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的深沉呼喊 ——读李伯勇散文《重返下放地》,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石俊荣乡下散文?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石俊荣乡下散文(以人为本的深沉呼喊)

石俊荣乡下散文

以人为本的深沉呼喊

——读李伯勇散文《重返下放地》

王臻中

(背景资料:从6月8日开始,《经济晚报•城市文化版》(http://www.cnjjwb.com)开设了“江西现当代散文选评”专栏(由节选入选文章、作者图片、小传和评论文章构成,每期半版左右),将连续推出30余期。)

出处:2007年7月11日《经济晚报》

作者介绍:王臻中,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作家协会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主席团委员。

李伯勇先生的《重返下放地》(载《上海文学》2002/⑤,以下简称《重返》),以下放地颇具代表性的人物命运为视角和叙述主脉,借助沉思凝重之笔,抒写人性的深度呼喊。

在告别下放地40年间,作者继中期回访一次之后,又再度重返。“深刻的记忆”和“不会褪色”的“生活烙印”,熔铸成一种无穷的“魅力”和有力的“召唤”。诚 如文中所言,“离开”而后“从容地再进入”,才可能达到对该地“真正地了解——理解”。深切的体悟和认识的飞跃,正是这样到来的:当无可磨灭的忆念,在历史的行进中被激活,并得到自然延续的增添,便转化为蕴蓄厚笃的沉思,并升华为洞彻规律的认知。《重返》侧重于人的命运的体察,也便能步入人文关怀的巅峰,引发出了以人为本的深沉呼喊。

全文共四章。第一章“梦幻山乡”,以“重返下放地”入笔,描画“故地”重绿、重建、特别是农民住房的成批新建,以及田野丰收景象,等等,表述“初回”的见闻感触。虽然外在的良好感受,始终抹不去那“罕见岁月”烙下的苦痛、屈辱、忧伤和沉郁印痕,但作品同时通过对“末位乡干部”刘烈兆、开摩托车修配店的年轻人老井生活和心境的描述,毕竟展示了龙头村数十年演化的亮色和进步,并不由自主地滋生起某种有保留的喜悦开怀。当然,深藏着历史重负又绝不浅薄的作者,决不会浅尝辄止。惟其如此,“每每注入沉重与忧伤”的“激荡和喜悦”,更激起了“辽阔深邃”的“梦幻之感”。

《重返》作者的人生梦幻感,交融着思想情怀的深厚蕴涵,其实是以含蓄之笔强化散文的文眼:紧扣如梦人生的人性呐喊。第二章“活着的乡友”,借本属勤劳务农好把式的“富农”儿子刘光健自建房的变迁,反映在曲折中前进的时代社会演化主潮,又通过“几起几落”,“同‘正’方‘反’方都有瓜葛”的刘炳承不惨亦悲的遭遇,透露出时代潮流行进中的多重光影,折射着个人命运与社会转型的复杂关系。

经刘承炳遭遇的中转,笔锋迅即指向悲剧人生。第三章“几个死去的乡友”,叙述了两个年富力强的务农能手夭折入土的悲剧。刘光林是把勤奋劳作“化入”了“性格”,“化入”了“精神”的本色农民,日复一日地全心力劳作,却看似无端地在犁田时突然倒毙于田间;邝先旺善良老实,为自己干活,给别人做活,吃的却是“剩菜残汁”,失去了人的一切灵性和尊严,“俨然成了一架做活的机器”,终于在无休止的劳累中突然摔倒,中年夭折。邝氏形象浮雕似的丰满、鲜活、深刻、厚重,动人心魄!

第四章“一家人的消亡”,描述邝振和一家两代四口人在新社会不同时段先后惨死的经历。作品动情的文笔,形象地昭示,物质生活的万般艰难,精神状态的极度贫困,造成双向的孤立无援,两者的深度演进,更构成由物质与精神因素汇聚所凝结的精神苍白和心灵脆弱,使之完全丧失挣扎奋进的勇气和力量,导致悲剧的不可避免性。一家人消亡的悲剧震撼力,连同“下放地”一起又一起令人惊叹的人生悲剧,不能不引发对新社会新时代的沉重诘问:究竟应该怎样在历史和现实的比照中,深入地理解“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实际上不可能实现”的悲剧冲突”?这无疑有益于加深对“以人为本”及“和谐社会”建设必要性与紧迫性的认识,并推动其理论联系实际的积极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