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老人总是爱给我们讲各种各样的故事、传说,那个时候听得津津有味,也信以为真。随着年龄增长,也从农村来到城市,从目不识丁到大学毕业,这才明白了故事和传说到底是个什么样。很可惜,现在异域文化入侵,会讲各种各样古老传说的人越来越少,这些传说竟然变成了非遗,到了需要保护的地步。

河南分四批,先后认定了55个“传说”非遗项目,你知道几个?有几个会讲?

头条篇幅所限,写好的东西,发布时候说文字和图片太多,不能发布。郁闷!

只好,只好拆开来发布了。

这篇是第四篇。序号接上篇。

34.韩愈传说

编号:I-35

批次:第三批(豫政〔2011〕88号)

发生地:焦作市孟州市

名字的来历

韩文公名愈字退之,说起这名和字,倒有一段佳话。

韩愈父母早亡,从小就由哥嫂抚养。转眼到了入学的龄,嫂嫂郑氏一心想给弟弟起个又美又雅的学名,这天,郑氏翻开书,左挑一个字嫌不好,右拣一个字嫌太俗,挑来拣去,过了半个时辰,还没有给弟弟选定一个合意的学名。韩愈站在一旁观看,见嫂嫂为他起名作难,便问:嫂嫂,你要给我起个什么名呢?郑氏道:你大哥名会,二弟名介,会、介都是人字作头,象征他们都要做人群之首,会乃聚集,介乃耿直,其含义都很不错,三弟的学名,也须找个人字作头,含义更要讲究的才好,韩愈听后,立即说到:嫂嫂,你不必在翻字书了,这人字作头的愈字最佳了,我就叫韩愈好了。郑氏一听,忙将字书合上,问弟弟道:愈字有何佳意?韩愈道愈,超越也。我长大以后,一定要做一番大事,前超古人,后无来者,决不当平庸之辈。嫂嫂听后,拍手叫绝:好!好!你真会起名,好一个愈字吆!

韩愈怎么会给自己起出一个这样又美又雅的名呢?原来他自幼聪慧,饱读经书,从三岁起就开始识文,每日可记数千言,不到七岁,就读完了诸子之著。那超凡的天赋和文化素养,使他早早就抱定了远大志向,这个愈字,正是他少年胸怀表露。

他长到十九岁时,已经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勃勃少年。这年恰逢皇科开选,郑氏为他打点行装,送他进京去应试。

到京城后,他自持才高,以为入场便可得中,从未把同伴搁在眼里。结果别人考中,他却名落孙山。后来,他在京中一连住了几年,连续考了四次,最后才算中了第十三名。之后,又一连经过三次殿试,也没得到一官半职。

由于银钱早已花尽,他由京都移居洛阳去找友人求助。在洛阳,友人穿针引线,他与才貌双全的卢氏小姐订了婚。卢小姐的父亲是河南府法曹参军,甚有尊望,韩愈就住在他家,准备择定吉日与卢小姐完婚。

卢小姐天性活泼,为人坦率,一方面敬慕韩郎的才华,一方面又对韩郎那自傲之情有所担忧,她曾多次思忖,要使郎君日后有所做为,现在就应当规劝他一下,可是如何规劝他呢?

这天晚饭后,花前月下,二人闲聊诗文。畅谈中,韩愈提起这几年在求官途中的失意之事,卢小姐和颜悦色地说道:相公不必再为此事叹忧,科场失意乃长有之事。家父对我总是夸你学识渊博,为人诚挚。我想你将来一定会有作为的,只是这科场屡挫,必有自己的不足之处,眼下当找出这个缘由才是。韩愈听后,频频点头,心中暗道:卢小姐果有见她,接着说道:小姐讲的甚是有理,俗话说自已瞧不见自已脸上的黑,请小姐赐教。卢小姐一听,嗤地笑出声来,说道:你真是个聪明人啊!随即展纸挥笔,写道:

  人求言实,火求心虚,

  欲成大器,必先退之。

韩愈捧赠言,一阵沉思:此乃小姐肮腑之语啊!自古道骄兵必败,自己身上缺少的正是谦虚之情,这个愈字便是证据。于是,他立即选用卢小姐赠言中的`最后两个字:退之,给自己起了个新名字。

昌黎兜

韩愈被贬到潮州后,经常出城走乡串户,体察民情。

一天,他和随从换上便衣,来到潮州北面的一座山前。见石壁上有一条石缝,狭窄如门,强风吹来,发出一阵阵刺耳的怪叫,如虎啸猿啼,似鬼哭狼嚎,令人心惊胆寒。韩愈正要往里面走去,一个随从连忙拦住道:大人止步,此山万万不可进去。从来无人敢进。你老年事已高,何必去冒此风险?

韩愈坦然一笑,郑重地说:光天化日之下,妖魔能把我等怎样?此地既然是在本官管辖之下,怎能不去察看?说罢,径直往里走去。众人无奈,只得硬着头皮跟了上去。谁知,一到山口,狂风骤然停止。再往里去,荆棘丛生,瘴雾弥漫,偶见人群三五结伴,污垢满面,蓬头散发,光着脊背,赤着双脚,腰里缠着破布烂麻,说话叽哩呱啦的,谁也听不懂是啥,他们拿石斧木锹,在吃力地耕作着,见外人来到就慌忙躲避。韩愈看到这些,不由一阵心酸:怎么到现在这里的人还是这般模样?于是,他和颜悦色地走上前去,与之交谈,知道这些人的祖先都是前代那些交不起租,还不起债,或逃避徭役的贫民。

韩愈带着随从又往里走,忽见路旁的石洞里躺着个年轻妇女,正在无力地呻吟。韩愈急忙上前将那妇女扶起,给她些干粮充饥。原来那妇女家里的人都已被饿死,只剩下她孤零零的一个人,还身染重病。于是,韩愈命令随从绑一付担架,把那妇女送回府中。并请医生为她治病。

两天后,那妇女的病渐渐好转,韩愈夫人卢氏帮她洗身换衣,然后又把那蓬乱的头发梳理一番,挽成发结,套上一个丝线兜儿,使她变成个挺俊俏的女子。临走时,那妇女含着眼泪,爬在地上给韩愈夫妇磕头谢恩。

一天,韩愈正在午睡,一阵吵闹声把他从梦中惊醒。州役来报,说有一群妇女来到府前,要见夫人。原来那个年轻妇女回去后,把韩愈夫妇的恩德给伙伴们说了。那些妇女们有的摸她的衣服,有的看她的头发,问长问短,赞不绝口。最使她们感兴趣的,就是那年轻妇女头上套的丝线兜儿。这种丝线兜儿将头发牢牢地固定在脑后,既好看又不遮面盖脸。因此,她们来找韩夫人,也要这种丝线兜儿。韩愈知道后,十分高兴,忙让夫人将她们召进府里,教她们学编丝线兜儿。

从此,这种丝线兜儿就在潮州一带渐渐地流行开了。后人为了纪念韩愈,就将这种发髻兜儿称做昌黎兜。

走马牵山

据说,韩愈初到潮州时,正逢大雨成灾,心里十分焦急,顾不得长途劳累,随即到城外巡视灾情。

韩愈登山眺望,只见洪水象凶猛的野兽一样四处流窜,波涛汹涌,由北向南猛扑过来。湫池沿岸一片茫茫洪水,人畜被冲走,良田被淹没,灾难威胁着全城百姓的安全。韩愈心想:如不尽快地堵住洪水,后果将不堪设想啊!

韩愈冒雨看罢水势,又仔细地察看了一番地形,然后吩咐身旁侍从:我从山上下来,跨马涉水前行,汝等要记准我走过的路线,并要插竿作为标记,我要率众按路线筑堤拦水。

几位随从不敢怠慢,紧跟在韩愈马后,插上了一根根竹竿。

韩愈回府后,立即发签告知百姓,全力以赴按照标记修筑堤坝。

潮州百姓听说筑堤拦洪,人人兴高彩烈,纷纷赶来参战。谁知到城北一看,凡是插下竹竿的地方,变成了一条山丘,山上还长满了青翠的竹子,不但堵住了洪水,使水顺江南去,还把这里变成了潮州风景最美的地方。

从此,潮州免除了水患,百姓纷纷传说;这是韩文公骑着马将北山牵过来了。后来,潮州人民为了纪念这件事,还特意为韩愈立了一个功不在禹下的大石碑。至今,那里还流传着走马牵山的故事。

河南非遗信息(有种非遗叫传说)(1)

35.玄奘传说

编号:I-36

批次:第三批(豫政〔2011〕88号)

发生地:洛阳市偃师市

河南非遗信息(有种非遗叫传说)(2)

玄奘(600-664年)是唐代著名高僧,法相宗创始人,俗姓陈,名祎(yī)。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人,为翻译家、旅行家,也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外交家、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玄奘西行5万里,历时17年,到印度取真经,并穷一生译经1335卷,其足迹遍布印度,影响远至日本、韩国以至全世界,其思想与精神如今已是中国、亚洲乃至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

玄奘一生专事研究佛教经论,不畏艰险,远度重山,由印度运回梵文经卷,在长安讲经传教19年,在中国佛教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玄奘13岁那年,朝廷派大理卿郑善果到洛阳度僧27名。玄奘因不满15岁,考试落榜。主考官郑善果见他“年虽小而志怀远大”,就被破格录取。在净土寺削发成为沙弥。唐武德元年,玄奘和二哥长捷从洛阳入长安,遂又南下入川,到成都空寂寺、大慈寺听宝逻、震空等法师讲经,二三年究通诸部,闻名佛界。武德五年玄奘20岁,在大慈寺受俱足戒,披上了袈裟。

武德七年,玄奘辞别二哥,顺江东下,到荆州天皇寺开讲《摄大乘论》等经。后北上相州(河北临漳)、赵州(河北赵县)从体、深二法师学《成实论》等经,复又南下到扬州从惠林法师学《杂心》等经。贞观元年从扬州北上入长安,在庄严寺和道岳、法常、僧辨、玄会等法师研讨《俱舍论》、《涅槃论》等经,究通各家学说,誉满京师。

河南非遗信息(有种非遗叫传说)(3)

玄奘是个“学然后知不足”的人,为求得总括三乘的统一学说《瑜伽师地论》的梵文真本,上书朝廷去印度游说。当时出国之禁很严,未得准许。贞观三年(629),长安连年旱灾,朝廷准许灾民四出乞食,玄奘遂在乞讨灾民0了长安城,于四月初七日开始他的西行求法旅程。

玄奘经天水到达兰州,官绅请求讲《涅般经》,西域各国商人多来听讲。西域人回到本国就传说玄奘西天取经的消息。故玄奘还未到,而名早已传闻。

玄奘经凉州(今甘肃武威)时,唐都督李大亮将他扣留城中,不准西行,逼令还京。西运寺慧威法师就派弟子慧琳、道整二人连夜密送出城西行。玄奘从此不敢白日行走,只得昼伏夜行,到达瓜州时,刺史独孤达,州吏李昌早已接到凉州都督的缉捕通牒,准备扣押。李昌亲问玄奘西行之志,深受感动,遂毁匿牒文,暗中放玄奘西去。玄奘行至瓠河东岸,找到胡人西般陀作向导,三更出发,夜渡过河。玄奘夜闯玉门关,走到五峰山下装水时,被守兵发现,射下一箭。玄奘就牵马上山。面校尉王祥,陈述西行的目的。王祥被玄奘的宏愿所感动,就送玄奘过第一峰,并写信给驻守第四峰的族兄王伯陇。玄奘见到王伯陇,过了第四、第五峰,到达野马泉。再往西行,经七天六夜走出漠贺延沙漠。在这四顾茫茫的沙漠中,天上无飞鸟,地上无水草,惊风拥沙,沙落无雨,水尽干涸,人困马乏。玄奘出了沙碛西行,到达伊吾国,国王及官民均来参礼。从伊吾西行六天,到达高昌国,国王麴文泰派使迎接,连夜入宫。高昌王请玄奘讲经并为太后、王后受戒,高昌王再三恳求玄奘久居宫中,安享天年,玄奘坚决西行。并-三天,固辞不留。高昌王给马30匹,派兵25名,派侍者四人,送黄金一百两,银钱三万,绫绢五百疋及皮衣皮帽、粮食等足够20年往返的资用。高昌王禀明太后,与玄奘结为盟兄弟,并写信给西突厥国王叶护可汗,洒泪送玄奘西去。玄奘经过阿奢尼、屈支、跋禄边等国,过大凌山,渡过大清池(即咸海),到达碎叶城叶护可汗府衙,递上高昌王书信及绫绢、果味等礼品。叶护可汗又给沿途24国的国王写信,派使护送西行,玄奘翻喀喇昆仑山(大雪山),在冰雪中走了七天七夜,23名随从和马匹冻死,仅剩使者二人出了石门。玄奘渡恒河时在森林遇盗匪,匪贼信奉突伽天神,每年中秋要杀一美貌者祭神,看玄奘面白端庄,执刀欲杀,玄奘毫无畏惧,仍趺坐合掌,闭目诵经,巍然不动。匪首受感化,叩首皈依,愿受五戒,改恶向善。

玄奘历四年行程,于贞观七年到达那烂陀寺,参访戒贤大师,陈述西行之愿,备受嘉许优待,列为“十大德”之一,住入寺内幼日王院第四阁,每日供应罗果120枚,槟榔子20颗,龙脑香一两,大人米(粒大如豆,作饭香鲜,揭摩罗国独产)一升及香油、0等,享受“十大德”待遇。玄奘在那烂陀参学五年,遍游五印度,最后又折回那烂陀寺,为僧众讲《唯识抉择论》等经。玄奘已融会三乘,写了《会宗论》三千颂,得到戒贤大师的嘉许。小乘佛教有人写出《破大乘论》,声称谁能驳破,就杀自己的头。玄奘写出《制恶凡论》一千六百颂驳破。玄奘参学已成,即准备回国。鸠摩罗王及戒日王亲自来请,邀往曲女城,召开全印18国“标宗大会”,18国国王及大小乘、婆罗门、外道等五千余人参加。会上由玄奘以《会宗论》标宗,门上挂牌通示:任人出难驳破。会期18天,无一人提出改动一字者。会上尊称玄奘为“解脱天”,骑大象绕会场一周,受到无尚尊崇之礼。玄奘又应戒日王之请前往两河参加五年一次的“无遮大会”。

玄奘辞别戒日王,象驮梵文贝叶经520夹,共657部,启程北上回国。玄奘返归途中,渡印度河时,遇风浪翻船,失落梵经50夹及奇异花种等。只得在乌铎迦汗茶城停留50天,派人过河抄写-,再继续北上。玄奘在翻越葱岭时又遇匪,经善说劝导,始得放过。玄奘到达于阗(今新疆和田),国王留讲经度众。玄奘就写表奏报朝廷,派高昌国的马玄智同商侣入长安送表。唐太宗见表,下诏迎还。并敕令宰相房玄龄、长安县令李乾佑等迎接,沿途护送。玄奘在于阗停留八个月,日夜为僧俗讲经,接到诏书后,启程东归。于贞观十九年正月二十五日回到长安。在都亭驿受到迎接。

玄奘从都亭驿前往弘福寺途中,人抬贝叶经及如来舍利150粒,排列长队,沿途万人观仰。玄奘28岁西行,往返17年,经历128国,行程十万余里,46岁回国。

唐太宗时在洛阳,立即诏玄奘去洛阳晋见,玄奘到洛阳后,和太宗交谈了一整天,问答不绝,“帝元倦色”,至暮鼓已响,玄奘才辞出。太宗劝玄奘还俗从政,辅助朝廷,又请玄奘陪驾东征,玄奘均坚辞不从。

贞观十九年三月,玄奘从洛阳返长安弘福寺,奉旨设译经院,并敕令12人助译。同年五月开始译经,第二年即在边译经边口述中,完成《大唐西域记》12卷,由辩机记录著成。贞观二十年夏,玄奘去玉华宫,翻译《瑜伽师地论》,贞观二十二年完成这部100卷的巨著,同年唐太宗及太子去玉华宫,看了这部新译巨著,分别为玄奘新译诸经写了总序《大唐三藏圣教之序》及《大唐三藏圣教之序述记》。同年冬十月,玄奘陪驾还长安,太宗在皇宫北阙建造-院,供玄奘译经。贞观二十二年冬十月,大慈恩寺建成。十二月,太宗请玄奘入住大慈恩寺任首任上座,设译经院供玄奘译经。贞观二十三年,太宗去翠微宫,请玄奘陪驾同往。高宗永徽三年(652)春,玄奘上表奏请建造大雁塔,次年建成。玄奘在大慈恩寺译经十一年之久,每天五更起,三更眠,黄昏给僧众讲经,寒来暑往,从不间断。永徽四年二月,中印度摩诃菩提寺智光、慧天等法师派法长法师来到长安,面奉书信。永徽五年,玄奘给智光、慧天法师复信,法长法师持书返印。玄奘应印度童子国王之求,把《老子》一书,翻译为梵文在印度流传。

永徽六年,尚药奉御吕才,对玄奘的《因明入理门论》和《因明入正理论》自出新解,指义长短。玄奘在朝堂亲与辩论,吕才辞屈谢退。显庆元年二月,为鹤林寺尼僧宝乘等五十余人授戒。同年又在德业寺为尼众百余人授戒。朝廷颁下《僧俗犯罪同推令》,玄奘上书请废除,并经恩准。显庆二年冬十日,高宗赐玄奘食邑地6县。显庆三年秋七月,西明寺建成。同年,玄奘奉旨移入。显庆四年冬十月,玄奘上表,请移玉华宫译经。龙朔三年冬十月二十三日,玄奘译完《大般若经》600卷的巨著后,即感到体力不支,不能再执笔译经了,就专事修持。

麟德元年(664)春二月初五日夜半,玄奘圆寂,终年65岁。

玄奘译经19年,共译出各种经论75部,总计1335卷,开创了中国翻译史上的新纪。

玄奘译创立了法相宗(中国佛教八大宗派之一),他的弟子千余人。朝鲜有圆测等,有道昭、玄肪、智通、智达等。法相宗在日本流传至今,仍是一大宗派。

玄奘被誉为七世纪伟大的国际旅行家、翻译家。在印度各车站都挂有玄奘像。1956年,印度在那烂陀寺建造玄奘纪念馆,中国佛教代表团捐资30万元赞助。

河南非遗信息(有种非遗叫传说)(4)

36.列子传说

编号:I-37

批次:第三批(豫政〔2011〕88号)

发生地: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郑州市管城区、郑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郑州市中牟县

河南非遗信息(有种非遗叫传说)(5)

列子名御寇(公元前450年—前375年),郑国莆田人,战国前期思想家,是老子和庄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与郑缪公同时。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清静无为。后汉班固《艺文志》“道家”部分录有《列子》八卷。《列子》又名《冲虚经》,是道家重要典籍。汉书《艺文志》著录《列子》八卷,早佚。今本《列子》八卷,全书记载民间故事、寓言、神话传说等134则,是东晋人张湛所辑录增补的,题材广泛,具有教育意义、现实意义。

列子终生致力于道德学问,曾师从关尹子、壶丘子、老商氏、支伯高子等。隐居郑国四十年,不求名利,清静修道。主张循名责实,无为而治。先后著书二十篇,十万多字,今存《天瑞》、《仲尼》、《汤问》、《杨朱》、《说符》、《黄帝》、《周穆王》、《力命》等八篇,成《列子》一书,被尊奉为《冲虚真经》,又名《冲虚经》。其中寓言故事百余篇,如《列子学射》、《纪昌学射》、《薛谭学讴》《天时地利》、《万物化生》、《黄帝神游》、《愚公移山》、《夸父逐日》、《以人为贵》、《废寝忘食》、《修身养性》、《继往开来》、《周而复始》、《天下大治》、《返璞归真》、《至诚至信》、《杞人忧天》等篇篇珠玉、情节完整、细节生动、内涵丰富、妙趣横生、隽永味长,启发深思,教益警人。这样的列子遗事至今郑州民间还在流传。康熙三十二年《郑州志》也记载了这些故事。

河南非遗信息(有种非遗叫传说)(6)

列子修道九年之后,就能御风而行。《述异记》中说,列子常在立春日乘风而游八荒,立秋日就反归“风穴”,风至则草木皆生,去则草木皆落。《吕氏春秋》说:“子列子贵虚”。他认为“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

列子心胸豁达,贫富不移,荣辱不惊。因家中贫穷,常常吃不饱肚子,以致面黄肌瘦。有人劝郑国执政的子阳资助列子,以搏个好士之名,于是子阳就派人送他十车粮食,他再三致谢,却不肯收受实物。妻子埋怨说:“我听说有道的人,妻子孩子都能快乐地生活,我却常常挨饿。宰相送粮食给你你却不接受,我真是命苦啊。”列子笑着对妻子说:“子阳并不真的了解我,听了别人的话才送粮给我。以后也可能听别人的话怪罪我,所以我不能接受。”一年后,郑国发生变乱,子阳被杀,其党众多被株连致死,御寇得以安然无恙。这样的列子遗事今郑州民间还在流传,康熙三十二年《郑州志》也记载了这个故事。

列子贵虚尚玄,修道炼成御风之术,能够御风而行,常在春天乘风而游八荒。庄子《逍遥游》中描述列子乘风而行的情景“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返。”他驾风行到哪里,哪里就枯木逢春,重现生机。飘然飞行,逍遥自在,其轻松自得,令人羡慕。唐玄宗天宝元年(739年)李隆基封其为冲虚真人,其书名为《冲虚真经》。宋徽宗封为“致虚观妙真君”。北宋景德年间加封“至德”,号曰《冲虚至德真经》。

河南非遗信息(有种非遗叫传说)(7)

37.妙善观音传说

编号:I-38

批次:第三批(豫政〔2011〕88号)

发生地:平顶山市宝丰县、平顶山市新华区

河南非遗信息(有种非遗叫传说)(8)

一、妙善出生

宝丰县城东部,有三座山峰并列,东是大龙山,西是小龙山,中间那座山叫香山。古时候在香山的东北角有个父城,里面住着一个国王叫庄王,他的夫人叫宝德。

庄王一心信奉邪说,不信佛法。他没有太子,只有三个女儿。大女儿妙颜,二女儿妙音,三女儿妙善。三个女儿中,大女儿、二女儿都已经出嫁了,只有三女儿没有出嫁。三女儿妙善非常聪慧。

宝德在生三女儿前,庄王非常希望老三是个男孩,将来继承王位。二月十八日夜里,宝德做了个梦,梦见自己把圆圆的月亮吞入腹中,感到阵阵腹痛。她醒后,明白自己快要生孩子了,于是吩咐宫女准备接生。

二月十九日凌晨,城里的人都感到天地震动,宫室内外充满着奇异的香气。父城的百姓感到奇怪,纷纷起来想看个究竟。百姓们出门看时,见王宫上空一片通红,不禁大惊失色,大呼王宫失火,拿出水具前往救火。百姓们赶到王宫后才发现,那红光不是火光,是王宫里发出的光芒。大家都感到奇怪,在王宫外边久久不愿离去,七嘴八舌不停议论。

当天傍晚,五色祥云从四面八方云集王宫的上空,百姓都说:“我国要有圣人出世了。”那天夜里,王后宝德生下三女儿。初生婴儿不用擦洗而全身洁净,端庄慈祥,如翠似玉,好像仙女投胎,靓丽超俗,庄王和王后就给这个女儿取个名字叫妙善。

二、妙善拒婚

妙善三岁时,学习宫中礼仪落落大方,不卑不亢,决无敷衍之心。妙善慢慢地长大了,生性温柔和美,对人仁爱慈惠,经常穿朴素的旧衣服,不喜欢华丽的装饰。平日里吃饭,总是拣素菜吃,不吃辛辣腥荤的食物。不适当的时候从不说话,一开口说话,就是劝人要做善事,吃斋念佛。常谈佛教中的因果报应和无常变化,宫中人都说妙善生就一副菩萨心肠。说也奇怪,听过她讲话的人,心生欢喜,随之念佛,斋戒修行,从没有退转的意思。

庄王不信佛,知道妙善在宫中的言行后,对王后宝德说:“小女儿好行善事,在宫中教我的侍妾宫女修行佛法,也不做华丽打扮自己,很不正常,怎么办?”王后宝德说:“这有什么可忧愁的,给她选个女婿不就行了。”庄王听了王后的话,马上把妙善叫到面前说:“如今你已经长大成人,应当听从父母的话,不要在后宫乱劝人信佛。父王要治理国家,不喜欢佛法,我与你母亲为你订婚择婿,从今往后,你要遵正道,不要再学邪法,败坏国家风气。”妙善听完父王的话,微笑着说:“父王您可看到,爱河浪阔,苦海波深,富贵是不能长久的,荣华就像泡沫和闪电一样,转眼就会消逝,无常变化,刹那间就会到来,一切都难以维持原来的样子,怎么能贪图一世的快乐,而使自己陷入苦海深渊,女儿就是想到这一点,才对俗世产生厌弃,决心出家修行佛法,以达到永离生死烦恼的境界,用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超拔众生于苦难之中。父王让我出嫁,女儿我坚决不听从,请求父王体察女儿的苦心。”庄王听妙善这番话后,对王后宝德说:“小女儿不听我的话。”王后说:“你放宽心,让我来劝一劝她。”王后叫来妙善,给她讲了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道理。妙善说:“母后何苦逼女儿出嫁,如果能免除三种忧患,我可以听从母后的劝告。”

母后说:“哪三种忧患?”妙善说:“第一,世上人少年时都是长的面无皱纹,好像月亮般好看,一旦老了,头发也白了,面部皱纹多了,行住坐卧都不能像年轻时那样灵便;第二,人在身体健康时,走起路来健步如飞,一旦生病卧床,四肢便不能随心所欲,没有一样能让人喜欢;第三,世人婚姻亲戚欢聚在一起,儿孙满堂,可是一旦无常索命,即便是父子至亲也不能互相代替。这三种忧患如果找来的女婿能够避免,女儿就同意嫁给他,如果不能,女儿坚决不嫁。”王后生气地说:“你不嫁能免除这人世三患吗?”妙善说:“母后不要生气,女儿怜悯世人坠入轮回之苦,如果想解脱,除了佛门,没有别的出路。女儿发愿出家,一心学佛修道,修得正果,为一切人免除这些苦患,希望父王、母后不要再逼女儿出嫁,让女儿出家修行的愿望得以实现。”王后宝德看说服不了妙善,只得无奈离去。

妙善观音传说是世代相传的民间文学,它以位于宝丰县与新华区交界处的香山寺为中心,以周边的白雀寺、古父城遗址、三皇姑坟等为依据,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传说体系,并在当地群众中广泛流传。

相传春秋时期,宝丰古父城有个国君妙庄王,生有妙颜、妙音、妙善三个女儿,因为妙善为王后梦中孕育而生,所以被视为掌上明珠。妙善幼年就能吟诗作赋,不慕荣华,喜悦佛法,她厌恶王室的暴虐,同情宫女的遭遇,被宫女们尊称为“三皇姑”。三皇姑13岁时出落得亭亭玉立,庄王为了讨好邻国的国王,就将三女儿许配其太子,三皇姑宁死不从。庄王无奈,挑选了一个媒婆前去劝说,媒婆使出浑身解数都无济于事。庄王一怒之下把三皇姑囚禁于后宫,她一连几天水米不进,容颜憔悴,王后心疼女儿,悄悄放她出去逃生。

三皇姑先到白雀寺里侍佛,不久被庄王知晓,派人三番五次逼她回宫,她执意不回,庄王气极之下将寺院放火焚烧,王后因此哭得死去活来。其实三皇姑并未被烧死,她被尼姑们救出,藏到了火珠山(即香山)上。庄王焚烧白雀寺后,三皇姑活不见人,死不见尸,他忧虑成疾。八仙中的铁拐李化作凡人,装扮成郎中,给庄王诊病后说:“圣王的病必须用亲骨肉的一只手、一只眼做药引,方能治愈,否则即使神医,也无可奈何。”庄王的大女儿和二女儿不肯舍己救父就在庄王病入膏肓之时,门官通报:“三皇姑回来了,请求献眼、手为父治病。”后来庄王的病好了,他高兴地问妙善需要什么,她说:“我不要江山也不要财富,只求父王在火珠山上修座寺庙,女儿要终身侍佛。”庄王满足了女儿的要求,大兴土木,建起了香山寺。寺院落成后,庄王要为三皇姑在大殿塑像,雕塑匠请示庄王:“塑成什么样?”庄王道:“全手全眼。”雕塑匠却误听为“千手千眼”,于是就雕塑成一尊千手千眼的三皇姑观世音雕塑,这即是香山寺和干手千眼观音菩萨的来历。

河南非遗信息(有种非遗叫传说)(9)

妙善传说融合了儒家和佛教思想,集中体现了“孝”和“善”的道德思想,成为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深受民众崇拜,得到了深远而广泛的传播。

河南非遗信息(有种非遗叫传说)(10)

38.吴道子传说

编号:I-39

批次:第三批(豫政〔2011〕88号)

发生地:许昌市禹州市

吴道子,河南阳翟(今河南禹州)人,生于公元680年,卒于759年,是中国唐代第一大画家,被玄宗赐名道玄,被后世尊称为“画圣”,被民间画工尊为宗师,画史尊称吴生。

禹州作为画圣吴道子的故乡,广大人民群众因有吴道子而感到骄傲与自豪,大家都十分尊重他、崇敬他,关于他的传说在禹州广泛流传,内容丰富,情节完整,细节生动,数量很大,人们世代口耳相传,倍受珍爱,影响深远。

烙馍的启迪

传说,吴道子小时候并不智慧。他喜欢画画,可是画不好,一次画不好,二次画不好,三次仍是画不好……最后连他自己也悲观丧气了,以为自己不是那个材料,永远也画不出什么花样了。

这一天,他怀着苦闷心情,垂头丧气地出门游玩散心。他来到一座庙里,进了大殿,瞥见有两个妇女正在烙馍。年迈的坐在大殿东头做馍,年青的坐在大殿西头烧鏊子。只见年迈的把面团用小擀面杖擀成了薄馍,随手又用小擀面杖一挑,那馍就像长了眼睛一样,从东头飞到西头,正好落在那年青妇女眼前的鏊子上。年青的妇女一面烧火,一面用竹片翻。馍熟了,她也像年迈的一样,随手一挑,那馍就飞起来,一丝不差地落在大殿中间的一块木板上,叠得整齐整齐。吴道子看得呆了。

吴道子看了一会,就走近那年迈妇女的身边,问道:“奶奶,你看都不看,馍就会一丝不差地飞落在西头的鏊子上,这么难的事,你是怎么学会的呢?”

那暮年妇女看了他一眼,说:“这没有什么诀窍,也不过是天天烙,月月烙,专心一意,工夫练得久一点熟一点而已。”她说完,又忙着烙馍去了。

吴道子一听,茅塞顿开,从那妇女的话里,他明白了一个道理:无论作什么事,都要专心,都要下苦功,“功到自然成”是很有道理的。

从那今后,他好学苦练,见山画山,见水摹水,见人描人,见树绘树。天长日久,他终于成了一个很有名的大画家。被人们称为“画圣”,他画的画也在人们的传说里成了“神画”。

卧虎桥  

唐朝时候,许昌称许州,城西北角有一汪湖水,俗称“小西湖”。每到夏季,岸边垂柳成荫,湖中荷花盛开,九曲石桥连着湖心凉亭,不仅景物秀丽,也是消暑胜地,不少文人学士常到这里流连鉴赏尧吟诗作画。

大画家吴道子本是禹州人,他的画全国闻名。那真是画鱼鱼戏水,画鸟空中飞,画的树能结果,画的叫驴会拉磨。人们都称他为“画仙”。

那一年,帝王把吴道子请到京里,让他在宫中作画。画一幅天子行乐图,画上的歌舞美人飘飘欲仙。画一幅百官侍宴图,那杯中琼浆,仿佛要流出来。文武百官交口称赞。帝王也十分欢畅,要封他大官,让他留在宫中。可吴道子是山珍海味不吃,绫罗绸缎不穿,黄金美人不爱,骏马高官不受,一心挂念着乡亲父老。他辞谢了皇上,仍然平民草鞋转回老家。

禹州本和许州搭界,吴道子回家经过许州小西湖,见这里风光宜人,是个作画的好地方。他一连游玩了几日,又看到这里风气淳朴,物产富饶,便爱上了这里。何况这里离家也不远。他就邀了几个密友,在小西湖附近住了下来。他每日到湖边观景作画,或和友人谈古论今。他为人和蔼,从不摆架子,和邻里乡亲处得很好,生活上倒也逍遥自在。

有一天,吴道子在小西湖岸边临大路的一座小桥上歇息。这时,落日衔山,晚霞如火,清风徐徐吹来,湖水荡着金色的波纹。他正着迷地揣测着画一幅小西湖落照图,只见一个老夫匆忙走来,劝他赶紧回家,说是最近有一伙歹人,夜聚明散,拦路打劫,污辱良家妇女,桥头成了是非之地。说完他就匆忙走了。吴道子听后微微一笑。他略一沉吟,便不慌不忙,从怀中取出画笔和颜色,在桥头山石上画了一幅画。

第二天,许州城里外便传开了,说是半夜桥上卧了只斑斓猛虎。那虎两眼放光,像两盏灯笼曰张着血盆大口,明晃晃一对虎牙,像两把利剑曰尾巴一竖,像立一根旗杆。这事儿一传十,十传百,传遍了附近村子,人人谈虎色变。

有十几个胆大的后生,带着刀枪弓箭,三五成群,吆吆喝喝地要到桥上看个究竟。远远的果见一只猛虎张牙舞爪,威猛异常。这伙人弓上弦,刀出鞘,大气也不敢出,慢慢地摸到跟前,仔细一瞅,本来是一幅画。这画画得也太像了,看着比真老虎还吓人。所以,人人点头咂舌,赞叹不已。突然,从人群中走出个老夫,他呆愣愣地看了一会儿画,猛然想起,昨晚上吴道子走得最晚,便捋着胡须哈哈大笑道:“这准是画圣吴道子画的,是吓那伙歹人的。”他一边笑着,一边十分自得地把昨晚上碰见吴道子的景象,一五一十说给众人听。

这样一讲,消息不翼而飞,越发传得远了。方圆几十里的老黎民,扶老携幼,三五成群,抢先恐后地来看这只画虎。嘿!大白日还虎视眈眈令人胆寒,别说半夜,不吓掉魂才怪哩!那伙儿歹人心虚,据说有虎,便逃走了。日子久了,卧虎桥的名字也就传下来了。

河南非遗信息(有种非遗叫传说)(11)

39.张良传说

编号:I-40

批次:第三批(豫政〔2011〕88号)

发生地:许昌市禹州市

禹州市位于河南省中部,古名阳翟、颍川,是汉初政治家、军事谋略家、西汉开国元勋,史称“汉初三杰”之一张良的故乡。

禹州现存有子房祠、张良洞、望月堂、张得寨、圮桥等多处与张良相关的文化遗存。关于张良的传说在禹州广泛流传,内容丰富,情节完整,细节生动,数量很大,人们世代口耳相传,倍受珍爱,影响深远。张良传说不仅是中原民间文学的珍贵财富,而且也是我国民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张良幼年时,韩国就已经灭亡,所以家道中落。不知不觉张良已长到六岁了,张得夫妻俩就把儿子张良送到了村子里的一家私塾学堂读书。

学堂就设在村子中央的一座破庙里,庙外一条小河穿村而过,河水叮咚终年不断。正照庙门旁有一座石板桥,村民们都叫它“埼桥”。

张良从小就人小志大,读书很用功。

有一天在回家的路上,张良碰见了一位白发老人坐在埼桥的栏板旁痛苦的呻吟着。这位白胡子老者骨瘦如柴、衣服破烂不堪,浑身还满了脓胞疮,其他学生嫌白胡子老人太脏了,就都掩着鼻子看他。

突然,白胡子老者不小心把鞋子掉到桥下几尺深的河沟里,他可怜的哀求这群学生,希望有人愿意到桥下去把他的鞋子拾上来。可别的学生都嫌他太脏了、太臭了,都扭头跑走了,唯独张良感到不忍心。

只见他二话不说,卷起裤筒跑到河里为老人拾鞋。上来以后,双手捧着老人的鞋子,帮老人把鞋子穿上,然后往家的方向走去。可是没走几歩,这老人又把另一只鞋子掉进了河里,张良就又回过头来下到河里,把老人的鞋子拾了上来,双手捧着鞋子,把鞋子给老人穿上。

当张良一扭头的时侯,老人又把另一只鞋子掉进桥下的河水里,于是张良又下到河里,把老人的鞋子拾上来,双手捧着走上岸来,把老人的鞋子给老人穿上。正当张良准备转身离开,老人的另外一只鞋子又掉进了河水里了,张良就又跑到河里去了,然后又把老人的鞋子用双手捧着拿了上来,把鞋子又给老人穿上了。

如此反复的让张良去河里拾鞋,一共拾了七次。无论白胡子老人如何的刁难张良,张良都毫无怨言,还是一如既往的去为老人取鞋。当第七次取上来后,白胡子老者把张良拉住了,并询问张良:你愿意跟我学兵书战策吗?

张良说:愿意!白胡子老人说:你要是愿意学,那你就每天晚上九时到这里等我,我带你去一个无人知道的地方学习。张良说:好!

于是张良就每天晚上九点准时到埼桥上去,每次都是白胡子老人提前在那里等着他,并且让张良闭上眼睛,像腾云驾雾一样,来到一个神秘的洞穴(今禹州市,位于城东关的颍水东岸崖上的张良洞)。

白胡子老者还对张良说:你不要跟别人说我教你兵书战策这件事,假如你对别人说了,那我以后就再也不会教你了。张良说:那好吧!

一晃一年的时间过去了。有一天晚上,张良正准备去埼桥,可有一位玩伴非要跟着他去,张良不让他去,可他非要去不可。

张良无奈没有办法,只好把天天晚上跟一位白胡子老人学习兵法的事,跟同窗好友说了一遍,他的同学也就不去了。

可当张良来到埼桥的时候,他并没有看到自已的恩师,只见石栏杆上放着一本书,书的名字叫做“姜太公兵法”,上边另外写着一排字,“恩师黄石公赠”,张良看后悲痛万分,双滕跪在埼桥上,向恩师叩了三个响头,心中暗自悲伤。

这一段就是“张良七捧鞋拜师”的故事。

张良是战国时期韩国人,他曾经铸造了一个一百二十斤重的大铁锤,在博浪沙(今河南省原阳县东南)狙击秦始皇未中,只击到了秦始皇的辐车。

秦始皇大怒,下令全国缉捕张良,张良无奈隐姓埋名逃到下邳。

公元前208年张良在秦未农民战争中聚众人在下邳归附刘邦,成为刘邦的重要谋臣,辅佐刘邦建立汉朝。

公元前205年7月,刘邦被封为信侯。刘邦正式登基后,公元前201年12月汉高祖刘邦大封功臣。

刘邦想封张良为三万户侯,张良却说:我是谋臣亦无战功,陛下不可自择齐地三万户于我。张良接着说:开始臣起下邳与皇上会留,此乃上天以臣授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还愿封于留,不敢当三万户。于是汉高祖封张良为留侯。

公元前189年5月文成侯:张良病死,葬于今河南省兰考县西5公里曹新庄村火车站西南侧,今称之为张良墓。

河南非遗信息(有种非遗叫传说)(12)

40.马文升传说

编号:I-41

批次:第三批(豫政〔2011〕88号)

发生地:许昌市禹州市

马文升,河南钧州(今禹州市)人,是明代历史上屈指可数的政治家、军事家。马文升居官五十六年,先后辅佐了代宗、英宗、宪宗、孝宗、武宗五个皇帝,被尊称为“五朝元老”。这位明代的朝阁重臣,以其勤勉好学、忠心报国、重视民生、疾恶如仇、歼暴除奸、戊守边防、抗敌救国等杰出功勋,几百年来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崇敬和赞誉,甚至演化成神的形象,像包公、关公等历史人物一样,承载着人们对美好愿望的寄托,成为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珍贵遗产。他一生的经历,也是明代历史上一段精彩的篇章。关于他的生平和功绩,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内容丰富、体裁多样的传说和故事,来赞美他的人格魅力,歌颂他的丰功伟绩。马文升传说的历史渊源久远,不仅在禹州,在河南乃至全国都广为流传。

在禹州,提起马天官,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但他的真实名字马文升倒很少被人提起。禹州是这位明代重臣的家乡。至今,在禹州还有很多关于他的人文史迹以及数不清的传说。

在50多年的仕宦生涯中,马文升先后辅佐过明代宗、明英宗、明宪宗、明孝宗、明武宗5位皇帝,被誉为五朝元老。作为一位让家乡人世代为荣的英雄人物,他一生的经历,也是明代历史中屈指可数的精彩篇章。

被神化了的童年

在明代中叶,禹州被称为钧州。宣德元年(公元1426年),马文升出生在奎楼街的一个普通市民家庭。从此,这个自夏启以来便名载史册的中州名城,又增添了更多的神奇传说。

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李贽在他的《续藏书》中这样描绘马文升的童年:他出生的时候,就有不平凡的征兆。他相貌瑰丽奇异、体格健壮,仿佛有无穷的力量。有一次,他和小伙伴们做游戏,十几个人一起和他斗,却没能够战胜他。

所谓的征兆,在马文升的墓志里是这样记载的:在他出生前,他的母亲曾做过一个不平常的梦。这个梦的内容是什么,我们今天已经无从知晓。

关于马文升的童年,禹州民间有着不少的传说。马文升当年上学的时候,要经过城隍庙。城隍每次见到马文升,都要欠身致敬。有一次他让土地神为他看毛蛋儿(毛线团),结果毛蛋儿被弄丢了。他就罚土地神去云南扫地,把土地神搞得苦不堪言。

马文升上学的学堂里有许多的神像被供奉着。马文升和其他孩子一样要打扫学堂卫生,每一次轮到马文升值日时,他都很认真的打扫。不论是明眼的地方,还是犄角旮旯之处,他都要打扫一遍。

有一天又轮到马文升值日了,扫着扫着他自言自语的说:“如果神像能挪挪地方就好了,那些不易打扫的地方就很容易扫了。”话音刚落,只见一个个神像就动起来了,他们都来到了打扫过的地方。马文升很高兴,也没有意识到有什么不妥,就急忙把那些不易打扫的地方彻底打扫了。

从此后每轮到马文升值日,这些神像就自动地到外面了,等到马文升把学堂打扫完后才回到里面各就各位站好。

据记载,马文升在儿时确实是个勤学、聪慧的少年。22岁那年,他受到乡荐。25岁那年,他中了进士,受到吏部尚书王直的赏识,作为御史先后巡按山西、湖广。这一年是景泰二年(公元1451年),亲自出征的明英宗被瓦剌俘虏,不久虽被释放,但朝政已由明代宗掌管。天下还算太平,作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马文升决心干一番事业。他所到之处,发奸擿伏,被人称为“神君”。

西北征战小试身手

成化四年(公元1468年),西北的土达满四在距平凉千里的石城起兵反明,响应者甚众,远近震动。他们大败官兵。明朝皇帝不得不采取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调陕西三边兵将5万人及京营兵进剿,以署都察院事的副都御史项忠总督军务,起用马文升。马文升任右副都御史巡抚陕西,协助项忠。马文升看到满四军有一个弱点:城中无水,粮储渐乏。“若绝其刍汲,则釜鱼当自毙矣。”果然,满四军日渐困乏,最后大败。马文升又建议项忠尽毁石城墙垣,以防后患。他在陕西担任巡抚7年多,先后加左副都御史、兵部右侍郎,逐渐成为处理边事的专家。他的一项主要成就是整顿茶马贸易,换取番马8000余匹。

这时候,又有孛罗忽、满都鲁、加思兰连年犯边。马文升在韦州驻兵,加强军备迎击来犯的部队,遂败之于黑水口,擒拿了一员大将;又败之于汤羊岭,斩首200人,名其岭曰“得胜坡”,勒石记之而还。马文升屡建奇功,但上奏时却从不夸张,朝廷中没有替他说话的人,也就没有得到过厚重的赏赐,更不用说升官了。但有一次,总制王越以大捷奏,文升也派遣子琇报功。廷臣勘奏王越所奏不实,马文升也受了连累,被停了3个月的薪水。

三下辽东名望倍增

成化十一年(公元1475年)春,马文升代王越为总制,协调延绥、宁夏、甘肃三边军务,到11月,即被召回朝中,任兵部右侍郎。次年,他被派出整饬蓟门至辽东边备。他上任后,开除了不称职的士兵,并制定了《五花营》、《八阵图》让部队操演,大大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被提拔为左侍郎赴京任职。

当时的辽东巡抚陈钺为人贪婪,对将士苛刻。他总是找士兵们的小毛病,逮起来就罚马匹抵罪。马越来越贵,将士们不堪重负,怨言载道。马文升上疏言辽东事,多涉及陈钺。两人遂结怨。陈钺的后台是权势颇大的太监汪直。

成化十四年(公元1478年),陈钺错杀女真贡使,激变辽东之事。汪直打算亲往平定,以立功显名。另一名太监怀恩建议派朝中大臣前往安抚,马文升立即支持,并受委任。汪直提出派人同往,马文升没有同意。马文升来到辽东,将被关押的无辜边民尽数释放,对受伤害的人家厚加抚慰,从而使这一事件得到了圆满解决。此时,汪直又赶来抢功,听取马文升汇报军务。马文升早听说陈钺在汪直面前摇尾的丑态,极为鄙视陈钺的做法,与汪直见面时,虽把兵功推让给这位上级,却并不铺张地招待。一向被人奉承惯了的太监汪直,便认为这是对自己的大不敬,心里着实恼火,在陈钺面前大骂马文升。1年之后,两人找了个机会,奏说马文升在辽东禁止农器交易,引起了边民的暴动。其实马文升禁止的是铁器(兵器)而不是农器,但没有人听他的申辩。他被打进锦衣卫大狱,并谪戍重庆。

马文升在戍所滞留4年。汪直失宠后,他才复官。成化二十年(公元1484年),马文升再次被起用,以左副都御史巡抚辽东。这是他第三次赴辽东。由于他曾经论及陈钺,因此受到欢迎,士卒“皆鼓掌喧舞”。

进军西域的大手笔

成化二十一年(公元1485年),马文升在短期总督漕运后,任兵部尚书。但方士出身的通政司左通政李孜省要推荐他入掌兵部,在明宪宗面前做了手脚,将马文升调任南京兵部尚书。弘治皇帝孝宗即位后,马文升在朝廷的地位才确定下来,任左都御史。弘治二年(1489)改任兵部尚书。收复哈密,是马文升任兵部尚书时处理的最重大边事。

哈密是回、畏兀儿族(今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居住的地区。明初派使者入朝,于其地设羁縻卫所,封其首领为忠顺王、忠义王。成化年间,吐鲁番部强大,据有哈密。明廷曾设法干预,没有结果,似乎也就承认了现状,将哈密卫迁往他处。弘治元年(公元1488年),吐鲁番部诱杀朝廷所封的忠顺王罕慎,又擒获另一个忠顺王陕巴,其首领阿黑麻自称可汗,以兵掠周围各部。

主持兵政的马文升主张收复哈密。他采纳通事王英和指挥杨翥的建议,利用地处嘉峪关西南的罕东部,地处嘉峪关以西的赤斤、蒙古部等与吐鲁番部的矛盾,抚而用之。弘治八年(公元1495年),明孝宗调罕东等部士兵夜袭哈密城。马文升所推举的陕西巡抚许进等率明军随后行进。吐鲁番守将弃城而去,明军进入哈密。自明初以来,这是官军第一次深入西域。

弘治初年,马文升和吏部尚书王恕是众望所归。他们不但以人品服众,而且对政事的议论极多。每一疏出,天下传诵。弘治十四年(公元1501年),马文升任吏部尚书,加衔至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的别称是天官(后周武则天设立的职位)。因此,后人便称马文升为“马天官”。

河南非遗信息(有种非遗叫传说)(13)

河南非遗信息(有种非遗叫传说)(14)

41.钟繇传说

编号:I-42

批次:第三批(豫政〔2011〕88号)

发生地:许昌市长葛市

河南非遗信息(有种非遗叫传说)(15)

钟繇曾发现韦诞座位上有蔡邕的练笔秘诀,便求韦诞借阅给他,但因书太珍贵,韦诞没有给他,虽经苦求,韦诞仍然是不答应借给他。于是钟繇忽然情急失态,捶胸顿足,以拳自击胸口,伤痕累累,这样大闹三曰,终于昏蹶而奄奄一息,曹马上命人急救,钟繇才大难不死,渐渐复苏。尽管如此,韦诞仍铁心一块,不理不睬,钟繇无奈,时常为此事而伤透脑筋。直到韦诞死后,钟繇才派人掘其墓而得其书,从此书法进步迅猛。

钟繇晚年经常数曰不朝,有人问他为什么,他说:“常有好妇来,美丽非凡。”人们告诉他,这是个妖怪,你要把她杀了。后来,这个妇人又来找钟繇,不敢向前,站在门外。钟繇问她为什么不进来,妇人说:“您想杀死我。”钟繇说:“没有的事”,说完殷勤邀请,于是妇人便进到他的屋中。钟繇想把她杀了,但是感到杀死她十分遗憾,而且又下不了手。但最终仍砍伤了她的大腿,妇人立即跑了出来,用衣中棉絮擦血,血流满路。第二天钟繇让人去沿着血迹寻找,结果找到一座大坟墓中,棺中有一个漂亮的妇人,外表容貌身体如活人一样,穿着白绸衣衫,坎肩上绣有花纹,左大腿受了伤,妇人用坎肩中之棉絮擦腿上的鲜血。

河南非遗信息(有种非遗叫传说)(16)

钟繇少年时期就对书法产生了超出常人的志趣,乐此不疲,常常沉湎其中而忘了周围事物的存在。酷爱书法到了极致的他经常闭门练字,往往是整天都呆在屋里,十分刻苦用功。但是,虽然钟繇整日临摹,几乎能将字帖上的每一个字练得烂熟,但还是不得法,没有自己的风格,因此学了三年,依然没什么大出息,在社会上当然也就没什么名声。

钟繇很不满足这种状况,决心外出求教名师。他离开家,跟随书法家刘德升去抱犊山学习书法。钟繇很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因此到山上之后,就在刘德升的指教下,异常刻苦地钻研:整日练字,整日琢磨,从字的每一个点画入手去进行分析。冬去春来,年复一年,三年时间过去了,钟繇每天如一,勤奋不息,始终没有停过手中的笔,练得手上都磨出了厚厚一层老茧。这三年的勤奋学习中,他为了抓紧时间练习书法,甚至连一次家都没有回过。三年下来,钟繇的书法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相比以前进步多了,他不但学会了楷书,也学会了隶书、行书、草书诸种字体。学艺归来的钟繇仍然没有停止,还是很勤奋地练习,很努力地钻研,整天思考练笔不辍,终于成为三国时最为著名的书法家之一。

河南非遗信息(有种非遗叫传说)(17)

河南非遗信息(有种非遗叫传说)(18)

42.陈实传说

编号:I-43

批次:第三批(豫政〔2011〕88号)

发生地:许昌市长葛市

梁上君子

陈寔在家乡间,秉心公正为人表率,若有争论是非,就到他那里求个公正判断,他一定据理详细说明对错,当事双方事后都没有什么异议。有人甚至说:“情愿被官府惩罚,也不愿被陈先生说不是。”  当年收成不好,老百姓贫困,有小偷夜间进入陈寔家里,躲在房梁上。陈寔暗中发现了,就起来整顿衣服,让子孙聚拢过来,严肃地训诫他们说:“人不可以不自我勉励。不善良的人不一定本性是坏的,坏习惯往往由不注重品性修养而形成,最终到了这样的地步。屋梁上的先生就是这样的人!”小偷非常惊恐,从房梁跳到地上,向陈寔叩头请罪。陈寔慢慢详细地告诉他说:“看你的样子,不像是个坏人,应该赶紧改掉自己的坏毛病重新做个好人。然而你干这行也是被穷困所迫。”陈寔吩咐送给他两匹绢。从此以后全县再没有再偷盗的人。

河南非遗信息(有种非遗叫传说)(19)

43.白居易传说

编号:I-46

批次:第四批(豫政〔2015〕62号)

发生地:郑州市新郑市

唐大历七年(772年)正月二十日,白居易出生于河南新郑东郭宅(现在的新郑市城关镇东郭寺村)。唐时,东郭宅一带地势低洼积水成患,白居易出生时家里的男人们都出去排水去了他的爷爷白鍠希望自己的孙子以后居住得容易些,于是便起名叫居易。

白居易在新郑生活了十一年,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和传说。

传说白居易五岁时突然得了一种奇怪的病,什么药都吃过,大夫换了一个又一个,就是不见好转。街坊邻居都说这孩子恐怕是中了邪,劝白居易的母亲赶快找“神家”给驱驱邪。

阴历三月初三这一天,刚好溱洧河边起大会,白居易的母亲急忙让家人套好马车载上白居易去会上找“神家”驱邪。白居易躺在马车里病得迷迷糊糊的,朦胧间眼前出现一大片鲜花,转眼间鲜花不见了,眼前出现一位十来岁的小姑娘,模样煞是好看。白居易就走向前问姑娘:“姐姐您叫什么名字?来到这里干什么?”小姑娘说:“我叫花仙,听说你很喜欢花,是特地来找你做朋友的,你愿意吗?”白居易回答:“当然愿意。”小姑娘又说:“既然愿意做朋友就得听我的。”白居易见花仙手里拿着一本书就说:“姐姐您把书给我,我才听您的。”说着就要去夺小姑娘手里的书。小姑娘一边把书高高举起,一边说:“我这就给你书,你可一定要听我的啊!”说完又接着念了四句诗:“生来受人夸,河边是我家。勤读我的书,诗名满天下。”

白居易一边答应着小姑娘,一边接过书来,仓促看了一眼,只见满书尽是一行又一行的诗歌,待要看个仔细,书突然不见了,那位叫花仙的姑娘也不见了,白居易急得直喊“姐姐!姐姐!”惊出了一身大汗,自己也醒了过来。

白居易把刚才梦里的事情告诉了母亲,母亲听了十分惊讶。白居易对母亲说:“我不去赶会了,我要回家让您教我念诗歌。”母亲只得让家人调转车头回家去了。白居易跟着他的母亲念诗歌,两天后病竟然全好了。

白居易在杭州做刺史。对这一湖水,平时管理得可严啦。

有一次,白居易去游湖。看到南面的湖边上,有人在挑土填湖,建造亭台楼阁。白居易就传问是哪一家造的?当差的回来说:“这是衙内二爷的老丈人在造一座花园。”

白居易就把二爷的老丈人传来,说:“西湖,是百姓的西湖,你一个人为什么要占用?现在,罚你开葑田一百亩。”

那位二爷的老丈人没办法,晓得刺史说一不二,只好雇一批百姓,挖了一百亩湖泥。

又一次,白居易从白沙堤上散步回来,看见有人从山上砍了两株树,背回来当柴烧。白居易就对那人说:“山上的树砍光了,山泥就会流到湖里去,积聚起来,那怎么行?罚你补种十株树!”

那人就只好到山上去补种了十株树。从此,再也没有人敢占湖造屋、上山砍树了。这样,白居易在杭州三年,把西湖整治得水绿山青,使老百姓能够安居乐业。

唐宪宗即位以后,对政治进行了一些改革,任用了一些像李绛那样的正直的大臣当宰相。但是他仍旧宠信宦官。他想讨伐藩镇,用一个宦官头子做统帅。这件事引起一些大臣的反对。反对得最激烈的是左拾遗白居易。

白居易是唐代著名诗人,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人。他擅长作诗的名气,很早就传开了。白居易自小聪明,生下来刚六七个月,就能辨认“之”、“无”两个字,五六岁就开始学写诗。大概在他十五六岁那年,他父亲白季庚在徐州做官,让他到京城长安去见世面,结交名人。

那时候,正是朱泚叛乱之后,长安遭到很大的破坏。特别是连年战争,到处闹粮荒,长安米价飞涨,百姓的日子很不好过。

当时,长安有一个文学家顾况,很有点才气,但是脾气高傲,遇到后生晚辈,常常倚老卖老。白居易听到顾况的名气,带了自己的诗稿,到顾况家去请教。

顾况听说白居易也是个官家子弟,不好不接待。白居易拜见了顾况,送上名帖和诗卷。

顾况瞅了瞅这个小伙子,又看了看名帖,看到“居易”两个字,皱起眉头打趣说:“近来长安米价很贵,只怕居住很不容易呢!”

白居易被顾况莫名其妙地数落了几句,也不在意,恭恭敬敬地站在旁边请求指教。顾况拿起诗卷随手翻着翻着,他的手忽然停了下来,眼睛盯着诗卷,轻轻地吟诵起来: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顾况读到这里,脸上显露出兴奋的神色,马上站起来,紧紧拉住白居易的手,热情地说:“啊!能够写出这样的好诗,住在长安也不难了。刚才跟您开个玩笑,您别见怪。”

打这次见面以后,顾况十分欣赏白居易的诗才,逢人就夸说白家的孩子怎么了不起。一传十,十传百,白居易也就在长安出了名。不到几年,他考取了进士。唐宪宗听说他的名气,马上提拔他做翰林学士,后来又派他担任左拾遗。

白居易六十多岁时,他得了风疾,半身麻痹,于是他卖掉那匹好马并让樊素离开他去嫁人。可是,他那匹马反顾而鸣,不忍离去。 樊素也伤感落泪说:“主人乘此骆五年,衔撅之下,不惊不逸。素事主十年,巾栉之间,无违无失。今素貌虽陋,未至衰摧。骆力犹壮,又无 。即骆之力,尚可以代主一步;素之歌,亦可送主一杯。一旦双去,有去无回。故素将去,其辞也苦;骆将去,其鸣也哀。此人之情也,马之情也,岂主君独无情哉?” 但在白居易70岁时,樊素和小蛮还是走了。白居易思念中写道:“两枝杨柳小楼中,嫋娜多年伴醉翁,明日放归归去后,世间应不要春风。五年三月今朝尽,客散筵空掩独扉;病与乐天相共住,春同樊素一时归。”

河南非遗信息(有种非遗叫传说)(20)

44.邵雍传说

编号:I-47

批次:第四批(豫政〔2015〕62号)

发生地:洛阳市伊川县

河南非遗信息(有种非遗叫传说)(21)

邵雍,字尧夫,自号安乐先生、伊川翁,后人称其百源先生。北宋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易学家、历史学家、诗人,有“内圣外王”之誉。

一、邵康节闻鹃声而知天下将乱

据说邵雍晚年居住在洛阳。当时,洛河上有一座很有名的桥,叫天津桥。每当明月高悬之夜、清风徐来之时,邵雍就到桥上散步,看波光桥影,听水声淙淙。他曾在一首诗里赞美道:“春看洛城花,夏赏天津月。”

一天晚上,邵雍又与儿子邵伯温到天津桥上赏月。忽然阴风四起,黑云遮月,隐隐约约还传来了几声杜鹃鸟的叫声。这时,邵雍眉头紧锁,忧心忡忡。儿子问他何故,他说:“杜鹃是南方之鸟,洛阳过去从来没有过,今日飞来,这预兆着天下将乱!”

邵伯温不解地问其原因。邵雍说:“禽鸟之类先天气而行,今杜鹃飞来北方,说明地气将自南而北。”

伯温又问,地气自南而北,天下就会大乱吗?邵雍说:“根据经验,天下将治,地气自北而南;将乱,地气自南而北。几年之后,我大宋必有灾难。”

伯温问其在哪里可以避乱?邵雍说:“蜀地可避乱。”宋宣和末年,邵雍去世后,邵伯温便率领全家迁往西蜀,幸免于北方少数民族的南侵之乱。

二、宋英宗三试邵康的故事

传说,有一天,宋英宗与宰相和太监一行三人化妆成一个书生和两个庄稼汉的模样来找邵雍。他们商议一个一个去找邵雍。

当时,邵雍正在地里锄地,化妆成庄稼汉的宰相来到邵雍面前,深施一礼,说:“请问你可是尧夫先生?”邵雍回答“正是,不知客官有何见教。”来人说:“听闻先生通晓数理,想请教先生,我最近的吉凶如何?有无官运?”邵雍说:“请写字一试!”来人弯腰在地上写了个‘土’字。邵雍看字后,又看了看来人,说:“以此字看,你的官运亨通,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何以见得?”“你看,这‘土’字上边是什么?”邵雍指着田埂说。来人答:“是道田埂。”“对,‘土’字上边加一横是什么?你定是十大朝臣之首宰相之职!”来人听了非常吃惊,心想:此人不凡,果然名不虚传,便说:“谢谢先生指教!”说罢施礼告辞。

邵雍正要继续锄地,又来了一个庄稼汉模样的人向邵雍请教吉凶。邵雍让他写个字,来人随手在地上画了个“合”字。邵雍说:“你一生荣华富贵,不过吗……”邵雍欲言又止。“请先生直讲无妨”。邵雍说:“从此字看,你是个不平常的仆人,受人指使。”来人一听满脸不高兴,头也不回地走啦。

随后,又有一个书生模样的年轻人来到邵雍面前,说:“闻听先生精通易理,遇事先知,我是进京赴试的书生,路经此地,想请教先生,不知我能否高中?望先生指点!”邵雍见年轻人深通礼义,言谈不俗,忙说:“相公过奖,谈不上精通,不过略知一二,请相公写字一观。”书生蹲下,手到字成。邵雍见他写的是个“问”字,可仔细一看,便大吃一惊,心想:这个“问”字笔划流畅,飘飘欲飞,左看像君右看像君,莫不是新主到啦?想到此又打量了书生一番,急忙下拜:“我主在上,受草民一拜。”书生见状慌忙拦住说:“先生莫高言。”接着与邵雍谈起治国之道。邵雍谈及古之三皇五帝、三王五霸的兴废治乱,讲的头头是道,书生听得频频点头、啧啧称奇。临走时对邵雍说:“先生再会。”原来这个书生就是刚继位的宋英宗,他听说洛阳有个邵雍,学术才华很高,上通天文,下晓地理,中知人事。特意与宰相和一个太监前来暗访,结果被邵雍一一识破。特别是邵雍谈论的治国之道,英宗非常满意。回京后,英宗下诏让邵雍进京做官,邵雍却称疾不赴。

三、最好的风水是人品

据说从前有一户人家,请风水先生给父母看坟地。主人与风水先生往村南,边走边聊。此时正值杏子黄熟,行至离主人家的地不远处时,主人突然停住脚步说:“先生,咱们不往南走了,先到村西地里看看。”风水先生问:“为什么?”主人说:“我家村南地里有几棵杏树,树上有一窝斑斑(方言:即斑鸠),你看南边杏林上斑斑乱飞,怕是有孩子们在摘(偷)杏儿呢。咱们这样过去,孩子们一骇怕(方言:即受惊吓),从树上掉下来摔伤了可咋办呢?”

风水先生将罗盘一合,放入褡裢,向主人施一抱拳,说:“主人家,你这坟地也不用看了,埋到阿哒(方言,即哪儿)都是风水宝地,子孙必贤。”

从前有位风水先生进山寻找风水宝地,因在山里迷了路,走了几天几夜才从山里转了出来。当时是又饥又渴,疲惫万分。当他来到山下的一个村子,看见一户柴门开着的农家,就气喘吁吁、迫不及待的去叩门。

一农妇正在忙家务,听见有人叩门,就将他让了进去。风水先生问:“大嫂,能不能讨碗水喝?”村妇用葫芦瓢舀了一瓢水,正要递给风水先生时,问了声:“你怎么气喘吁吁的?”风水先生说:“在山里迷了路,刚走出来,又急又累、又饥又渴,嗓子眼儿都要冒烟了。”

听完之后,村妇便转身从身边的草料筐里抓了一把喂驴吃的干草扔到瓢里,将水瓢递给风水先生。风水先生觉得受了莫大的侮辱,但是面对一瓢水,饥渴交加的他还是接了过来,慢慢地吹着干草、小心地喝了起来。

随后,风水先生在这户农家又住了几天,农妇一家待他十分周到热情,风水先生也感觉到这户人家确实是淳朴善良。在这里小住闲转的过程中,风水先生在附近看中了两块风水宝地,临告辞,为感谢这户人家的盛情款待,想把看到的风水宝地指点给这户人家,但因心中对那把干草耿耿于怀,他就将次一点的那块宝地指给了这户人家,并说:“这是块风水宝地,将先人葬于此,家必兴旺。”

十多年过去了,双方音信全无。后来,风水先生又一次路过该地,见一户深宅大院的人家正在办喜事,一问,方知是本地最大的富户。风水先生上门,见到了大户人家的主妇,经过一番交谈,风水先生发现这家大户的主妇竟是当年招待自己的那位农妇。

老太太对风水先生当年的指点十分感激,宾主晤谈极欢。风水先生忍不住问道:“大嫂,当年刚一见面,您为何待我那么刻薄,在给我喝的水瓢里撒了一把干草?”

妇人一愣,继而大笑,说:“先生误会了,您不是气喘吁吁,说自己几天又饥又渴,嗓子都冒烟了吗?我把水瓢直接递给您,您要是大口地喝凉水,那不容易把肺喝炸了?我给水里撒点东西,是为了让您慢慢地小口喝。”话未了,风水先生已泪流满面。

什么是好风水?好的风水其实就是人品。

作为一代易学大家,邵雍在亲友、邻里的心目中,他不是正襟危坐、不苟言笑的道学家,而是与周围的人相处得非常好的“布衣圣贤”,邻居无论大人小孩,看见他就说“俺家的先生来了”,邻里之间有什么不愉快,也都喜欢让他协调解决。邵雍也喜欢串门,他的朋友就专门为他收拾了客房,并仿照他安乐窝的叫法称之为“行窝”,平时不用,专等邵雍来了居住。像这样专门为邵雍留的“行窝”,在当时的洛阳就有十几处之舵,可见当时邵雍的人脉和受欢迎的程度,这也可能是现在流行说法“大师藏于民间”吧。

河南非遗信息(有种非遗叫传说)(22)

要特别说明的是,一个古来的传说,往往流传很广,不同地方根据该地方的情况,人为地进行加工,所以,有着不同的版本。

一个传说,各个地方争来争去,这个很正常。诸葛亮躬耕地到底在南阳,还是在襄阳,现在还没有争个明白。都是旅游资源少,要大力发展旅游经济这档子事闹的。

你还听说个什么传说,不妨在评论区讲来听。

欢迎关注,欢迎评论。你的关注和评论,是我在头条继续发帖的动力。

,