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來。

宋朝人若是要评选国花,梅花一定会高票当选。

包括宋徽宗在内,欧阳修、梅尧臣、王安石、苏轼、曾几、秦观、黄庭坚、张耒、米芾、陈与义、范成大、杨万里、李纲、陈亮、朱熹、李清照、刘克庄、张道洽、文天祥、宋伯仁、卢梅坡等等等等政界、文学界、理论界的意见领袖们,估计都要为梅花投上庄严的一票。

这些人虽然社会地位不同,政治理想也存在分歧,个人性格和命运千差万别,但在对待梅花的情感方面,却空前地团结一致。

黄庭坚与苏轼故事(一片能教一断肠)(1)

插图:《华灯侍宴图》局部 南宋 马远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在他们之外,当然还有一大批绘画大师,正是他们将文学作品中赋予梅花那种孤高伟特的品质,通过视觉艺术呈现出来。

壹 元祐党人与画僧仲仁的往事

若论诗名的长度,老杜于公元758年、唐肃宗乾元元年六月所作的一首诗名——《至德二载,甫自京金光门出,间道归凤翔。乾元初,从左拾遗移华州掾,与亲故别,因出此门,有悲往事》——用了39个字,大概是前无古人了。

300多年后,黄庭坚这首题画诗——《花光仲仁出秦苏诗卷,思二国士不可复见,开卷绝叹,因花光为我作梅数枝及画烟外远山,追少游韵记卷末》——用了43个字,大概是要夺冠了。

作为苏门四学士之一、江西诗派开山之祖黄庭坚(1045-1105年)这首诗的诗名及内容,叙述了一段让人叹息的往事。

元符三年(1100年)正月,年仅25岁的宋哲宗病死后,18岁的赵佶被向太后选为继任者。登上了政治舞台的赵佶,不得不干起了他并不擅长的工作——做皇帝。

黄庭坚与苏轼故事(一片能教一断肠)(2)

插图:腊梅山禽图 宋徽宗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徽宗即位初,面对新旧两党之争,召回了一些被流放的官员。被贬雷州的秦观复命宣德郎,放还横州(今广西横县),秦观行至藤州(今广西藤县)时,病逝于光华亭。苏轼听闻秦观死讯,在一扇面上书下了秦观《踏莎行》中最后两句“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并题句说:“少游已矣,虽万人何赎!”

其时,苏轼也复任朝奉郎,在其北归途中,于1101年8月(建中靖国元年七月二十八日)在常州离世,享年六十五岁。

苏轼、秦观等人去世,并没有为自己洗净罪名。等到向太后去世、宋徽宗亲自掌握的权力后,他开始重用蔡京等人,徽宗在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放弃了调和新、旧两党间的矛盾,再行新法。并且将120人列为“元祐奸党”,把他们的名字刻在石碑上,竖于端礼门外,称之“元佑党人碑”。

徽宗下令驱逐“元祐党人”子孙,不准留在京师,不许参加科考,而且碑上列名的人一律“永不录用”。一直到此后宋高宗时期,才为这群人平了反。

黄庭坚与苏轼故事(一片能教一断肠)(3)

插图:《梅石溪凫图》南宋 马远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以及被人称为“苏门四学士”的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张耒等均被纳入“元祐党人”,他们的文集、著作也被下令焚毁。

黄庭坚虽然比两位师友多活了几年,但在他生命最后时光,一直身处在这场严酷的政治风波中。徽宗即位后,欲启用黄庭坚为监鄂州税,签书宁国军判官、舒州知州,又以受部员外郎召用,他推辞不就,最终得任太平州(今安徽当涂)知州,上任九天就被罢免,被派去主管玉龙观。

此后他又因所写《荆南承天院记》被人诬陷,于崇宁二年(1103年)以幸灾谤国之罪除名,贬至宜州(广西宜山县)任管制。崇宁四年(1105年),黄庭坚被转到永州,但他还没有来得及听到这个命令的宣布,就客死在宜州贬所,终年六十岁。

尽管治国外行,徽宗在艺术上却是位内行。宋徽宗于崇宁三年(1104年)设立了画学,正式将绘画纳入科举考试之中,这为北宋的画学兴盛奠定了制度基础。也就是在这年正月,黄庭坚在被贬广西宜州时途径衡州(今湖南衡阳)时,拜访了曾纡(1073-1135年)。

这位曾纡字公衮,晚号空青先生。南渡诗坛的重要诗人汪藻(1079~1154年)在《浮溪集》中,收录了他为曾纡所做的《墓志铭》【注1】,从中可知,这位曾纡为文豪曾巩之侄,北宋丞相曾布第四子。

黄庭坚在曾纡处,看见了华光和尚为曾纡所绘的水边梅花非常欣赏,留下一首《题华光为曾公衮作水边梅》的五言绝句:

梅蕊触人意,冒寒开雪花。

遥怜水风晚,片片点汀沙。

此后黄庭坚与曾纡一同,到花光寺拜会这位画作者——仲仁和尚。

黄庭坚与苏轼故事(一片能教一断肠)(4)

插图:《四景山水图卷》之踏雪寻梅 南宋刘松年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在宋人邓椿所著《画继》中,记载了他们俩的这次拜会。据说仲仁一见到黄庭坚,就拿出秦观和苏轼所作诗卷,请黄庭坚观赏,并为黄庭坚画了一幅梅花及烟外远山。【注2】

贰 更乞一枝洗烦恼

黄庭坚在生命中最后一段时间所拜访的这位华光和尚仲仁,便是中国绘画史上大名鼎鼎的“墨梅之祖”。

仲仁不仅受到同时代苏轼、黄庭坚等人的仰慕,后人也对他高度评价。元代赵孟頫就称:“世之论墨梅者,皆以华光为称首。”明人宋濂更是将其置于一代宗师的高度:“夫梅负孤高伟特之操而乃溷之于凡禽俗卉间,可不谓之一厄也哉!所幸仲仁师起于衡之花光山,怒而扫去之,以浓墨点滴成墨花,加以枝柯,俨如疏影横斜于明月之下。”

黄庭坚与苏轼故事(一片能教一断肠)(5)

插图:《梅花诗意图》长卷局部 宋王岩叟(传)弗利尔美术馆藏

黄庭坚与苏轼故事(一片能教一断肠)(6)

插图:《梅花诗意图》长卷局部 宋王岩叟(传)弗利尔美术馆藏

对于仲仁的生平,画史记载并不详尽。大体可知仲仁字超然,越州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他于北宋元祐年间(1086——1093年)来到衡州(今湖南衡阳),寄居于潇湘门外华光寺,“因住华光,人以为号”。后移居衡州南郊花光山花光寺,终老于梅林之中。

仲仁在艺术上最大的成就,便是独创了墨梅——这一花鸟画中的新画种。据说他在寺庙中种植了很多梅花,当梅盛开时,将床移至花下仔细欣赏。他在月色中观察到梅树枝干虬曲、疏影横斜,便尝试用墨笔来描绘,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他突破前人勾勒晕染的程式,而是直接以水墨晕写梅花的各种姿态。仲仁还偶尔创作平远小景,并始创了岁寒三友图(松、竹、梅)这类题材。

早在黄庭坚拜访仲仁之前八年,北宋绍圣三年 (1096)岁末,秦观因新旧党争,被削去官职流放郴州。途经衡阳,在友人孔毅甫郡守处盘桓数日。秦观久闻仲仁画名,专程前往花光寺拜访。但当时仲仁外出,秦观只能留下一纸书简《与花光寺求墨梅书》:“仆方此忧患,无以自娱,愿师为我作两枝见寄,令我展玩,洗去烦恼。幸甚。”仲仁归来后见此书简,便作墨梅两幅托人带到郴州送给秦观,秦观也写诗相赠。

八年后,当黄庭坚再度于仲仁处看到苏轼、秦观的诗稿时,早已物是人非。

他在标题长达43字的《花光仲仁出秦苏诗卷思二国士不可复见开卷绝叹因花光为我作梅数枝及画烟外远山追少游韵记卷末》诗中,所提到的:“雅闻花光能画梅,更乞一枝洗烦恼”——便是指当年秦观留下书简向其乞梅的故事。

黄庭坚与苏轼故事(一片能教一断肠)(7)

插图:《梅花诗意图》长卷之一 宋王岩叟(传)弗利尔美术馆藏

“长眠橘洲风雨寒,今日梅开向谁好。何况东坡成古丘,不复龙蛇看挥扫。”——这四句更体现到黄庭坚对秦观、苏轼之死无比心痛和惋惜。秦观去世后,一路被贬南下的黄庭坚曾经在长沙,遇到了护送秦观灵柩北上的儿子和女婿。秦观的亲属穷困潦倒,黄庭坚赠银二十两作办丧事之用。

仅仅几年,人到暮年的黄庭坚经历过风雨沧桑,沉浸于艺术作品中,恐才是减缓其心里苦闷的良方。黄庭坚借花光寺所住堂赞仲仁曰:“此山华光佛所住,今日华光还放光,天女来修散花供,道人自有本来香。”

在他与华光和尚的唱和中,还留下了一首《题花光山僧画》的七言绝句:

花光寺下对云沙,欲把轻舟小钓车。

更看道人烟雨笔,乱峰深处是吾家。

以及这首:《题花光画》

湖北山无地,湖南水彻天。

云沙真富贵,翰墨小神仙。

黄庭坚与苏轼故事(一片能教一断肠)(8)

插图:《梅花诗意图》长卷之二 宋王岩叟(传)弗利尔美术馆藏

(本文完,有关华光僧仲仁的弟子杨补之、徐禹功等人的作品及风格,下文再向大家介绍)

【注1】见《浮溪集》巻二十八《右中大夫直寳文閣知衢州曾公墓誌銘》

【注2】原文为:仲仁,會稽人,住衡州花光山。一見山谷,出秦、蘇詩卷,且為作梅數枝及烟外遠山,山谷感而作詩記卷末:“雅聞花光能墨梅,更乞一枝洗煩惱。寫盡南枝與北枝,更作千峰倚晴昊。”又見其《平沙遠水》,題云:“此超凡入聖法也。每率此為之,當冠四海而名後世。”又題橫卷云:“高明深遠,然後見山見水,蓋關同、荊浩能事。花光嬾筆,磨錢作鏡所見耳。”

【注3】黄庭坚《花光仲仁出秦苏诗卷思二国士不可复见开卷绝叹因花光为我作梅数枝及画烟外远山追少游韵记卷末》

梦蝶真人貌黄槁,篱落逢花须醉倒。

雅闻花光能画梅,更乞一枝洗烦恼。

扶持爱梅说道理,自许牛头参已早。

长眠橘洲风雨寒,今日梅开向谁好。

何况东坡成古丘,不复龙蛇看挥扫。

我向湖南更岭南,系船来近花光老。

叹息斯人不可见,喜我未学霜前草。

写尽南枝与北枝,更作千峰倚晴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