青春力量;意识形态问题处理不好,则会出现思想混乱,弱化青年群体的凝聚力、向心力与贡献力,甚至出现南辕北辙、政权不稳的局面。在新时代,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更加隐蔽,意识形态渗透方式更为多样,必须正确处理好高校学生的意识形态问题,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
高校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后备人才资源,是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支撑。鉴于高校学生的重要战略地位以及思想独立开放、事物接触面广等特点,高校学生容易成为意识形态渗透、演变的对象,因此正确处理高校学生的意识形态问题也成为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抓手。总体分析高校学生的意识形态存在的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无关型”,即部分大学生认为意识形态问题与己无关,在专业领域有所建树即可;二是“迷茫型”,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多元价值观下,部分大学生出现价值观迷茫的问题,不知如何辨别和树立正确信仰;三是“偏差型”,少数大学生受到资本主义价值观的侵蚀,出现意识形态偏差。高校学生意识形态问题的频发性与危害性使得正确处理高校学生的意识形态问题紧迫而必要。如何正确处理高校学生的意识形态问题是一门系统性的大工程,需要从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方法、场域、保障等多方面着手,构建立体化的意识形态防护体系。
在意识形态教育领导权方面,坚持高校党委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高校学生除了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外,还必须具备正确的政治立场与价值方向。这就要求高校在立德树人过程中,坚持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在专业课程教育中培养大学生的意识形态自觉。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谈知识分子问题时讲到,“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同样,没有正确政治立场、没有正确意识形态方向的高校学生,不是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人才。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做好意识形态教育工作,在教育内容上必须讲党性。高校党委要牢牢掌握高校学生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中的主导地位;处理好一元主导与包容多样之间的关系。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保证高校始终成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
在意识形态教育方法方面,坚持课堂教学灌输与实践教学启发相结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主阵地,在意识形态教育中起着举旗帜、指方向、辨真伪的作用。在教育过程中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坚持课堂教学灌输与实践教学启发相统一。一方面,通过教学牢牢占据主流意识形态阵地。这个阵地我们不去占领,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就会趁虚而入。因此要争取学生群体和话语领地,使高校思政课成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学习、宣传、研究的重要阵地。高校教师不能怵于思政课的意识形态属性,对问题、难点避而不谈,而是应在全面客观的基础上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之问,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另一方面,开展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实践活动。实践出真知,只有回归现实生活实践,中西方意识形态及价值取向差异才能淋漓尽致地展现。在实践中启发引导大学生认识并坚守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帮助大学生认清西方“普世价值观”的真实面目,阐明中西方意识形态的根本差异,从而形成价值共识。
在意识形态教育场域方面,坚持官方舆论场域与社团自媒体舆论阵地相统筹。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进入全媒体时代,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与传统舆论场域相比,互联网舆论场域对意识形态安全的挑战与风险更大。截至2020年6月,我国网民人数已达9.4亿,其中学生总占比高达23.7%。高校校园多为开放式的教育环境,在校学生除了接收官方主流教育信息外,还会在不同程度上受到社团自媒体发布信息的影响。学生社团包括校内社团和校外社团,作为社团“喉舌”的自媒体如果管理、运用得当,就能与官方舆论同频共振,发挥宣传教育的良好作用。相反,社团自媒体若管理、运用不当,甚至出现方向性错误,则会成为侵蚀高校学生意识形态的危险源。意识形态问题被各种网络信息包装裹挟,具有一定的隐蔽性。高校学生在政治辨别力不强的情况下,思想容易在不知不觉中被西化、分化。意识形态工作实质是做人的工作,人在哪里工作重点就在哪里。因此,高校相关部门应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统筹官方舆论场域与社团自媒体舆论场域,强化官方主流舆论的主导地位,加强对自媒体平台及其发布信息的监管与引导,不断巩固拓展红色地带,勇于斗争黑色地带,积极转化灰色地带,牢牢掌握高校新舆论战场上的主动权。
在意识形态教育保障方面,探索和完善奖惩结合制度。正确处理高校学生意识形态问题,重要一点是确立正确的行为标准和及时的反馈机制,这是落实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保障。需要正确的行为标准,助力形成高校的主流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需要必要的奖惩机制,不断矫正高校非主流思想形式。如果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支持者与反对者、践行者与破坏者采取同样的态度或者没有任何相应的反馈措施,这样的意识形态教育是无力的,也难以在高校学生中树立起标准与权威。要完善落实意识形态领域的奖惩制度,并将高校学生作为主要对象。对认真学习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高校学生进行表扬,对先进典型进行线上线下宣传、奖励;对意识形态方面出现偏差的学生,采用民主、批评教育的方法对其进行深入、持续的思想政治教育,直到其真正转变为止。将该项工作的教育、督导责任落实到人,落实到制度;对于屡教不改且性质恶劣并造成实际损害者,需依规依纪依法进行及时处罚,不可姑息。但是针对这样的学生不能一罚了之,以罚代矫,对于未能完成意识形态矫正的个别学生要持续跟踪,还需接续教育。
“国家不可一日无青年,青年不可一日无觉醒。”高校学生是青年群体中的大有可为者,不可让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的问题牵绊住国家未来的栋梁。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的千秋伟业,必须正确处理高校学生意识形态问题,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
来源: 光明网-理论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