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诗人排行榜100位(唐朝36大诗人排行榜之)(1)

NO.21 高适

[唐][公元704年-765年,边塞四诗人]

高适(约704年—约765年),字达夫、仲武,汉族,唐朝渤海郡(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渤海县候,世称高常侍。

  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有《高常侍集》等传世,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开封禹王台五贤祠即专为高适、李白、杜甫、何景明、李梦阳而立。后人又把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

  作品分类

  高适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现实性较强。主要有以下几类:

  边塞诗

  成就最高。代表作如《燕歌行》、《蓟门行五首》、《塞上》、《塞下曲》、《蓟中作》、《九曲词三首》等,歌颂了战士奋勇报国、建功立业的豪情,也写出了他们从军生活的艰苦及向往和平的美好愿望,并揭露了边将的骄奢淫逸、不恤士卒和朝廷的赏罚不明、安边无策,流露出忧国爱民之情。高适有些赞美不义战争、歧视少数民族的作品,如《李云南征蛮诗》等,是这类诗歌的糟粕。

  反映民生疾苦的诗

  这些诗比较深刻地揭露了统治者与广大人民之间的矛盾,如《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十三首》之九、《东平路中遇大水》等,真实地描写了广大农民遭受赋税、徭役和自然灾害的重压,对他们的困苦境遇表示同情,他还写过一些赞美“良吏”的诗,从“仁政”思想出发,提倡轻徭薄赋,在当时也有一定的进步作用。

  讽时伤乱诗

  大抵指斥弊政,对统治者的骄奢淫逸有所批判,如《古歌行》、《行路难二首》等。还有一些诗作于安史乱后,对政局流露出忧虑和愤慨,如《酬裴员外以诗代书》、《登百丈峰二首》等。

  咏怀诗

  数量最多,思想内容比较复杂。像《别韦参军》、《淇上酬薛三据兼寄郭少府微》、《效古赠崔二》、《封丘作》等,抒写了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忧愤,对现实有所不满。

高适相关

唐朝三十六位大诗人 (第21位)

同年(公元704年)出生的名人:

李辅国 (704~762) 中国古代十大太监,唐朝宰相 陕西省西安

曹霸 (704~770) 安徽省亳州谯城区

崔颢 (704~754) 唐朝诗人 河南省开封市龙亭区

崔曙 (704~739) 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

高适作品目录(部分)

§ 《- 侍御山园新亭与邢判官同游》

§ 《宴韦司户山亭院》

§ 《同观陈十六史兴碑》

§ 《观李九少府翥树宓子贱神祠碑》

§ 《题尉迟将军新庙》

§ 《李云南征蛮诗》

§ 《宓公琴台诗三首》

§ 《狄梁公(仁杰)》

§ 《郭代公(元振)》

§ 《魏郑公(徵)》

§ 《同吕判官从哥舒大夫破洪济城回登积石军多福七级浮图》

§ 《蓟中作》

§ 《同马太守听九思法师讲金刚经》

§ 《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十三首》

§ 《同敬八、卢五泛河间清河》

§ 《同韩四、薛三东亭玩月》

§ 《同群公宿开善寺,赠陈十六所居》

§ 《同群公题中山寺》

§ 《同群公题郑少府田家(此公昔任白马尉,今寄住滑台)》

§ 《同群公出猎海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